棱镜和透镜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学生回忆、猜想并结合教师演示实验,知道棱镜对光会产生偏折作用。
目标2:通过进一一步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知道偏向角。
目标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棱镜的知识。
目标4:知道透镜,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找出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生活实例。
目标5:通过事先备好的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得出光心和主光轴。
目标6:通过实验发现焦点,定义焦距。
目标7:学会用焦度描述透镜对光的聚、散能力。
目标8: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以选择和保护眼镜为基点应用到生活中去。
任务1:
如下图所示,请分别做出两种不同色光通过棱镜后偏转的角度。
任务2:
假如你是一名海军科研人员,在作战时为了保持隐蔽不能浮出水面以免被敌军发现,但为了探测军情,请你根据所给仪器设计潜望镜。
任务3:
(下面是将凸透镜分成了9部分,每组需要画不同的部分,最后教师在黑板上拼接)
任务4:
通过实验探究,分别补全下列两种透镜的光路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时为了保证操作的有序性,事先准备好了实验板,凸透镜、凹透镜的位置都有明确规定)
( 1 )通过凸透镜的3条平行光发生了什么改变?通过凹透镜的3条平行光发生了什么改变?
(2)通过左图凸透镜的光线2光路方向_____,通过右 图的光线2光路方向_____。
(3)为什么光透过薄透镜光心时光路不发生偏折?
(4)结合之前的知识,猜想同一个透镜,红光和紫光的焦度不-一样,哪个较大?
任务5:
通常眼镜的度数为屈光度的100倍,老师的眼镜为300度,同学们能否帮我计算一下,我的眼镜的焦距为多少呢?
任务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 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 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 -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 -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 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 -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
(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