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大花鸡
所属教材目录 四年级上册第6课
教材分析 本课以鸡的形象为切入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感受图案的装饰美。鸡是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动物,易于观察了解,形象简单易画,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出现的图片中,大部分为鸡的侧面形象。鸡的写真照片,动态比较平静,能让学生了解鸡的结构、外貌特征。另外,还可多搜集一些能全方面体现鸡的特征的资料给学生看,让学生多观察了解一些,学习效果会更好。
学情分析 民间艺术作品对引导学生进行结构装饰表现和纯装饰表现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作品中的鸡的动态各有不同,生动形象,装饰方法丰富多彩,能给学生以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观察了解形象的特点,在概括、夸张、变形中不失其特征。进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各种花纹和表现手法,去添加被装饰的形象。
难点 感受夸张、变形装饰艺术的重要手法,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大花鸡》整节课的基本脉络是先观察鸡的图片,了解鸡的主要特征——通过比较了解真实形象和艺术作品中的差异并从中了解到概括、夸张、变形、装饰的基本方法——欣赏艺术作品中的鸡从而给学生以启迪——通过召开“公鸡博览会”展示学生作品,使学生在互相品评学习中得到进步和提高。《大花鸡》这节课主要是以鸡的形象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绘画的表现手法,感受图案的装饰美。在本节课中,因为鸡的的形象简单易画,降低了表现的难度,使学习的重点转向了装饰变形上,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形象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运用各种花纹和表现手法去装饰鸡的形象,使其形象更具体、更生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课前的准备工作,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猜谜导入
一、课前布置
布置学生去观察和搜集有关“鸡”的图像资料,或以手绘图形的方式进行纪录,以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
(鸡在我国与“吉”同音,是“吉庆”的象征,所以生活中以鸡为题材的工艺美术品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找到。)
师:谜语: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一唱万门开。
生:《大花鸡》
师:同学们真聪明!鸡确实很可爱,它不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也是艺术作品中乐于表现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装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花鸡。 思考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 【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谜语了解鸡的特点。 】
二、欣赏学习,激发兴趣 观察、欣赏、感受
欣赏关于鸡的图片。
(1)多媒体图片:1、大公鸡 2、一只花鸡(鸡的结构:头、颈、身体、尾巴、脚。头是圆形,身体大致呈三角形,尾巴弯弯的。 ) 师:鸡得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红红的鸡冠子、翘起的尾巴、美丽的羽毛等)
说说自己对大花鸡的感受
【欣赏真实的鸡的图片, 】 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等方面了解鸡的特征。
尖尖嘴,火红冠,头颈身连一起,弯弯尾,结实的双腿,锋利的爪子,还有一身五颜六色的羽毛 【学生通过欣赏了解鸡的特征。 通过几张图片放在一起对比的能使学生更容易发现鸡的外形 特点。 】
三、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师:在汉语中”鸡”与”吉”谐音,是吉庆、吉祥的象征,所以很多 艺术家都喜欢用鸡的形象当做为素材, 创作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 寄作品表达对幸福生活的 向往。师:现在我一起来看看艺术家是如何对鸡进行装饰的? (2)多媒体图片: 真实的鸡和图案鸡做对比,装扮前后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不同作品的欣赏,探索农民画不同的装饰方法。 】 1、农民画 艺术家眼中的鸡和真实的鸡有什么不同? (形状变形、颜色夸张)师: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装饰绘画的基本方法。变形、夸张 2、农民画鸡 通过欣赏探索装饰方法一: 表现结构的花纹,如眼睛、翅膀、羽毛等,画这样的花纹要注意结构的形状特征, 可用类似的图形去替换。 如树叶和花瓣替换羽毛太阳替换眼睛等。 3、农民画鸡 这副作品是如何装扮的? 通过欣赏探索鸡的装饰方法二: 可以用有象征意义的花纹, 如民间艺 术品中,装饰花朵表示大吉大利的意思。 (鸡和鱼代表吉庆有余) 这两只鸡在装扮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吗? 4、泥塑鸡 这个作品跟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学习画法:
三、 教师示范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用简笔画鸡的方式让学生一边讨论一边了解鸡的外形和动态变化。 多媒体出示创作提示: 1、画出鸡的外形,注意鸡的外形和动作。
2、进行装饰,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鸡的身上大胆装饰合适的花纹。 (注意花纹的色彩搭配)3、衣服上的图案鸡 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所以衣服上的图案也表达了家人对 我们的祝福, 现在我们一起来创作一幅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作品
小组讨论大花鸡是怎样变形的。
夸张变形——添加花纹——上色装饰——添画背景——整理完成
(1)简化:就是省略掉细部及次要部分,保留它必不可少的部分。如简化大公鸡的外形,。
(2)夸张:对事物的外形进行适度的夸大、强调、突出。如大公鸡的尾巴更弯、嘴巴更尖,等
(3)装饰:在大公鸡外形上附加一些装饰,使图案更符合理想、更加丰富。如大公鸡的翅膀添上花朵纹样装饰,在大公鸡的尾巴上加上条纹装饰。
【感受中国民间绘画作品的寓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
【通过欣赏不同的材质的鸡的作品,探索制作方法不同】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 学生创作 选择合适装饰方法和装饰图案装扮一只与众不同的大花鸡。②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⑴针对学生能力的强弱,分层次指导;
▲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运用点、线、面表现大花鸡,构图饱满;
▲指导能力弱的学生掌握运用线表现大花鸡的外形方法。
学生绘画大花鸡
小组讨论并合作完成大花鸡的绘画与美化 创作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彩纸,也可以设计其他自己喜欢的大花鸡形象,教师在学生中间仔细观察,巧妙点拨,发现有创意的作品随时展示,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五、展示作品,师生点评
五、欣赏评价
学生互评,说一说其他同学作品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换作品,学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大花鸡点点评
大花鸡展览:
带着漂亮的大花鸡一起来讲台展示。请完成创作的同学展示。
自我展示:
1、 展示自己满意的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
2、 说说今天自己作品中的大花鸡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变形的应用?重点:嘴巴,尾巴,身体爪子等色彩搭配;
线条运用。
学生把手中的绘画大公鸡装饰在教室里,这样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美术对生活的美化作用。
(1)优秀作品展示:
点评优秀作品:构图合理;大花鸡变形恰当且有创意。
(2)如何调整作品中不足的地方:
投影出需要修改的作品,老师先示范修改意见作品。
修改有问题的作品:
构图太小 对策 多增加线条
多一些其他装饰
学生大花鸡的讲解
学生互相欣赏
学生查自己的作品,并作出相应的修改 让学生自己亲手创作的大花鸡到台前展示,并让学生互相点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评价是活动的一部分,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补充,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还要注意创意、习惯等方面的多维评价。
六、拓展思维
延伸——爱护动物教育。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自己爱护动物,还要劝别人要爱护动物,让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爱。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能局限在有效的教学时间上,而应延伸到生活中去,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让学生始终对美术活动抱有持久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同学们创作的大花鸡造型生动,活泼可爱,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非常漂亮。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生活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你们知道吗,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创作方法——夸张变形,不仅可以画出与众不同的画面,还可以创作出很多有新意的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做做。
布置作业 1分钟 不同材料、方法创作大花鸡。
板书设计 6、大花鸡(装饰画)
整体——局部
1、夸张变形2、添加花纹3、上色装饰 4、涂画背景
5、整理完成。
造型:变形、夸张、简化
装饰:添加
色彩:鲜艳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析鸡的外形特点,再欣赏鸡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这个方法很简单,使学生很快了解了鸡的绘画方法,又通过图片对比了解鸡的真实形象和艺术作品中的差异,并从中认识到概括、夸张、变形、装饰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图案的装饰美。给学生示范了画大花鸡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因为鸡的的形象简单易画,降低了表现的难度,使学习的重点转向了装饰变形上,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很好的引导了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分析鸡的形象特点。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绘画层次的不同,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让他们有创造性的利用,给学生以启发,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在展示评价环节,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了部分作品,给学生创造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动物装饰画,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夸张、变形和花纹装饰处理,本课就是通过对“鸡”的形象进行加工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装饰艺术的一般手法及美感。 美术课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的智慧在快乐中迸发,所以老师亲切而富有激情的话语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可以安排学生把手中的大花鸡装饰在教室里,这样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美术对生活的美化作用。这节课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以后也会再把这节课多磨一磨,希望可以上的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