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能力目标: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很简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 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3、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通过预习,你感觉圆明园是座怎么样的园林?)
4、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5、雨果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6、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有个学生说,我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麽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教学课时:4课时【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箱箧( ) 惊骇( ) 赃( )物
晨曦( ) 劫掠( ) 瞥( )见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荡然无存:
②眼花缭乱:
3.请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结晶——
②富丽堂皇——
4.雨果,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九三年》等。伏尔泰,法国________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
【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一段,回答问题。
1.文段中提到的“两个强盗”是指________。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3.请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________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________荡然无存。
( )
②那儿________有艺术珍品,________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 )
A.却 所以就 B.不仅仅 还
C.也 以至于 D.不仅 也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是我国清代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杰作。请再列举几个这样的古建筑,外国的也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南瓜的力量
佚名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①),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 500磅的压力;当南瓜承受到2 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②)。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 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③)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④)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________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________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
(选自《今日文摘》2003年第1期)
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①________(A、捆住 B、箍住 C、包住)
②________(A、撑开 B、绷开 C、断开)
③________(A、打破 B、挤破 C、突破)
④________(A、占领 B、控制 C、垄断)
2.根据文意,说说南瓜能够承受超过5 000磅压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一组关联词,填入文中画横线处
( )
A.因为……所以 B.只要……那么
C.假如……那么 D.之所以……是因为
4.从南瓜的力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今中外具有南瓜那样的精神的人也不少,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请列举几个这样的例子(不少于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qiè hài zāng xī lüè piē 2.①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②眼睛因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3.(略)4.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思想
【能力提高】
1.英法联军 2.反语 3.①C②B 4.英法联军劫掠、焚毁了圆明园。 5.颐和园、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等。
【开放探究】
1.①B ②A ③C ④B 2.因为南瓜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以吸收充足的养分,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 3. C 4.(略) 5.司马迁、张海迪、吴运铎、奥斯特洛夫斯基 3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 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共27张PPT)
★ 希腊
巴特农神庙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长方形建筑物,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侬神庙。巴特农神庙是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战火已经使得庙顶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埃及金字塔
埃及是一个极稳定与保守的文明,埃及建筑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金字塔,金字塔出现在公元二千年前,除技术和材料外,其严密的奴隶制度以及将法老王视为神祉的化身,并相信灵魂不灭,因而造就了伟大的金字塔。然而,拿破仑的炮火也曾给它以毁坏。
罗马的斗兽场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北京的圆明园
岁月抹不去
的痕迹,孤独
的历史巨人,
民族耻辱的象
征,让每一个
中华民族的子
孙感到深深的
震撼……
完 整 目 睹 过 圆 明 园 的 西 方 人 把 她 称 为 “万 园 之 园”, 意 为 什 么 样 式 的 园 林 这 里 都 有。 的 确, 如 果 今 天 还 和 140 年 前 一 样 , 这 座 超 巨 型 园 林 就 是 当 之 无 愧 的 “世 界 园 林 之 王” 了。
圆 明 园 由 圆 明、 长 春、 绮 春 三 圆 组 成, 总 面 积 达 350公 顷。 它 的 陆 上 建 筑 面 积 和 故 宫 一 样 大, 水 域 面 积 又 等 于 一 个 颐 和 园。
圆 明 园 的 南 部 为 朝 庭 区, 是 皇 帝 处 理公 务 之 所。其 余 地 区 则 分 布 着 40 个 景 区,其 中 有50多 处 景 点 直接 模 仿 外 地 的 名 园 胜 景, 如 杭 州 西 湖 十 景, 不 仅 模 仿 建 筑, 连 名 字 也 照 搬 过 来
更 有 趣 的 是, 圆 明 园 中 还 建 有 西 式 园 林 景 区。 最 有 名 的 “观 水 法”, 是 一 座 西 洋 喷 泉, 还 有 万 花 阵 迷 宫 以 及 西 洋 楼 等 , 都 具 有 意 大 利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的 风 格。 在 方 河 里 还 有 一 个 威 尼 斯 城 模 型, 皇 帝 坐 在 岸 边 山 上 便 可 欣 赏 万 里- 之 外 的 “水 城 风 光”。
圆 明 园 还 是 一 座 珍 宝 馆, 里 面藏 有 名 人 字 画、 秘 府 典 籍、 钟 鼎 宝
器、 金 银 珠 宝 和 稀 世 文 物, 集 中 了 古 代 文 化 的 精 华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
维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母亲是保皇主义者,少年时期的雨果受母亲影响较大。雨果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820~1827年为第一阶段。这时期他政治上保守,文学上受古典主义影响较深,他曾在《颂歌集》中公开表示拥护波旁王朝。1827~1848年是第二阶段。这时期他写有剧本《克伦威尔》和《爱尔那尼》,还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48~1885是第三阶段。这时期一直坚持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刺诗,猛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作者简介
贯穿他一生活动
和创作的主导思
想是人道主义、
反对暴力、以爱
制“恶”。代表作
是:《巴黎圣母
院》、《悲惨世
界》等长篇小说
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 习 重 点
整体感知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描述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
主 要 内 容
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请把文中第一段中讽刺侵略者的词句画出来,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体面”、“出色”、“光荣”、“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听读下面的文章《圆明园
的哭泣》,说说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历史。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 去绮春园 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
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时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 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 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 耻辱呢 血性呢 !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断壁残垣的警示 ——我们当自强!
给雨果写封信,
谈谈你读了本
文后的感想。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珐琅( ) 朱lù( ) 晨xī( ) 瞥( )见 箱箧( ) 惊hài( )
2.写出反义词。
文明( ) 干净( ) 朴素( ) 赞誉(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独一无二:
②眼花缭乱:
③不可名状:
④荡然无存:
⑤富丽堂皇:
⑥丰功伟绩:
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1.fà lánɡ 鹭 曦 piē qiè 骇
2.野蛮 肮脏 华丽 贬低
3.①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②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③不能够用语言形容。④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⑤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⑥伟大的功绩。
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讽刺。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