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4 11:54: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中国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我的说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指导,说教材和教学过程。
一: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
1.八年级的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八年级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具有朴素的爱憎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插入与教材相关的现实素材或相应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情感,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一)知识与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指导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启发引导——分组导学——汇总升华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预习,如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等。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预习。
2、合作学习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讨论法: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观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互通有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进步。
(三)教学模式的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理论根据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手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形象、直观、阅读、提问、启发、联系、迁移、概括、发散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教育学的理论根据
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因材施教原则。
2、学科教学论的理论根据
科学性、思想性、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巩固性原则。
3、心理学的理论根据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图像、阅读、提问等手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引导想象,启发思维,训练记忆,培养意志,提高素质。
四:说教材和教学过程。
本课讲述的的是甲午战争,它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定为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即: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从此为介入点,导入新课。
二、“团结协作 探求新知”。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布置每组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本课的各方面资料。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根据以上线索,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三、“智力闯关 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
四、“深度迁移 拓展升华”, 通过讨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布置课后巩固练习,将知识的巩固与评价延伸到课后,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相互协作的氛围中学习了历史。
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
(1)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 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 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 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 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5、 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 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