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以及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在民族关系方面,主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入手,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这方面的内容在必修课程中已经涉及很多,本专题在此可以考虑避免按朝代顺序进行罗列,而是采用专题形式进行简明的概括。在对外关系方面,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即所谓的“朝贡体制”。可通过古代中国与几个主要邻近国家的关系进行分析。
本课第一个子目“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第二个子目“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和第三个子目“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呈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以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四个子目“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呈现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朝贡体制”。
【学情分析】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深化,高二学生已经完成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因此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识有所了解。但是,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概念解读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通过整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进行深入剖析。
3.将课程标准的规定与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整合,使学生在达到学业质量标准同时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朝贡体制”。
难点: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概念解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这两个概念很多情况下较难区分,我们看看本册教材主编卜宪群教授的解读。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指在今天我国国土领域内,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是指历代王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如朝鲜、日本、东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国家等。
本课书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叶小兵教授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叶小兵教授语)
下面我们从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入手,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进行再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概念解读,目标设置,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首先,我们学习的是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汉时期”起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220年。
1.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的方式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借助教材知识,我们知道了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北方,汉初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派遣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西域,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东北,设护乌桓校尉;汉朝政府还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
2.除了列表格进行历史学习外,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拓展教材知识。比如,“河西四郡”的建立时间和名称的由来,经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河西走廊是大一统王朝开疆拓土的前沿阵地,是各路商旅汇集、各种风物荟萃的大舞台。这条商路能兴盛几百年不衰,皆因汉武帝在此设立了四座守卫边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称作“河西四郡”。河西四郡的每一个命名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武威,即武功军威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张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腋;酒泉,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敦煌,即盛大辉煌之意。
3.我们还可以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学习历史知识。例如,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勘,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过认真辨识,初步确认在蒙古国杭爱山一支脉上的这一石刻即著名的班固所撰《燕然山铭》。成语“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后泛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设计意图】通过时序串接、绘制表格、史料阅读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民族交融问题的主要内容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起自220年,讫于581年。初中历史和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这方面知识已经有所涉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捕捉“历史纵横”中“东汉以来”、“西晋”、“北魏政权”、“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等关键词语,重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大致情况。
【设计意图】隋唐盛世在很大程度上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成果,当时的皇室都有民族血统。通过借助历史纵横这段文字,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为进一步学习“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做以铺垫。
2.查阅关于“谯国夫人”的历史故事,了解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3.完成选择题,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
公元630年,唐太宗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会议气氛热烈,文武大臣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后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4.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唐朝如何与周边民族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
5.查阅资料,了解唐朝壁画《礼宾图》的相关内容。
6.阅读材料三,思考我们该如何从榷场看宋朝民族关系最主要的特点?
材料三
关于“榷场”,《金史·食货志》这样记载:“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宋制,官给商人公据,方听与夏国交易”。
——左长缨、祁伟在《论西夏时期的对外贸易》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解读史料,问题设置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阅读材料四,思考元朝的边疆政策。
材料四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是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中外历史纲要》(上)
2.通过《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思考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呢?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清朝是加强边疆管控的措施。
材料五
设官驻军是清政府加强对藏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派往西藏的最高行政官员,巡边是其履行治藏职责的重要方面。驻藏大臣巡边制度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抗击廓尔喀第一次入侵西藏战争后,至五十九年抗击廓尔喀第二次入侵西藏战争后,形成定制。……驻藏大臣巡边制度演变遵从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便于驻藏大臣履行巡边职责,二是不“扰害百姓”。从乾隆直至嘉庆年间,驻藏大臣巡边制度都得到了较好执行,发挥了巩固边防的作用。……到了光绪十四年(1888)后,驻藏大臣每年亲至后藏巡边之制已逐渐废弛,多流于形式。
——周伟洲《清代驻藏大臣巡边制度考》
材料六
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是清朝灭亡之前经略边疆地区的最后一次努力。虽然它只是一次局部的事件,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改土归流”看似为川边一隅的个别事件,但从本质上讲,绝不是赵尔丰一人所为的简单、孤立的事件。历史地看,它既是大清帝国一贯边制政策的延续,是清廷极端衰落、腐败之末期仅能称道的最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统治历史上"羁縻政策"伴随封建王朝统治之终结而终结的必然。
——马菁林《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考》
4.阅读材料七,了解清朝的疆域。
材料七
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中外历史纲要》(上)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元明清时期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阅读材料八,分析日本为什么派遣唐使多次访华求学?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材料八
文化圈的概念应该是:“某一地区的诸国家中,某一个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周边国家,这时既包含着先进的文化国主动向后进的周边国家传播文化,又包括落后的周边国对先进文化的向心力。”
----《中外关系论丛》第三辑
2.阅读材料九,思考明清时期在对外关系上发生的重大转变。
材料九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
3.阅读“学思之窗”,思考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设计意图】在对外关系方面,通过井真成和马戛尔尼两个典型案例阐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朝贡体制。
【课堂反馈】
1.(2020·浙江选考·4)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A.
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B.
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
C.
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融合
D.
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D
2.(2018全国Ⅰ卷·4)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参考答案】B
3.(2019·北京高考·15)长城脚下,妫水河畔,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办。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分山区、平原区和湖区,集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风景于一园。宫殿建筑布局多为方形,以围墙和长廊构成封闭式整体。八座庙宇围绕在避暑山庄外,呈放射状布局,如众星捧月。外八庙既有汉式传统宫殿、府邸,又有佛教庙宇,分别呈现出蒙、藏、汉的建筑风格。
分析避暑山庄园林建筑体现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政治内涵:空间布局体现了皇权神圣、等级森严以及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建筑形式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意愿。
文化内涵:多样建筑风格彰显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艺术特色。皇家园林既具有皇家气派,又彰显了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理念。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两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我们通过秦汉时期、隋唐至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重新认识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通过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关系在明清时期发生重大转变,认识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板书设计】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3.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秦汉以来
交往规模不断扩大
2.明清时期
缓慢转型
【教学反思】
作为任教高中多年的历史教师,很容易陷入旧教材的窠臼,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有待更新与改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终身学习相伴,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参考资料】
1卜宪群: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内容介绍和重难点分析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3.《中外历史纲要》(上)
4.纪录片《河西走廊》
5.《中国国家地理》
6.左长缨
祁伟《论西夏时期的对外贸易》
7.周伟洲《清代驻藏大臣巡边制度考》
8.马菁林《清末川边藏区改土归流考》
9.《中外关系论丛》第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