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雀》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灰雀》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4 13: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灰雀
第一课时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重点)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重点)
3.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难点)
学习目标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红腹灰雀属雀形目,雀科。欧亚大陆有6种色彩鲜艳的红腹灰雀。一种最普通的灰雀外表呈黑色和白色,雄性的腹部呈结红色,体长约15厘米。这种灰雀主要栖息在终年常青的树林和灌木丛中,叫声委婉动听,是人们喜欢的笼鸟之一。
白桦树
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春天树上的叶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就开花了。
我会写






què
jiāo
yǎnɡ
fěn
ɡǔ






huò
zhě
dònɡ

kěn

chénɡ

nán

què
易写错

找不同


仔细观察,别出错哦!

yǎnɡ
注意“羊”字头三个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匀。
多音字

宁静(níng)
宁可(nìng)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 ):抬着头向上看
(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 ):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婉转
仰望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诚实
( )的灰雀 ( )的白桦树
( )地歌唱 ( )地说
一( )灰雀 一( )白桦树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让下面的事物更有新鲜感。
欢快
高大
婉转
自言自语


灰雀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0):
第三部分(11~13):
三只灰雀美丽可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
列宁找不到灰雀很着急,感觉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于是用温和的语言感化小男孩,使小男孩主动还灰雀自由
失踪的灰雀重新回到公园,男孩的自尊也受到了保护。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
列宁是多么喜欢这三只灰雀啊!
1.说话含蓄、曲折而温和婉转的措词
2.声音委婉而动听歌喉婉转
齐读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在想什么呢?
思考:“找遍了”说明了什么?
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可是一天列宁来到公园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肯定非常担心…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找遍了树林也没找到灰雀,看见小男孩来了,他会用怎样的语气去说呢?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小男孩真没看见吗?
小男孩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灰雀到底去哪了呢?列宁担忧地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读完这一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小男孩一定知道灰雀的去处,不敢讲是怕列宁会责备他。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面对男孩的沉默,列宁说道。
列宁爱鸟的真情打动了男孩,他看着列宁,再也忍不住了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列宁惊奇地问。
男孩肯定地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灰雀的消失的确与小男孩有关,或者说小男孩捉走了灰雀,也反映了小男孩很喜欢灰雀。
一开始小男孩抓了灰雀,面对列宁的询问,他撒了谎,怕被发现,心里很慌。后来被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所打动,意识到错误,怕被批评不敢说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
读完小男孩的话,揣摩一下,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变化?(课后第二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灰雀又回来了
男孩心里在想什么?
小男孩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遵守承诺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列宁不直接问男孩,是为了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
为小男孩知错就改高兴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列宁喜爱灰雀
第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
第2自然段:列宁到处找灰雀
第1自然段:列宁经常看灰雀、喂灰雀
喜爱
关心
想感化男孩,找回灰雀
男孩喜爱灰雀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把灰雀放回来了
男孩先把灰雀抓起来了
因为喜爱所以想独占
喜爱灰雀,还它自由
小男孩和列宁都喜欢灰雀,只是他们喜欢灰雀的方式不一样,正是由于喜欢灰雀,小男孩在和列宁对话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把灰雀放回来了,可以看出小男孩不仅喜爱灰雀,还是一个诚实、知错就改的孩子。
结构梳理
灰雀
惹人喜爱的灰雀
灰雀丢失
灰雀归来
列宁:急切-担心-可惜-满怀希望
小男孩:吞吞吐吐-想说又不敢说-决定
列宁:尊重呵护男孩
男孩:诚实和天真
这篇课文写了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 ,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 ,体现了列宁的 、 ,以及男孩的 。
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
善解人意
交谈
放鸟归园
主题概括
诚实和天真
拓展延伸
和诚实有关的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2.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课堂演练
一、选词填空。
A.果然 B.当然 C.突然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2.一天,列宁来到公园,(   )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
3.看到灰雀回来了,列宁(   )高兴了。
A
B
C
二、对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列宁不问男孩,问会说话的灰雀,看出列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B.男孩主动放回了灰雀,因此列宁说孩子是诚实的。
C.男孩在列宁的批评下,放回了灰雀。
D.列宁很爱灰雀,他给予灰雀自由。
C
1、我能拼
chéng shí sàn bù xiōng pú huò zhě
( ) ( ) ( ) ( )
kě xī zì yán zì yǔ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 ) ( ) ( )
随堂作业
诚实 
散步
胸脯 
或者
可惜
自言自语
活蹦乱跳
2、我能选 请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
果然 居然 仍然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爬上来了!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小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的,它 ( )活着。"
果然 
居然  
仍然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列宁看看男孩 又看看灰雀 微笑着说 你好 灰雀 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2)列宁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 它怕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