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15: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形名称排列正确的是
A.
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
B.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
C.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D.
①山地②高原③盆地④丘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地形剖面图
B.
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上标有相对高度数值。
C.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较和缓”的是山地。
D.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陆地。
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该路段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
B.
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
C.
铁路桥AB段的桥的海拔为900米
D.
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40千米
对图中各海底地形描述错误的是
A.
A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B.
B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C.
C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D.
D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表示丘陵的是(?
?

A.
B.
C.
D.
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是()
A.
海拔不同
B.
位置不同
C.
起伏大小不同
D.
气候不同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
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
盆地都是由平原和山地环绕而成
D.
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除平原外还有下面图的四种地形。地形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盆地、丘陵、高原、山地
B.
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C.
丘陵、盆地、高原、山地
D.
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下图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地形依次是()
A.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
B.
大陆坡、大陆架、海沟、大洋中脊
C.
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大洋中脊
D.
大陆坡、大陆架、洋盆、大洋中脊
读下图,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沿MN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A.
B.
C.
D.
在下图中沿①→②画一幅地形剖面图,最相符的一幅是(
)
A.
B.
C.
D.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
A.
高原
B.
山地
C.
盆地
D.
海洋
在等高线地图上,有河流形成的是()
A.
等高线的值凸向高值的地区
B.
等高线的值凸向低值的地区
C.
两山顶之间较平缓的地方
D.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图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米。
(2)地形部位: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图中①②③三处,不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_处。
(3)C点位于D点的_________方向,D点的海拔是_________米,D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4)④处与③处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如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同学们发现小清河的一条支流绘制错误,它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
(2)M、N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曾经为_____(陆地或海洋)。
(3)乙地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⑥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④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
(4)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_____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_____河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5)①处和④处相比,_____处坡度更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读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类型上看,滑雪场所在的地形区是
________。
(2)从山体不同部位来看,滑雪赛道L3沿
________?而建,滑雪赛道L2沿
________?而建,服务大厅建在
________?处,其海拔范围为
________?米。
(3)滑雪者在滑雪赛道L1上从A至B是沿
________?方向滑行的。若测得滑雪赛道L1图上距离为2.
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________?米。
(4)乘车人员在途经高速公路D、E、F、G四地时,能欣赏到滑雪赛道L2全景的是
_________
地。
读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甲和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2)张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
(3)①处和②处可能会发育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
(4)图中小河经过李村后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
(5)下列活动,更适合在③处开展的是__________。
A.跳水??????
B.攀岩???????
C.漂流????????
D.潜水
(6)量得李村和王村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由图可知,图中①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为高原,②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形崎岖,坡度较陡,为山地,③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大,地势起伏和缓,为丘陵,④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为平原,C对,ABD错。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是地形剖面图,故A正确。
B.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故B错误。
C.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较和缓”的是高原,故C错误。
D.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D项,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干米,用尺子测量BC两隧道口间长度为2厘米,故实际长度约为4干米。故D项表述错误。
A项,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甲地位于两山峰之间,为鞍部;乙地有数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故A项表述正确。
B项,①线等高线密集,山坡较陡峭;②线等高线稀疏,山坡较和缓。因此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故B项表述正确。
C项,由图可知,AB均位于900米等高线上,故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故C项表述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A是大陆架,该部位是陆地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故A叙述正确;
B.B是大陆坡,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大洋中脊,故B叙述错误;
C.C是大洋中脊,该部位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故C叙述正确;
D.D是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读图可知,A表示山地,B表示平原,C表示丘陵,D表示盆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略
7.【答案】A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A正确,D错误;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B错误;盆地四周高,中间低,C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解:依据地形图特点可以看出,从左向右地形依次为: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应为山地;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应为丘陵;海拔较高,边缘陡峻,地面起伏小,应为高原;周围高,中间低,为盆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解析】根据海底起伏形态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大陆架是指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平浅海底,即图中的甲;大陆坡是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较陡的陡坡,即图中的乙;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即图中的丙;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即图中的丁。故
BCD错误,A正确。
10.【答案】D
【解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闭合且数值往里减小,说明是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从MN剖面线经过的地区可知,D对。故选D。
11.【答案】A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A
【解析】河流主要分布在山谷处,这里的等高线凸向高值处,A对;等高线的值凸向低值的地区山脊,是分水线,B错;两山顶之间较平缓的地方为鞍部,没有河流,C错;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不一定有河流,D错;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D图表示的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D是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图表示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B是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A图表示的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A为盆地,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为陡崖,C图表示的是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部位,C为陡崖,A对,BCD错。?故选A。
15.【答案】(1)350
(2)鞍部?
?
山峰?
??山脊?
?

(3)东北?
?
400?
?
300
(4)④?
?
等高线密集
16.【答案】(1)自东北流向西南?
?
③?
?
此处为山脊;
(2)400?
?
海洋;
(3)盆地?
?
鞍部?
?
山谷;
(4)⑤?
?
④;
(5)④?
?
等高线更密集
17.【答案】(1)山地
(2)山脊?
山谷?
山峰(顶)?
2100?2130
(3)西南→东北?
375
(4)E
18.【答案】(1)山峰??
121??????????????
(2)平原
(3)②??????????????????????
(4)东北流向西南
(5)B???????????????????????
(6)10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