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材分析】
本課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一学年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的学习,高二学生对中外历史发展脉络和具体史实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这有利于通过朝代更替的时序方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多,理论性强,这直接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史料和文字史料,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通过表格的方式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社会治理和社会救济的发展脉络,从而落实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认识对于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了解历代基层组织的发展演变,认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是以户籍管理和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的。
了解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认识历代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中国古代基层组织设置的基本情况
难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基层组织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史料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案:
导入新课
教材导言部分为我们呈现了《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材料一)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那么,为什么明朝要将黄册库建在岛上呢?这说明了什么?接下来,我们一同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探究。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我们先看一段材料——
材料一
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竞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
——汉代徐干《中论?民数篇》
思考: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分析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提示:
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是:征发赋役、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材料二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境内》
师总结,这段话的意思是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除了登记户籍以外,商鞅还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自15岁以上起)都是国家的后备兵源。可以看出,秦国的户籍管理兼有兵役征发的功能。
2.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过渡: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三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史记·萧相国世家》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萧何注意搜集丞相与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因而能够了解秦朝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
这说明户籍制度对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统治的重要性。
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入户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编户齐民”。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过渡:那么东晋前后的户籍管理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4.东晋的黄籍和白籍
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四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历史纵横
教师总结:由材料我们了解了东晋前后的户籍管理情况,随着北方人口南迁,东晋南朝将南迁人口变为土著户籍,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
5.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隋朝)制定“输籍法”。命令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6.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唐朝)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隋唐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隐匿户口,增加纳税人口。
7.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从北宋初到公元1072年,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上升。
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比例也就相应上升了。
8.元朝以职业定户籍
元朝的户口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9.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修造于洪武四年(1371年),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到崇祯十五年(
1642年)为止,共27次编制黄册。
10.清朝户籍管理与征调赋税分开
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
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过渡: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随着清朝废除人头税,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这体现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户籍的编制和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那么,中国古代设置了哪些基层组织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子目的探究。
【设计意图】
以朝代顺序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凸显时空观念。教材正文以外的内容如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和图片较为丰富,可以对教材正文起到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认真研读教材提供的文字史料,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从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
首先要从基层组织开始学习——
1.
基层组织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
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材料五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问题:请同学们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时期基层管理的特点。
提示:
商鞅变法时期基层管理的特点是:基层民众相互监督。
过渡:我们来看一下图例
材料
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注音)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接着我们来学习基层社会治理——
2.基层社会治理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
(3)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
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也就是说,历代基层组织既是赋役制度征发的基础,也是地方治安、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
过渡: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六
(乾隆)二十二年更正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问题:请同学们依据材料说明清朝保甲法的作用。
提示:
保甲法的作用有:管理户籍,维护社会治安
总结——古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社会基层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对各个朝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以及社会治理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如下归纳。
历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战国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户民,制定户籍
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乡里制
什伍组织
汉朝
主管官员定期人口调查
乡里制
什伍组织
晋
“黄籍”、“白籍”、“土断”
隋唐
隋重新核定户籍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三年一造
唐代设里、乡、坊、村
唐朝实行邻保制度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北宋王安石实行保甲制
元朝
按职业划分户籍,世代相袭
明朝
明承元制,黄册
里甲制
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清朝
清承明制,管理相对松弛
乾隆及以后户籍永停编审
由里甲制改为保甲制
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经历了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发展阶段(魏晋隋唐时期)、完善阶段(宋元明清时期)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其总体发展变化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阶级关系、统治政策等变化相一致的。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的这些治理措施适应了/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中国古代国情,维护了社会稳定,客观上推动着/封建社会/经济走向繁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过渡):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使整个国家秩序井然。但是,我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水灾、旱灾、蝗虫灾害不断袭来,小农经济比较脆弱,那么政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政府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救济来维护社会稳定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设计意图】
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一个机构,是征收赋税的单位,有利于保证基层治安,因此基层组织是户籍管理的基础。通过表格梳理历朝历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的发展演变,方便同学们从横向上认识每个朝代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之间的关系,从纵向上分析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我们先通过阅读两则史料来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思想——
1.
赈济的思想
史料阅读
《礼记·王制》论国家备荒的必要性时说: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周礼·地官·遗人》中有各级机构储备和备荒的设计: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
由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备荒的必要性和各级机构储蓄与备荒的设计。
在经济与社会方面:因为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相比现代要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缺少生活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和及时的救助。
(2)孟子和墨子的观点
孟子对统治者不救济百姓的行为进行批判;墨子则进一步说明要储备粮食,以应对灾害的出现。
2.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
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后世社仓、义仓设置较为普遍。
中国古代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历代政府在尊敬老人和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方面的措施有——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明朝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3)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3.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材料七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预焉,仕而之官者/罢其给。
——钱公辅《义田记》
通过材料,我们看出: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如下归纳。
实施者
措施及特点
目的
政府(主体)
主要在重大灾害时提供救济,内容有:建立仓储系统;设立救助机构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目的是
巩固统治,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民间救济
(辅助)
宗族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帮助宗族内部成员
慈善
组织
在明清时期出现,提供日常生活的救助
根据表格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有——
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历代政府通过立法来予以保障社会救济和优抚。
②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③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④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抚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设计意图】
教材中对历朝历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介绍非常详细,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史料的基础上整理学习内容,既充分使用了教材中的史料,又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古代王朝早期和中晚期社会救济的不同实施效果,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我国的社会救济和优抚,体现唯物史观。
【小结】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救济和优抚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体,它蕴含了古人的政治智慧,而且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是比较成功的,它们共同维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丰富了我们国家社会治理的手段,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
5.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6.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7.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8.元朝以职业定户籍
9.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10.清朝户籍管理与征调赋税彻底分开
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
基层组织形态
2.
基层社会治理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赈济的思想
2.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3.中国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
4.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5.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课后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时空跨度大,历史概念多,理论性强,对高二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大。根据朝代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基层社会治理与户籍制度的演变,通过表格和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治理的目的和发展趋势。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既有助于突破重难点,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自战国就建立起了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固然有征发赋役的需要,但对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总结我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有益的模式和做法对当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