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
——蒙田
走近蒙田
3
文艺复兴.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随笔集》
“生活的哲学”
培根《人生论》
帕斯卡尔《思想录》
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蒙田
4
随笔?
·篇幅不受限制。??
关于随笔
·形式多样。??
·不求辞藻华丽,不求严密的结构。??
·强调“理趣”。??
散文的一种,蒙田首创,兼有议论和抒情特性。
随笔示例
我像一朵蔷薇,有着美丽的外表,但也有刺,会伤到他人。蔷薇的花语是美好的爱情,我也憧憬!周围的人,都找到了幸福,而我也会重新开始。
7
探究
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何对比的?抓关键词。
对“度日”的认识:“坏日子”“好日子”
对生命的理解: “哲人”和“我”
8
怎么理解第三段中“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呢?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9
如何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执偶然之果,寻必然之因(穆彤)
偶然,是麦子抽穗前倏然而至的细雨,淅淅沥沥滋养大地;偶然,是果实成熟前云层乍现的阳光,洋洋洒洒温暖生命。然而,麦粒的饱满或干瘪,果实的香甜或青涩,看似是阳光雨露偶然恩赐的结果,而实际上,农人的精耕细作,大地的日日供养才是其一朝成熟的必然原因。
精彩语段
软硬相和,自我谐和
我们的内心应该要追求柔软的感性,也应该握住冰冷的理性。我们可以带着丰富的情感来体验人生,情感的悸动会给我们生命的惊喜,然而,一味跟着感觉前行,人必定会迷失自我,不知所来为何。当然,如果只以绝对理性作为自己的导引,固然可以活得清晰,目标明确,但似乎也会错失柔软的呵护,也会失去体验感性之美的契机。
精彩语段
12
要求:以“生命”或“人生”为话题,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例句: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蒙田)
仿写练习
生活以挫折相赐,我却用坚强应对。
请同学们根据人物材料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写一段颁奖词。
拓展
人物一:陆幼青
1985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某局职工大学任教4年,1992年下海经商,1994年被诊断为胃癌并开刀,经手术后1998年癌症复发。当他得知生命还有100天之后,2000年7月底决定在“榕树下”网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生命最后的经历和生理、心理的变化,其连载作品被结集成《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2000年12月去世。
人物二:霍金
在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唯独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从此就被禁锢在轮椅上达半个世纪。
他是英国最崇高的教授。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著有《时间简史》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等作品。
人物三:张丽莉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位普通教师。2012年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人物四:吴斌
杭州客运公司的一名司机。5月29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分享
没有双腿,也能勇攀高峰;
没有双臂,也能振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