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美] 弗罗姆 
一、【引导质疑,析疑入文】 
1、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双向、相互 
2、为什么说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那父爱 呢? 
二、【畅所欲言,感悟文章 】 
注意答问要求: 
首先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再结合个人经历、名人大家经历、社会现象谈感受。 
三、【梳理脉络、筛选信息 】 
1、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受爱的能力 (婴儿期) 
有被爱的意识,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幼儿期)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童年期) 
开始呼唤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别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过渡期) 
爱别人,创造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期) 
2、下面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 
幼稚孩童式的爱:因为被人爱、因为满足个人需要,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单向、简单、自我中心 
成熟的爱:先付出再获得,双向、相互,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 
 
 会爱上你,因为我寂寞 
 因为你有钱,所以我爱你 
 “高富帅”——“矮穷矬” 
 爱人者,人恒爱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成熟的爱、幼稚的爱举例: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巴拉塞尔士(1493-1541) 
3、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 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无条件,代表自然世界。 
积极面和消极面: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内心深处最为渴求。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有条件的爱,本质是顺从,代表思想的世界。 
积极面和消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新闻背景:“打工母亲卖肾筹钱为儿当‘富二代’追回女友” 、“再不然我就是拿我的生命给他去作交换” 
 
 “我为我有个骄傲的儿子,我值。”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关于作者提出的父爱与母爱的区别,你认同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拥有母亲的良知:独立、温和、健康、善良、快乐 
 父亲的良知:理智和判断力、自信、有责任感、坚强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 
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5、弗洛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 
 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它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请你思考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爱的能力、让自己拥有成熟的爱。(注意提炼关键词) 
 张爱玲 :“当她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是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了解、尊重、信任、关心、责任 
 自尊、自立、自律、耐心 
 弗洛姆:“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 
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 
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龙应台《目送》 
 
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祖宗、靠父母,不算英雄好汉。 
 ——陶行知 
祝福你和你辛劳抚育你的父母! 
 为了那些爱你们的人,开心充实地生活吧。 
小试牛刀:结合对母爱父爱的理解,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父爱是一条严鞭,让你的步伐即使在遇到挫折时也能永远向前; 
 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五、【课后作业 】 
谢谢,祝福你和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