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李清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使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难点】鉴赏词人的写作技巧,体会李清照词用语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然而好景不长,遭遇靖康之变,两人躲避战乱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
李清照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作品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等;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的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 《声声慢》等。
李清照在诗词文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最擅长的还是词,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游宦在外,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正值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品读鉴赏: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感情。
三读:咀嚼品味,体味情感。
闺怨词
“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 放射出一道新奇的光芒。
二、问题探究
1、这首词中有哪些意象?
2、这首词中有哪些表现情感的词?
3、本词感情基调是什么?
4、词人因何而愁?
参考:上片:薄薄的雾,浓浓的云,令人终日愁闷,兽形金香炉里瑞脑香早已燃尽。又到了九九重阳佳节,枕着玉枕睡在纱帐里,半夜里感到凉气透人。
下片: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有菊花的清香飘满双袖。别说忧愁不会消损神魂,西风吹起窗前的帘子,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一、整体感知:
1、这首词分上、下片,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分别描述词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或几句,品一品,看它好在哪里?
四、知识拓展
1、黄花即菊花。菊,花之隐逸者。外形雅淡、清秀。象征高洁、淡泊的品质。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已不是单纯地咏物抒情,而是上升为词人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达到“人亦是花,花亦是人”的境界。
2、李清照的美,从细处来讲,都寄托在花上,以花的不同情状来表达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感。
(1)用花抒发清丽欢快的少女情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用花描绘幸福甜蜜的新婚生活,《减字木兰花》“奴面不如花面好”
(3)用花寄托思念寂寞的离情别绪,《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4)用花咏叹孤苦游离的沉痛哀思,《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
鉴赏诗词的方法:
1、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2、把握意象,想象画面,鉴赏意境美;
3、反复诵读,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美。
作品赏析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高考链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答案:A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派遣。
B.上片写愁情,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含愁,极为含蓄。
C.“云中”三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答案:C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
答:“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其深可见,更可贵的,李清照将“情”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其“情”运动之态,词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而且从一“下”一“上”之中还可领略她的万般愁绪,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表现出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
四、课堂练习
以“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为话题,写一个100字左右语段。
五、课后作业
1、熟背《醉花阴》,搜集整理有关李清照的词句。
2、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把你对这首词的理解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