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中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中二年级期末文化课统一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0分,每小题2分)
1.D
(A组中
应为奇葩“pā”,含情脉脉应为“mò”;B组中狙击应为“jū”,“大腹便便”应为“pián”;C组中“缄默”应为“jiān”,“蓦然回首”应为“mò”)
2.C
(A组中应为“股份”、“怨天尤人”、“中西合璧”;B组中应为“酗酒”、“甘拜下风”;D组中应为“即使”、“金榜题名”)
3.B
(A、C句为反问句,D句为一般疑问句)
4.A
5.B
6.B
(“首当其冲”的含义是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遇到灾难,用在这里不恰当,可改为“首先”)
7.D
(A组自相矛盾,流动大应该是增加了学校的辍学率;B组中刻意打扮和精心装扮重复;C组中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应改为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成功,需要教学改革的大量优秀成果来体现)
8.B
(《我愿意是急流》不是说明文,是诗歌。)
9.C
10.C
二、默写填空(共10分,每题2分,如有错字、漏字、加字一律不得分)
11.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1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3.是夕阳中的新娘
14.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15.是美丽的错误
第Ⅱ卷(
共70分
)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20分)
(16题每空1分,共4分;18题每空2分,共6分;其余每题2分)
16.
(4分)A.错字:拨
应为:__拔_
B.错字:_座__
应为:_坐__
17.
A.(qí:错杂、纷乱。)
18.(6分,每空2分)
A.精神上的残废: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B.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
C.精神上的短视:知得不全,趣味狭窄
19.提出诊治三个毛病的办法(2分)
20.答: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这一道理(或第5段最后一句:玩索的文学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2分)
21.答:许多旧文学家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2分)
22.D.“必须把中外古今的名著读尽”错,作者要讲的是读的越多越好。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
(完成23-24题各2分,25题每小题3分)
23.
D
24.C
25.译文(1)?????????????????????????????????????????????????????????????????????????????????????????????????????????????????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3分)
(2)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分)
五、应用文写作(10分)
招领启事计算机专业5班的李晓星同学在校内拾得钱包一个,内有饭卡和银行卡,以及人民币若干。请失主到值周老师王××处认领,联系电话××××。值周老师:王××2021年6月8日
六、作文(30分)
评分标准
类
型
内
容
A
语
言
B
结
构
C
一类卷
(27—30)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语言准确流畅
结构完整
条理明晰
二类卷
(24—26)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语言准确
结构完整
三类卷
(18—23)
有中心
内容较具体
语言较通顺
有少量语病
结构较完整
有条理
四类卷
(15—17)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病较多
条理不清楚
五类卷
(14分以下)
文不对题
文不成章
文理不通
条理混乱
备注:未写题目扣1分;不满规定字数酌情扣分;错别字每错1字扣1分,重复不重扣,扣满3分为限。
中职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雅安市中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中二年级期末文化课统一检测
语文试题
请你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下列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或3B铅笔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第Ⅱ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所有答案都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共30分
)
注意: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或3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奇葩(bā)
讣告(fù)
淡泊(bó)明志
含情脉脉(màimài)
B.信笺(jiān)
狙击(zǔ)
脍(kuài)炙人口
大腹便便(biàn
biàn)
C.缄(qiān)默?
膝盖(xī)
屡见不鲜(xiān)
蓦(mù)然回首
D.禅(shàn)让?
恫吓(hè)
显露(lù)头角
彤(tóng)云密布
2.下列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股分
涵养
怨天忧人
中西合壁
B.汹酒
清澈
甘败下风
恼羞成怒
C.殉职
招聘
走投无路
滥竽充数
D.既使
骁勇
面面相觑
金榜提名
3.在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B.那么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C.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
D.科学是美好的!你同意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雅安地震中,儿子抱着88岁的老父亲排队等待救治,
之情让人感动。
(2近来,日本针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
?
?。
(3)莫言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忘我写作,有人从身边经过他都
?
?
?
。?
(4)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我们要?
?
?
帮助。
A.反哺
?义愤填膺
浑然不觉
批评
B.哺育?
义正言辞
浑然不觉
批判
C.反哺?
义正言辞
混沌不知
批评
D.哺育?
义愤填膺
混沌不知
批判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
,
,
。
,?
。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①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
②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
③我们的眼睛也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
④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
⑤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A.③⑤②④①?
?B.
⑤②④③①
C.③①⑤②④?
?
D.⑤②③①④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物质的帮助,还是情感的支持,都彰显着同心合力、共度难关的正能量,这是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应有的美好景象。
B.普及灾害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将灾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C.“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任重道远。
D.当一些地方高楼崛起而水土流失严重时,人们幡然醒悟: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是得不偿失的。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学校不愿意接收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是因为他们的流动大,降低了学校的辍学率、升学率。
B.中秋节晚上,月光分外明亮,嫦娥在月宫中刻意打扮,精心装扮,才出来和人们相见。
C.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成功与否,需要教学改革的大量优秀成果来体现。
D.全校师生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并通过板报、广播、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
8.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及相关信息搭配有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荷塘月色》——
散文
B.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说明文
C.刘
鹗——《明湖居听书》——小说
D.曹
禺——《雷雨》——戏剧
9.下列各项中,传达会议情况的公文形式是
A.通知?
?
?
B.通报
C.会议记录?
D.会议简报
10.口语交际: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想向他真诚地道歉,最得体的一项是
A.对不起,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B.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啊!
C.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好吗?
D.对不起,这次算我错了,好不好?
二
、默写填空(共10分,每题2分,如有错字、漏字、加字一律不得分)
1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朱自
清《荷塘月色》)
1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
康桥》)
14.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
15.我达达的马蹄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
第Ⅱ卷(
共70分
)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22题。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拨。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座井观天,诬天渺小”。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节选自《谈美?谈文学》)
16.文中第④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
A.错字:______
应为:______
B.错字:______
应为:______
17.文中划线词语注音或释义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纷歧(zhí):即分歧,文中指意见不统一
B.囿(yòu):原指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今意为拘泥
C.方剂: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D.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18.文中第②-④段分析了文学欣赏中的三个毛病,请分别概括“三个毛病”所指内容。(每个不超过20字,6分)
A.精神上的残废:_______________。
B.精神上的中毒:_______________。
C.精神上的短视:_______________。
19.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内容(2分)
20.第⑤段中以估计小山的大小为喻,目的是什么?(2分)
21.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2分)
22.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只是为了引出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的话题,“知、好、乐”三方面,作者只谈了“知”。
B.第⑤段引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C.第⑥段引用华兹华斯“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
D.作者认为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必须把中外古今的名著读尽方能将文学的价值比较出来。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
阅读《师说》,完成23-25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求学的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以……为耻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疑惑,疑问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老师讲的道理
24.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指出了老师的职责,句式是判断句。
C.士大夫“群聚而笑”的原因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D.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25.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应用文写作(10分)
2021年6月8日上午做课间操时,计算机专业5班的李晓星同学在学校运动场拾得一个棕色啄木鸟品牌的钱包,内有人民币180元,饭卡1张,银行卡2张,其中一张是工商银行卡,另一张是农业银行卡。李晓星当即交到值周老师王××处,请你以值周老师王××的名义,写一则招领启事。
六、作文题(30分)
春天里,百花竞艳是一种美丽;生活中,孝顺友爱是一种美丽;学习中,勤奋专注是一种美丽……
亲爱的同学,你的眼前,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的美丽,请你谈谈对“美”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选材典型,思想健康向上;③语句流畅,条理清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
中职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