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章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16:0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How to treat the phenomenon of migrant workers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一支生力军。这些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呢?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又面临哪些急需解决的难题呢?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建议采用以下思路。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料1 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拓展】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8亿,其中外出农民工1.73亿(2018年)。目前,我国建筑业、煤矿采掘业、纺织服装业和城市传统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来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说,农民工为城镇创造了财富,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春节期间,大量的农民工回家过年了,一些工厂招不到工人,只得减产或停业。大城市居民的生活也面临很多困难:家政服务人员、环卫人员、保安人员少了,一些餐馆都歇业了。现在,我国的许多工业和城市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了。
【资料分析】
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从事那些行业?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印证这种说法。
分析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脏乱差工作留给农民工。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住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
■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收入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工作时间长等。
转移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动机和需要等
【资料分析】
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主要从事那些行业?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印证这种说法。
分析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料2】数百万农民工返乡创业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吸引广大农民返乡创业。2015年,国务院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创造一批新的就业载体,以创业促就业,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他们把打工时掌握的各种信息与家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带动农村各项生产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料分析】
1.与农民工外出打工相比,返乡创业给农民工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2.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能举一些实例吗
解决就业问题,保证社会稳定。
能把城市的一些好的理念引入农村,带动农村发展。
农村农业广阔天地,资源丰富,人口多,但贫困、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返乡创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问题。
有创业想法的农民工总体素质还是不错的,回乡创业确实可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料3】怎么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中的农民工普遍面临收入低、住房医疗无保障、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难题措施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探究一】中国的“民工潮”现象
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解析:1.C 2.B 第1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工的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第2题,农业机械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则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可能形成更多的民工,A错误。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利于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而就近吸收劳动力,能缓解“民工潮”的攀升,B正确。加速高铁等交通建设有利于民工的流动,C错误。加快沿海的发展,则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而导致民工更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D错误。
C
B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归纳拓展] 中国“民工潮”现象
成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
●城市吸引力,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
●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2.特点
●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河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
●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流动不稳定。
●文化素质偏低。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探究二】 农民工流动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3~4题。
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解析:3.C 4.A 第3题,“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农村大量人口迁移到了城市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故C项正确。城市自然环境不如农村优越,故A项错误;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城市,故B项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故D项错误。第4题,“有院无人住”造成农村宅基地的浪费,“有地无人种”造成农村土地的荒芜,所以近年来出现的合村并点、土地流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土地浪费问题。因此农村空心化带来的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与城乡协调发展、农村老龄化以及农业发展水平关系不大。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C
A
5.图中资料显示2008~2015年(  ) A.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超过本地农民工 B.本地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增速逐渐加大 C.本地农民工数量超过外出农民工 D.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
6.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近3亿农民工(  ) A.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 C.丰富了城市劳动力 D.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7.形成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 A.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增多 D.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造就了近3亿农民工。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在减缓。近年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大城市,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示意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完成5~7题。
解析:5D 6.C 7.D 第5题,图中只有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无法判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的收入情况;本地农民工数量没有超过外出农民工;本地农民工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故选D项。第6题,近3亿农民工丰富了城市劳动力,加大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故选C项。第7题,影响农民工外出还是在本地务工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形成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工在内地也可找到工作,故选D项。
D
C
D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1.农民工与三大产业
(1)农业劳动者在完成第一产业的同时,剩余劳动力成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生力军。 (2)大量廉价劳动力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也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 (3)城市中的大量第三产业都离不开农民工,无论是餐饮、家政服务,还是环境保洁等,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2.农民工与城镇化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既增加了城镇人口数量,又参与城市建设和运行,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了居住、治理、医疗等压力。

[归纳拓展]
中国的“农民工”流动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3.农民工外出务工对农村和农业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增加经济收入;②获得和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④缓解了人地矛盾和压力,有利于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2)不利影响:
①出现劳动力短缺,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②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不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
4.农民工返乡创业
(1)农民工返乡创业将创造一批新的就业载体,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
(20农民工返乡创业把打工时掌握的各种信息和技术与家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农村各项生产的发展。
(3)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农民工返乡创业缓解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农村稳定发展。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探究三】 “民工荒”问题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8.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解析:8.D 9.B 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④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中,劳动力占比最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故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④。选D正确。第9题,“用工荒”问题的出现,使劳动力的工资提高,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生产成本增加,所以能够刺激东部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D
B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2019年春节刚过,“用工荒”再袭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回答10~11题。
1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产业中,受到“用工荒”的影响最大的是(  )
A.电子工业 B.食品工业
C.钢铁企业 D.纺织服装
11.下列关于我国沿海地区“用工荒”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沿海地区工人劳动强度过大 ②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升 ③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④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0.D 11.B 第10题,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结合选项可知,纺织服装工业受到“用工荒”的影响最大。第11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直接反映了中西部的廉价劳动力向东部迁移的人口减少,这主要是受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廉价劳动力就地实现就业,同时也是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较高而影响中西部人口的迁移。
D
B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1.民工荒的原因
●民工工资收入低且增长缓慢,而城市物价上涨很快,民工外出打工成本高。
●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长期拖欠,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下降。
●农民收入增加,部分农民转向农业,导致外出打工民工人数减少。
●加入世贸组织后原有企业的扩张和新增企业的增加,社会用工需求量增大。
●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使得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使结构性的人才“荒”变得比往常更加突出。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归纳拓展]
“民工荒”是指农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尤其在春节时期最为明显。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2.解决措施
●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确保农民工经济收入。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和其他合法权益。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消除社会观念歧视。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Good-bye
再 见
第一章 人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