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4 18:43:08

文档简介

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未质量检测
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C(A.忽视时间前提,原文第一段是
民共和国成立前,西方人不
文化典籍
主要依赖海外汉学家的研究,而中国学者的对外传播仅起步
多年前
也并不影响西方主动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于文无据,且选项
无关联。D.曲解文
原文第四段是“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
去’,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更
重要的
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了解
化的文脉精
实论证后道理论证的顺序”错误,没有采用事实
典籍本身就
大的文化象
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
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
共融交
4.(3分)B(是为了让学生在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中找
题的答案”错误,由材料第一
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
学生利用博物
学习的效果
健全博物馆
学校合作机制,是为了提升
利用博物馆学
效果
3分)B(材
胜任辅助中小学教育
专业人才
不是“全部”,以偏概全)
6.(6分)①要精心设计博物馆教育内容,经常性组织开展参
教育展示活
动;②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
研究开发
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③要注重分龄设计,针对不同学习阶段提
体要
④创新博物馆学习方
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
验性。(
分,答出任意
7.(3分)C
发生矛盾冲突,闹得很不愉快”错误,通过小说第
段可知田忠义只是因不理解儿子的决定而焦均不安;另外,“宋书记的劝说”错误,小说
书记并没有劝说
分)①运用动
突出了德高望重、恪守乡村传统的田大爷在目睹新时代新做法后深
受影响,改发
接受了新的观念,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②揭示主题,画线

大爷的转变,赞美了
代在时亻
潮中勇于改变、敢于突破、敢拼
精神。③情节结构上,以田大爷的赞许与转变结尾,为小说整体情节结构的发展i
(6分)精神特质
刚夫妇
轻有为,有头脑,有想法
刚夫妇敢于追求
新风尚,敢于打破传统习俗。(4分
实意义:这种集体婚礼简约不失隆重,节省了人力物力,更新了传统观念,推动了乡村文

解题分析:分析概括田志刚夫妇身上的精神特质,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
理活动人手
以从他们所做出的事业人
第六段
不到
美艳
变,种植草莓,发展商品经济,这些表现了他们敬业,年轻有为,有头脑,有想法的形象特点;最
段对田水村集体婚礼的描写,体现
妇敢于追求文明新风尚,敢于打破传统习俗
精神特质
0.(3分
3分)
文段中的“文
师说》中的“文
皆通习之的“文
相同
(“在担
相前”错,是
(1)(5分)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
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
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连”各1分,句子通顺1分
年级语文参考答案桂林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大量经典、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
文化的代表性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典籍的了解主要依赖海外汉学家
的研究,而中国学者的对外传播仅起步于一百多年前。
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从过去的途径单一、数量有限逐淅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在
海外传播环境下,中国典籍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衙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
是《西游记》,最小的是《水浒传》。在对外传播时,译介学者往往需要在保持原著文化精髓的前提
下,兼顾目标语言所对应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欣赏趣味。
我们该如何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
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摇新的生长点,寻
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会。其次,立足长远战略规划,培养专业
性翻译人才。健全多语种专业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译者的文化内在自觉性;增强外译工作
的精品意识,提升翻译质量,思考如何使译作在精准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侍统进行兼容与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译作的本土适应性,使传播价值最大化。再次,增强市场意
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完善对外翻译的框架和战略,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在对海外受众认
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实现融合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培育和海外
文化出版产业的有效循环和良性互动。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
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在对话交流中让中国
文化典籍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立体生动的中国
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更体现在全人类和谐共生的共同精神价值需求
方面。文化互鉴正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国际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价值基础,使东西方交流得以从
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逐渐走向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文化“走出去
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更重要的是让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
受,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需要我们结合当前的
市场需求,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典籍的传播效果。我们应站在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高度上,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全球文化互鉴基础,升华文明共融,从
而开创更为互惠包容的发展前景,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摘编自季骏《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