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20: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3940011099800汕尾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市高中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物理
本试卷共6页,1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引领着人类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设计了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从结果出发,应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
D.哥白尼经过对天体运行的观测与推算,提出了“地心说”
2.复兴号G6214高铁列车10:37从深圳北开往广州南,程102公里,启动阶段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37指的是时间
B.从深圳北到广州南的位移为102公里
C.研究该列车从深圳北开往广州南的平均速度,由于该列车过大,不可以把该列车看作质点
D.该列车启动阶段,每秒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3.电梯某段时间的v-t图象如图1所示,该时间内电梯
A.0~5s处于上升状态 B.5~11s的速度为0
C.11~13s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D.大约经过30层楼的高度
4.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θ角的推力F,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B.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mg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Fsinθ D.撤去F,短时间内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受到摩擦力作用
5.弹簧秤的一端系在墙上,一位同学在另一端向左用力拉,如图3所示,弹簧秤读数为40N(弹簧秤测量范围为0~100N),则
A.弹簧秤两端受到的力大小相等
B.这位同学对弹簧秤的作用力大小为20N
C.弹簧秤对墙的作用力与墙对弹簧秤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这位同学的拉力越大,弹簧越长,并且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6.如图4所示,一位同学在A点正上方高为h处,水平推出一个小球B,小球落在C点.已知从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L,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A.小球被推出后受到水平推力和重力作用,做平抛运动 B.小球被推出时的速度大小为false
C.小球被推出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false D.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false
7.夏天,电风扇是解暑的电器之一,如图5所示,电风扇叶片上的b点到中间转轴的距离是a点的2倍,电风扇正常匀速转动时
A.a点的角速度比b点的角速度小 B.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线速度大
C.a、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2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8.如图6,月球半径为R,圆轨道I到月球表面高度为3R,卫星到达A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B时,再次变轨进入圆轨道Ⅲ,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I的A处点火加速进入轨道Ⅱ B.卫星在轨道I和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不同
C.卫星在三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Ⅰ>TⅡ>TⅢ D.卫星在轨道Ⅱ运行到B点时点火变轨,动能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汽车行驶中,从发现危险到刹车停下来通过的距离(停车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通常情況下,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若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时,则
A.该车的停车距离为111m B.该车的反应距离为36m
C.该车的刹车距离为31.68m D.该车从发现危险到刹车停下来共用了5s
10.如图7所示,A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固定直杆,BC为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的轻杆,且长度AC=BC,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一根轻绳绕过滑轮A,系在B端,用力F缓慢拉绳子,在此过程中
A.轻杆BC所受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轻杆BC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C.绳子的拉力逐渐变小 D.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8所示,渔民用长绳拴住渔船并绕过岸上定滑轮,人以恒定的速度拉绳子使渔船靠岸,已知当绳与海面夹角为30°时,渔船的速度为2falsem/s,此时渔船离岸12false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海岸距离海面的高度是12m B.人拉绳子的速度大小为4m/s
C.渔船继续运动3s后,此时渔船的速率为5m/s D.渔船继续运动3s后,离岸的距离为9m
12.一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受到的阻力恒为10N,拉力做功W和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9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物体在0~1m受到的拉力比1~3m的大
B.物体位移为2m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C.物体位移在1m时,拉力的功率为10falseW
D.物体位移在0~3m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10falseW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7分)某学习小组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采用如图10所示实验装置。
(1)刚开始时,小球A、B必须处于____________,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2)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观察A、B两球落地的先后情况,发现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击打的力度越大,A球越先落地 B.击打的力度越大,A球越后落地
C.无论击打的力度如何,两球总是同时落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一位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小球A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如图11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分析可知,位置a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抛运动的起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_(用含有l和g的式子表示).
14.(9分)某同学利用重物的自由下落过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质量m=0.500kg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实验过程中,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标记5个计数点,其中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如图12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f=50Hz(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该同学实验中使用的是___________V(选填“4”或“220”)的交流电源。
(2)重锤下落到计数点2的速度v2=__________m/s。
(3)计数点2到4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__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J,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4)实验中,如果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过大就会发现实验结果为,重锤减少的势能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5.(12分)如图13,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半径R=1.8m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自轨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到达圆弧轨道底端B时,速度为6m/s,对轨道的压力为60N,小物块继续沿水平轨道向右滑动3m后到达C点停止.g=10m/s2,求:
(1)小物块的质量;
(2)水平轨道BC的动摩擦因数.
16.(16分)如图14所示,AB为斜面轨道,倾斜角θ=37°,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为0.5.斜面轨道与半径R=1m,圆心角为143°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BP相切于B点,P点在O点的正上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1m到D点后(不拴接)释放,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8m/s,物块刚好能运动到P点,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运动到达B点的速度;
(2)B、C两点间的距离;
(3)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汕尾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B
D
C
D
A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
10
11
12
AB
BC
ACD
AD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7分)(1)同一高度(2分) (2)C(2分) (3)是(1分)false(2分)
14.(9分)
(1)220(1分) (2)0.349(2分) (3)0.426(2分) 0.0371(2分)
(4)大于(1分)克服阻力做功(1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5.(12分)
解:(1)设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底端B时速度为vB=6m/s,在B点由向心力公式有
false…3分
得:m=2kg……3分
(2)小物块沿水平轨道向右滑动,到C点停止,
false…………2分
false……2分
得:μ=0.6…2分
(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动能定理式子写对给4分,结果正确给2分)
16.(16分)
解:(1)物块刚好能运动到P点,设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为vP,有:
false………2分
设在B点时的速度为vB,从B点运动到P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false …………2分
得:false ……2分
(2)设物块经过C点时的速度vC=8m/s,设B、c两点间的距离为sBC,根据动能定理:
false …3分
得:sBC=0.9m…………2分
(用牛顿定律求解也可)
(3)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距离sCD=1m,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false…3分
W=76J…2分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牛顿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设计了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A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物体运动是需要力来维持的,B正确;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从结果出发,应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C错误;哥白尼经过对天体运行的观测与推算,提出了“日心说”,D错误。
2.【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10:37指的是时刻,A错误;从深圳北到广州南102公里是路程,B错误;研究该列车从深圳北开往广州南的平均速度,可以把该列车看作质点,C错误;该列车启动阶段,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每秒速度的变化量相同,D正确。
3.【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0~5s电梯可能处于上升状态,也可能处于下降状态,A错误;5~11的速度为5m/s,B错误;11~13s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正确;13s内经过的位移为47.5m,每层楼高大约3.5m,经过楼层为13至14层,D错误。
4.【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A错误;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为mg+Fsinθ,B错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cosθ,C错误;撤去F,由于惯性物体继续运动,仍受到摩擦力作用,D正确。
5.【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弹簧秤两端受到的力大小相等,A正确这位同学对弹簧秤的作用力大小为40N,B错误;弹簧秤对墙的作用力与墙对弹簧秤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这位同学的拉力越大,弹簧越长,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D错误。
6.【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小球被推出后只受到重力作用,做平抛运动,A错误;小球被推出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false,则被推出时的速度大小为false,所以B正确,C错误;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false,D错误。
7.【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a点的角速度与b点的角速度相等A错误;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线速度小,B错误;a、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1,C错误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D正确。
8.【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卫星在轨道I的A处点火减速进入轨道Ⅱ,A错误;卫星在轨道I和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相同,B错误;卫星在三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Ⅰ>TⅡ>TⅢ,C正确;卫星在轨道Ⅱ运行到B点时点火变轨进入圆轨道Ⅲ,动能减小,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9.【参考答案】AB
【试题分析】设汽车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该车的反应距离s1=v0t1=30×1.2m=36m,
刹车的时间false,
刹车距离s2=v2+a2=(30×5-×6×52)m=75m,
停车距离false,A、正确,C错误;反应时间为1.2刹车
时间为5s,该车从发现危险到刹车停下来共用了6.2s,D错误
10.【参考答案】BC
F
【试题分析】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三个力F、FN、G构成的三角形与AB、BC、AC构成的三角形相似,得到false,又已知AC=BC,而缓慢拉绳的过程中,BC、AC、G都为定值,所以FN不变,即A错误,B正确;AB则变短,所以F逐渐变小,所以C正确,D错误。
11.【参考答案】ACD
【试题分析】海面离岸的高度false,A正确;将船的速度分解为沿细绳方向的速度和垂直于细绳方向的速度,则人拉绳子的速度false,B错误;3s后,人拉绳通过的位移为9m,细绳长度缩短9m,当绳与海面夹角为30°时,从滑轮到船的绳长为24m,则此时从滑轮到船的绳长为15m,根据勾股定理可算出这时船离岸的距离为9m,此时渔船的速率false,C、D正确。
12.【参考答案】AD
【试题分析】物体在0~1m受到的拉力为20N,在1-3m受到的拉力为10N,故A正确;位移为1~3m的过程中拉力与阻力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B错误;物体在0~1m做加速运动,由false,v2=2as可得falsem/s,则拉力的功率为20falseW,C错误;物体运动1m的时间为false后2m做匀速运动,速度为false,false,所以平均功率为false,D正确。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参考答案】(1)同一高度 (2)C (3)是 false
【试题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1:3:5,可判断出a是平抛运动的起点;从a点到b点,水平方向上有false,竖直方向上有false,联立得false。
14.【参考答案】(1)220 (2)0.349m/s (3)0.426 0.0371 (4)大于 克服阻力做功
【试题分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工作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
(2)false
(3)false。
false
false。
(4)阻力的过大,需克服阻力做功,导致减少的势能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15.(12分)
解:(1)设小物块到达圆弧轨道底端B时速度为vB=6m/s,在B点由向心力公式有
false…3分
得:m=2kg……3分
(2)小物块沿水平轨道向右滑动,到C点停止,
false…………2分
false……2分
得:μ=0.6…2分
(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动能定理式子写对给4分,结果正确给2分)
16.(16分)
解:(1)物块刚好能运动到P点,设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为vP,有:
false………2分
设在B点时的速度为vB,从B点运动到P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false …………2分
得:false ……2分
(2)设物块经过C点时的速度vC=8m/s,设B、c两点间的距离为sBC,根据动能定理:
false …3分
得:sBC=0.9m…………2分
(用牛顿定律求解也可)
(3)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距离sCD=1m,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
false…3分
W=76J…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