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2.3声的利用(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2.3声的利用(1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20: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B
信息;空气
A
空气;能量
能量;信息
1.【中考?荆门】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点拨】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C错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低于20 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
【答案】B
2.【中考?黄冈】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声波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信息
空气
3.【2019?成都】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点拨】两音叉产生共鸣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故D错误。
【答案】A
4.【2019?黄冈】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 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声波能传递________。
空气
能量
5.如图甲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如图乙所示,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
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
记录。B超利用的是超
声波能传递________。
【点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超声波携带的能量将结石粉碎,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B超则是利用超声波携带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能量;信息
6.【教材P39图2.3-3拓展】司机倒车时因看不见车后障碍物容易撞到障碍物。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可以测量出车的尾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在车与物之间距离过小时发出警报声提醒司机。
(1)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安装在车的_______(填“前”“中”或“尾”)部。
(2)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是利用________测距原理来测量距离的。

回声
(3)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向障碍物发出超声波信号后,经过0.02 s后其接收装置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则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v声=340 m/s)
7.有以下物理实例:①铁路工人用锤头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②医生利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患病情况;③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④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根据以上实例可以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答:_____________。
声能传递信息
8.【教材P40演示改编】实验一:如图甲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可以看到烛焰晃动。
实验二:如图乙所示,将扬声器朝上,将一些纸屑放在上面,播放音乐,可以看到纸屑跳起来。
请根据上述叙述回答可
以与现象相对应的结论。
(1)现象: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烛焰晃动
声可以传递能量
纸屑跳动
声可以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