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2.2.2音色 三种乐器 习题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 2.2.2音色 三种乐器 习题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21:0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音色 三种乐器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C
C
B
B
B
B
A
目标一
B
音调;响度
A
11
大;低;甲 
1
2
3
4
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目标二
1.【2020?新疆】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音调相近 B.频率相近
C.音色相近 D.响度相近
C
目标一 音色和乐器
2.【2020?北京】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C
3.【2021?南京模拟】吉他表演时,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  )
A.音色 B.音调 C.振幅 D.响度
【点拨】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改变了振动琴弦的长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音调不同。
B
4.如图所示,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点拨】用不同的力敲鼓,鼓皮振幅不同,发声响度不同。
【答案】B
5.【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点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筒内空气振动幅度,从而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哨音的音调,故D错误。
【答案】B
6.星期日的早晨,小明在家学习时,听到外面传来陌生老奶奶和老爷爷温情的对话。他是根据声音的哪一特性判断出对话双方性别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点拨】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错误地认为只有音色才能区分声音。老奶奶音调高,老爷爷音调低,这是小明判断出对话双方性别的声学依据。
【答案】B
7.【2020?宜昌】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  )
A.男高音歌唱家
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点拨】男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高声喧哗、引吭高歌、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答案】A
8.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点拨】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且声音的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答案】B
9.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__。(均填“音调”或“响度”)
音调
响度
10.【教材P35演示改编】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点拨】由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声波甲、乙、丁的振动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声波甲、乙、丙的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
【答案】A
11.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__,音调较________。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点拨】蓝鲸质量大,声音有力而低沉,即响度大,音调低;甲波与乙波相比,甲波的振幅大(响度大),频率低(音调低)。
【答案】大;低;甲 
1.【教材P32演示拓展】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方法: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目标二 探究音调、响度影响因素的实验
控制变量
现象: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________,音调越来越________。
问题讨论: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振动
2.如图所示,利用钢尺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1)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A
(2)实验中,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控制钢尺伸出长度不变”或“改变钢尺伸出长度”),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
(3)观察到钢尺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由此可见:响度与__________有关。
控制钢尺伸出长度不变
不同
振幅
3.在利用钢尺探究音调和响度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应紧扣“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这一关键条件分析解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其越难振动;当伸出长度太长时,其振动频率会低于20 Hz,是次声波,故人耳听不到。
【答案】钢尺振动频率低于20 Hz
4.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A
B
C
D
E
琴弦的材料
钢丝
?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20
?
40
30
4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0.3
0.5
0.5
0.5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点拨】由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择仅材料不同的弦进行实验。
C
E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点拨】探究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应选择仅长度不同的弦进行实验。
D
E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点拨】要探究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琴弦A、B只能仅横截面积不同。
20
5.【2021?常州第二十四中学月考】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4.00
1.50
2 131
2
31.00
2.00
1 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
【点拨】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低,所以3号管子发声的音调最低。
3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不能;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或直径相同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他将一端系着乒乓球的细绳拴在横杆上,将乒乓球放在鼓面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_______
_________,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点拨】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看见鼓面上乒乓球在跳动,这是一种放大的思想,即将不易观察的鼓面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跳动,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把鼓面的振动放大。
【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把鼓面的振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