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教学设计
《勇气》是美国作者狄斯尼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故事。一个美国伞兵被误投到了敌占区,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国农妇求救。德军发现法国农妇救助了那位美国伞兵就枪杀了她的丈夫。美国伞兵被俘后设法逃了出来,奔向树林。德军立即围追他。走投无路时,美国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国农妇求救。法国农妇毫不犹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至此,作者称赞道,是两种勇气打败了敌人,即“青年伞兵智胜的勇气和法国农妇毫不犹豫为美国伞兵提供了第二次机会的勇气”,并借一位空军将军之口,对这两种勇气作了画龙点睛的诠释。按传统教法(导入课文——介绍背景——分析情节人物——归纳中心——概述艺术特色),条理虽然清晰,教学步骤虽然完整,教学内容也很全面,没有什么遗漏,但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值得回味的东西恐怕不会太多。若换种思路,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把传统教法与开放式教学结合起来,抓住文章情节,围绕文章重点、难点展开探究,或许能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一张面孔,一种腔调,一个模式带来的单调沉闷,使探究的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文章的情节发展可以用四个“两”来概括,即两次求救——两次救助——两次评价——两种勇气;文章的重点是对两种“勇气”的理解,难点是怎样认识“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据此,教师可以在情节高潮处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重点,即对两种勇气的理解,或在情节发展结合部——两次评价处由教师直接提出下列问题展开探究:
1、美国伞兵两次向法国农妇求救,是偷生还是求生?这种行为称得上勇气吗?你如何理解美国伞兵的勇气?
2、法国农妇为救美国伞兵,丈夫被敌人枪杀了,文中那位空军将军却说她是一个幸福的人,你认为她的幸福在哪里?你有过类似(助人为乐)的幸福吗?
这两个题目都具有开放性,挑战性。以问题1为例展开探究,势必会出现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碰撞难免产生冲击,但迸射出的火花却能彼此映照。由于民族不同,其生活习惯、道德传统、文化观念、社会背景不一样,东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崇尚的是舍己为人,在困难面前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他人。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中,这种舍己为人、舍己为公、舍生忘我、舍生取义的事例举不胜举,董存瑞舍身炸敌堡、黄继光以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若等闲……,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沃土上盛开的英雄之花。而西方推崇的是平等的价值观,在相同的环境中,生命个体具有等同的生存权力。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美国伞兵为何不顾自己给法国农妇造成的悲痛而再次向她求助的举动。况且在战争时期,保存一位优秀的战士(他胸前闪耀着的勋章绶带,比我记忆中任何将级官衔以下的人都要多 ---引自课文),就是增加十倍甚至百倍的打击敌人的力量;对于渴望和平的人们来说,美国伞兵绝境求生,智胜敌人的勇气又何尝不值得称道呢?(共29张PPT)
狄斯尼
勇 气
什么是勇气?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值得欣赏和佩服的勇气?
导入
极
蹦
冲浪
滑雪
帆船
见义勇为是勇气,敢说真话是勇气,不畏强暴是勇气,敢于批评别人是勇气,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气;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也需要勇气,在战场上为正义而战,浴血奋斗,流血牺牲是战士的勇气;为了人类的解放,为了自由、和平、光明、幸福的未来无惧困难和危险,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勇气。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理解,感受人物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一、课文背景:了解“二战风云”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
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
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
亡5120 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
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文章标题叫做“勇气”,作者指谁具有勇气?
2: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照故事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复述。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开端)
空投出现意外,美国伞兵试着去敲一家法国农 户的门;
(发展)
法国农妇和农夫救了他,结果被发现,农夫被德国兵当场击毙。
美国伞兵出逃被围捕,智慧和勇气使他再次奔回农妇家,而勇敢的农妇再次隐藏了他;
(高潮)
(结局)
躲了三天而安全脱险,两种勇气战胜了愚蠢的敌人,诺曼底解放,美伞兵重返部队美国伞兵。
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各具有怎样的勇气?两个人的勇气各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分组探究题:
着陆失误,大胆求援
勇敢
不幸被捕,越窗逃生
机敏
身陷绝境,再返农家
智慧
美国伞兵的勇气
法
国
妇
女
的
勇
气
眼神:善良而镇定
第一次
第二次
直直地注视
语言:“哦,当然啦”
“哦,当然啦,快!”
动作:带进屋里
送回碗橱里
信仰
问题二
文中空军将领对法国妇女的评价是:“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位法国妇女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对和平的信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使她变得美丽而高贵,令人仰之弥高。这种信仰使她能够在危急的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他是幸福的女人。
问题三
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
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
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
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很明显。另一方面,
美国青年身上所体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个体
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
现出的因为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
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由于
对和平的渴望而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
种勇气是人类向往自由、光明、幸福的美好
品质,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不断发展进
步的强大动力。
拓展练笔:
读了本文,我们对勇气和信仰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把你的认识和感受写下来。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却不断地发生战争,血 腥,和暴力浸透了人类的历史。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让我们记住:和平是一种信仰。
愿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勇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