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5 06: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21·山西省晋中市)同学们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已在甲桶中放入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白色代表含有X染色体,黑色代表含有Y染色体),如图所示。那么乙桶中应放入(  )
A.
任意20个小球
B.
20个黑色小球
C.
20个白色小球
D.
黑色、白色各10个小球
(2021·山西省阳泉市)小华特别喜欢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养花和种植瓜果蔬菜,如图是他在技术员李叔叔的指导下进行的秋海棠育苗和南瓜育种过程部分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完成第题。
南瓜果实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H和h表示相关基因,根据如图判断,子代白色南瓜的基因组成是(  )
A.
HH
B.
Hh
C.
HH或Hh
D.
hh
(2021·吉林省)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要减少一半。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条,它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  )
A.
10条
B.
20条
C.
10对
D.
20对
(2021·江苏省苏州市)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赤霉病(FHB)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重大真菌流行病害,每年都给全球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受侵染的小麦籽粒中会含有真菌毒素,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2020年4月,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小麦抗赤霉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宣布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首次明确并验证了其在小麦抗病育种中不仅具有稳定的赤霉病抗性,而且具有广谱的解毒功能。目前,已有30多家单位进行广泛试验,结果表现良好。该成果为解锁赤霉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
下列有关长穗偃麦草和抗赤霉病小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穗偃麦草对赤霉病具有抗性
B.
Fhb7基因在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上
C.
抗赤霉病小麦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D.
小麦具有赤霉病抗性的变异属于有利变异
(2021·江苏省苏州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B.
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水稻遗传的多样性
C.
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
杂交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2021·江苏省苏州市)白化病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基因引起的遗传病。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
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
7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2/3
D.
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2021·浙江省金华市)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
基因
B.
DNA
C.
染色体
D.
细胞核
(2021·福建省)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B.
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DNA分子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每个DNA分子上都有多个基因
(2021·福建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过对普通水稻和野生水稻的研究,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回答18~20题。
利用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获得新品种。该技术依据的原理不包括(  )
A.
水稻具有丰富的基因(遗传)多样性
B.
亲子代间通过生殖细胞传递遗传信息
C.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信息
D.
转基因技术可以向水稻转入新的基因
(2021·江西省赣州市)某大豆品种的4号染色体上存在着一种抗虫基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4号染色体上只有这一个基因
B.
4号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
抗虫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
4号染色体位于大豆细胞的细胞核内
(2021·江西省赣州市)小鼠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雌性小鼠的体细胞中有20对染色体,小鼠正常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19条+X
B.
20条+X
C.
19对+XX
D.
19条+Y
(2021·江西省赣州市)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卷舌是隐性性状
B.
该夫妇生出能卷舌孩子的概率为零
C.
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D.
该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2021·山东省青岛市)如图为某家族高血氏病(一种脂代谢紊乱病)的遗传图谱,Ⅰ、Ⅱ、Ⅲ分别表示三代人,相应基因用D、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遗传图谱可知,高血氏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B.
Ⅱ3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
C.
Ⅰ1基因组成是Dd,Ⅱ4基因组成是DD或Dd
D.
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2021·山东省青岛市)如图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实验研究,①应将受精卵注入丙鼠的子宫中
B.
图一实验研究的生物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②应使用显微注射器
C.
图二中大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环境不同引起的
D.
图二实验应挑选大小花生各5枚,分别测定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
(2021·山东省青岛市)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
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
生物的性状只能受基因的控制
D.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2021·河南省)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小琳家部分成员虹膜颜色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若褐色由显性基因D控制,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琳妈妈的基因组成为Dd
B.
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
C.
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
D.
小琳的虹膜一定为蓝色
(2021·河南省)萌萌去农村看望奶奶,观察到了以下生物的不同性状。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猫的白毛与长毛
B.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C.
桃的离核与黏核
D.
西瓜的黄瓤与红瓤
(2021·河南省)截至2021
年6月,一群亚洲象从西双版纳“离家出走”已经一年多,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亚洲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雌性亚洲象正常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A.
XX
B.
XY
C.
X
D.
Y
(2021·湖北省黄石市)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
男女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
C.
含X或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D.
一个国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2021·湖北省黄石市)豌豆的圆粒(R)与皱粒(r)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组成为Rr的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为(  )
A.
Rr
B.
rr
C.
Rr和rr
D.
RR和rr
(2021·湖北省黄石市)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B.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C.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D.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021·湖北省黄石市)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或矮茎
B.
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C.
人类的卷发或黑发
D.
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
(2021·湖北省黄石市)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三者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24条,20条,46条
B.
12条,10条,23条
C.
24条,20条,23条
D.
12条,10条,46条
(2021·湖北省黄石市)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A.
DNA分子和基因
B.
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C.
蛋白质分子
D.
基因和蛋白质分子
(2021·湖南省长沙市)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控制。一个长食指的父亲和一个短食指的母亲,他们生了一个长食指的孩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长食指一定由显性基因控制
B.
母亲一定含控制长食指的基因
C.
孩子一定含控制长食指的基因
D.
父亲一定不含控制短食指的基因
(2021·湖南省怀化市)如图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模式图,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①是染色体、②是基因、③是DNA
B.
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基因
C.
①是基因、②是DNA、③是染色体
D.
①是DNA、②是染色体、③是基因
(2021·广东省)某探究小组对三位不能卷舌同学的父母进行遗传调查,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家庭
父亲
母亲
孩子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不能卷舌
不能卷舌
A.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
B.
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遗传现象
C.
根据乙家庭的调查结果可知,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
D.
丙家庭父亲控制能否卷舌的一对基因均为显性基因
(2021·广东省)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
12.5%
B.
25%
C.
50%
D.
100%
(2021·广东省)如图是某人染色体组成以及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染色体
B.
此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
C.
①表示性染色体,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D.
③表示?DNA,含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B.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
C.
②表示染色体,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
③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021·海南省)育种专家利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种子,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根本原因是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
A.
性状
B.
生活环境
C.
遗传物质
D.
生活习性
(2021·海南省)已知豌豆的花腋生(A)对花顶生(a)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如图表示某豌豆植株体细胞中4号染色体及其携带的两对基因,在不考虑其他变异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株性状表现为花腋生、高茎
B.
该植株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的生殖细胞
C.
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D.
该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代会出现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
(2021·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在成都熊猫基地诞生,研究人员给这对熊猫宝宝取名为“热干面”和“蛋烘糕”,将武汉和成都两地紧紧相连,让“战疫”精神得以体现(如图)。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其体细胞中含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0对常染色体+XY
B.
20对常染色体+XX
C.
20条常染色体+X
D.
20条常染色体+Y
(2021·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下列与基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能控制生物性状
B.
一个动物细胞中的基因、DNA和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C.
基因、DNA和染色体在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由DNA和基因片段组成的
(2021·云南省)袁隆平院士把毕生心血献给了杂交水稻,下列关于杂交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B.
属于有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C.
属于无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改变
D.
属于无性生殖,新品种的基因组成发生了改变
(2021·云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占51.24%,女性占48.76%。男女性别比例较上次人口普查略有降低,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理论上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均为50%
B.
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C.
父亲产生的精子中不含Y染色体的可能性是50%
D.
我国男女性别比例违背了人的性别遗传规律
(2021·云南省)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
20条
B.
20对
C.
40条
D.
40对
(2021·陕西省)经神舟飞船搭载后,选育出的新品种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其实质是改变了番茄的(  )
A.
细胞数目
B.
遗传物质
C.
营养物质
D.
细胞大小
(2021·陕西省)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A.
染色体
B.
病原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2021·浙江省丽水市)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奖励她们发现了
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变动植物的DNA,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1)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
______
内(填细胞结构名称)
(2)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图中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
______

(2021·山西省太原市)豌豆的性状遗传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多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尔的两个不同的豌豆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说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一对基因,“自交”可理解为子一代个体之间的交配)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______
片段。根据图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豌豆的
______
是显性性状。
(2)图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请你据此写出以下个体的基因组成:
亲代高茎
______

亲代矮茎
______

子一代
______

(3)图一中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大约是
______
,其中高茎豌豆的两种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圆圈中画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并标明相关基因:
(5)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______
。图二中涉及到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
______

______

(2021·辽宁省营口市)小刚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自己家庭成员眼睑的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
______
性状。据图信息判断,
______
为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4)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
______
(填写字母)
(5)小刚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
______

(2021·福建省)已知豌豆豆荚的形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不同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形状及数量
饱满
不饱满

饱满×饱满
882
299

不饱满×不饱满
0
1201
实验
亲代
子代豆荚的颜色及数量
绿色
黄色

绿色×黄色
663
652
据表回答。
(1)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
______
(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______

(3)据实验一可判断
______
性状是显性性状。
(4)实验二的亲代基因组成是
______

(5)欲判断实验三豆荚颜色的显隐性关系,取实验三的绿色子代进行杂交。
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
______
,则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出现
______
,则绿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2021·江西省赣州市)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团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对国家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根吸收的水分通过
______
(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其中绝大部分通过
______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2)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叶肉细胞通过
______
作用合成的淀粉,主要储存在种子的
______
中。
(3)袁隆平利用水稻
______
的多样性,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4)野生水稻抗病性强,从生物进化原因来看,这是
______
的结果。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基因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想要鉴定它是纯种还是杂种(就毛色而言,基因组成为BB或bb的是纯种,基因组成为Bb的是杂种),拟设计以下配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的季节里完成这项配种的鉴定,最好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
______
(选填“多”或“一”)匹
______
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满足需要的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
______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种;二是杂交后代
______
,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杂种。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与白色母马交配,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
______

(2021·海南省)科研人员选择体色为白色和黑色的家猪,利用显微注射法向细胞核中注射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培育出了白天显现出原来的体色、夜晚显现荧光的转基因猪,研究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
______
控制。
(2)培育荧光丁猪的生殖方式属于
______
生殖。
(3)如果让荧光丁猪和另一头性别为
______
的黑色家猪杂交,生下了一头白色小猪,这头小猪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
(4)该实验运用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______

(2021·四川省成都市)每个人从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如图1表示人生殖发育的过程,其中A、B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e表示相应的细胞。如图2表示某种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遗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______
条。细胞c是在父亲睾丸内产生的精子,据图分析,c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睾丸除了能产生精子,还能分泌
______
。B过程为受精作用,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2)分析图2可知,该家庭中的遗传病是由
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3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相关基因用R、r表示)。2021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该夫妇已有了两个女儿,若他们计划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
______

(3)图2家庭中的3号个体和4号个体成年并各自结婚后,3号所生的女儿与4号所生的儿子
______
(填“能”或“不能”)结婚,原因是
______

(2021·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性别比(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为105.07人。为什么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呢?请结合如图进行分析:
(1)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①]
______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2)图中④的性别是
______

(3)男性产生
______
种类型的精子,其数目相等;女性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生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机会
______
。因此,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一般为1:1。
(4)一对夫妇准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______

(2021·山东省青岛市)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了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后,某校生物项目研究小组用图一所示的概念图表示了相关物质及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1主要由
______
组成,3是
______
片段。
(2)该小组的同学继续循着科学家的足迹,对豌豆花位置(如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探究,相关基因用H、h表示。实验结果统计如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腋生数量
子代顶生数量

腋生×腋生
862
0

腋生×腋生
622
199


436
429

腋生×顶生
852
0
①豌豆的花腋生与花红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理由是
______

②组合二亲本都是腋生,子代出现了顶生,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根据组合
______
可以判断花位置性状的显隐性。
③组合三亲本的基因组合是
______
,其子代中纯合腋生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

(2021·云南省)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的种子表现为圆粒,基因组成为rr的种子表现为皱粒。下表是研究该性状的几组杂交实验,表中“×”表示杂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杂交实验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

(2)甲组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则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3)乙组的杂交后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
______

(4)丙组后代出现圆粒豌豆的可能性是
______

(5)在遗传的过程中,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
______
(填“基因”或“性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甲桶中放入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白色代表含有X染色体,黑色代表含有Y染色体)表示男性的XY性染色体,那么乙桶中应放入20个白色小球表示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故选:C。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的遗传过程。
2.【答案】C
【解析】解:亲本白色×白色,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若用H和h表示相关基因,则黄色子代的基因组成是hh,分别来自于亲代,因此亲代白色的基因组成是Hh,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子代白色南瓜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
故选:C。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答案】A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10条。
故选:A。
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成体细胞时染色体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分裂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注意两者不要混淆。
4.【答案】C
【解析】解:A、据资料可见:长穗偃麦草对赤霉病具有抗性,而且有广谱的解毒功能,A正确;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Fhb7基因在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上,B正确;
C、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霉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将其转移至小麦品种中,说明抗赤霉病小麦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错误;
D、小麦具有赤霉病抗性的变异利于生存,属于有利变异,D正确。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认真阅读资料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野生水稻抗病性强,从生物进化原因来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而人们不断选择和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称为人工选择的结果.A正确
B、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B正确
C、水稻新品种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应该比体细胞中少一半,即12条。D正确
故选:C。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是知道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6.【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干遗传图解可知:第一代表现正常,后代出现白化病患者,说明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皮肤白化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BCD、BCD、该家族白化病的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由图可知,1和2、3和4的基因组成都是Aa;6、7是第二代肤色正常者,基因组成是AA或Aa,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2/3;9号是第三代肤色正常者,可能携带致病基因,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7.【答案】A
【解析】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随着生物的传种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传递,因此,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基因。
故选:A。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8.【答案】A
【解析】解:A、同种生物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A错误;
BD、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BD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C正确。
故选:A。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因此基因也是成对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9.【答案】D
【解析】解:A、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A正确。
BC利用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属于有性生殖,亲子代间通过生殖细胞传递遗传信息,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信息,BC正确。
D、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原理:基因重组。方法:将多个品种性状经过选择培育的方法,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D错误。
故选:D。
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水稻基因的多样性。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10.【答案】A
【解析】解:A、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A错误;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基因的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抗虫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C正确;
D、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4号染色体位于水豆细胞的细胞核内,D正确。
故选:A。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11.【答案】A
【解析】解:“小鼠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小鼠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小鼠的性染色体是XX。小鼠体细胞中有20对染色体,其中有1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19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19条+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19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小鼠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9条+X。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12.【答案】C
【解析】解: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能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不能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育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因此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母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几率是75%,遗传过程如图:
故选:C。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性别决定、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3.【答案】B
【解析】解:A、从遗传图谱可知,Ⅱ3和Ⅱ4或Ⅱ5和Ⅱ6的后代均出现的亲本没有的性状高血氏病Ⅲ7、Ⅲ9,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故高血氏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A错误;
B、Ⅱ3是男性,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为体细胞的一半,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因此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B正确;
C、I1的组成是DD或Dd,Ⅱ4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因为有一个d一定来自其父亲I2。C错误;
D、Ⅱ5和Ⅱ6的后代均出现的亲本没有的性状高血氏病,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杂合体:Dd,其遗传图解如图:
这对夫妻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但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均等的,生男孩的机率是,故这对夫妻生正常男孩的机率是:×=。D错误。
故选:B。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4.【答案】B
【解析】解:A、图一是转基因技术的实验研究,①应将受精卵注入丙鼠输卵管,A错误;
B、图一实验研究的生物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②使用显微注射器,B正确;
C、从结果来看,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范围内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小花生果实的数量。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C错误;
D、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随机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用的花生要随机抽取多颗,不能只挑选5粒,具有偶然性,D错误。
故选:B。
(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2)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分析图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泡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而后者深裂呈丝状,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据此回答。
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要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16.【答案】D
【解析】解:A、小琳姥姥蓝色虹膜的基因组成是dd,亲中一个d遗传给了小琳妈妈,因此小琳妈妈褐色虹膜的基因组成是Dd,A正确;
B、小琳爸爸是蓝色虹膜,因此基因组成为dd,B正确;
C、小琳妈妈褐色虹膜的基因组成是Dd,d来自于小琳的姥姥,那么d一定来自于小琳的外公,因此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基因组成为DD或Dd,C正确;
D、小琳妈妈褐色虹膜的基因组成是Dd,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那么小琳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虹膜的颜色为褐色或蓝色,D错误。
故选:D。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褐色由显性基因D控制,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则蓝色的基因组成是dd,褐色的基因组成DD或D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7.【答案】A
【解析】解:A、猫的白毛与长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CD、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桃的离核与黏核、西瓜的黄瓤与红瓤,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据此答题。
正确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亚洲象正常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含X染色体的。
故选:C。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知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
19.【答案】D
【解析】解:A、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即基因)与雄性性别的决定有关,X染色体上也有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也与基因有关,A正确。
B、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B正确。
C、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时,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因此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C正确。
D、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但是一个国家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1,D错误。
故选:D。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
20.【答案】C
【解析】解:基因组成为Rr的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rr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随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熟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解:A、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B正确;
C、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且染色体在细胞中成对存在,C正确;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D。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性状的概念和性状的遗传以及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
22.【答案】C
【解析】解:ABD、豌豆的高茎或矮茎、人类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ABD不符合题意;C、人类的卷发或黑发,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确识记并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B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水稻、玉米和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4、20和46条,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2条、10条、23条,B正确。
故选:B。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若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掌握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B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故选:B。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关键是把握染色体的组成和功能。
25.【答案】C
【解析】解:ABD、仅有题意无法知道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因此,“长食指一定由显性基因控制,母亲一定含控制长食指的基因,父亲一定不含控制短食指的基因”,这些说法都不能确定,ABD错误;
C、不同的基因控制着生物的不同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隐性基因,因此,长食指的孩子一定含控制长食指的基因,正确。
故选: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这个基因仍然会传递给下一代。
26.【答案】C
【解析】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可知“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因此题干中的③表示染色体、②表示DNA、①表示基因。
故选:C。
细胞核是细胞中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7.【答案】D
【解析】解:A、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能卷舌和不能卷舌,A正确;
B、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遗传现象,B正确;
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乙家庭父母都能卷舌,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形状——不能卷舌,因此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C正确;
D、丙组家庭中,子代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两个隐性基因,其中一个来自于父亲,因此父亲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一个显性、一个隐性,D错误。
故选:D。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遗传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8.【答案】C
【解析】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
故选:C。
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29.【答案】D
【解析】解:A、此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错误;
B、此人的性染色体是XX,即女性,不能产生精子,错误;
C、①表示常染色体,在细胞中成对存在,错误;
D、③表示?DNA,含有许多控制性状的基因,正确。
故选:D。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图中:①染色体;②蛋白质;③DNA.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0.【答案】C
【解析】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图中,①表示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正确;
B、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个基因,正确;
C、②表示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而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错误;
D、③表示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正确。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图中:①表示DNA,②表示染色体,③表示细胞核。
熟记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结合三者的关系图来理解记忆.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31.【答案】C
【解析】解: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从而选育处优良的品种。
故选:C。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点: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32.【答案】B
【解析】解:A、已知豌豆的花腋生(A)对花顶生(a)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据图可见:该植株性状表现为花腋生(Aa)、高茎(Dd),A正确;
B、据图可见:该植株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或Da的生殖细胞,B错误;
C、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
D、图中显示豌豆的花腋生为显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该植株自花传粉会得到花腋生、花顶生、高茎、矮茎多种性状类型的个体,D正确。
故选: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表现有助于解答该题。
33.【答案】C
【解析】解:大熊猫的性别决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0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0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则只产一种含20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因此,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条常染色体+X。
故选:C。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熊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34.【答案】A
【解析】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性状,正确;
B、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着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故细胞中的基因、DNA和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的。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其上的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即生殖细胞中基因、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的。错误;
D、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错误。
故选:A。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35.【答案】B
【解析】解: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是把野生稻与普通稻传粉受精,进行了基因重组,获得高产的新品种水稻,应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水稻的基因组成被改变了,因此水稻的性状被改变了。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利用了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B正确。
故选:B。
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36.【答案】D
【解析】解:从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看出:
A、理论上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A正确;
B、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B正确;
C、父亲产生的精子中含X或Y性染色体两种类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可能性是50%,C正确;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占51.24%,女性占48.76%,造成这种比例的原因可能是重男轻女等。D错误。
故选:D。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决定示意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7.【答案】C
【解析】解: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已知鸽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对,则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0条染色体。
故选:C。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的,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只有结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数才恢复为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38.【答案】B
【解析】解: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番茄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B。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39.【答案】A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故选:A。
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掌握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40.【答案】细胞核?
插入目的基因
【解析】解:(1)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是重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由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向导RNA构成.该复合体能与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结合,并在合适位点切断DNA双链(如图所示).DNA被切断后,细胞会启动DNA损伤修复机制,在此基础上如果为细胞提供一个修复模板,细胞就会按照提供的模板在修复过程中引入片段插入或定点突变,从而实现基因编辑,这种基因编辑方法是插入目的基因.
故答案为:
(1)细胞核
(2)插入目的基因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41.【答案】DNA?
高茎?
DD?
dd?
Dd?
3:1?
DD?
Dd?
变异?
黄色和绿色?
圆粒和皱粒
【解析】解:(1)基因是DNA分子上控制生物性状的有效片段。豌豆花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根据子一代的性状都是高茎,子二代的出现了矮茎个体,说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
(2)高茎豌豆(基因型为DD)与矮茎豌豆(基因型为dd)杂交,遗传图解如图1:
(3)从图1看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子一代高茎Dd与高茎Dd交配,遗传图解如图2:
?。
从图2看出,图乙的子二代豌豆中,高茎豌豆占子二代全部个体的比例是3:1,这些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可能是DD或Dd。
(4)从图1看出,图一中子一代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Dd在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同一位置,即等位基因。如图:
(5)图二中展示了豌豆的2对相对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豌豆的黄色和绿色。图二中子二代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表现,这体现了亲自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故答案为:(1)DNA;高茎;
(2)DD;Dd;dd;
(3)3:1;DD;Dd;
(4)
(5)变异;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42.【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双眼皮?
Aa?
D、E?
37.5%
【解析】解:(1)“爷爷单眼皮,爸爸双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在遗传学上”,这是变异现象。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图中父亲、母亲都是双眼皮,小刚是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眼皮的单双)的显、隐性基因”,则小刚(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母亲遗传给小刚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母亲(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4)从图1看出,“小刚的爸爸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D、E。
(5)从图1看出,“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是75%,
?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
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都是50%,因此,“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男孩的几率是50%。所以,“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双眼皮女孩的几率═75%×50%═37.5%。
故答案为:(1)变异
(2)双眼皮;
(3)Aa;
(4)D、E
(5)37.5%。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43.【答案】不是?
遗传?
饱满?
aa和aa?
绿色?
绿色和黄色(或黄色)
【解析】解:(1)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饱满豆荚和绿色豆荚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故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遗传。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据实验一可判断,亲代都是饱满豆荚,而子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不饱满豆荚,因此不饱满豆荚是隐性性状,饱满豆荚是显性性状。
(4)由(3)知道不饱满豆荚是隐性性状,故其基因组成是aa;实验二的亲代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5)取实验三的绿色子代进行杂交,①若后代性状全部为绿色,则绿色是隐性性状,绿色bb与绿色bb杂交后代一定全是绿色,而黄色则是显性性状。
②若后代性状出现绿色和黄色(或黄色),其遗传图解如图:
后代性状出现绿色和黄色豆荚,则绿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
故答案为:(1)不是
(2)遗传
(3)饱满
(4)aa和aa
(5)绿色;绿色和黄色(或黄色)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44.【答案】导管?
蒸腾?
光合?
胚乳?
基因?
自然选择
【解析】解:(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其中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供胚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其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
(3)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4)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野生水稻抗病性强,从生物进化原因来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导管;蒸腾;
(2)光合;胚乳;
(3)基因;
(4)自然选择。
(1)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2)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双子叶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单子叶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45.【答案】多?
白色?
全是栗色马?
既有白色马也有栗色马?
0
【解析】解:(1)由于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让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观察统计子代小马的毛色。
(2)如果该马的基因型是BB,与基因型为bb母马杂交,子代都表现为栗色马;如果该马基因型是Bb,与bb的母马杂交,子代既有栗色马也有白色马;因此后代如果全是栗色马,则为纯合体,如果既有白色马也有栗色马,则是杂合子。
(3)如果让栗色纯种的公马(BB)与白色母马(bb)交配,所生后代的基因组成就是Bb,性状表现胃栗色;因此生一匹白色小公马的概率是0。
故答案为:(1)多;白色;(2)全是栗色马;既有白色马也有栗色马;(3)0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由题意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健壮栗色公马的基因型可能是BB或Bb,如果是BB,与基因型为bb母马杂交,子代都表现为栗色马,如果基因型是Bb,与bb的母马杂交,子代既有栗色马也有白色马。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测交实验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预期结果、获取结论。
46.【答案】基因?
无性?
雌性?
hh?
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通过转基因克隆猪产生的过程可知,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2)荧光猪是由去核卵细胞与体细胞核形成融合细胞发育而来,这项技术称为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3)荧光猪丁的遗传物质来自黑色雄性乙猪,所以丁猪是黑色雄性,让荧光猪丁与雌性黑色猪杂交,生下一头白猪,说明白色是隐性性状,(显性基因用H表示,隐性基因用h表示)。可见这头白色小猪的基因是hh。
(3)综合以上信息:
荧光猪丁的培育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故答案为:
(1)基因;
(2)无性;
(3)雌性;hh;
(4)转基因技术、克隆(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
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基因是DNA上的最小片段,所以说这个基因组就是DNA。
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7.【答案】23?
X或Y?
雄性激素?
输卵管?
隐性?
RR或Rr?
50%?
不能?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解析】解:(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细胞c是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或Y。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含c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d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e受精卵,因此B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由此可推断正常是显性,患病是隐性,即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图可知,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是Rr,因此3号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该夫妇已有了两个女儿,若他们计划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为50%。
(3)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3号所生的女儿与4号所生的儿子不能结婚。
故答案为:(1)23;X或Y;雄性激素;输卵管;(2)隐性;RR或Rr;50%;(3)不能;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8.【答案】XY?
男性?
两?
相等?
50%
【解析】解:(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①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图中①为XY,②为Y,③为XY,因此④的性别是男性。
(3)(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准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为
50%。。
故答案为:(1)①XY;
(2)男性;
(3)两;相等;
(4)50%。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49.【答案】DNA和蛋白质?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豌豆的花腋生与花红色是同种生物的二种性状?
变异?
二?
Hh(腋生)、hh(顶生)?
0
【解析】解:(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一中的1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3是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2)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花腋生与花红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理由是豌豆的花腋生与花红色是同种生物的二种性状。
②组合二亲本都是腋生,子代出现了顶生,这种亲子间在性状的差异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组合二可知,亲本都是腋生,而子代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顶生,因此花顶生是隐性性状。
③组合三的子代腋生与顶生的比例近似1:1,可以推知亲本的基因组织是:Hh(腋生)、hh(顶生),其遗传图解为:
其子代纯合的腋生子代(基因组成为HH)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
故答案为:(1)DNA和蛋白质;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2)①豌豆的花腋生与花红色是同种生物的二种性状;②变异;二;③Hh(腋生)、hh(顶生);0。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4)图一中:1染色体;2细胞核;3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50.【答案】相对性状?
RR?
25%?
0?
基因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2)甲组圆粒和皱粒杂交,子代全为圆粒豌豆,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因此亲代中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
(3)乙组中圆粒和圆粒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皱粒,新出现的性状是隐形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子代中出现皱粒的可能性为25%。
(4)皱粒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rr;丙组中皱粒和皱粒杂交,子代一定还是皱粒。因此后代出现圆粒豌豆的可能性是0。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RR;(3)25%;(4)0;(5)基因
(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