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5 06: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生物中考题分类汇编——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1
(2021·福建省)下列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是(  )
A.
被针扎缩手
B.
听故事大笑
C.
见强光闭眼
D.
吃梅分泌唾液
(2021·山东省青岛市)下列对生物不同生理活动曲线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如图表示某人进餐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CD段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加
B.
如图表示将狗和响尾蛇从5℃移至25℃的环境中耗氧量的变化,E代表响尾蛇
C.
如图表示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曲线,甲是有机物质量的变化
D.
如图表示存放水果时氧气浓度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H点时保存效果最佳
(2021·辽宁省营口市)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晶状体??视神经
B.
巩膜??视网膜
C.
晶状体??视觉中枢
D.
视网膜??视觉中枢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据统计,我国超半数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近视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等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
太阳镜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D.
凹透镜
(2021·山东省青岛市)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B.
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缩手反射与谈梅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不同
D.
若⑥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
(2021·湖南省长沙市)良好的行为能有效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视力的是(  )
A.
定期检查视力
B.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C.
增加户外活动
D.
读书写字保持良好坐姿
(2021·湖北省襄阳市)你看到一只蝴蝶朝你迎面翩翩飞来,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角膜
B.
视网膜
C.
视觉神经
D.
视觉中枢
(2021·山西省晋中市)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大规模免费接种疫苗阶段。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小芸在接种疫苗时感到注射部位有点疼痛,她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  )
A.
皮肤
B.
小脑
C.
大脑
D.
脊髓
(2021·台湾省)人体的血糖浓度可受激素调节,在激素甲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可提升,在激素乙的作用下血糖浓度会降低。下列有关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来源,何者最合理?(  )
A.
激素甲、激素乙皆只可能由胰脏分泌
B.
激素甲、激素乙皆只可能由肾上腺分泌
C.
激素甲可能由胰脏分泌,激素乙可能由肾上腺分泌
D.
激素甲可能由胰脏或肾上腺分泌,激素乙可能由胰脏分泌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酒驾易发生交通事故。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动作反应慢、不协调、不准确,从而影响各项行车操作。造成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脑干
(2021·辽宁省营口市)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缩手反射结构中的①能接受②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
B.
缩手反射中若某人结构④受损,用针刺图中⑤,手会缩回
C.
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⑥,感觉到痛与③有关
(2021·山东省青岛市)如图是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⑥后,在③上形成视觉
B.
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①的颜色不同
C.
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a
D.
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c
(202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男于在一天内每30分种就会排出大量极稀的尿液,研究发现,这是由于该男子脑部产生的某种激素无法进入血液所致。下则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该激素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C.
通过肾移植可治疗此病
D.
该激素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发挥作用
(2021·黑龙江省绥化市)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能形成复杂的反射。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
A.
膝跳反射
B.
眨眼反射
C.
缩手反射
D.
谈虎色变
(2021·山东省青岛市)如图是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物质或血液,②表示相应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③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则②表示肝脏
B.
若③表示激素,则②可以表示外分泌腺
C.
若①③均为动脉血,则②一定表示肾小球
D.
若③为含葡萄糖多的静脉血,则②可表示小肠
(2021·吉林省)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形类似于蜗牛壳,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结构是(  )
A.

B.

C.

D.

(2021·山东省滨州市)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走进大自然,映人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美景,紫绕耳畔的是婉转动听的鸟语……,下列有关视觉和听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的
B.
能感知鸟语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C.
角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或闭口捂耳,以免震破鼓膜
(2021·山东省滨州市)如图为缩手反射及痛觉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⑦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
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D.
若②处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
(2021·山东省滨州市)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分泌过多会患糖尿病
B.
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C.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D.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2021·山东省滨州市)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激素的作用下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B.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C.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D.
由于大脑体积迅速增加,其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2021·湖南省邵阳市)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下列生命现象中,属于反射的一项是(  )
A.
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会眨眼
B.
草履虫游向食物
C.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
D.
向日葵向太阳
(2021·湖南省邵阳市)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做眼保健操
B.
强光下看书
C.
躺卧看书
D.
走路看书
(2021·广东省)给实验大鼠注射胰岛素引发休克,欲使其苏醒可立刻注射适量的(  )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
C.
维生素
D.
氨基酸
(2021·广东省)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线模糊。该病变影响的是(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感光细胞
D.
视觉中枢
(2021·广东省)两位健康同学合作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如图。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简单反射
B.
神经中枢位于①脊髓
C.
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D.
实验失败可能是④处敲击力度不够
(2021·广东省)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在子宫内形成和发育
B.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C.
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第二性征
D.
月经现象与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我们听音乐时,声波引起4振动
B.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4或5
C.
结构3是听觉形成的部位
D.
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4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②佝偻病——缺少含铁的无机盐
③坏血病——缺少维生素C
④干眼症——缺少维生素B1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e→d→c→b→a
C.
若d受损,不影响反射活动
D.
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地躲避,这属于复杂反射
(2021·浙江省衢州市)近日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目前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影响人体生长。这种激素是(  )
A.
性激素
B.
胰岛素
C.
生长激素
D.
肾上腺素
(2021·湖南省怀化市)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  )
A.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2021·海南省)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的是(  )
A.
谈虎色变
B.
看完电影后泪流满面
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
吃酸梅时分泌唾液
(2021·海南省)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大脖子病
B.
喝醉酒的人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脑干
C.
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神经调节的影响
(202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B.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C.
草履虫游向食物
D.
朵朵葵花向太阳
(2021·江苏省常州市)如果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  )
A.
侏儒症
B.
呆小症
C.
糖尿病
D.
坏血病
(2021·江苏省常州市)狗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表演简单算术
B.
进食时分泌唾液
C.
听到指令坐下
D.
外出自行回家
多选题(2021·台湾省)小育在吃某道料理时,突然觉得有苦味,于是立刻吐出查看,才知道食物中混有苦瓜。根据上述,下列敘述何者最合理?(  )
A.
立刻吐出是一种反射作用
B.
苦味的感觉受器位于大脑中
C.
突然觉得有苦味是一种反射作用
D.
经由大脑判断而得知食物中混有苦瓜
(2021·黑龙江省绥化市)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______
(判断对错)
(2021·黑龙江省绥化市)小刚眼睛近视可以通过配戴
______
透镜加以矫正。
(2021·福建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请回答。(在[]填序号)
(1)图甲是眼球结构示意图。欣赏风景时,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①]
______
等的折射作用,在[
______
]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______
形成视觉。
(2)图乙表示某校2017年入学学生三年的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
______

(3)下列不符合科学用眼的行为是
______

A.看书距离要恰当
B.用眼太久要远眺
C.网络游戏玩不停
D.眼保健操正确做
(2021·湖北省黄石市)如图1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呼气时膈肌运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______
]
______
([]内填写编,横线上填写名称)。若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为缩手反射,则编号③所指的结构位于
______
内。
(2)图2表示的是人的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
______
状态,肺内的气体压力
______
,气体被呼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
______

(3)有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了咳嗽,此反射(咳嗽反射)属于
______
反射。
(202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以满足剧烈运动时的能量需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个健康人分别在休息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与休息状态相比,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是
______
。原因是机体需要增强
______
作用为剧烈运动供能。此时机体通过调节心输出量,运来更多的
______

______
,将更多的
______
运走。
(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的内脏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
______
分泌增多,从而促进糖原分解,抑制
______
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
(3)缺乏锻炼的人,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心跳会特别快,并出现不舒服,甚至晕倒的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

(2021·湖南省邵阳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要安全开车,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司机在车内未配戴眼镜的情况下,能看清身边的方向盘,却看不清远处的交通指示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图中结构①
______
(填写名称)曲度过大。该司机患有近视,可以通过配戴
______
(填“凸”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2)该司机行车至路口时,突然从路边蹿出一只宠物狗,他立即刹车。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兴奋)传递的基本途径是
______
(单选)。
A.③→⑥→⑩→?→?→⑨→⑤
B.③→⑥→⑩→?→?→⑧→④
C.④→⑧→?→⑨→⑤
D.⑤→⑨→?→⑧→④
(3)该宠物狗受到惊吓后,再次遇到此类紧急情况就会远远躲开。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______
行为。
(4)该司机白天行车经过一条长5km的隧道,出隧道口时,他的瞳孔将会
______
(填“扩大”或“缩小”或“不变”)。
(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某校举行了“学党史,唱红歌”文艺晚会,观看文艺晚会需要身体多个器官的参与,请据图回答问题。([]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节目开始,当洪亮的歌声响起,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全对才给分)。
(2)小华需要配戴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晚会现场节目,这是由于图中眼球的[
______
]
______
(全对才给分)曲度过大引起。
(3)当看到令人激动的场面时,小华激动地站起来,热血沸腾地欢呼鼓掌,该过程中涉及到的调节方式有
______
调节。
(4)他站起来时不小心碰到椅子,感觉到膝盖有些疼,此传导过程是
______
(用图中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为了上学不迟到,中学生王明吃完早餐(馒头、煎鸡蛋、牛奶等),就早早去了学校。图一中①?⑨和Ⅰ、Ⅱ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二是人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能量。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通过图一中①过程后分解成[a]
______
,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腺有
______
。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a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______

(2)上课学习过程中需要氧气。图一中④过程是通过
______
收缩引起胸腔容积
______
来实现的。此过程中,对空气起温暖作用的结构是呼吸道壁内的
______
。氧气和图一中的a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中完成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部排出体外所经过的途径是:脑部毛细血管→脑部静脉→……呼吸道→外界,请你用文字和箭头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
。在整个途径中,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的结构及其特点有
______

(3)上课时,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都能看清,在此过程中他的晶状体曲度变化是
______

(4)上体育课跑步时,王明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加大,这是位于图二
______
(填标号)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他不慎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
______
(填标号)。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
______
作用的结果。
(2021·河南省)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a表示细胞的分裂和
______
过程。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部分参与细胞的
______
作用,释放能量;另一部分转变成组成细胞的物质。
(2)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
______
(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3)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

(4)跑步时如何躲避障碍物呢?障碍物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信息由
______
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通过
______
传给大脑,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
______
活动,完成躲避动作。
(2021·湖南省怀化市)如图是神经系统的概念图,请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202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请将下列疾病与对应的病因连接起来。
a.坏血病
A.缺乏维生素A
b.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
C.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d.侏儒症
D.胰岛素分泌不足
e.糖尿病
E.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2021·湖南省长沙市)在学校科技节模型设计比赛中,“未来发明家”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一个设计作品,如图所示:
“缩手反射模型”简要说明
①两块轻质铝材用轴承连,既牢固又灵活;
②“气动人工肌肉”通入高压空气可实现收缩;
③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能控制应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1)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______
,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______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
______
(填字母)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某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提出了建议:缩手反射除肘关节以外,还有
______
关节参与,因此该模型还可以完善。
(3)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
______
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2021·河南省)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降低,青年患病人数在增加。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游泳训练是否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体型、体重大致相同的同龄健康雄性大鼠50只,培育并筛选出实验所需的健康大鼠15只(A组)和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B、C两组)。
②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③实验开始,各组都正常饲养。C组大鼠每天连续游泳训练90min;A、B两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训练。实验持续8周后,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见表。
8周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平均值
组别
大鼠健康情况
空腹血糖平均值(
mmol/L)
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uU/L)
A
健康大鼠
5.61
26.45
B
糖尿病大鼠
15.31
13.90
C
糖尿病大鼠
8.15
21.15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______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实验进行8周后,
______
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下降最多,该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高于
______
组。大鼠空腹血糖平均值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具有调节
______
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功能。
(3)提高本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措施有:
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
______

(5)请根据所学知识,对糖尿病的防治给出合理建议。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被针扎缩手、见强光闭眼、吃梅分泌唾液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听故事大笑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故选:B。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2.【答案】C
【解析】解: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人在饭后,刚获得了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血糖含量升高(C~D),这时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来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正确;
B、动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的能量有两个应用:维持动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维持体温。响尾蛇是变温动物,从5℃的环境中移到25℃的环境中,响尾蛇的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升高,耗氧量增加,如图中的E曲线;而狗是恒温动物,把它从5度的室温移至25度的环境中,体温是不变的,呼吸作用要减弱,因此耗氧量会减小,如图中的F曲线,B正确;
C、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如图乙,C错误;
D、水果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要释放二氧化碳,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当氧气浓度在H点时,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即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在H点时最好,D正确。
故选:C。
(1)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不同的激素在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3)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4)贮藏过程中的水果仍然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水果的品质变差;因此水果在贮藏过程中要尽量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生物呼吸作用的因素,结合图形,即可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据图可知: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并形成物像;视神经能够将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脉络膜能够营养眼球,并遮光;大脑皮层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产生视觉;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上,能够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可见:眼球成像和视觉生成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D。
(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6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如图:
(2)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4.【答案】D
【解析】解: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象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如图:

故选:D。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
5.【答案】D
【解析】解: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正确;
B、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正确;
C、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谈梅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正确;
D、若⑥受损,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没有感觉,错误;
故选:D。
如图所示: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上行传导束、⑦下行传导束
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6.【答案】B
【解析】解:A、定期检查视力,有利于保护眼睛,A正确;
B、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利于保护眼睛,B错误;
C、增加户外活动,可以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不利于保护眼睛,C正确;
D、读书写字保持良好坐姿,有利于保护眼睛,D正确。
故选:B。
有效预防该眼疾的具体措施是: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明确预防近视的方法。
7.【答案】B
【解析】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
故选:B。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是感受器。
(3)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达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过程。
8.【答案】C
【解析】解:A、皮肤里有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形成痛觉。A错误;
B、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不能形成痛觉。B错误;
C、大脑皮层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形成痛觉。C正确;
D、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不能形成痛觉。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
明确人体的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区。
9.【答案】A
【解析】解:激素甲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可提升,故为胰高血糖素,激素乙的作用下血糖浓度会降低,故为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因此,激素甲和激素乙皆只可能由胰脏分泌。
故选:A。
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并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或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当血糖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该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中相关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两种激素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醉酒后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故选:A。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关键掌握小脑的结构和功能,即: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11.【答案】A
【解析】解:A、⑤是效应器,能接受④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A正确;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因此若某人结构④传入神经受损,用针刺图中⑤感受器,不能完成缩手反射,B错误;
C、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先缩手再感觉到痛,C错误;
D、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③,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形成的,因此感觉到痛与⑥大脑有关,D错误。
故选:A。
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理解掌握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是解答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⑥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A错误;
B、虹膜不透光,内有色素,黄种人虹膜内通常含有黑色素,虹膜呈黑色,俗称黑眼睛;白种人虹膜内含有蓝色素,虹膜呈蓝色,俗称蓝眼睛。因此我们通常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其区别的关键在虹膜所含色素不同,B错误;
C、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强烈的声波刺激会损伤a鼓膜,从而影响听觉的正常形成,C正确;
D、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c耳蜗,但是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错误。
故选:C。
图中①巩膜、②脉络膜、③视网膜,④视神经,⑤玻璃体,⑥晶状体;a鼓膜、b半规管、c耳蜗、d视神经。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眼球、耳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作用。
13.【答案】D
【解析】解:ABC、某男于在一天内每30分种就会排出大量极稀的尿液,研究发现,这是由于该男子脑部产生的某种激素无法进入血液,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了问题。故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等的重吸收,该病可通过药物治疗,不需通过肾移植治疗此病。错误;
D、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才能发挥作用。正确。
故选:D。
(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只要熟练掌握了激素的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14.【答案】D
【解析】解: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而谈虎色变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故选:D。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15.【答案】D
【解析】解:A、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若③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则②表示小肠,A错误;
B、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若③表示激素,则②可以表示内分泌腺,B错误;
C、肾小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面都流动脉血。若①③均为动脉血,则②可能表示肾小球;M②也可能是心脏左侧的左心房或左心室,所连血管肺静脉和主动脉都流动脉血,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③为含葡萄糖多的静脉血,则②可表示小肠,D正确。
故选:D。
(1)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血液循化过程中,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都要发生物质交换。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肾小球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面都流动脉血。
理解掌握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发生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选:D。
(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图中①耳廓,②外耳道,③鼓膜,④耳蜗.
听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效果好.
17.【答案】C
【解析】解:A、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大,A正确;
B、耳蜗为听觉感受器,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B正确;
C、人眼球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C错误;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此题在于掌握视觉和听觉的形成的知识。
18.【答案】D
【解析】解:A、手被针刺后,痛觉产生的部位是⑧大脑,A错误;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错误;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C错误;
D、若②传入神经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但能产生痛觉,D正确。
故选:D。
如图所示①效应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感受器、⑥脑干、⑦小脑、⑧大脑
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19.【答案】B
【解析】解:A、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患糖尿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B正确。
C、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C错误。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D错误。
故选:B。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患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激素的作用。
20.【答案】B
【解析】解:AB、生殖器官出生前就形成了,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第二性征,A错误,B正确。
C、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C错误。
D、进入青春期以后,大脑体积不增加,但大脑调节功能大大增强,D错误。
故选:B。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掌握青春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A
【解析】解:A、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会眨眼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A正确;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是草履虫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B错误;
CD、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向日葵向太阳都是一种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D错误。
故选:A。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22.【答案】A
【解析】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A正确。
故选:A。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一般是由于用眼不卫生引起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
23.【答案】B
【解析】解:给正常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体内的葡萄糖快速分解或是合成糖元,造成小白鼠的体内葡萄糖的含量急剧降低,不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小白鼠就会出现休克现象,可通过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白鼠足够的能量。
故选:B。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本题考查胰岛素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识记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体中血糖含有下降。
24.【答案】C
【解析】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线模糊。该病变影响的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故选:C。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此题考查了眼球主要结构的作用。
25.【答案】D
【解析】解:AB、膝跳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
C、②③属于周围神经系统,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实验失败可能是反射弧不完整,错误。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6.【答案】A
【解析】解:A、人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A错误;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第二性征,属于激素调节,C正确。
D、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D正确。
故选:A。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女性生殖方面的问题。
27.【答案】C
【解析】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4鼓膜,引起鼓膜震动,A正确;
B、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5外耳道或4鼓膜,B正确;
C、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3耳蜗,C错误;
D、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为了使咽鼓管张开,使气体由咽进入中耳,保持4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D正确。
故选:C。
观图可知:1听小骨,2半规管,3耳蜗,4鼓膜,5外耳道。
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28.【答案】D
【解析】解:①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①正确;
②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②错误;
③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③正确;
④干眼症是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④错误。
故选:D。
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
29.【答案】D
【解析】解:A、缩手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A错误;
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B错误;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C错误;
D、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反射。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以后见到针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复杂反射,D正确。
故选:D。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图中,c灰质中的神经中枢、b传入神经、e效应器、d传出神经、a感受器,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0.【答案】C
【解析】解: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
故选:C。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较小。
31.【答案】A
【解析】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故选:A。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此题考查了胰岛素分泌异常症:糖尿病。
32.【答案】D
【解析】解:谈虎色变、看完电影后泪流满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而吃酸梅时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选:D。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3.【答案】C
【解析】解:A、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A错误;
B、醉酒人的动作不协调,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此人的小脑,B错误;
C、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起后走进教室,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
考查了脊髓和脑的组成及功能。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可结合与脊髓、脑有关的结构图来理解记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4.【答案】B
【解析】解:A、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葵花朵朵向太阳”是一种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D错误;
B、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B正确;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是草履虫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错误。
故选:B。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35.【答案】B
【解析】解:A、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A不符合题意;
B、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B符合题意;
C、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C不符合题意;
D、坏血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对于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比掌握。
36.【答案】B
【解析】解:ACD、小狗表演算算术、听到指令坐下、外出自行回家,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小狗进食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选:B。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7.【答案】AD
【解析】解:A、小育在吃某道料理时,突然觉得有苦味,于是立刻吐出,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反射,A正确;
B、苦味的感觉受器位于舌上,B错误;
C、突然觉得有苦味是一种感觉,不是反射,C错误;
D、小育在吃某道料理时,突然觉得有苦味,于是立刻吐出查看,才知道食物中混有苦瓜。该过程由大脑皮层的参与判断,D正确。
故选:AD。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结合实际来回答。
38.【答案】×
【解析】解: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胰岛分泌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
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非常重要的考点要理解掌握。
39.【答案】凹
【解析】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凹。
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40.【答案】晶状体?
③?
大脑皮层?
逐年上升?
C
【解析】解:(1)进入眼球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①]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据图乙乐意看出,该校2017年、2018年、2019年入学学生三年的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逐年上升的。
(3)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卧看书;不走路时看书。可见C不符合用眼卫生。
故答案为:
(1)晶状体;③;大脑皮层。
(2)逐年上升;
(3)C。
图中的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玻璃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近视的预防。
41.【答案】①?
感受器?
⑤?
效应器?
脊髓灰质?
舒张?
大于外界气压?
氧气?
非条件
【解析】解:(1)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所在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①感受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⑤效应器;缩手反射属于低级神经活动,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2)人的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此时正是人呼气过程,人体呼气时,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气体被呼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3)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呼吸道的反射,当呼吸道(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由神经末梢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动作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如黏痰、细菌体、纤维),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题干中的咳嗽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①感受器;⑤效应器;脊髓灰质;(2)舒张;大于外界气压;氧气;(3)非条件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5个部分。
(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概念及神经中枢。
42.【答案】明显增大?
呼吸?
氧?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肾上腺素?
胰岛素?
缺乏锻炼的人,心脏壁的肌肉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强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
【解析】解:(1)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心率较一般人慢;运动员心脏强健,剧烈运动时主要靠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心率会增加,同时心输出量增大,原因是机体需要增强
?呼吸作用为剧烈运动供能。此时机体通过调节心输出量,运来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将更多的代谢废物运走。
(2)剧烈运动状态下,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3)人在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时,心跳会加快,这样可以保证心脏输出的血量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的物质运输功能必须依靠健康的心脏才能完成。有锻炼的心脏,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靠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的增加;而缺乏锻炼的人,心脏壁的肌肉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强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
故答案为:(1)明显增大;呼吸;氧;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2)肾上腺素;胰岛素;
(3)缺乏锻炼的人,心脏壁的肌肉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
强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
(1)每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跳动一次(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每搏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
(2)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体育锻炼需要大量的氧气,而人体中血红蛋白中运输的氧气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所以人要加深、加快呼吸而为有机物的分解提供氧气。因此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43.【答案】晶状体?
凹?
A?
学习?
缩小
【解析】解:(1)如果某位司机能看清方向盘,却看不清远处的交通指示牌,说明司机是近视眼,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的前后很过大,再一个就是结构①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物像,他开车时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纠正。
(2)司当汽车驾驶员看到路口的宠物狗时,立即刹车减速,是对宠物狗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此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路线③视网膜→⑥视神经→A大脑→?下行传导神经纤维→?脊髓的灰质→⑨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故选:A。
(3)宠物狗受到惊吓后,再次遇到此类紧急情况就会远远躲开,从获得途径看,这是小狗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4)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隧道里面的光线弱,瞳孔变大,才能看清;出隧道口时,外面的光线强,因此瞳孔由大变小,才能减少外界光线对眼的刺激。
故答案为:(1)晶状体;凹;(2)A;(3)学习;(4)缩小
图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感受器,⑤效应器,⑥视神经,⑦上行传导神经纤维、⑧传入神经,⑨传出神经,⑩大脑皮层,?下行传导神经纤维,?脊髓的灰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4.【答案】⑥?
耳蜗?
②?
晶状体?
神经调节和激素?
⑨→⑦→D→B→A
【解析】解:(1)⑥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倒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小华需要配戴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晚会现场节目,这是由于图中眼球的②晶状体曲度过大引起。
(3)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当看到令人激动的场面时,小华激动地站起来,热血沸腾地欢呼鼓掌,该过程中涉及到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4)起身时膝盖碰了一下,感觉到膝盖有些疼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⑨感受器→⑦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B上行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
故答案为:(1)⑥耳蜗;(2)②晶状体;(3)神经调节和激素;(4)⑨→⑦→D→B→A
观图可知: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④鼓膜,⑤半规管,⑥耳蜗,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感受器,A大脑,B上行传导纤维,C下行传导纤维,D神经中枢。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反射弧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内容。
45.【答案】葡萄糖?
唾液、肠液、胰液?
胰岛素?
膈肌与肋间肌?
扩大?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由小变大?
丙?
甲?
血小板
【解析】解:(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a葡萄糖。正常情况下王明血液中a葡萄糖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是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2)图一中④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3)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由循环图可知:a葡萄糖进入A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中完成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部排出体外所经过的途径是:脑部毛细血管→脑部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呼吸道→外界。在整个途径中,有利于二氧化碳透过的结构及其特点有: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视近物时,正好相反。因此王明由看黑板转向看书时,晶状体睫状体由舒张变收缩,晶状体由小变大。
(5)丙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摔倒导致腿部流血并感到疼痛,则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图二中的甲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遇到小擦伤,血流停止是由于血小板的作用。
故答案为:(1)葡萄糖;唾液、肠液、胰液;胰岛素;(2)膈肌与肋间肌;扩大;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3)由小变大;(4)丙;甲;血小板
(1)图一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呼气,④吸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
(2)图二中甲是大脑,乙是小脑,丙是脑干。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46.【答案】分化?
呼吸?
②?
反射?
视网膜?
视神经?
关节
【解析】解:(1)a表示细胞的数目增多以及细胞的形态改变,是分裂和分化过程。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②突起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4)跑步时,障碍物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传给大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完成躲避动作。
故答案为:
(1)分化;呼吸;
(2)②;
(3)反射;
(4)视网膜。
(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
(2)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新形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发生了改变,继而功能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个过程即是细胞分化.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7.【答案】神经元?
小脑?
反射弧?
语言文字
【解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1)是神经元。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图中(2)是小脑。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3)是反射弧。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由于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文字中枢,能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只有人类才有,这种反射所特有的反射活动,只有人类才有而其它动物没有。图中(4)是语言文字。
故答案为:(1)神经元;
(2)小脑;
(3)反射弧;
(4)语言文字。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所示:
牢记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
48.【答案】解:a、坏血病是由于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
b、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少维生素A造成的;
c、饮食中缺碘易得甲状腺增生肿大,也叫大脖子病。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
e、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的作用,如分泌不足易得糖尿病。
故答案为:a-B
b-A
c-C
d-E
e-D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于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对比掌握。
49.【答案】骨?
感受器?
A?
肩?
大脑
【解析】解:(1)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由图可知,该设计图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感应装置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控制系统控制气动人工肌肉A(肱二头肌)收缩,另一个气动人工肌肉舒张,这样就完成了缩手反射。
(2)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缩手属于屈肘运动,除肘关节以外,还有肩关节参与。
(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科创老师给予了该团队高度肯定,他认为该模型有智能化假肢的雏形。只是智能化假肢的结构更复杂,并且其控制系统需与人体的大脑(神经系统)连接,这样人体就能控制智能化假肢完成各种动作。
故答案为:(1)骨;感受器;A;(2)肩;(3)大脑(神经系统)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气动人工肌肉A相当于肱二头肌,气动人工肌肉B相当于肱三头肌。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关系。
50.【答案】作为对照?
C?
B?
糖类?
实验材料选取的一致性;随机分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设置对照?
游泳训练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
控制饮食;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解析】解:(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设置健康大鼠A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实验进行8周后,C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下降最多(下降数量:16.80-8.15=8.65?mmol/L),C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21.15uU/L)高于B组(13.90uU/L)。大鼠空腹血糖平均值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提高降低血糖浓度的生理功能。
(3)探究实验中往往设置重复组,取各组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本实验为提高结果可靠性的措施还有:实验材料选取的一致性;随机分组;设置对照。
(4)实验结果证明了游泳训练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故实验前的假设是:游泳训练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控制饮食;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都是对糖尿病的防治的合理建议。
故答案为:(1)作为对照
(2)C;B;糖类
(3)实验材料选取的一致性;随机分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设置对照(写出一种即可)
(4)游泳训练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
(5)控制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写出一条即可)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确识记并理解胰岛素的作用、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