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10 B.11 C.12 D.13
2.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P坐标为( )
A.(0,﹣2) B.( 2,0) C.( 4,0) D.(0,﹣4)
3.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2,3,4 B.4,5,6 C.6,8,11 D.5,12,13
4.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如图,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30° B.AD=BD
C.∠ACB=90° D.△ABC是直角三角形
6.小明3分钟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 )
A.80 B.50 C.1.6 D.0.625
7.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以下结论:
①△AOB是等腰三角形;②S△ABO=S△ADO;③AC=BD;④AC⊥BD;⑤当∠ABD=45°时,矩形ABCD会变成正方形.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8.周大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跑步回家,下面能反映周大爷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9.如图所示,小明从坡角为30°的斜坡的山底(A)到山顶(B)共走了100米,则山坡的高度BC为 米.
10.点P(﹣3,4)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 .
11.如图所示,已知△ABC的周长是50cm,AB=20cm,AC=16cm,点D、E、F分别为三边中点,则中位线DF= .
12.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5,10,6,7,第五组的频率是0.2,故第六组的频数是 .
13.如图,OC平分∠AOB,P在OC上,PD⊥OA于D,PE⊥OB于E.若PD=3cm,则PE= cm.
14.如图,在?ABCD中,再添加一个条件 (写出一个即可),?ABCD是矩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
15.已知一次函数y=(1﹣m)x+m﹣2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20,0),C(0,8),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边BC上运动,当△ODP是以O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已知A、B两艘船同时从港口O出发,船A以40km/h的速度向东航行;船B以30km/h的速度向北航行,它们离开港口2h后相距多远?
18.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19.△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作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0.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1.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区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
组别 成绩x分 频数(人数)
第1组 25≤x<30 4
第2组 30≤x<35 6
第3组 35≤x<40 14
第4组 40≤x<45 a
第5组 45≤x<50 10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求表中a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AD、BC边上,且AE=CF.
求证:
(1)△ABE≌△CDF;
(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23.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3,0),坐标原点为O.
(1)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一次函数交y轴于点C,求△ACO的面积.
24.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
(1)连接BF,求证:CF=EF.
(2)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求证:AF+EF=DE.
(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AF、EF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10 B.11 C.12 D.13
解:由题意可得:180°?(n﹣2)=150°?n,
解得n=12.
故多边形是12边形.
故选:C.
2.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P坐标为( )
A.(0,﹣2) B.( 2,0) C.( 4,0) D.(0,﹣4)
解:∵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
∴m+1=0,
解得m=﹣1,
所以,m+3=﹣1+3=2,
所以,点P的坐标为(2,0).
故选:B.
3.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2,3,4 B.4,5,6 C.6,8,11 D.5,12,13
解:A、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B、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C、62+82≠11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D、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故选:D.
4.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旋转角是,只是每旋转与原图重合,而中心对称的定义是绕一定点旋转180度,新图形与原图形重合.因此不符合中心对称的定义,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5.如图,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且CD=AB,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30° B.AD=BD
C.∠ACB=90° D.△ABC是直角三角形
解:∵CD是△ABC的边AB上的中线,
∴AD=BD,故B选项正确;
又∵CD=AB,
∴AD=CD=BD,
∴∠A=∠ACD,∠B=∠BCD,
∴∠ACB=180°×=90°,故C选项正确;
∴△ABC是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6.小明3分钟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 )
A.80 B.50 C.1.6 D.0.625
解:∵小明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
∴小明进球的频率=50÷80=0.625.
故选:D.
7.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以下结论:
①△AOB是等腰三角形;②S△ABO=S△ADO;③AC=BD;④AC⊥BD;⑤当∠ABD=45°时,矩形ABCD会变成正方形.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BO=DO=CO,AC=BD,故①③正确;
∵BO=DO,
∴S△ABO=S△ADO,故②正确;
当∠ABD=45°时,
则∠AOD=90°,
∴AC⊥BD,
∴矩形ABCD变成正方形,故⑤正确,
而④不一定正确,矩形的对角线只是相等,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4个.
故选:C.
8.周大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跑步回家,下面能反映周大爷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解:图象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慢步到离家较远的公园,在这个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第二阶段:打了一会儿太极拳,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故D错误;
第三阶段:跑步回家,这一阶段,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并且这段的速度大于第一阶段的速度,则B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9.如图所示,小明从坡角为30°的斜坡的山底(A)到山顶(B)共走了100米,则山坡的高度BC为 50 米.
解:由题意可得:AB=100m,∠A=30°,
则BC=AB=50(m).
故答案为:50.
10.点P(﹣3,4)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 4;3 .
解: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是3,
故答案为:4;3.
11.如图所示,已知△ABC的周长是50cm,AB=20cm,AC=16cm,点D、E、F分别为三边中点,则中位线DF= 7cm .
解:∵△ABC的周长是50cm,
∴AB+AC+BC=50cm,
∵AB=20cm,AC=16cm,
∴BC=14cm,
∵点D、E、F分别为三边中点,
∴DF是△ABC的中位线,
∴DF=BC=×14=7(cm),
故答案为:7cm.
12.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5,10,6,7,第五组的频率是0.2,故第六组的频数是 4 .
解:第五组的频数是40×0.2=8,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40﹣5﹣10﹣6﹣7﹣8=4.
故答案是:4.
13.如图,OC平分∠AOB,P在OC上,PD⊥OA于D,PE⊥OB于E.若PD=3cm,则PE= 3 cm.
解:∵OC平分∠AOB,PD⊥OA,PE⊥OB,
∴PE=PD=3cm.
故答案为;3
14.如图,在?ABCD中,再添加一个条件 AC=BD (写出一个即可),?ABCD是矩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
解:添加的条件是AC=BD,
理由是:∵AC=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故答案为:AC=BD
15.已知一次函数y=(1﹣m)x+m﹣2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是 1<m≤2 .
解: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1﹣m<0,
解得m>1;
函数的不图象经过第一象限,说明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或原点,即m﹣2≤0,
解得m≤2;
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1<m≤2.
故答案为:1<m≤2
16.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20,0),C(0,8),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边BC上运动,当△ODP是以O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6,8)或(4,8)或(16,8) .
解:OD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时:
①若点O是顶角顶点时,P点就是以点O为圆心,以10为半径的弧与CB的交点,
在直角△OPC中,CP==6,
则P的坐标是(6,8).
②若D是顶角顶点时,P点就是以点D为圆心,以10为半径的弧与CB的交点,
过D作DM⊥BC于点M,
在直角△PDM中,PM==6,
当P在M的左边时,CP=10﹣6=4,则P的坐标是(4,8);
当P在M的右侧时,CP=5+3=8,则P的坐标是(16,8).
故P的坐标为:(6,8)或(4,8)或(16,8).
故答案为:(6,8)或(4,8)或(16,8).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如图,已知A、B两艘船同时从港口O出发,船A以40km/h的速度向东航行;船B以30km/h的速度向北航行,它们离开港口2h后相距多远?
解:∵A、B两艘船同时从港口O出发,船A以40km/h的速度向东航行;船B以30km/h的速度向北航行,
∴∠AOB=90°,它们离开港口2h后,AO=40×2=80km,BO=30×2=60km,
∴AB==100km,
答:它们离开港口2h后相距100km.
18.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1.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
解:设y+3=kx(k是常数且k≠0),
将x=2,y=1代入y+3=kx得1+3=2k,
解得k=2,
所以y=2x﹣3.
19.△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作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点C1的坐标为:(﹣3,﹣2).
20.已知: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6,BD=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由菱形对角线性质知,AO=AC=3,BO=BD=4,且AO⊥BO,
∴AB=5,
∴周长L=4AB=20;
∵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
∴菱形面积是S=AC×BD=24.
综上可得菱形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
21.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区举办了“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
组别 成绩x分 频数(人数)
第1组 25≤x<30 4
第2组 30≤x<35 6
第3组 35≤x<40 14
第4组 40≤x<45 a
第5组 45≤x<50 10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求表中a的值;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
解:(1)a=50﹣4﹣6﹣14﹣10=16;
(2)如图所示:
(3)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100%=52%.
2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在AD、BC边上,且AE=CF.
求证:
(1)△ABE≌△CDF;
(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AB=CD,
在△ABE和△CDF中,
∵,
∴△ABE≌△CDF(SAS);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AE=CF,
∴AD﹣AE=BC﹣CF,
即DE=B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23.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3,0),坐标原点为O.
(1)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一次函数交y轴于点C,求△ACO的面积.
解:(1)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mx,
∵图象经过点A(1,4),
∴4=m×1,即m=4,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4x;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图象经过(1,4)(3,0),
∴,
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6.
(2)在y=﹣2x+6中,令x=0,则y=6,
∴C(0,6),
∴OC=6,
∴S△AOC=×6×1=3.
24.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
(1)连接BF,求证:CF=EF.
(2)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求证:AF+EF=DE.
(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AF、EF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BF,
∵△ABC≌△DBE,
∴BC=BE,
∵∠ACB=∠DEB=90°,
在Rt△BCF和Rt△BEF中,
,
∴Rt△BCF≌Rt△BEF(HL),
∴CF=EF;
(2)如图2,连接BF,
∵△ABC≌△DBE,
∴BC=BE,
∵∠ACB=∠DEB=90°,
在Rt△BCF和Rt△BEF中,
,
∴Rt△BCF≌Rt△BEF(HL),
∴EF=CF,
∴AF+EF=AF+CF=AC=DE;
(3)如图3,连接BF,
∵△ABC≌△DBE,
∴BC=BE,
∵∠ACB=∠DEB=90°,
∴△BCF和△BEF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CF和Rt△BEF中,
,
∴Rt△BCF≌Rt△BEF(HL),
∴CF=EF,
∵AC=DE,
∴AF=AC+FC=DE+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