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是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使学生经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难点: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回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假分数吗?举几个例子。(教师随机补充)
2.有意识地把假分数分成两类(一类是能化成整数的,另一类是不能化成整数的)
小结: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假分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假分数的意义,勾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7。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整数。
=( ) =( ) =( )
(1)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思考: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
母相当于除数,相当于4÷4=1。
②的分数单位是,有4个,合起来就是1。又如的分数单位是,是1,那么28个里有4个,就是4。
(3)提问:在刚才的交流中,能够化成整数的假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特点?
(4)归纳特点: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的分子一定是分母的倍数,是几倍化成整数就是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时,先要让学生根据假分数的含义进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出结果,并把用不同方法求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认识到每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
2.教学带分数。
(1)同学们在刚才举例的过程当中,这一部分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吗?(指着黑板上剩下的另一部分假分数)
(2)交流:不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起来的分数,例如:可以分成和,写成,像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3)教学=让学生在数轴上看一看,进一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联系。
3.教学例8。
(1)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3)交流方法:学生可能是画图的,也可能是计算的。可分成8个和3个,8个等于2,再加上就是。
(4)读一读这个带分数。
(5)教师介绍用除法计算来转化: = 11÷4=。
(6)小结方法:用除法可以直接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7)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教师完全只起引导作用,学生借助已知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新知识。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完成“练习九”第5题。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讲评有错误的题目,找出原因并进行改正。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转化的,应该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九”第7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0~1之间平分成3份,每一份是,3个就是1,往后一格就是4个==。
学生尝试填写其他空格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熟练和巩固,多样的练习形式使练习充满活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