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原卷版+解析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原卷版+解析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15 11:17:29

文档简介

同步课堂检测
课题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解析版
本检测题满分68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C
【解析】胆矾的研碎只是形态的改变,B、D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答案:
B
【解析】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其他物质生成,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棉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火药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瓷器烧制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产生,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答案:
D
【解析】物理变化也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开着的电灯;只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酒精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过程,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铁锈(Fe2O3)、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三者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
答案:
D
【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纳米铜的性质、C60的组成、单晶硅的结构都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无人机的研发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6
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产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D
【解析】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为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
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答案:A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实验和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放弃实验,只研究理论。
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镁带燃烧,铁生锈
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A中食盐溶于水,只是物质的溶解,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中镁带燃烧,铁生锈,二者均属于化学变化。C中食物腐败,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属于能量的转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中汽油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9.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答案:
A
【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通常指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10.“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答案:C
【解析】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制造沼气、发酵的过程会有其他有害物质残留。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
B.锅炉爆炸
C.铁器生锈
D.湿衣服晒干
答案:C
【解析】答此题主要考查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灯泡发光发热,锅炉爆炸,湿衣服晒干,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上述三种变化均是物理变化。而铁器生锈即铁锈,变化后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应选C。
12.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答案:B
【解析】搬走原子的操作,并没有使硅变成其他的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13.
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答案:D
【解析】铁器和青铜器来自于对矿石的冶炼。塑料来自于化工厂,是化学合成品。石器只是经过了打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4.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答案:C
【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稳定性是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1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B.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
C.利用煤炭燃烧取暖
D.用蜡烛燃烧照明
答案:A
【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导电性等。A中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1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答案:AD
【解析】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主要是物质的外形和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且常伴随一些现象。如A中点燃镁条发光放热,这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是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由此可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冰块发生状态改变是物理变化,D.中有水生成的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共20分)
17.
(3分)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饮料瓶打开后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饮料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______气体。
(2)将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发现试纸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溶液显_________性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大量_________气体。
答案:(1)氧气
(2)酸
(3)二氧化碳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为了解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分别借助了带火星的木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澄清石灰水等物质来进行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酸性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试纸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18.(8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有机化肥、农药的合成;②新型高效低副作用药品的开发;③电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可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⑤
④⑥⑧
③⑦

【解析】化学推动社会的发展,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题考查学生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平时应注意多了解一些科普知识。
19.(9分)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暑假来临,离开学校之际,要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如果清理出如下物品:
A.废作业本
B.烂苹果
C.易拉罐瓶
D.霉变了的饼干
E.生锈的铁钉
(1)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2)在你丢弃的东西中,哪些因长期放置而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____。
(3)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C
E
(2)B
C
D
E
(3)
(3)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小草也有生命,请勿践踏……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取材于生活实际,创设新颖、真实的问题情景,废纸、易拉罐、生锈的铁钉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物质,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苹果烂了、饼干霉变以及铁钉生锈都会生成新物质;书写劝告语时,应立足于如何从我做起来保护学校环境。同步课堂检测
课题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原卷版
本检测题满分68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2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
5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
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
6.
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产生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7.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8.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镁带燃烧,铁生锈
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9.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10.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灯泡通电时发热发光
B.锅炉爆炸
C.铁器生锈
D.湿衣服晒干
12.
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13.
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14.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1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B.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
C.利用煤炭燃烧取暖
D.用蜡烛燃烧照明
1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点燃镁条发光放热
B.通电时灯泡发光放热
C.将冰块罩在烧杯中,烧杯壁有水珠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
二、填空题(共20分)
17.
(3分)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饮料瓶打开后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饮料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______气体。
(2)将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发现试纸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溶液显_________性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大量_________气体。
18.(8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有机化肥、农药的合成;②新型高效低副作用药品的开发;③电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可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分)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暑假来临,离开学校之际,要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你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如果清理出如下物品:
A.废作业本
B.烂苹果
C.易拉罐瓶
D.霉变了的饼干
E.生锈的铁钉
(1)你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2)在你丢弃的东西中,哪些因长期放置而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____。
(3)请你写一句劝告其他年级同学爱护学校环境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