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1-2022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七上——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1-2022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5 20:30:55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七上——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1-2022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石河子期末)下列有利于碳—氧平衡的是(  )
A.焚烧垃圾 B.开荒伐木
C.植树造林 D.使用一次性筷子
2.(2021·东明模拟)农业生产中,作物过度密植产量会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因光照不足发生(  )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3.(2021七上·姜堰期末)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 B.雨量充沛
C.二氧化碳浓度高 D.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4.(2021·岳池模拟)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两地温度条件差别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相对低,甜瓜呼吸作用相对弱,糖分消耗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比夜晚也强,比甲地积累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不积累糖分
D.甲地比乙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
5.(2021·绥化模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氧气和氧气 D.氯气和氧气
6.(2021·永州模拟)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做如下处理:
叶片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
7.(2021·夏津模拟)如图甲代表的是叶肉细胞吸收释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过程,图乙代表的是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量,当位于a点时发生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 D.⑤⑥
8.(2021·恩平模拟)如图是某植物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大,以测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请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由图可知,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C.曲线CD段,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大,是因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停止了
D.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9.(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将会减产
10.(2021八上·卢龙期末)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不需要能量
D.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11.(2021七上·重庆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  )
A. B.
C. D.
12.(2021七上·会宁期末)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
A.植物只有在潮湿环境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可吸收水、消耗氧
C.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13.(2020·东营)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14.(2020·张家界)下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其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15.(2020七下·淄博期末)农技人员对大棚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A. B.
C. D.
16.(2020九下·蓬溪期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C.新鲜蔬菜、水果置于冷藏室中贮藏,其所用到的原理是抑制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7.(2021·新疆)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  )
A.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B.植物会导致室温过高
C.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D.植物散发的香味太浓
18.(2020·寒亭模拟)下图是对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C.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A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19.(2020·济南模拟)如图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装置丙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20.(2020八下·胶州期中)在早晨和傍晚摘取相同的叶片,烘干称重,其结果是(早晨的为甲,傍晚的为乙)(  )
A.相等 B.甲重 C.乙重 D.不确定
21.(2020·昆都仑模拟)下列各种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合理的是(  )
A.萝卜存放时间较长变得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是由于萝卜细胞失水了
B.在果实迅速膨大的季节,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以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C.西瓜的果实中有多枚种子,推测其花中应该有多枚雌蕊
D.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其补充水和有机物
22.(2020·三明模拟)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收获的小麦晒干后贮藏 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C.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向水果仓库充加二氧化碳
23.(2020七上·庆云期中)图曲线表示盛夏的某个晴天,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
B.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C.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18时
D.氧气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6时
24.(2020七上·蒙阴期末)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图图示中,图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中a、b、c、d为大棚蔬菜叶肉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图中①②分别为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那么,叶肉细胞在图二中所示的生理状况能与图一中a点的生理状况相匹配的是(  )
A.a B.b C.c D.d
25.(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六章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训练)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
26.(2021七上·北京期末)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27.(2019七下·怀集期末)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8.(2019八下·永春期中)如图是某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细胞结构,①和②代表生理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判断对错)
(2)人体细胞中有B结构(判断对错)
(3)①所指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4)②过程释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判断对错)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1·随县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探究小麦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要使实验获得成功,则乙瓶内的现象是   。
(2)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过程。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   (填数字)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在对照条件下,根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图三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在18时~24时内,通过曲线可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0时~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低的时间分别是   时左右。
(4)图四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夜间温度下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
四、综合题
30.(2021·东昌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 农产品 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观光农业的形式。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 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   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   作用,减少   的消耗。
(2)想感受清新的空气,请到生态园来。这里有最大的“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   。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下剪下一段带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红色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由此他联想到植物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增大,吸收作用加强,此时所吸收的水分将主要用于植物的   作用。
(4)据了解,该生态园内的树木 花卉 盆景只能适度出售并及时补种,以防原有生态系统的   被破坏。
31.(2021·百色模拟)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放出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由图中可知,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
(2)图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0,绿色植物不能进行   ,放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结果。
(3)图中的B点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当达到或超过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产量最高。
32.(2021七上·肥城期末)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A、B代表细胞结构,数码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乙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该绿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结构[   ]   产生的,①、②表示细胞结构A进行   (填生理活动)时的物质来源和去路。
(2)图乙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   ,此时叶肉细胞中存在的气体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码)。
(3)影响曲线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两种环境因素是   。
(4)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他把几株新鲜的带叶枝条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黑暗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插入烧杯中(烧杯底部有燃烧的矮蜡烛),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3.(2020·海南)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荔枝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荔枝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过程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   。
(2)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Ⅰ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a或b或c)相对应。
(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
(4)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代号a或b或c)生理活动。
34.(2019七上·罗湖期末)如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出的,该结构主要存在于叶的   (填“上表皮”或者“下表皮”)。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此过程在细胞内的   (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该过程主要在   (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4)若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示意图,则c代表   ,并且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   作用。该过程所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   运输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焚烧垃圾,开荒伐木、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会破坏森林、减少植被、污染大气,不利于保护环境,破坏了生物圈,对于维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不利;植树造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植树造林可以植物增加,有利于碳-氧平衡。
2.【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如果过度密植,植物的枝叶会互相遮挡,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过多的被呼吸作用所消耗,所以会造成作物减产。所以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瓜果的甜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很大,温度低时,呼吸作用强度减弱。故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相对低,甜瓜呼吸作用相对弱,糖分消耗少,A符合题意。
B.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且甜瓜的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故甲、乙两地的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度一样,B不符合题意。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于甲地,但仍然低于光合作用强度,故可以积累糖分,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且甜瓜的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故甲、乙两地的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度一样,甲地和乙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5.【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有机物,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有光、无光均可,部位是所有活细胞中。
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7.【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图甲中,A叶绿体、B线粒体,①③吸收二氧化碳,②④释放氧气,⑤④吸收氧气、⑥③释放二氧化碳,图乙中,a光照强度是0,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多。分析可知,在乙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⑤吸收氧气,⑥产生二氧化碳,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AB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为负值,表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而不是说明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AC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D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不再增强,B不符合题意。
C.在曲线CD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叶片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吸收受到影响,而不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停止了,C不符合题意。
D.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9.【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交于A点,体现了两者的强度相等,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减产,B符合题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最大,即农作物积累量最大,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减产,D不符合题意。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要增大,在A点处相交,表示二者在此叶面积指数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⑵光合作用围成的部分表示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围成的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二者共同围成的部分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叶面积指数为5时,二者差值最大,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对作为增产最有利。⑷如果农作物过度密集,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对增产不利。
10.【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它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合成的。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运输不想要能量,属于被动运输,但是产物有机物是大分子,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正是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1.【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密闭的玻璃瓶,只有两条小鱼,瓶中的氧气耗尽的不会是最早的,A不合题意;
B、密闭的玻璃瓶,虽然有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藻,但是在光的环境中水藻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它们存活的时间应该很长,B不合题意;
C、密闭的玻璃瓶,只有两条小鱼,瓶中的氧气耗尽的不会是最早的,C不合题意;
D、密闭的玻璃瓶,虽然也是有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藻,但是在黑暗环境中小鱼和水藻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该瓶内的氧气是被耗尽最早的,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2.【答案】D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表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能够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广口瓶里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3.【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 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B.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既有叶绿体也有线粒体,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故①②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B错误。
C. ①光合作用所需的a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并非都由生理活动②呼吸作用提供,还有石油的物质燃烧及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C错误。
D. ②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D正确。
【分析】(1)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②光合作用的公式:
③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①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②呼吸作用的公式:
③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A正确。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表示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B错误。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部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叶绿体不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还从大气中吸收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若此图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据此答题。
15.【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选项ABC的图不符合氧气浓度的变化,选项D符合氧气浓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室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16.【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是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每个细胞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B符合题意。
C.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新鲜蔬菜、水果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7.【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在光下,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绿色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这样人、植物争夺氧气,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明确: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图中0时~6时AB段、18时~24时CD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减少,并且B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6时~18时BC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得以积累,18时C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有机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识图分析作答。
19.【答案】C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甲装置中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故A正确。
B.乙装置中有色液滴不移,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故B正确。
C.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用丙装置不能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故C错误。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须消毒处理,保证只有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甲图:该图中有温度计,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分析乙图:该装置中的清水不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不移动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分析丙图: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20.【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的甲叶片经过一夜的时间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内的有机物基本被分解掉,质量减少,而在傍晚摘的乙则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很多的有机物,要增重一些,故乙叶片比甲叶片质量大。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21.【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的实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A.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而会出现空心的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错误。
B.植物体无论在什么时候吸收的水分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正确。
C.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西瓜内有许多西瓜子,这是因为西瓜的一朵花中有许多胚珠,错误。
D.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错误。
【分析】(1)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植物体的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3)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的情况为:
。(4)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22.【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小麦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
C.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23.【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0-6时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A正确。
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
CD.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18时积累的有机物和氧气最多,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4.【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解:叶肉细胞在图一a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说明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图二中 b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因为只有b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2)图二:①线粒体;②叶绿体。
25.【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故答案选:C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所以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故答案为:错误 。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肌肉的收缩、胃肠运动、唾液分泌、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28.【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该细胞有两种转换器,属于植物细胞,(1)错误。
(2)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必须在光下才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线粒体,有光无光都要进行;因此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人体细胞中有线粒体。(2)正确。
(3)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表达式表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3)错误;(4)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消耗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因此②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4)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9.【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2)①;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18时、6时(18点、6点)
(4)温度越高,小麦的呼吸作用越强(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检测呼吸作用释放的是二氧化碳。如果实验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乙瓶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则丁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图二可知:①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呼吸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因此②表示蒸腾作用;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③表示光合作用。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①呼吸作用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与未遮光处理的叶片部分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是变量光,形成对照实验;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表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形成,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见光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3)①图三曲线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由于18—24时为黑夜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没有光不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且6点氧气浓度达到最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有机物不断积累,18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4)由图四中曲线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30℃时的曲线始终位于20℃时的曲线上方,说明温度为30℃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由此可知,30℃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于20℃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由于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0.【答案】(1)保温;二氧化碳;光合;呼吸;有机物(淀粉或糖分)
(2)碳-氧平衡
(3)导管;蒸腾
(4)稳定性(生态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要想提高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让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分解的少,就会有更多的有机物剩余,就会增产。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温度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夜晚适当降温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分解的有机物少,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积累,进而增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空气净化器”
(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我们知道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只用很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1.【答案】(1)光照强度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等于
(4)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逐渐增强,因此,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2)图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0,绿色植物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3)B点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正好相等,表示此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从图中可知,在C点时的光照强度下,该绿色植物达到了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以当达到或超过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产量最高。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2.【答案】(1)B;线粒体;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③④
(3)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4)不能,因为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甲图中B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甲图中,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结构[B]线粒体。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从甲图中[①]吸收二氧化碳,[②]释放氧气可以看出细胞进行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2)在乙图中,b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主要来自[③]吸收氧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通过[④]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此时叶肉细胞中存在的气体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③]释放氧气,[④]吸收二氧化碳。
(3)乙图中影响曲线bc段的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曲线cd段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4)分析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可知,不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因为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3.【答案】(1)叶绿体
(2)Ⅱ;a
(3)温度
(4)6~18(点)
(5)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甲中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2)图乙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Ⅱ呼吸作用,与图甲中a的生理活动相对应。(3)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乙中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在12时左右的呼吸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较高。(4)白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因此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6时~18时。(5)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在阴天和傍晚进行,以降低图甲中b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分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34.【答案】(1)气孔;下表皮
(2)光合作用;叶绿体
(3)呼吸作用;线粒体
(4)水(或水分);蒸腾;筛管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气孔进出的,该结构主要存在于叶的下表皮。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的能量,在叶绿体把二氧化碳、水分解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应代表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在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应代表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
(4)、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水由根部吸收,所以C代表水;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促进水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所以其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 该过程所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故答案为:(1)、气孔,下表皮;(2)、光合作用,叶绿体;(3)、呼吸作用,线粒体;(4)、水(或水份),蒸腾,筛管。
【分析】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
蒸腾作用: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水分被输导组织运送到茎,再由茎的输导组织送到叶脉,少部分被运送到叶肉组织进行光合作用,大部分在叶表皮进行蒸腾作用,散发在大气中;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绿色植物利用光的能量,在叶绿体把二氧化碳、水分解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指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1 / 1初中生物七上——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021-2022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石河子期末)下列有利于碳—氧平衡的是(  )
A.焚烧垃圾 B.开荒伐木
C.植树造林 D.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C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焚烧垃圾,开荒伐木、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会破坏森林、减少植被、污染大气,不利于保护环境,破坏了生物圈,对于维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不利;植树造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植树造林可以植物增加,有利于碳-氧平衡。
2.(2021·东明模拟)农业生产中,作物过度密植产量会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因光照不足发生(  )
A.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D.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如果过度密植,植物的枝叶会互相遮挡,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过多的被呼吸作用所消耗,所以会造成作物减产。所以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2021七上·姜堰期末)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 B.雨量充沛
C.二氧化碳浓度高 D.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瓜果的甜度。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2021·岳池模拟)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两地温度条件差别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相对低,甜瓜呼吸作用相对弱,糖分消耗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比夜晚也强,比甲地积累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不积累糖分
D.甲地比乙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强度影响很大,温度低时,呼吸作用强度减弱。故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相对低,甜瓜呼吸作用相对弱,糖分消耗少,A符合题意。
B.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且甜瓜的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故甲、乙两地的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度一样,B不符合题意。
C.乙地比甲地的昼夜温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强于甲地,但仍然低于光合作用强度,故可以积累糖分,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且甜瓜的光照、栽培方式等条件均相同。故甲、乙两地的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强度一样,甲地和乙地的甜瓜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样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5.(2021·绥化模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氧气和氧气 D.氯气和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有机物,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有光、无光均可,部位是所有活细胞中。
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利用的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6.(2021·永州模拟)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重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做如下处理:
叶片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
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丙的多,乙比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7.(2021·夏津模拟)如图甲代表的是叶肉细胞吸收释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过程,图乙代表的是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量,当位于a点时发生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 D.⑤⑥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图甲中,A叶绿体、B线粒体,①③吸收二氧化碳,②④释放氧气,⑤④吸收氧气、⑥③释放二氧化碳,图乙中,a光照强度是0,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多。分析可知,在乙图中,a点时光照强度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⑤吸收氧气,⑥产生二氧化碳,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8.(2021·恩平模拟)如图是某植物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大,以测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请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由图可知,同一温度下,光照强度越大,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C.曲线CD段,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大,是因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停止了
D.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AB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为负值,表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而不是说明曲线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AC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D段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不再增强,B不符合题意。
C.在曲线CD段,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叶片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吸收受到影响,而不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停止了,C不符合题意。
D.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为零,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9.(2021八下·广饶开学考)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将会减产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交于A点,体现了两者的强度相等,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减产,B符合题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最大,即农作物积累量最大,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农作物积累量是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叶面积指数在7-9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只是积累量较之前少,超过9时,农作物减产,D不符合题意。
【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要增大,在A点处相交,表示二者在此叶面积指数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⑵光合作用围成的部分表示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围成的部分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二者共同围成的部分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⑶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叶面积指数为5时,二者差值最大,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对作为增产最有利。⑷如果农作物过度密集,叶面积指数过大,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对增产不利。
10.(2021八上·卢龙期末)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不需要能量
D.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它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合成的。B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运输不想要能量,属于被动运输,但是产物有机物是大分子,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正是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1.(2021七上·重庆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密闭的玻璃瓶,只有两条小鱼,瓶中的氧气耗尽的不会是最早的,A不合题意;
B、密闭的玻璃瓶,虽然有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藻,但是在光的环境中水藻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它们存活的时间应该很长,B不合题意;
C、密闭的玻璃瓶,只有两条小鱼,瓶中的氧气耗尽的不会是最早的,C不合题意;
D、密闭的玻璃瓶,虽然也是有两条小鱼和一些水藻,但是在黑暗环境中小鱼和水藻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该瓶内的氧气是被耗尽最早的,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2.(2021七上·会宁期末)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
A.植物只有在潮湿环境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可吸收水、消耗氧
C.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表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能够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广口瓶里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3.(2020·东营)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 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②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
B.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既有叶绿体也有线粒体,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故①②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B错误。
C. ①光合作用所需的a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并非都由生理活动②呼吸作用提供,还有石油的物质燃烧及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C错误。
D. ②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D正确。
【分析】(1)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②光合作用的公式:
③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①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②呼吸作用的公式:
③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2020·张家界)下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其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A正确。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表示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B错误。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部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叶绿体不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还从大气中吸收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则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使释放出能量。若此图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叶绿体,据此答题。
15.(2020七下·淄博期末)农技人员对大棚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浓度逐渐降低。因此,选项ABC的图不符合氧气浓度的变化,选项D符合氧气浓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室中氧气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据此答题。
16.(2020九下·蓬溪期中)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C.新鲜蔬菜、水果置于冷藏室中贮藏,其所用到的原理是抑制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是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每个细胞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B符合题意。
C.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新鲜蔬菜、水果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7.(2021·新疆)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  )
A.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B.植物会导致室温过高
C.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D.植物散发的香味太浓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在光下,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绿色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这样人、植物争夺氧气,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明确: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8.(2020·寒亭模拟)下图是对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C.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A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据图分析:图中0时~6时AB段、18时~24时CD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减少,并且B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6时~18时BC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得以积累,18时C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正确。
【分析】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储存有机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识图分析作答。
19.(2020·济南模拟)如图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装置丙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甲装置中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故A正确。
B.乙装置中有色液滴不移,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故B正确。
C.酵母菌有氧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用丙装置不能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故C错误。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须消毒处理,保证只有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甲图:该图中有温度计,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分析乙图:该装置中的清水不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不移动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分析丙图: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20.(2020八下·胶州期中)在早晨和傍晚摘取相同的叶片,烘干称重,其结果是(早晨的为甲,傍晚的为乙)(  )
A.相等 B.甲重 C.乙重 D.不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在光下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的甲叶片经过一夜的时间通过呼吸作用将其内的有机物基本被分解掉,质量减少,而在傍晚摘的乙则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很多的有机物,要增重一些,故乙叶片比甲叶片质量大。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21.(2020·昆都仑模拟)下列各种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之间,合理的是(  )
A.萝卜存放时间较长变得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是由于萝卜细胞失水了
B.在果实迅速膨大的季节,植株吸收的水分大多以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C.西瓜的果实中有多枚种子,推测其花中应该有多枚雌蕊
D.给植物“打针输液”是为其补充水和有机物
【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的实质;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A.萝卜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有机物而使有机物减少而会出现空心的现象,吃起来口感不好,错误。
B.植物体无论在什么时候吸收的水分都是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正确。
C.胚珠发育成种子,一个西瓜内有许多西瓜子,这是因为西瓜的一朵花中有许多胚珠,错误。
D.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水和无机盐,错误。
【分析】(1)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2)植物体的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3)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的情况为:
。(4)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22.(2020·三明模拟)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收获的小麦晒干后贮藏 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C.夜间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向水果仓库充加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小麦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
C.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23.(2020七上·庆云期中)图曲线表示盛夏的某个晴天,植物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
B.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
C.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18时
D.氧气积累最多的时间约为6时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0-6时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A正确。
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
CD.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所以18时积累的有机物和氧气最多,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4.(2020七上·蒙阴期末)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图图示中,图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中a、b、c、d为大棚蔬菜叶肉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图中①②分别为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那么,叶肉细胞在图二中所示的生理状况能与图一中a点的生理状况相匹配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解:叶肉细胞在图一a点时,二氧化碳浓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说明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与图二中 b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因为只有b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2)图二:①线粒体;②叶绿体。
25.(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三单元第六章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训练)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故答案选:C
【分析】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二、判断题
26.(2021七上·北京期末)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所以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27.(2019七下·怀集期末)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故答案为:错误 。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肌肉的收缩、胃肠运动、唾液分泌、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28.(2019八下·永春期中)如图是某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细胞结构,①和②代表生理过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判断对错)
(2)人体细胞中有B结构(判断对错)
(3)①所指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4)②过程释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线粒体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可用表达式表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该细胞有两种转换器,属于植物细胞,(1)错误。
(2)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必须在光下才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线粒体,有光无光都要进行;因此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人体细胞中有线粒体。(2)正确。
(3)光合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表达式表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3)错误;(4)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消耗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因此②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4)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1·随县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的种子和幼苗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探究小麦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要使实验获得成功,则乙瓶内的现象是   。
(2)图二中的①②③表示小麦幼苗的某些生理过程。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   (填数字)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在对照条件下,根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图三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在18时~24时内,通过曲线可知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0时~24时内,有机物积累最多、氧气浓度最低的时间分别是   时左右。
(4)图四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夜间温度下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
【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2)①;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或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18时、6时(18点、6点)
(4)温度越高,小麦的呼吸作用越强(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检测呼吸作用释放的是二氧化碳。如果实验达到预期效果,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乙瓶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则丁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由图二可知:①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呼吸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因此②表示蒸腾作用;③过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③表示光合作用。先将小麦幼苗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通过①呼吸作用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再用黑纸片将叶片I的b部分进行遮光处理,与未遮光处理的叶片部分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是变量光,形成对照实验;然后把幼苗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叶片I,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I的b处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表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形成,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光;见光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3)①图三曲线表示温室一昼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由于18—24时为黑夜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没有光不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且6点氧气浓度达到最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有机物不断积累,18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4)由图四中曲线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30℃时的曲线始终位于20℃时的曲线上方,说明温度为30℃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由此可知,30℃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于20℃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由于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夜间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四、综合题
30.(2021·东昌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 农产品 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观光农业的形式。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 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   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   作用,减少   的消耗。
(2)想感受清新的空气,请到生态园来。这里有最大的“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   。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下剪下一段带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红色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由此他联想到植物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增大,吸收作用加强,此时所吸收的水分将主要用于植物的   作用。
(4)据了解,该生态园内的树木 花卉 盆景只能适度出售并及时补种,以防原有生态系统的   被破坏。
【答案】(1)保温;二氧化碳;光合;呼吸;有机物(淀粉或糖分)
(2)碳-氧平衡
(3)导管;蒸腾
(4)稳定性(生态平衡)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要想提高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让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分解的少,就会有更多的有机物剩余,就会增产。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温度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夜晚适当降温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分解的有机物少,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积累,进而增产。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空气净化器”
(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我们知道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只用很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叫做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1.(2021·百色模拟)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放出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由图中可知,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
(2)图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0,绿色植物不能进行   ,放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结果。
(3)图中的B点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当达到或超过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产量最高。
【答案】(1)光照强度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等于
(4)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逐渐增强,因此,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2)图中的A点,光照强度为0,绿色植物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3)B点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正好相等,表示此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从图中可知,在C点时的光照强度下,该绿色植物达到了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以当达到或超过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产量最高。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2.(2021七上·肥城期末)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与去路,A、B代表细胞结构,数码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乙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该绿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结构[   ]   产生的,①、②表示细胞结构A进行   (填生理活动)时的物质来源和去路。
(2)图乙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   ,此时叶肉细胞中存在的气体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码)。
(3)影响曲线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两种环境因素是   。
(4)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该植物的呼吸作用,他把几株新鲜的带叶枝条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黑暗环境中放置12小时后,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插入烧杯中(烧杯底部有燃烧的矮蜡烛),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1)B;线粒体;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③④
(3)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4)不能,因为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1)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甲图中B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甲图中,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结构[B]线粒体。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从甲图中[①]吸收二氧化碳,[②]释放氧气可以看出细胞进行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2)在乙图中,b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主要来自[③]吸收氧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通过[④]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此时叶肉细胞中存在的气体来源或去路是甲图中的[③]释放氧气,[④]吸收二氧化碳。
(3)乙图中影响曲线bc段的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曲线cd段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曲线cd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4)分析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可知,不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因为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 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气 体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部 位 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条 件 在有光时才能进行(白天)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晚上)
原 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 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 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分解的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所需的二氧化碳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33.(2020·海南)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荔枝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荔枝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过程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   。
(2)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Ⅰ或Ⅱ),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   (填a或b或c)相对应。
(3)图乙中曲线Ⅱ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较高。
(4)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
(5)移栽植物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   (填代号a或b或c)生理活动。
【答案】(1)叶绿体
(2)Ⅱ;a
(3)温度
(4)6~18(点)
(5)b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甲中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2)图乙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Ⅱ呼吸作用,与图甲中a的生理活动相对应。(3)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乙中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在12时左右的呼吸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较高。(4)白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因此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6时~18时。(5)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在阴天和傍晚进行,以降低图甲中b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分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图甲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34.(2019七上·罗湖期末)如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   进出的,该结构主要存在于叶的   (填“上表皮”或者“下表皮”)。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此过程在细胞内的   (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   过程。该过程主要在   (填细胞器的名称)中进行。
(4)若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示意图,则c代表   ,并且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   作用。该过程所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   运输的。
【答案】(1)气孔;下表皮
(2)光合作用;叶绿体
(3)呼吸作用;线粒体
(4)水(或水分);蒸腾;筛管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
【解析】【解答】(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气孔进出的,该结构主要存在于叶的下表皮。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过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的能量,在叶绿体把二氧化碳、水分解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应代表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在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应代表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
(4)、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水由根部吸收,所以C代表水;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促进水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所以其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 该过程所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故答案为:(1)、气孔,下表皮;(2)、光合作用,叶绿体;(3)、呼吸作用,线粒体;(4)、水(或水份),蒸腾,筛管。
【分析】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
蒸腾作用: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水分被输导组织运送到茎,再由茎的输导组织送到叶脉,少部分被运送到叶肉组织进行光合作用,大部分在叶表皮进行蒸腾作用,散发在大气中;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绿色植物利用光的能量,在叶绿体把二氧化碳、水分解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指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