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章末检测——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021-2022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徐州期中)“人间三月芳菲始,踏青赏花正当时”,徐州龟山探梅园的梅花逐步进入盛花期,引得市民纷纷前来一睹芳容,与梅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壁
2.(2021七下·宜兴期中)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壁 B.②是细胞质
C.③是叶绿体 D.②内没有线粒体
3.(2021·五通桥模拟)细胞能让其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能起这一作用的结构是细胞中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2021·四川)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都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为制作临时装片做好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滴加的清水 B.都是滴加的生理盐水
C.两个实验滴加的液体不同 D.都是滴加的稀碘液
5.(2021·乐山模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叶肉细胞时,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膜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液泡
C.细胞壁和叶绿体 D.细胞核和液泡
6.(2021七下·宜兴期中)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7.(2021七上·武昌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荷斯坦纯种奶牛克隆出的高产奶牛,年产奶量达10吨,是普通奶牛产奶量的3倍多。下图所示为克隆奶牛的具体过程。克隆牛的大多数特征( )
A.与a最相似 B.与b最相似
C.与c最相似 D.与a、b、c都不像
8.(2021七上·卫辉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
9.(2021六上·济宁期末)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10.(2021六上·济宁期末)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B.
C. D.
11.(2021七上·重庆期末)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先滴上碘液,再盖上盖玻片
B.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的表皮上
C.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
D.先盖上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12.(2021七上·西宁期末)下列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3.(2021七上·海东期末)显微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 )
A.转动反光镜 B.移动玻片标本
C.更换目镜 D.转动转换器
14.(2021七上·海东期末)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
A.切片 B.永久装片 C.涂片 D.临时装片
15.(2021七上·汇川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B.物像不是很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C.视野很暗——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D.物像在右上方——往左上方移动玻片
16.(2021七上·汇川期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东坡的诗句。荔枝很甜,因其果肉细胞内糖分含量很高。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细胞的( )
A.细胞质内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叶绿体中
17.(2021七上·大埔期末)玻片标本上写有“p”字样,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 )
A.p B.q C.b D.d
18.(2021七上·澄海期末)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19.(2020七上·高州月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B.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D.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20.(2020七上·赣州月考)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④和⑤分别是转换器和物镜
B.转动②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③的作用是调节物像、放大倍数
D.光线暗时可用⑦的凹面镜对光
21.(2020七上·岳池期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撕取材料 ③用稀碘液染色 ④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⑤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⑥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A.④⑤②⑥①③ B.④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⑤②⑥③①
22.(2020七上·合肥期中)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必须是( )
A.薄而透明 B.薄而活的
C.活的且染过色的 D.刚死的且透明的
23.(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所示,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右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左边
24.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遮光器和反光镜
C.反光镜和通光孔 D.反光镜和载物台
25.细胞结构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二、连线题
26.(2020七上·芜湖期中)请将下列相对应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三、判断题
27.(2021七上·兴仁期末)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8.(2021七上·北京期末)为了看清楚所要观察的物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越好。
29.(2018七上·玉州期中)显微镜使用完毕后,最好能用干净的抹布擦净其外表和镜头.(判断对错)
30.目前克隆人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完全可行的。(判断对错)
31.(2019七上·娄底期中)某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建“稻虾共作”基地12万亩。其中水稻、小龙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1七下·宜兴期中)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装片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将图中①~④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
(2)图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3)一般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位置及状态应该是图中的 。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A. . B.
C. D.
五、综合题
33.(2020七上·酒泉期中)根据图动植物细胞基本模式图回答问题
(1)图 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2)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 ,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 。原因是植物细胞有[ ] ,因此不会吸水破裂。
(4)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
(5)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的目的是 。
(6)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会先复制,因此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4.(2020七上·霍林郭勒期中)如图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 。
(2)步骤D中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进行步骤A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
(4)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对标本进行染色。
(5)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和下降需要转动[ ]粗准焦螺旋,想观察更清晰的视野,需要调节[ ] 。
(6)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则需要调节遮光器和[ ] 。
35.(2020七上·宜兴期中)请根据所学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要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升降,则应旋转的部位是[⑦] (填名称)。
(2)如果视野光线太暗,则应调节[ ](填序号)和⑥。
(3)图乙中,如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那么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 填序号)。
(4)如果用高倍镜观察物体,那么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表示准确的是 (填序号)。
(5)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载玻片应该向 移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与梅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液泡。B正确。
【分析】 细胞液中有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和有颜色的物质,如使植物花瓣、果皮呈现红、蓝、紫等不同颜色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中。
2.【答案】B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膜,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②是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③是细胞核,不是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动物细胞内具有线粒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一层极薄的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也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维持细胞的内部环境;细胞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有关;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3.【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细胞中,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4.【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为保证滴加适量的液体,必须用滴管来向载玻片上滴加液体;染色时应该滴加稀碘液,具体方法是: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故答案为:C。
【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5.【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植物的叶片结构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因为细胞膜紧贴于细胞壁,比较薄,而线粒体比较小而且需要染色才能看到,所以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膜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6.【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一滴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就会吸水膨胀而破裂、变形,影响观察,A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错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能往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D正确。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保持细胞的形态);(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7.【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良种母牛a为克隆奶牛提供了细胞核,普通母牛b提供的是无核卵细胞,普通母牛c提供了胎儿发育的场所。由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物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因此克隆奶牛的遗传物质都是来自良种母牛a,克隆牛的大多数特征与良种母牛a最相似。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8.【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A不符合题意。
B.低倍镜下,细胞体积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所以观察时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象是“b”,载玻片上的实物应该为“q”,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9.【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乙和丙组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10.【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故答案为:A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1.【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12.【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①细胞壁 、 ⑤液泡、 ⑥叶绿体;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3.【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点,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动,则污点在物镜上。反光镜是调节光线亮度的,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4.【答案】C
【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
【解析】【解答】切片是用固体材料切取薄片制成的,如椴树茎横切片;涂片是用液体材料或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制作而成的,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装片时撕取、刮取或挑取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因此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该标本称为涂片。
故答案为:C。
【分析】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菠菜叶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切片。
15.【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可以改变物像大小的有目镜、物镜,则当物像太小可以通过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放大物像,A不符合题意。
B.可以调节镜筒高低的有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其中细准焦螺旋能够较小范围地调整观察物像的适当距离,使物像更加清晰,则当物像不是很清晰时,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不符合题意。
C.可以调节视野明亮程度的有反光镜、遮光器,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旋转180度)。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位于实际载玻片的左下方,则向右上方移动玻片能将物像位于视野中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6.【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细胞质内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所以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细胞质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17.【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18.【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由分析和题意可知:①是盖,②是染,③是展,④是滴。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9.【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选项B合乎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20.【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A不符合题意。
B.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转动②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B不符合题意。
C.③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符合题意。
D.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故光线暗时可用⑦反光镜的凹面镜对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1.【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第一步:“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第三步:“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第五步:“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第六步:“染”,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正确是顺序是:④⑤②⑥①③。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临时玻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22.【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放在显微镜下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的处理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材料薄而透明,厚薄均匀.显微镜成倒像.
23.【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而实际上,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2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光圈,通过控制光圈的大小能调节光线的强弱。小光圈穿过的光线弱;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强。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的凹面镜。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弱;凹面镜放射的光线强。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上两个调节光线强度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25.【答案】D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功能。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遗传和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器生存的液体环境;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的能量转化为可以直接被细胞利用的能量。故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线粒体的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26.【答案】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结构中,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的是细胞壁;储存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动力车间,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使光能变成化学能的是叶绿体;液泡内含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储存营养物质。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某些细胞中,如根部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为了看清楚所要观察的物体,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可能要观察的结构就不在视野中,并非放大倍数越大越好,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选用合适的放大倍数;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克隆技术与伦理
【解析】【解答】利用克隆技术目前可以成功克隆出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猴、克隆兔。但还没有成功克隆出人,因为存在伦理问题,在道德和观念上不可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水稻、小龙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2.【答案】(1)④③①②
(2)碘液(或碘酒);清水
(3)③
(4)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所以正确的④③①②。
(2)步骤②表示染色,用的液体应为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步骤④表示滴加液体,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正常状态.
(3)观察时,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③正确。
(4)盖盖玻片时,应该先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液滴边缘,再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B正确。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放、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33.【答案】(1)甲;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④;细胞核
(3)清水;生理盐水;①;细胞壁
(4)③;叶绿体
(5)防止产生气泡
(6)不变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图甲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则图甲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乙是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图中的④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则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④细胞核。(3)图中的①是细胞壁。在清水环境中,植物细胞由于具有保护和支持的①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破裂;但动物细胞没有①细胞壁,会因吸水而破裂。因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维持动物细胞的形态)。
(4)图中的③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的质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5)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防止出现气泡。
(6)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4.【答案】(1)DCAB
(2)清水;生理盐水
(3)气泡
(4)稀碘液(或碘液)
(5)2;3;细准焦螺旋
(6)7;反光镜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由图可知:A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变异过程;C“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D“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故正确顺序是:DCAB。
(2)制作洋葱鳞片叶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
(3)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载玻片上的水就可以慢慢的把盖玻片下面的空气赶走,盖玻片下面就不会出现气泡.所以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因此,进行步骤A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4)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液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其作用是对标本进行染色。
(5)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2粗准焦螺旋,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物象,需要调节3细准焦螺旋。
(6)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因此,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则需要调节遮光器和7反光镜。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35.【答案】(1)粗准焦螺旋
(2)⑤
(3) 、
(4)
(5)左上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调节镜筒的升降,要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粗准焦螺旋,要使镜筒在较小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所以在光线太暗时,为了增加进光量,使视野变亮,应该调节⑤遮光器选用较大的光圈和⑥反光镜。(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反之,如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那么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11)、(14)。(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载物台越近,正确的是(13)。(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所要观察的物像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甲图: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④载物台,⑤遮光器,⑥反光镜,⑦粗准焦螺旋,⑧细准焦螺旋,⑨镜臂,⑩镜柱。
乙图:目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为低倍目镜, 为高倍目镜, 为高倍物镜, 为低倍物镜,解答即可。
1 / 1初中生物七上章末检测——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021-2022人教版)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徐州期中)“人间三月芳菲始,踏青赏花正当时”,徐州龟山探梅园的梅花逐步进入盛花期,引得市民纷纷前来一睹芳容,与梅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壁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与梅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液泡。B正确。
【分析】 细胞液中有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和有颜色的物质,如使植物花瓣、果皮呈现红、蓝、紫等不同颜色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中。
2.(2021七下·宜兴期中)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胞壁 B.②是细胞质
C.③是叶绿体 D.②内没有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①是细胞膜,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②是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③是细胞核,不是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动物细胞内具有线粒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一层极薄的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也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维持细胞的内部环境;细胞质--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与生物的遗传有关;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3.(2021·五通桥模拟)细胞能让其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能起这一作用的结构是细胞中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C、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细胞中,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4.(2021·四川)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都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为制作临时装片做好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滴加的清水 B.都是滴加的生理盐水
C.两个实验滴加的液体不同 D.都是滴加的稀碘液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为保证滴加适量的液体,必须用滴管来向载玻片上滴加液体;染色时应该滴加稀碘液,具体方法是: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故答案为:C。
【分析】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5.(2021·乐山模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的叶肉细胞时,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 )
A.细胞膜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液泡
C.细胞壁和叶绿体 D.细胞核和液泡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植物的叶片结构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因为细胞膜紧贴于细胞壁,比较薄,而线粒体比较小而且需要染色才能看到,所以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膜和线粒体。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6.(2021七下·宜兴期中)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一滴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就会吸水膨胀而破裂、变形,影响观察,A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B错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能往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D正确。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为了保持细胞的形态);(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7.(2021七上·武昌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荷斯坦纯种奶牛克隆出的高产奶牛,年产奶量达10吨,是普通奶牛产奶量的3倍多。下图所示为克隆奶牛的具体过程。克隆牛的大多数特征( )
A.与a最相似 B.与b最相似
C.与c最相似 D.与a、b、c都不像
【答案】A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良种母牛a为克隆奶牛提供了细胞核,普通母牛b提供的是无核卵细胞,普通母牛c提供了胎儿发育的场所。由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物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因此克隆奶牛的遗传物质都是来自良种母牛a,克隆牛的大多数特征与良种母牛a最相似。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8.(2021七上·卫辉期末)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A不符合题意。
B.低倍镜下,细胞体积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多,所以观察时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B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当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象是“b”,载玻片上的实物应该为“q”,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9.(2021六上·济宁期末)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乙和丙组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10.(2021六上·济宁期末)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故答案为:A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1.(2021七上·重庆期末)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先滴上碘液,再盖上盖玻片
B.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的表皮上
C.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
D.先盖上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答案】D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12.(2021七上·西宁期末)下列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①细胞壁 、 ⑤液泡、 ⑥叶绿体;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3.(2021七上·海东期末)显微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 )
A.转动反光镜 B.移动玻片标本
C.更换目镜 D.转动转换器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点,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动,则污点在物镜上。反光镜是调节光线亮度的,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4.(2021七上·海东期末)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
A.切片 B.永久装片 C.涂片 D.临时装片
【答案】C
【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
【解析】【解答】切片是用固体材料切取薄片制成的,如椴树茎横切片;涂片是用液体材料或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制作而成的,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装片时撕取、刮取或挑取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因此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该标本称为涂片。
故答案为:C。
【分析】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菠菜叶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切片。
15.(2021七上·汇川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B.物像不是很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C.视野很暗——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D.物像在右上方——往左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可以改变物像大小的有目镜、物镜,则当物像太小可以通过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放大物像,A不符合题意。
B.可以调节镜筒高低的有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其中细准焦螺旋能够较小范围地调整观察物像的适当距离,使物像更加清晰,则当物像不是很清晰时,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不符合题意。
C.可以调节视野明亮程度的有反光镜、遮光器,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旋转180度)。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位于实际载玻片的左下方,则向右上方移动玻片能将物像位于视野中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6.(2021七上·汇川期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东坡的诗句。荔枝很甜,因其果肉细胞内糖分含量很高。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细胞的( )
A.细胞质内 B.细胞核中 C.液泡中 D.叶绿体中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细胞质内液泡,叶绿体等细胞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色素等物质,所以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C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细胞质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17.(2021七上·大埔期末)玻片标本上写有“p”字样,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 )
A.p B.q C.b D.d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18.(2021七上·澄海期末)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由分析和题意可知:①是盖,②是染,③是展,④是滴。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19.(2020七上·高州月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B.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D.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选项B合乎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20.(2020七上·赣州月考)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④和⑤分别是转换器和物镜
B.转动②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③的作用是调节物像、放大倍数
D.光线暗时可用⑦的凹面镜对光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A不符合题意。
B.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故转动②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B不符合题意。
C.③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符合题意。
D.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故光线暗时可用⑦反光镜的凹面镜对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21.(2020七上·岳池期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①盖上盖玻片 ②撕取材料 ③用稀碘液染色 ④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⑤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⑥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A.④⑤②⑥①③ B.④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②⑥③⑤ D.④⑤②⑥③①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第一步:“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第三步:“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第四步:“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第五步:“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第六步:“染”,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正确是顺序是:④⑤②⑥①③。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临时玻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22.(2020七上·合肥期中)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标本必须是( )
A.薄而透明 B.薄而活的
C.活的且染过色的 D.刚死的且透明的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放在显微镜下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的处理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材料薄而透明,厚薄均匀.显微镜成倒像.
23.(2018七上·阳江月考)如图所示,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中箭头)和叶绿体(图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右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左边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而实际上,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看到的图形.
24.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遮光器和反光镜
C.反光镜和通光孔 D.反光镜和载物台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光圈,通过控制光圈的大小能调节光线的强弱。小光圈穿过的光线弱;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强。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的凹面镜。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弱;凹面镜放射的光线强。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上两个调节光线强度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25.细胞结构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答案】D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功能。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遗传和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器生存的液体环境;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的能量转化为可以直接被细胞利用的能量。故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线粒体的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二、连线题
26.(2020七上·芜湖期中)请将下列相对应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答案】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结构中,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的是细胞壁;储存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动力车间,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使光能变成化学能的是叶绿体;液泡内含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储存营养物质。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三、判断题
27.(2021七上·兴仁期末)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答案】错误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某些细胞中,如根部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8.(2021七上·北京期末)为了看清楚所要观察的物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越好。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为了看清楚所要观察的物体,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可能要观察的结构就不在视野中,并非放大倍数越大越好,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选用合适的放大倍数;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29.(2018七上·玉州期中)显微镜使用完毕后,最好能用干净的抹布擦净其外表和镜头.(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 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
30.目前克隆人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完全可行的。(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克隆技术与伦理
【解析】【解答】利用克隆技术目前可以成功克隆出克隆羊、克隆牛、克隆猴、克隆兔。但还没有成功克隆出人,因为存在伦理问题,在道德和观念上不可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
31.(2019七上·娄底期中)某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建“稻虾共作”基地12万亩。其中水稻、小龙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答案】正确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水稻、小龙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1七下·宜兴期中)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装片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分析回答。
(1)将图中①~④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排序: 。
(2)图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和 。
(3)一般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位置及状态应该是图中的 。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A. . B.
C. D.
【答案】(1)④③①②
(2)碘液(或碘酒);清水
(3)③
(4)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吸、染。所以正确的④③①②。
(2)步骤②表示染色,用的液体应为碘液,目的是为了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步骤④表示滴加液体,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正常状态.
(3)观察时,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③正确。
(4)盖盖玻片时,应该先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液滴边缘,再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B正确。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放、展、盖、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用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五、综合题
33.(2020七上·酒泉期中)根据图动植物细胞基本模式图回答问题
(1)图 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2)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 ,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 。原因是植物细胞有[ ] ,因此不会吸水破裂。
(4)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 。
(5)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的目的是 。
(6)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会先复制,因此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甲;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④;细胞核
(3)清水;生理盐水;①;细胞壁
(4)③;叶绿体
(5)防止产生气泡
(6)不变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图甲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则图甲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乙是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图中的④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则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④细胞核。(3)图中的①是细胞壁。在清水环境中,植物细胞由于具有保护和支持的①细胞壁,不会因吸水而破裂;但动物细胞没有①细胞壁,会因吸水而破裂。因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维持动物细胞的形态)。
(4)图中的③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的质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5)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防止出现气泡。
(6)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4.(2020七上·霍林郭勒期中)如图甲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乙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方法步骤,将甲图中各步骤进行排序: 。
(2)步骤D中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液体是 ,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进行步骤A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
(4)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对标本进行染色。
(5)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和下降需要转动[ ]粗准焦螺旋,想观察更清晰的视野,需要调节[ ] 。
(6)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则需要调节遮光器和[ ] 。
【答案】(1)DCAB
(2)清水;生理盐水
(3)气泡
(4)稀碘液(或碘液)
(5)2;3;细准焦螺旋
(6)7;反光镜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由图可知:A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变异过程;C“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D“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故正确顺序是:DCAB。
(2)制作洋葱鳞片叶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
(3)在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载玻片上的水就可以慢慢的把盖玻片下面的空气赶走,盖玻片下面就不会出现气泡.所以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因此,进行步骤A时,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4)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液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其作用是对标本进行染色。
(5)在低倍显微镜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需要转动2粗准焦螺旋,如果想获得更清晰的物象,需要调节3细准焦螺旋。
(6)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亮度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所以如果光线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因此,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较暗,则需要调节遮光器和7反光镜。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35.(2020七上·宜兴期中)请根据所学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要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升降,则应旋转的部位是[⑦] (填名称)。
(2)如果视野光线太暗,则应调节[ ](填序号)和⑥。
(3)图乙中,如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那么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 填序号)。
(4)如果用高倍镜观察物体,那么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表示准确的是 (填序号)。
(5)如果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载玻片应该向 移动。
【答案】(1)粗准焦螺旋
(2)⑤
(3) 、
(4)
(5)左上方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调节镜筒的升降,要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粗准焦螺旋,要使镜筒在较小范围内升降,应旋转的部位是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所以在光线太暗时,为了增加进光量,使视野变亮,应该调节⑤遮光器选用较大的光圈和⑥反光镜。(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反之,如果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那么应选择的一组镜头是(11)、(14)。(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载物台越近,正确的是(13)。(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所要观察的物像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那么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甲图:①目镜,②镜筒,③物镜,④载物台,⑤遮光器,⑥反光镜,⑦粗准焦螺旋,⑧细准焦螺旋,⑨镜臂,⑩镜柱。
乙图:目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 为低倍目镜, 为高倍目镜, 为高倍物镜, 为低倍物镜,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