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八上——动物的运动(2021-2022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八上——动物的运动(2021-2022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7 09:49:43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八上——动物的运动(2021-2022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石河子期末)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什么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这个结构是(  )
A.骨骼肌 B.肌腱 C.关节 D.肱二头肌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是动力作用,骨自身不能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肌腱使骨骼肌更牢固的附着在骨上,B不符合题意。
C、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牵拉骨,使骨绕关节运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符合题意。
D、肱二头肌是人的上肢肌肉,所起的是动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2.(2021八上·西宁期末)下列组成运动系统的器官是(  )
A.骨、神经、骨骼肌 B.骨、血管、神经
C.肌肉、关节、骨 D.脑、关节、骨骼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3.(2021八上·海东期末)骨骼肌包括两部分,中间较粗的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分别是 (  )
A.肌腱、肌腹 B.肌腹、肌腱 C.神经,脂肪 D.脂肪、神经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故答案为:B。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4.(2021八上·盐田期末)如图,当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脉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骨、骨骼肌、关节的配合,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2021七上·滕州期末)有军人保家卫国,我们才能享有平静安详的生活。如图所示,在军人敬礼的动作中,其上臂主要肌肉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军人敬礼的动作中,属于屈肘,故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6.(2021八下·淮南期中)少年儿童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骼就会变形,原因是(  )
A.骨中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B.骨中有机物少,无机物多
C.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含量相等
D.骨中有机物的含量多于1/3,骨弹性大
【答案】D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骨的成分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在儿童少年期,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少年儿童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在成年期,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在老年期,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骨弹性小,易骨折。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 年 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7.(2021·平桂模拟)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动物—运动—身体结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蛇﹣爬行﹣四肢 B.青鱼﹣游泳﹣鳍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蝗虫﹣跳跃﹣三对足
【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蛇没有四肢,A符合题意。
B.鱼类靠鳍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C不符合题意。
D.蝗虫靠三对足爬行和跳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 。鱼类的运动器官是鳍,昆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结通常称为关节,人体大部分的骨连结是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
8.(2021八上·长垣期末)如图是人体长骨解剖结构示意图,人类终生有造血功能的骨髓位于图中的(  )
A.①一一骨松质内 B.②一骨密质内 B.
C.③一骨髓腔内 D.④一骨膜内
【答案】A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A.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A符合题意。
B.②是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B不符合题意。
C.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失血过多时,可以转化为红骨髓。C不符合题意。
D.骨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以及成骨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长骨的结构与功能:
9.(2021八上·大名期末)能够正确表示肌肉、骨与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虽然附着在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A不符合题意。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符合题意。
C.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不符合题意。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骨骼肌通过两端的白色的肌腱连接在不同的骨上。图示如下:
10.(2021八上·新丰期末)如下图是人体关节示意图,图中关节软骨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头,③关节软骨,④关节窝,⑤关节腔,故答案为:B。
【分析】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等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滑液,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11.(2020八上·保亭期中)兔子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它的前肢短,后肢长,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A.行走 B.爬行 C.跳跃 D.奔跑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兔子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强键而有力,适于跳跃。C正确。
【分析】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征。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12.(2020八上·埇桥期中)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松质的腔隙内和骨髓腔均为红色,这只猪是 (  )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答案】B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此猪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幼年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 年 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13.(2020八上·江都期中)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B.人体的骨骼由600多块骨组成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
D.人体的骨骼由许多骨与骨骼肌组成
【答案】C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A.人体的骨共有206块、而不是206块骨骼,A错误。
B.人体的骨骼肌由600多块,而不是骨骼由600多块,B错误。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C正确。
D.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不包括骨骼肌,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骨有很多块,骨之间以骨连接的形式构成骨骼,按头、躯干、四肢部位的不同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
14.(2020八上·安阳期中)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草履虫、乌贼、袋鼠 B.蝗虫、蝙蝠、鸵鸟
C.家猫、家狗、家鸽 D.金鱼、草履虫、对虾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旋转游动,乌贼是水生的,运动方式为游泳,袋鼠运动方式为跳跃,A不符合题意;
B.鸵鸟不能飞行,蝗虫、蝙蝠两个可飞行,B不符合题意;
C.家猫、家狗运动方式以行走为主,家鸽为飞行,C不符合题意
D.金鱼、草履虫、对虾都为水生,运动方式为游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主要有飞行、游泳、行走等,据此答题。
15.(2020八上·濉溪期中)美丽的大海上,海鸥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海鸥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可见,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16.(2020八上·濉溪期中)下列不属于中轴骨的(  )
A.椎骨 B.肩胛骨 C.胸骨 D.肋骨
【答案】B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骨、胸骨组成,而肩胛骨属于附肢骨。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颅骨和躯干骨组成,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颅骨是头部的骨性支架,由脑颅和面颅组成。躯干骨包括脊椎骨、肋骨和胸骨,它们参与构成了脊柱、胸廓和骨盆。
17.(2020八上·顺德月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节囊可以保护关节不易脱臼
B.运动所需动力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
C.关节腔里的韧带使关节保持灵活
D.骨骼肌收缩时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A说法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引着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运动,所以骨骼肌在运动中起提供动力的作用,B说法正确。
C、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可见C说法错误。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所以,骨骼肌收缩时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特点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是关节,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18.(2020八上·揭阳月考)哺乳动物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参与配合的系统有(  )
A.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是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内分泌、神经、生殖等八大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 例如,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9.(2020八上·河源月考)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下列运动形式与其依靠的结构对应错误的是(  )
A.骏马奔跑-强健的四肢 B.鱼类洄游-鳃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大雁南飞-翼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骏马靠四肢奔跑,速度快,故A正确。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进行洄游,故B错误。
C.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故C正确。
D.大雁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靠翼飞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20.(2020八上·濉溪月考)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  )
A.蚯蚓——爬行 B.青蛙——跳跃游泳
C.家鸽——飞行 D.白鳍豚——游泳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运动方式是蠕动,A错误。
B、青蛙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青蛙的腿前短后长,故在陆地上青蛙可以跳跃,B正确。
C、家鸽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在陆地上是行走,运动方式是飞行和行走,C正确。
D、白鳍豚生活在水中,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21.(2020·东城模拟)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如图甲)。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当患者关节损伤严重时,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来代替受损关节(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
B.结构③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
C.人工关节可替代受损的④关节头和⑥关节窝
D.膝关节的复杂性体现在除基本结构外,还有髌骨和半月板等结构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甲图中的结构①是关节腔,里面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A正确。
B.甲图中的结构③是分布在关节面上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B错误。
C.甲图中的④是关节头,⑥是关节窝,用乙图中的人工关节可以替代受损的④关节头和⑥关节窝,C正确。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由甲图可以看出,膝关节的复杂性除了基本结构外,还有髌骨和半月板等结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2.(2020七下·铁东期中)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总量为9克的尸骨骨质,然后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到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7克。此骨是(  )
A.儿童骨 B.青年入骨 C.成年人骨 D.老年人骨
【答案】D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取该死者的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7克,多于2/3,由此判断该死者应处于老年期。
故答案为:D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23.人在狂笑时若用力过猛,会出现上下颌不能合拢的现象,这是由于(  )
A.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关节腔内有滑液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脱臼的问题,首先明确关节的结构。狂笑过猛,是一种脱臼现象。据此分析解答。关节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需要熟练掌握。
24.跑步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骨连结就是关节
C.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D.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叙述正确;B.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B叙述错误;C.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叙述正确;D.人体的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不能将骨复位,因此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D叙述正确.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骨骼肌有肌腱和肌腹组成。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25.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二、判断题
26.(2020八上·芜湖期中)骨骼肌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组成。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骨骼肌两端是乳白色的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骨骼肌的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27.(2020·鸡西)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完成动作。
【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8.(2016八上·沭阳期中)人体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骨髄腔中的黄骨髓能暂时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9.(2015·冷水江模拟)双手用力提重物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错误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30.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骨膜中。(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生长.
三、连线题
31.(2016八上·江津月考)将下列动物与相应的运动方式匹配起来
草鱼     A、爬行
鳄鱼     B、游泳
蚯蚓     C、蠕动
袋鼠     D、飞行
蝴蝶     E、跳跃
【答案】B;A;C;E;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动物的运动,增加了动物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能够快速找到较多食物和配偶,也有利于快速躲避敌害,保护自己。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 跳跃 奔跑 游泳 攀援)但是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如草鱼生活在水中以游泳为主,鳄鱼以爬行为主,蚯蚓是蠕动,袋鼠生活在草原上以跳跃为主,蝴蝶有翅膀,以飞行为主。
故答案为:B;A;C;E;D
【分析】动物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0八上·西城期末)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1。
表1 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
组别 膝关节 软骨厚度(微米)
a 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 263
b 295
c 332
d 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 189
(1)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骨骼肌的   提供动力,牵拉   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   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下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   ]   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 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   的特性。
(3)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   作用,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   ,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   (写出一条即可)。
(4)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   (填“低”或“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   。
【答案】(1)收缩;骨;神经
(2)②;关节腔;灵活
(3)对照;减小实验误差;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天均训练大鼠1小时等
(4)增厚;中;运动强度要适当,以中等强度为宜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结构与成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2)②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如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则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的变量是老鼠的运动强度,a组作为对照组,bcd作为实验组,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除了老鼠的运动强度发生变化外,其余条件都没变,体现了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如: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天均训练大鼠1小时等。(4)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强度运动使大鼠关节软骨增厚,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因此我们要适当运动,以中等强度为宜,尽量减少高强度运动。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五、综合题
33.(2019八上·凤山期中)观察如图动物的运动方式,回答问题。
(1)请填写对应图中动物的运动方式:①   ;②   ;③   。
(2)由此可见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   的现象。
【答案】(1)跳跃;爬行;飞行
(2)相适应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①是袋鼠,运动方式是跳跃;②是蛇,运动方式是爬行;③是海鸥,运动方式是飞行。(2)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析】动物由于运动器官不同,所以它们的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34.(2021八上·澄城期末)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2]是   
(2)在图A的动作中,[1]和[2]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1]和[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的支配下。
(4)当手自然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
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
【答案】(1)肱三头肌
(2)收缩;舒张
(3)神经系统
(4)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1肱二头肌和2肱三头肌相互配合。
(2)图A的动作为屈肘动作,人体屈肘时,1肱二头肌收缩,拉动骨绕肘关节产生屈肘运动,此时2肱三头肌舒张。
(3)运动的产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不能运动,骨的运动需要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当手自然下垂时,手没有用力,此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都处于舒张状态,人体此时会感觉很轻松。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35.(2021八上·新丰期末)下图是长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长骨是由骨膜、   和   构成的器官。
(2)骨膜内的血管对骨有   作用,骨膜内层的   与骨的长粗和修复有关。
(3)在[3]   中有骨髓,幼年期时呈   色,具有   功能。
(4)[   ]骨松质与[   ]   合称为骨质。
【答案】(1)骨质;骨髓
(2)营养;成骨细胞
(3)骨髓腔;红;造血
(4)1;2;骨密质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 (1)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髓、骨质三部分,骨膜:有神经、血管,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髓:幼年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时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
(2)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层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3)由上述分析可知,在[3]骨髓腔中有骨髓,幼年期时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成年时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4)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故[1]骨松质与[2]骨密质合称为骨质。
【分析】识图:(1)骨松质(2)骨密质(3)骨髓(4)骨膜
36.(2020八上·仪征期中)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最后一项集体比赛是男子4×100米接力,请据图回答下问题:
(1)运动前应充分热身,防止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关节头从[ 3 ]   中滑脱出,造成脱臼。[
5 ]   中含有滑液,也可以减少运动中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
(2)图二中的两个运动员交接棒时所用的胳膊都是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使手臂伸直,从而完成交接棒的动作。
(3)人体在运动时,   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关节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骨在运动中起到   的作用。
【答案】(1)关节窝;关节腔
(2)舒张;收缩
(3)骨骼肌;杠杆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脱臼是1关节头从3关节窝滑脱出来,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5关节腔中含有滑液,可以减少运动中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运动员交接棒时,使前臂伸直,从而完成交接棒的动作。(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说明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1关节头,2关节软骨,3关节窝,4关节囊,5关节腔。
1 / 1初中生物八上——动物的运动(2021-2022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石河子期末)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什么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这个结构是(  )
A.骨骼肌 B.肌腱 C.关节 D.肱二头肌
2.(2021八上·西宁期末)下列组成运动系统的器官是(  )
A.骨、神经、骨骼肌 B.骨、血管、神经
C.肌肉、关节、骨 D.脑、关节、骨骼
3.(2021八上·海东期末)骨骼肌包括两部分,中间较粗的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分别是 (  )
A.肌腱、肌腹 B.肌腹、肌腱 C.神经,脂肪 D.脂肪、神经
4.(2021八上·盐田期末)如图,当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脉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5.(2021七上·滕州期末)有军人保家卫国,我们才能享有平静安详的生活。如图所示,在军人敬礼的动作中,其上臂主要肌肉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6.(2021八下·淮南期中)少年儿童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骼就会变形,原因是(  )
A.骨中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B.骨中有机物少,无机物多
C.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含量相等
D.骨中有机物的含量多于1/3,骨弹性大
7.(2021·平桂模拟)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动物—运动—身体结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蛇﹣爬行﹣四肢 B.青鱼﹣游泳﹣鳍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蝗虫﹣跳跃﹣三对足
8.(2021八上·长垣期末)如图是人体长骨解剖结构示意图,人类终生有造血功能的骨髓位于图中的(  )
A.①一一骨松质内 B.②一骨密质内 B.
C.③一骨髓腔内 D.④一骨膜内
9.(2021八上·大名期末)能够正确表示肌肉、骨与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
A. B.
C. D.
10.(2021八上·新丰期末)如下图是人体关节示意图,图中关节软骨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11.(2020八上·保亭期中)兔子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它的前肢短,后肢长,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A.行走 B.爬行 C.跳跃 D.奔跑
12.(2020八上·埇桥期中)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松质的腔隙内和骨髓腔均为红色,这只猪是 (  )
A.老母猪 B.幼年猪 C.大公猪 D.成年猪
13.(2020八上·江都期中)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B.人体的骨骼由600多块骨组成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
D.人体的骨骼由许多骨与骨骼肌组成
14.(2020八上·安阳期中)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草履虫、乌贼、袋鼠 B.蝗虫、蝙蝠、鸵鸟
C.家猫、家狗、家鸽 D.金鱼、草履虫、对虾
15.(2020八上·濉溪期中)美丽的大海上,海鸥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
16.(2020八上·濉溪期中)下列不属于中轴骨的(  )
A.椎骨 B.肩胛骨 C.胸骨 D.肋骨
17.(2020八上·顺德月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关节囊可以保护关节不易脱臼
B.运动所需动力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
C.关节腔里的韧带使关节保持灵活
D.骨骼肌收缩时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
18.(2020八上·揭阳月考)哺乳动物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参与配合的系统有(  )
A.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19.(2020八上·河源月考)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下列运动形式与其依靠的结构对应错误的是(  )
A.骏马奔跑-强健的四肢 B.鱼类洄游-鳃
C.蚯蚓蠕动-肌肉和刚毛 D.大雁南飞-翼
20.(2020八上·濉溪月考)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  )
A.蚯蚓——爬行 B.青蛙——跳跃游泳
C.家鸽——飞行 D.白鳍豚——游泳
21.(2020·东城模拟)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如图甲)。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老年病,当患者关节损伤严重时,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来代替受损关节(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内有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
B.结构③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牢固性
C.人工关节可替代受损的④关节头和⑥关节窝
D.膝关节的复杂性体现在除基本结构外,还有髌骨和半月板等结构
22.(2020七下·铁东期中)法医为判定一死者年龄,称取总量为9克的尸骨骨质,然后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到灰白色,再称其重量为7克。此骨是(  )
A.儿童骨 B.青年入骨 C.成年人骨 D.老年人骨
23.人在狂笑时若用力过猛,会出现上下颌不能合拢的现象,这是由于(  )
A.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D.关节腔内有滑液
24.跑步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骨连结就是关节
C.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D.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25.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二、判断题
26.(2020八上·芜湖期中)骨骼肌由肌腹、肌腱、血管和神经组成。
27.(2020·鸡西)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完成动作。
28.(2016八上·沭阳期中)人体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骨髄腔中的黄骨髓能暂时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29.(2015·冷水江模拟)双手用力提重物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0.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修复有关的成骨细胞位于骨膜中。(  )
三、连线题
31.(2016八上·江津月考)将下列动物与相应的运动方式匹配起来
草鱼     A、爬行
鳄鱼     B、游泳
蚯蚓     C、蠕动
袋鼠     D、飞行
蝴蝶     E、跳跃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0八上·西城期末)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1。
表1 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
组别 膝关节 软骨厚度(微米)
a 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 263
b 295
c 332
d 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 189
(1)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骨骼肌的   提供动力,牵拉   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   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下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   ]   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 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   的特性。
(3)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   作用,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   ,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   (写出一条即可)。
(4)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   ,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   (填“低”或“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   。
五、综合题
33.(2019八上·凤山期中)观察如图动物的运动方式,回答问题。
(1)请填写对应图中动物的运动方式:①   ;②   ;③   。
(2)由此可见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   的现象。
34.(2021八上·澄城期末)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
(1)[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2]是   
(2)在图A的动作中,[1]和[2]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1]和[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动作是在   的支配下。
(4)当手自然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
A.都收缩 B.都舒张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
35.(2021八上·新丰期末)下图是长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长骨是由骨膜、   和   构成的器官。
(2)骨膜内的血管对骨有   作用,骨膜内层的   与骨的长粗和修复有关。
(3)在[3]   中有骨髓,幼年期时呈   色,具有   功能。
(4)[   ]骨松质与[   ]   合称为骨质。
36.(2020八上·仪征期中)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最后一项集体比赛是男子4×100米接力,请据图回答下问题:
(1)运动前应充分热身,防止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关节头从[ 3 ]   中滑脱出,造成脱臼。[
5 ]   中含有滑液,也可以减少运动中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
(2)图二中的两个运动员交接棒时所用的胳膊都是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使手臂伸直,从而完成交接棒的动作。
(3)人体在运动时,   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关节做伸屈、旋转等动作,说明骨在运动中起到   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是动力作用,骨自身不能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A不符合题意。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肌腱使骨骼肌更牢固的附着在骨上,B不符合题意。
C、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牵拉骨,使骨绕关节运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符合题意。
D、肱二头肌是人的上肢肌肉,所起的是动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2.【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3.【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故答案为:B。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4.【答案】D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骨、骨骼肌、关节的配合,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5.【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军人敬礼的动作中,属于屈肘,故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6.【答案】D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骨的成分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在儿童少年期,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少年儿童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在成年期,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在老年期,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骨弹性小,易骨折。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 年 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7.【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蛇没有四肢,A符合题意。
B.鱼类靠鳍游泳,B不符合题意。
C.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C不符合题意。
D.蝗虫靠三对足爬行和跳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 。鱼类的运动器官是鳍,昆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运动,蚯蚓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蠕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结通常称为关节,人体大部分的骨连结是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
8.【答案】A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A.骨松质内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A符合题意。
B.②是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B不符合题意。
C.幼年时骨髓腔内的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失血过多时,可以转化为红骨髓。C不符合题意。
D.骨膜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以及成骨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长骨的结构与功能:
9.【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骨骼肌虽然附着在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A不符合题意。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符合题意。
C.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不符合题意。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骨骼肌通过两端的白色的肌腱连接在不同的骨上。图示如下:
10.【答案】B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头,③关节软骨,④关节窝,⑤关节腔,故答案为:B。
【分析】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等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滑液,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11.【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兔子的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强键而有力,适于跳跃。C正确。
【分析】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征。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12.【答案】B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此猪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幼年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2/3 多于1/3 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变形
成 年 期 约占2/3 约占1/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2/3 少于1/3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13.【答案】C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A.人体的骨共有206块、而不是206块骨骼,A错误。
B.人体的骨骼肌由600多块,而不是骨骼由600多块,B错误。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C正确。
D.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不包括骨骼肌,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骨有很多块,骨之间以骨连接的形式构成骨骼,按头、躯干、四肢部位的不同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
14.【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为旋转游动,乌贼是水生的,运动方式为游泳,袋鼠运动方式为跳跃,A不符合题意;
B.鸵鸟不能飞行,蝗虫、蝙蝠两个可飞行,B不符合题意;
C.家猫、家狗运动方式以行走为主,家鸽为飞行,C不符合题意
D.金鱼、草履虫、对虾都为水生,运动方式为游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主要有飞行、游泳、行走等,据此答题。
1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海鸥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可见,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16.【答案】B
【知识点】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解析】【解答】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骨、胸骨组成,而肩胛骨属于附肢骨。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颅骨和躯干骨组成,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颅骨是头部的骨性支架,由脑颅和面颅组成。躯干骨包括脊椎骨、肋骨和胸骨,它们参与构成了脊柱、胸廓和骨盆。
17.【答案】C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A说法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运动时,骨骼肌收缩牵引着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运动,所以骨骼肌在运动中起提供动力的作用,B说法正确。
C、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可见C说法错误。
D、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所以,骨骼肌收缩时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特点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是关节,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18.【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不但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是由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内分泌、神经、生殖等八大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 例如,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9.【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骏马靠四肢奔跑,速度快,故A正确。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进行洄游,故B错误。
C.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故C正确。
D.大雁属于鸟类,身体呈流线型,靠翼飞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
2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运动方式是蠕动,A错误。
B、青蛙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青蛙的腿前短后长,故在陆地上青蛙可以跳跃,B正确。
C、家鸽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在陆地上是行走,运动方式是飞行和行走,C正确。
D、白鳍豚生活在水中,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21.【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甲图中的结构①是关节腔,里面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能使关节更加灵活,A正确。
B.甲图中的结构③是分布在关节面上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损伤后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B错误。
C.甲图中的④是关节头,⑥是关节窝,用乙图中的人工关节可以替代受损的④关节头和⑥关节窝,C正确。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由甲图可以看出,膝关节的复杂性除了基本结构外,还有髌骨和半月板等结构,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2.【答案】D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取该死者的骨9克,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称重为7克,多于2/3,由此判断该死者应处于老年期。
故答案为:D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据此答题。
23.【答案】A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狂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脱臼的问题,首先明确关节的结构。狂笑过猛,是一种脱臼现象。据此分析解答。关节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需要熟练掌握。
24.【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叙述正确;B.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能够活动的骨连接是关节,B叙述错误;C.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叙述正确;D.人体的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不能将骨复位,因此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D叙述正确.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连接有三种:活动的骨连接、半活动的骨连接和活动的骨连接;骨骼肌有肌腱和肌腹组成。 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
25.【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骨骼肌两端是乳白色的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题干说法错误。
【分析】骨骼肌的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生长.
31.【答案】B;A;C;E;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动物的运动,增加了动物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能够快速找到较多食物和配偶,也有利于快速躲避敌害,保护自己。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 跳跃 奔跑 游泳 攀援)但是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如草鱼生活在水中以游泳为主,鳄鱼以爬行为主,蚯蚓是蠕动,袋鼠生活在草原上以跳跃为主,蝴蝶有翅膀,以飞行为主。
故答案为:B;A;C;E;D
【分析】动物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32.【答案】(1)收缩;骨;神经
(2)②;关节腔;灵活
(3)对照;减小实验误差;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天均训练大鼠1小时等
(4)增厚;中;运动强度要适当,以中等强度为宜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结构与成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解:(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2)②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如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则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的变量是老鼠的运动强度,a组作为对照组,bcd作为实验组,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除了老鼠的运动强度发生变化外,其余条件都没变,体现了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如: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每天均训练大鼠1小时等。(4)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强度运动使大鼠关节软骨增厚,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因此我们要适当运动,以中等强度为宜,尽量减少高强度运动。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33.【答案】(1)跳跃;爬行;飞行
(2)相适应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①是袋鼠,运动方式是跳跃;②是蛇,运动方式是爬行;③是海鸥,运动方式是飞行。(2)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析】动物由于运动器官不同,所以它们的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34.【答案】(1)肱三头肌
(2)收缩;舒张
(3)神经系统
(4)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1肱二头肌和2肱三头肌相互配合。
(2)图A的动作为屈肘动作,人体屈肘时,1肱二头肌收缩,拉动骨绕肘关节产生屈肘运动,此时2肱三头肌舒张。
(3)运动的产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不能运动,骨的运动需要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当手自然下垂时,手没有用力,此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都处于舒张状态,人体此时会感觉很轻松。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35.【答案】(1)骨质;骨髓
(2)营养;成骨细胞
(3)骨髓腔;红;造血
(4)1;2;骨密质
【知识点】骨的结构与成分
【解析】【解答】 (1)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髓、骨质三部分,骨膜:有神经、血管,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髓:幼年时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时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
(2)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层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3)由上述分析可知,在[3]骨髓腔中有骨髓,幼年期时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成年时是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4)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故[1]骨松质与[2]骨密质合称为骨质。
【分析】识图:(1)骨松质(2)骨密质(3)骨髓(4)骨膜
36.【答案】(1)关节窝;关节腔
(2)舒张;收缩
(3)骨骼肌;杠杆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脱臼是1关节头从3关节窝滑脱出来,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5关节腔中含有滑液,可以减少运动中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运动员交接棒时,使前臂伸直,从而完成交接棒的动作。(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说明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图中1关节头,2关节软骨,3关节窝,4关节囊,5关节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