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1-2022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1-2022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7 12:40:21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1-2022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1·眉山)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隐性性状可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
2.(2021·眉山)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人体的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一定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相等
3.(2021·四川)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B.③是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C.①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一条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4.(2021·四川)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男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B.男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C.女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D.女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5.(2021·萍乡)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图表示一个家族肤色的遗传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1的基因组成是Aa
B.个体7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为50%
C.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组成相同
D.如果个体5和个体6再生一个孩子肤色可能为白化
6.(2021·乐山模拟)下列有关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正确的是(  )
A.22条+XX B.22对+XX C.22条+XY D.22对+XY
7.(2021八下·南谯期中)控制双眼皮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有对夫妇都是单眼皮,他们生出的孩子应该是(  )
A.单眼皮 B.一只眼单眼皮,一只眼双眼皮
C.双眼皮 D.以上都有可能
8.(2021八下·南谯期中)下列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会更聪明
B.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增加
C.近亲结婚是婚姻法禁止的
D.禁止近亲结婚是有科学依据的
9.(2021八下·南谯期中)我国男性显著多于女性,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男孩的概率显著大于生女孩的概率
B.“生男生女的概率基本相等"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C.生男生女的概率大致是相等的,出现这种现象有其他原因
D.在人口性别统计时出现了失误
10.(2021八下·南谯期中)一种甘蓝在北京最大可以长到3公斤多,引种到拉萨以后,却可以长到7公斤多,再引种回北京,还是只能长到3公斤多,从这个事实可以推测(  )
A.甘蓝不会发生变异
B.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甘蓝在拉萨实际上发生了变异,只是因为北京环境不够好,变异优势不能体现出来
D.如果在北京模拟拉萨的生长环境,这种甘蓝一定能长到7公斤多
11.(2021八下·南谯期中)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高秆与矮秆 B.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猫的白色与黑色
12.(2021八下·南昌期中)“外耳道多毛”这种性状,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能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有可能在(  )
A.细胞质中 B.常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X染色体上
13.(2021八下·南昌期中)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航椒II号”的产生源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组织培养技术 D.诱导细胞分裂
14.(2021八下·南昌期中)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山坡阳面比阴面的小麦产量高
B.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D.杂交水稻后代比亲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15.(2021八下·陕州期中)苯丙酮尿症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为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
B.这对夫妇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近亲结婚会增加这类疾病出现的机会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也会患苯丙酮尿症
16.(2021·沈阳模拟)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下列有关该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17.(2021·立山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C.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
D.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生活环境突变的结果
18.(2021八下·松原月考)下列亲属中,与你属于直系血亲关系的是(  )
A.伯伯 B.父亲 C.姑姑 D.表妹
19.(2021·绥宁模拟)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人类的白化病 B.人类的色盲
C.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烟叶 D.被阳光晒黑的皮肤
20.(2021八上·乌海期末)下列有关概念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1.(2021八上·乌海期末)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嫁接时若接穗的基因组成为RR,砧木的基因组成为Rr,则结出果实的基因组成为(  )
A.Rr、rr、Rr B.rr、Rr、RR C.RR、rr、RR D.rr、Rr、rr
22.(2021八上·青山期末)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B.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这种育种方法与扦插的原理相同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23.(2017·河源模拟)一对肤色正确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几率是(  )
A.25% B.37.5% C.50% D.75%
24.多指与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一对夫妇都是多指,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C.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D.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25.孟德尔用22种豌豆进行了八年实验,成功地将自己变为“遗传学之父”.已知豌豆种皮有黄色与绿色两种,现有一株黄色豌豆与一株绿色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黄色豌豆.若用Y、y表示相关基因,据孟德尔理论推测,该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子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Yy B.黄色,YY或Yy
C.绿色,Yy D.绿色,YY或Yy
二、连线题
26.(2020八上·淮南期末)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学名词连接起来:
三、判断题
27.(2019八下·武功月考)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28.(2018八下·达川期末)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判断对错)
29.遗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判断对错)
30.(2018八下·无锡期中)在正常情况下,无论生男还是生女,母亲一定会遗传X染色体给其子女。(判断对错)
31.(2019八下·忻州期中)性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判断对错)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1·遂宁)2021年5月22日,全国劳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让世人哀叹,其劳模精神和高产杂交水稻永为人类福祉。水稻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选取高茎水稻和矮茎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亲代组合 子代性状
甲 高茎×矮茎 全是高茎
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   。
(2)根据甲、丙组实验均可推断,   是显性性状。
(3)根据乙组实验推断,其亲代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4)丙组实验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其中高茎的比例是   。
(5)缺肥时基因型为AA的水稻也较矮,由此说明:   。
五、综合题
33.(2021·眉山)并指Ⅰ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都正常。(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   ,父亲的为   ,母亲的为   。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Ⅰ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现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   。
34.(2021·港南模拟)图是经整理后的人体染色体排序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表示   (选填“男”或“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2)如果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3)对性染色体而言,图中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有   种,每一种均含有   条染色体。
35.(2021八下·顺德月考)资料一: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入方型透明盒中继续生长,长成后的西瓜是方形的。
资料二:宇航员将西瓜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接种,培育出糖分高、纤维少的太空西瓜。
资料三:农民伯伯将西瓜的带芽枝条接在了南瓜的藤曼上,能有效地解决西瓜不耐旱的问题。
(1)“方形西瓜”的变异   (有/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   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会结出   (圆形/方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糖分高、纤维少,其根本原因是西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在太空环境中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有同学认为只要把生物送上太空,就一定能得到优良品种,你认为是否正确呢?
   (正确/错误),理由是:   。
(3)资料三中应用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其成功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   紧密贴合。
   (南瓜/西瓜)能从土壤吸收无机盐和水,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   (南瓜/西瓜)。
36.(2019·中山会考)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   。
(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   :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概率为    。
(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    。
(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    。
37.(2021·南充)历史上,南充是我国四大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南充已有5个蚕桑基地县区,栽桑养蚕是南充最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好选择。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的繁育时,发现了一条产丝量很高的黑色斑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12条黑色斑和787条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后代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子代
黑色斑 普通斑
甲 普通斑×普通斑 0 1298
乙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88
丙 黑色斑×黑色斑 150
(1)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   。
(2)由   组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家蚕斑纹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   。
(4)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蚕,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   条。
(5)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由此可见   (填“遗传”或“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判断生物的相对性状依靠表现规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为显性性状。分析可知,出现频率高或出现频率低的性状不能作为判断显隐性性状的依据,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既可能有显性性状,也可能有隐性性状,说有隐性性状可在子代一中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A符合题意。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是成单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不一定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C不符合题意。
D.每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如人的第3号染色体有1100多个基因,因此染色体数目比基因的数目少很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经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父亲(精子),另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
3.【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②是DN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A不符合题意。
B.③是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分子,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①染色体,C符合题意。
D.一条①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4.【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B符合题意。
C.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C不符合题意。
D.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5.【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亲代2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子代5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必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而亲代1号正常,必由一个显性基因A控制,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可知4号的基因组成是Aa,又可知8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必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可知3号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可知,个体7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为2/3,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组成相同,均是Aa。个体5患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个体6的肤色正常,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当基因组成是AA时,子代不可能是白化,当基因组成是Aa时,产生A和a两种配子,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这样子代可能为白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6.【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2对+XX。
故答案为:B 。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7.【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控制双眼皮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那么,控制单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形基因,该对夫妇都是单眼皮,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纯合子。若用b表示,那么他们的基因型为bb,他们的孩子都为bb,即为单眼皮,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一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8.【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A、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A说法错误。
B、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概率越大,B说法正确。
C、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C说法正确。
D、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概率增加,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此题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血缘关系越远的人,遗传基因相似程度越小,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从以上性别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从理论上来说,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且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均等的,如果性别比例出现很大的偏差时,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所以选项中,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性别遗传,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
10.【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该品种的甘蓝在北京长到3公斤,引种到拉萨,长到7公斤,再回到北京还是长到3公斤,这说明,这种质量的改变只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生物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得变异一般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则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能够遗传。
11.【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水稻的高秆与矮秆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是”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猫的白色与黑色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熟记: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
12.【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因此,“有耳毛这种性状,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有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个基因最有可能在Y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3.【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C.山坡阳面比阴面的小麦产量高、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都是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D.杂交水稻后代比亲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15.【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父母表现正常却生下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说明这种病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父母表现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那么父母一定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不符合题意。
C.近亲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父母表现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那么父母一定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可能会患苯丙酮尿症,也可能正常,那要看基因的结合类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故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为:染色体=DNA<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图解如下:
17.【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A不符合题意。
B.男性的肝细胞、男性口腔上皮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一定含Y染色体;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不一定含Y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 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但是基因有许多,C符合题意。
D.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父母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给了孩子,不是生活环境突变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和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叫性状。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3、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4、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据此可知,男性的体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中不一定含Y染色体。
18.【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 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妹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简单说就是,替谁考虑就把谁当为第一代,向上查直到为同一父母而生为止)。因此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父亲,而伯伯、姑姑、表妹属于旁系血亲。
故答案为:B。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9.【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人类的白化病,人类的色盲,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烟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被阳光晒黑的皮肤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20.【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凡是不经过受精作用,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都叫克隆,故克隆应包含组织培养,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包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西瓜果肉的红色( 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 RR )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rr)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子房壁不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因此它的基因组成和亲本一样仍然是rr ,种子中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一个基因来自红果肉西瓜R,另一个基因来自黄果肉西瓜r ,因此其基因组成分别是Rr。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方式,能保留接穗的基因组成。故嫁接时若接穗的基因组成为RR,砧木的基因组成为Rr,则结出果实的基因组成与接穗相同,为RR。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2.【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杂交育种:高产倒伏小麦一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C不符合题意;
诱变育种: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D不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常用的育种方法 :
1、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 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3、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4、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23.【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对肤色正确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假设正常肤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男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他们生育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几率是7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几率是75%×50%═37.5%。
故选: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4.【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从遗传图解看出:
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不是TT,A不正确;
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不是tt,B不正确;
C、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C正确;
D、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不是TT,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夫妇都是多指,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表明手指正常是隐性性状,多指是显性性状,这对多指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遗传图解如图:
25.【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纯种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杂 交,子代豌豆为黄色,表明消失的亲代绿色性状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Y/y表示相对性状基 因,则Y表示控制黄色的显性基因,Y表示控制绿色的隐性基因.因此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黄色.该纯种黄豌豆基因为YY,绿色豌豆基因为yy,子代基因 为Yy.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A.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26.【答案】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鱼生鱼,虾生虾,王八生下龟娃娃”,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菊花在我国有7000多个品种”,是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菊花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菊花之间(有白的、红的、粉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人类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是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分析】1、遗传: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载体。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
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也就是子代与亲代之间某些性状表现出相似的现象。遗传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实现的即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使子代具有了亲代的部分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决定性状,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某些性状。任何一种生物要繁衍下一代,都离不开生殖,都离不开遗传物质的传递;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但不论是DNA还是RNA,它们都可以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因此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母亲的性染色体为XX型,所形成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在所生的孩子中,如果是男孩的话基因型是XY,其中的X是由母亲遗传的;如果是女孩的话,基因型是XX,其中一条X是由母亲所遗传的。
通过以下遗传图解一眼就可以看出,后代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染色体组成中的一条X染色体均来自于母亲,故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染色体上不但具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而且还有许多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比如X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就参与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等。还有伴性遗传中的人类的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就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32.【答案】(1)相对性状
(2)高茎
(3)Aa;aa
(4)75%
(5)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达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所以题干中,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生物体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所以根据丙组可以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在甲组亲本为高茎和矮茎组合中,子代矮茎消失了,这说明控制矮茎的基因被控制高茎的基因遮盖住,不能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
(3)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那么,乙组中,矮茎的基因型为aa,高茎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而后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矮茎aa的一对基因中,一个a来自高茎,一个a来自矮茎,所以高茎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2所示:
(4)丙组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其中高茎的比例是75%,遗传图解如下:
(5),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此题中,理论上,基因型为AA时,则表现为高茎,在如果缺肥时,水稻也较矮,由此可以说明: 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高茎;(3)Aa、aa;(4)75%;(5)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和性状遗传,难度不大,熟记: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比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等;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一对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亲本中没有出现的性状,那么在亲代中新出现的性状则为隐性性状。
33.【答案】(1)BB或Bb;Bb;Bb
(2)BB、Bb、bb
(3)B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文可知,并指Ⅰ型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正常人的基因组成是bb。
(1)祖母正常,其基因组成是bb,则其儿子——父亲的基因一定含有b,又因为父亲患病,含有显性基因B,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同样的道理,外祖母正常,母亲患病,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基因组成Bb的父亲和基因组成Bb的母亲进行婚配,其子女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如下的遗传图解:
因此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2)并指Ⅰ型男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因此两人进行婚配,有四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
后代的基因组成 女的基因组成
BB Bb
男的基因组成 BB BB(见图1) BB、Bb(见图2)
Bb BB、Bb(见图2) BB、Bb、bb(见图3)
因此两人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组成是BB、Bb、bb。
(3)表现正常后代的基因组成是bb,则根据(2)的分析可知,此时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4.【答案】(1)女
(2)50%
(3)两;23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从人体染色体排序图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图甲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样,是XX染色体,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图乙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一样,为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所以,图中甲表示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2)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如果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对性染色体而言,图中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含X染色体、含Y染色体),每一种均含有23条染色体。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5.【答案】(1)没有;不可遗传;圆形
(2)可遗传;错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3)嫁接;形成层;南瓜;西瓜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将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入方型透明盒中继续生长,长成后的西瓜是方形的,该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该性状是由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因此若将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还是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西瓜。
(2)“宇航员将西瓜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接种,培育出糖分高、纤维少的太空西瓜。”这种西瓜的出现是因为在太空,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把生物送上太空,不一定能得到优良的品种。
(3)资料三中,“农民伯伯将西瓜的带芽枝条接在了南瓜的藤曼上”,这属于嫁接,嫁接成功关键是砧木和形成层紧密结合,根据题干,南瓜是砧木,西瓜是接穗,所以,能从土壤吸收无机盐和水的南瓜,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西瓜。
故答案为:(1)没有、不可遗传、圆形;(2)可遗传、错误、变异具有不定性向;(3)嫁接、形成层、南瓜、西瓜。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大类,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而不遗传的变异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植物的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常见的有: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嫁接这种操作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结合,提高了成活率, 但是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嫁接的后代与接穗相同,与砧木不同。
36.【答案】(1)相对性状
(2)有酒窝
(3)aa;75%
(4)不能;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或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
(5)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或孩子易得遗传病。)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人体面部的两种形态特征,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说明3、4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且有酒窝对无酒窝为显性。
(3)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隐性性状被表现,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应为aa。遗传图解如下:
每生一个孩子有酒窝的概率是75%。
(4)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5)表兄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获取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隐性致病基因的结合的机会增大,后代易患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分析】(1)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2)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时,被表现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被隐藏的性状叫隐性性状。(3)根据显隐性关系,隐性性状一旦表现,就是隐形纯合基因。根据遗传图解可以推算显隐性出现的概率。(4)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叫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叫不遗传的变异。(5)近亲结婚隐形致病基因组合的机会增大, 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 。
37.【答案】(1)相对性状
(2)丙
(3)aa
(4)450
(5)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如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丙组,由丙组可见:黑色斑×黑色斑,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说明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通斑是隐性性状。
(3)根据(2)可知,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通斑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黑色斑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普通斑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aa。
(4)丙组中,黑色斑×黑色斑,后代出现了普通斑,根据分析(3)可知,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杂合子,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后代显性性状(黑色斑)和隐性性状(普通斑)的比例为3∶1,所以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150×3=450条。
(5)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初中生物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1-2022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2021·眉山)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隐性性状可在子一代中表现出来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判断生物的相对性状依靠表现规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为显性性状。分析可知,出现频率高或出现频率低的性状不能作为判断显隐性性状的依据,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既可能有显性性状,也可能有隐性性状,说有隐性性状可在子代一中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2021·眉山)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人体的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一定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相等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A.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A符合题意。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是成单存在的,B不符合题意。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不一定相同,如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C不符合题意。
D.每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如人的第3号染色体有1100多个基因,因此染色体数目比基因的数目少很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经过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受精时,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在受精卵又构成新的成对染色体,且每对染色体中,必有一条来自父亲(精子),另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
3.(2021·四川)下图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B.③是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C.①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一条①上只有一个基因
【答案】C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②是DN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A不符合题意。
B.③是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分子,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①染色体,C符合题意。
D.一条①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②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4.(2021·四川)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男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B.男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C.女性胎儿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
D.女性胎儿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
B.男性胎儿(XY)的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有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B符合题意。
C.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母亲的1条X染色体,C不符合题意。
D.女性胎儿(XX)细胞中有父亲的1条X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5.(2021·萍乡)人的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图表示一个家族肤色的遗传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个体1的基因组成是Aa
B.个体7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为50%
C.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组成相同
D.如果个体5和个体6再生一个孩子肤色可能为白化
【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亲代2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子代5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必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而亲代1号正常,必由一个显性基因A控制,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可知4号的基因组成是Aa,又可知8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必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可知3号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可知,个体7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为2/3,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组成相同,均是Aa。个体5患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个体6的肤色正常,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当基因组成是AA时,子代不可能是白化,当基因组成是Aa时,产生A和a两种配子,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这样子代可能为白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6.(2021·乐山模拟)下列有关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正确的是(  )
A.22条+XX B.22对+XX C.22条+XY D.22对+XY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是22对+XX。
故答案为:B 。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7.(2021八下·南谯期中)控制双眼皮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有对夫妇都是单眼皮,他们生出的孩子应该是(  )
A.单眼皮 B.一只眼单眼皮,一只眼双眼皮
C.双眼皮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控制双眼皮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那么,控制单眼皮性状的基因是隐形基因,该对夫妇都是单眼皮,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纯合子。若用b表示,那么他们的基因型为bb,他们的孩子都为bb,即为单眼皮,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的传递,熟记: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一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8.(2021八下·南谯期中)下列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会更聪明
B.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增加
C.近亲结婚是婚姻法禁止的
D.禁止近亲结婚是有科学依据的
【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A、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A说法错误。
B、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概率越大,B说法正确。
C、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C说法正确。
D、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概率增加,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 此题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血缘关系越远的人,遗传基因相似程度越小,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9.(2021八下·南谯期中)我国男性显著多于女性,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男孩的概率显著大于生女孩的概率
B.“生男生女的概率基本相等"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C.生男生女的概率大致是相等的,出现这种现象有其他原因
D.在人口性别统计时出现了失误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从以上性别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从理论上来说,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且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均等的,如果性别比例出现很大的偏差时,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所以选项中,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的性别遗传,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熟记: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
10.(2021八下·南谯期中)一种甘蓝在北京最大可以长到3公斤多,引种到拉萨以后,却可以长到7公斤多,再引种回北京,还是只能长到3公斤多,从这个事实可以推测(  )
A.甘蓝不会发生变异
B.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甘蓝在拉萨实际上发生了变异,只是因为北京环境不够好,变异优势不能体现出来
D.如果在北京模拟拉萨的生长环境,这种甘蓝一定能长到7公斤多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所述,该品种的甘蓝在北京长到3公斤,引种到拉萨,长到7公斤,再回到北京还是长到3公斤,这说明,这种质量的改变只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生物变异包括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得变异一般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则属于不遗传的变异,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能够遗传。
11.(2021八下·南谯期中)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高秆与矮秆 B.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猫的白色与黑色
【答案】B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水稻的高秆与矮秆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是”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猫的白色与黑色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熟记: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
12.(2021八下·南昌期中)“外耳道多毛”这种性状,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能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有可能在(  )
A.细胞质中 B.常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X染色体上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因此,“有耳毛这种性状,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有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个基因最有可能在Y染色体上,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13.(2021八下·南昌期中)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航椒II号”的产生源于(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组织培养技术 D.诱导细胞分裂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2021八下·南昌期中)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山坡阳面比阴面的小麦产量高
B.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D.杂交水稻后代比亲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BC.山坡阳面比阴面的小麦产量高、人家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都是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
D.杂交水稻后代比亲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15.(2021八下·陕州期中)苯丙酮尿症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为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
B.这对夫妇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近亲结婚会增加这类疾病出现的机会
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也会患苯丙酮尿症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A.父母表现正常却生下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说明这种病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父母表现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那么父母一定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不符合题意。
C.近亲带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C不符合题意。
D.因为父母表现正常生出患病的孩子,那么父母一定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可能会患苯丙酮尿症,也可能正常,那要看基因的结合类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6.(2021·沈阳模拟)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下列有关该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 D.染色体【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故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为:染色体=DNA<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图解如下:
17.(2021·立山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C.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
D.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生活环境突变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A不符合题意。
B.男性的肝细胞、男性口腔上皮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一定含Y染色体;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不一定含Y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 狗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但是基因有许多,C符合题意。
D.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父母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给了孩子,不是生活环境突变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和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叫性状。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2、生物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遗传的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后代的。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以基因为主,外界环境为辅。
3、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这对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4、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据此可知,男性的体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中不一定含Y染色体。
18.(2021八下·松原月考)下列亲属中,与你属于直系血亲关系的是(  )
A.伯伯 B.父亲 C.姑姑 D.表妹
【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 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妹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简单说就是,替谁考虑就把谁当为第一代,向上查直到为同一父母而生为止)。因此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父亲,而伯伯、姑姑、表妹属于旁系血亲。
故答案为:B。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
19.(2021·绥宁模拟)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人类的白化病 B.人类的色盲
C.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烟叶 D.被阳光晒黑的皮肤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人类的白化病,人类的色盲,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烟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被阳光晒黑的皮肤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是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20.(2021八上·乌海期末)下列有关概念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凡是不经过受精作用,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都叫克隆,故克隆应包含组织培养,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包含基因,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1.(2021八上·乌海期末)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嫁接时若接穗的基因组成为RR,砧木的基因组成为Rr,则结出果实的基因组成为(  )
A.Rr、rr、Rr B.rr、Rr、RR C.RR、rr、RR D.rr、Rr、rr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西瓜果肉的红色( 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 RR )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rr)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子房壁不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因此它的基因组成和亲本一样仍然是rr ,种子中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一个基因来自红果肉西瓜R,另一个基因来自黄果肉西瓜r ,因此其基因组成分别是Rr。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方式,能保留接穗的基因组成。故嫁接时若接穗的基因组成为RR,砧木的基因组成为Rr,则结出果实的基因组成与接穗相同,为RR。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2.(2021八上·青山期末)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B.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含糖量提高。这种育种方法与扦插的原理相同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可以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A不符合题意;
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属于诱变育种,B符合题意;
杂交育种:高产倒伏小麦一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C不符合题意;
诱变育种: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D不符合题意。
【分析】植物常用的育种方法 :
1、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 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3、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4、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5、基因工程育种:
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方法: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优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23.(2017·河源模拟)一对肤色正确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几率是(  )
A.25% B.37.5% C.50% D.75%
【答案】B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一对肤色正确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假设正常肤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男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从图1看出,他们生育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几率是7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几率是75%×50%═37.5%。
故选:B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4.多指与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一对夫妇都是多指,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
C.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D.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从遗传图解看出:
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不是TT,A不正确;
B、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不是tt,B不正确;
C、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C正确;
D、上述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tt,不是TT,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夫妇都是多指,他们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表明手指正常是隐性性状,多指是显性性状,这对多指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Tt,遗传图解如图:
25.孟德尔用22种豌豆进行了八年实验,成功地将自己变为“遗传学之父”.已知豌豆种皮有黄色与绿色两种,现有一株黄色豌豆与一株绿色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黄色豌豆.若用Y、y表示相关基因,据孟德尔理论推测,该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子代黄色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Yy B.黄色,YY或Yy
C.绿色,Yy D.绿色,YY或Yy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 纯种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杂 交,子代豌豆为黄色,表明消失的亲代绿色性状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Y/y表示相对性状基 因,则Y表示控制黄色的显性基因,Y表示控制绿色的隐性基因.因此该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黄色.该纯种黄豌豆基因为YY,绿色豌豆基因为yy,子代基因 为Yy.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A.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二、连线题
26.(2020八上·淮南期末)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学名词连接起来:
【答案】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鱼生鱼,虾生虾,王八生下龟娃娃”,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上的相似,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菊花在我国有7000多个品种”,是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菊花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菊花之间(有白的、红的、粉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人类已知的动物有150多万种”,是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分析】1、遗传: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三、判断题
27.(2019八下·武功月考)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答案】正确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载体。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8.(2018八下·达川期末)凡是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都不可遗传.(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二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
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变异,由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这样的变异叫做不遗传的变异。但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生物出现变异,如核辐射等,这种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9.遗传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也就是子代与亲代之间某些性状表现出相似的现象。遗传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实现的即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使子代具有了亲代的部分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决定性状,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亲代的某些性状。任何一种生物要繁衍下一代,都离不开生殖,都离不开遗传物质的传递;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但不论是DNA还是RNA,它们都可以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因此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30.(2018八下·无锡期中)在正常情况下,无论生男还是生女,母亲一定会遗传X染色体给其子女。(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母亲的性染色体为XX型,所形成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在所生的孩子中,如果是男孩的话基因型是XY,其中的X是由母亲遗传的;如果是女孩的话,基因型是XX,其中一条X是由母亲所遗传的。
通过以下遗传图解一眼就可以看出,后代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染色体组成中的一条X染色体均来自于母亲,故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31.(2019八下·忻州期中)性染色体上只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判断对错)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染色体上不但具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而且还有许多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比如X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就参与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等。还有伴性遗传中的人类的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就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四、实验探究题
32.(2021·遂宁)2021年5月22日,全国劳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逝世,让世人哀叹,其劳模精神和高产杂交水稻永为人类福祉。水稻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选取高茎水稻和矮茎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亲代组合 子代性状
甲 高茎×矮茎 全是高茎
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   。
(2)根据甲、丙组实验均可推断,   是显性性状。
(3)根据乙组实验推断,其亲代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4)丙组实验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其中高茎的比例是   。
(5)缺肥时基因型为AA的水稻也较矮,由此说明:   。
【答案】(1)相对性状
(2)高茎
(3)Aa;aa
(4)75%
(5)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达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所以题干中,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生物体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所以根据丙组可以判断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在甲组亲本为高茎和矮茎组合中,子代矮茎消失了,这说明控制矮茎的基因被控制高茎的基因遮盖住,不能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
(3)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那么,乙组中,矮茎的基因型为aa,高茎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而后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矮茎aa的一对基因中,一个a来自高茎,一个a来自矮茎,所以高茎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2所示:
(4)丙组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其中高茎的比例是75%,遗传图解如下:
(5),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此题中,理论上,基因型为AA时,则表现为高茎,在如果缺肥时,水稻也较矮,由此可以说明: 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2)高茎;(3)Aa、aa;(4)75%;(5)性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此题考查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和性状遗传,难度不大,熟记: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比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等;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果一对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亲本中没有出现的性状,那么在亲代中新出现的性状则为隐性性状。
五、综合题
33.(2021·眉山)并指Ⅰ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都正常。(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   ,父亲的为   ,母亲的为   。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Ⅰ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为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现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   。
【答案】(1)BB或Bb;Bb;Bb
(2)BB、Bb、bb
(3)B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根据题文可知,并指Ⅰ型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正常人的基因组成是bb。
(1)祖母正常,其基因组成是bb,则其儿子——父亲的基因一定含有b,又因为父亲患病,含有显性基因B,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是Bb,同样的道理,外祖母正常,母亲患病,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基因组成Bb的父亲和基因组成Bb的母亲进行婚配,其子女的基因组成和性状如下的遗传图解:
因此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2)并指Ⅰ型男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因此两人进行婚配,有四种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
后代的基因组成 女的基因组成
BB Bb
男的基因组成 BB BB(见图1) BB、Bb(见图2)
Bb BB、Bb(见图2) BB、Bb、bb(见图3)
因此两人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组成是BB、Bb、bb。
(3)表现正常后代的基因组成是bb,则根据(2)的分析可知,此时女患者的基因组成是B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4.(2021·港南模拟)图是经整理后的人体染色体排序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表示   (选填“男”或“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2)如果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3)对性染色体而言,图中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有   种,每一种均含有   条染色体。
【答案】(1)女
(2)50%
(3)两;23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从人体染色体排序图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图甲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样,是XX染色体,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图乙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一样,为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所以,图中甲表示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2)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如果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则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对性染色体而言,图中乙表示的个体所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含X染色体、含Y染色体),每一种均含有23条染色体。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35.(2021八下·顺德月考)资料一: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入方型透明盒中继续生长,长成后的西瓜是方形的。
资料二:宇航员将西瓜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接种,培育出糖分高、纤维少的太空西瓜。
资料三:农民伯伯将西瓜的带芽枝条接在了南瓜的藤曼上,能有效地解决西瓜不耐旱的问题。
(1)“方形西瓜”的变异   (有/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属于   变异,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会结出   (圆形/方形)的西瓜。
(2)太空西瓜糖分高、纤维少,其根本原因是西瓜种子的遗传物质在太空环境中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有同学认为只要把生物送上太空,就一定能得到优良品种,你认为是否正确呢?
   (正确/错误),理由是:   。
(3)资料三中应用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其成功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   紧密贴合。
   (南瓜/西瓜)能从土壤吸收无机盐和水,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   (南瓜/西瓜)。
【答案】(1)没有;不可遗传;圆形
(2)可遗传;错误;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3)嫁接;形成层;南瓜;西瓜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所述,将将刚结出的球形西瓜幼果放入方型透明盒中继续生长,长成后的西瓜是方形的,该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原因是该性状是由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因此若将方形西瓜的种子种植后,植株自然生长所结的西瓜形状还是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西瓜。
(2)“宇航员将西瓜种子送上太空,返回后再进行栽培接种,培育出糖分高、纤维少的太空西瓜。”这种西瓜的出现是因为在太空,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为可遗传的变异,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所以,把生物送上太空,不一定能得到优良的品种。
(3)资料三中,“农民伯伯将西瓜的带芽枝条接在了南瓜的藤曼上”,这属于嫁接,嫁接成功关键是砧木和形成层紧密结合,根据题干,南瓜是砧木,西瓜是接穗,所以,能从土壤吸收无机盐和水的南瓜,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是西瓜。
故答案为:(1)没有、不可遗传、圆形;(2)可遗传、错误、变异具有不定性向;(3)嫁接、形成层、南瓜、西瓜。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的类型、植物的无性生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大类,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而不遗传的变异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植物的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常见的有: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嫁接这种操作中,接穗和砧木的形成结合,提高了成活率, 但是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嫁接的后代与接穗相同,与砧木不同。
36.(2019·中山会考)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在遗传学中称为   。
(2)若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则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   :若3和4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8,有酒窝的概率为    。
(4)若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这种性状   (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9。原因是    。
(5)7和9是近亲关系(表兄妹),请你从优生的角度,说出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    。
【答案】(1)相对性状
(2)有酒窝
(3)aa;75%
(4)不能;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或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染色体没有改变,或DNA没有改变,或基因没有改变)
(5)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或孩子易得遗传病。)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人体面部的两种形态特征,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说明3、4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且有酒窝对无酒窝为显性。
(3)3、4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儿子7无酒窝,隐性性状被表现,7无酒窝的基因组成应为aa。遗传图解如下:
每生一个孩子有酒窝的概率是75%。
(4)5的酒窝是经整容而获得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5)表兄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获取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隐性致病基因的结合的机会增大,后代易患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分析】(1)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2)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杂交时,被表现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被隐藏的性状叫隐性性状。(3)根据显隐性关系,隐性性状一旦表现,就是隐形纯合基因。根据遗传图解可以推算显隐性出现的概率。(4)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叫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叫不遗传的变异。(5)近亲结婚隐形致病基因组合的机会增大, 子代患遗传病机率增加 。
37.(2021·南充)历史上,南充是我国四大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南充已有5个蚕桑基地县区,栽桑养蚕是南充最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也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好选择。科研人员在研究家蚕的繁育时,发现了一条产丝量很高的黑色斑个体,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12条黑色斑和787条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后代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亲本 子代
黑色斑 普通斑
甲 普通斑×普通斑 0 1298
乙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88
丙 黑色斑×黑色斑 150
(1)在遗传学上,家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称为一对   。
(2)由   组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家蚕斑纹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3)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   。
(4)丙组子代中既出现了普通斑的蚕也出现,了黑色斑的蚕,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   条。
(5)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的人工选育,获得了大量能稳定遗传的黑色斑个体,推广后成为当地栽桑养蚕的优良品种。由此可见   (填“遗传”或“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答案】(1)相对性状
(2)丙
(3)aa
(4)450
(5)变异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如蚕的黑色斑和普通斑。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丙组,由丙组可见:黑色斑×黑色斑,后代有黑色斑和普通斑,说明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通斑是隐性性状。
(3)根据(2)可知,黑色斑是显性性状,普通斑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黑色斑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普通斑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乙组亲本普通斑基因的组成是aa。
(4)丙组中,黑色斑×黑色斑,后代出现了普通斑,根据分析(3)可知,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杂合子,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产生的后代显性性状(黑色斑)和隐性性状(普通斑)的比例为3∶1,所以从理论上推断丙组子代黑色斑的蚕应有150×3=450条。
(5)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分析】(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必须满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