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菱形的判定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菱形的判定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0 13:59:57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1.2
菱形的判定
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想一想: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
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性质: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四条边都相等;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新知讲解
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的方法:
一组邻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
菱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数学语言
新知讲解
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二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变成菱形?
合作探究
【做一做】用一长一短的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转动木条,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你能发现什么?
新知讲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观察,什么时候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会变成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时
猜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D.
求证:
?ABCD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又∵AC⊥BD,
∴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BA=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定义).
新知讲解
总结归纳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数学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ABCD是菱形.
AC⊥BD
A
B
C
D
菱形ABCD
A
B
C
D
□ABCD
新知讲解
议一议:
已知线段AC,你能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菱形ABCD,使AC为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吗?
小刚是这样做的:
你认为小刚的做法正确吗?根据小刚的作法你有什么猜想?
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条弧分别相交于点B,D,依次连接A,B,C,D,四边形ABCD看上去是菱形.
新知讲解
猜想: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AB=BC=CD=AD;
∴AB=CD
,
BC=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
新知讲解
总结归纳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AB=BC=CD=AD
A
B
C
D
菱形ABCD
四边形ABCD
A
B
C
D
数学语言:
在四边形ABCD中,
∵AB=BC=CD=DA,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新知讲解
总结归纳
四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判定
条件
对角线互相垂直
一组邻边相等
判定菱形的常见思路:
菱形
平行四边形
合作探究
做一做
你能用折纸等办法得到一个菱形吗?动手试一试!
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
将纸展开,就得到了一个菱形。
还有别的方法能得到菱形吗?
新知讲解
【例2】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

,OA=2,OB=1.
求证:?
ABCD是菱形.
证明:在△AOB中,
∵AB=
,OA=2,OB=1,
∴AB2=AO2+OB2.
∴△AOB是直角三角形,∠AOB是直角.
∴AC⊥BD.
∴?ABCD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课堂练习
1.如图,在?ABCD中,AC与BD交于点O,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AB=BC,则?ABCD是菱形
B.
若AC⊥BD,则?ABCD是菱形
C.
若AC平分∠BAD,则?ABCD是菱形
D.
若AC=BD,则?ABCD是菱形
D
课堂练习
2.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BFDE是菱形;
②S四边形ABCD=EF·BD;
③∠ADE=∠EDO;
④△DEF是轴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课堂练习
3.如图,在?
ABCD中,AE,CF分别是∠BAD和∠BCD的平分线,添加一个条件,仍无法判定四边形AECF为菱形的是(  )
A.
AE=AF
B.
EF⊥AC
C.
∠B=60°
D.
AC是∠EAF的平分线
C
课堂练习
4.如图,AD是△ABC的中线,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增加下列条件,能判断?
ADCE是菱形的是(  )
A.
∠BAC=90°
B.
∠DAE=90°
C.
AB=AC
D.
AB=AE
A
拓展提高
5.如图,在菱形ABCD中,将对角线AC分别向两端延长到点E和F,使得AE=CF,连接DE,DF,BE,BF.
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BC=CD,∠DCA=∠BCA,AD∥BC.
∴∠DCF=∠BCF.
∵CF=CF,
∴△CDF≌△CBF(SAS).∴DF=BF.
拓展提高
5.如图,在菱形ABCD中,将对角线AC分别向两端延长到点E和F,使得AE=CF,连接DE,DF,BE,BF.
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AD∥BC,∴∠DAC=∠BCA.
∴∠DAE=∠BCF.
∵AE=CF,DA=BC,
∴△DAE≌△BCF(SAS).∴DE=BF.
同理可证:△DCF≌△BAE(SAS).∴DF=BE.
∴DF=BF=BE=DE.
∴四边形BEDF是菱形.
中考链接
6.【2020·新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B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连接BE,DF.
(1)求证:AE=CF;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AD∥CB.∴∠DAE=∠BCF.
∵DE∥BF,∴∠DEF=∠BFE.
∴∠AED=∠CFB.
∴△ADE≌△CBF(AAS).∴AE=CF.
中考链接
6.【2020·新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B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连接BE,DF.
(2)若BE=DE,求证:四边形EBFD为菱形.
由(1)知△ADE≌△CBF,
∴DE=BF.
又∵DE∥BF,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BE=DE,∴四边形EBFD为菱形.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菱形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边)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板书设计
课题:1.1.2
菱形的判定
?
?
教师板演区
?
学生展示区
一、定义法
二、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四条边相等
作业布置
课本
P7
练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1.1.2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课题
1.1.2
菱形的判定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学习目标
1.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2.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它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3.在探究菱形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
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
难点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想一想: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①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②
四条边都相等;③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④
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思考回答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学生通过复习回顾,加深菱形的性质,为后面讲解菱形的判定做铺垫。
讲授新课
师:根据菱形的定义,可得菱形的第一个判定的方法:你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第一个判定方法吗?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二师提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条件可以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变成菱形?合作探究:【做一做】用一长一短的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师提问:转动木条,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师:通过上面的操作观察,什么时候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变成菱形?你有什么猜想?师提问: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D.
求证:ABCD是菱形.教师总结过程: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又∵AC⊥BD,∴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BC.∴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定义).总结归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吗?教师总结:∵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ABCD是菱形.议一议:已知线段AC,你能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菱形ABCD,使AC为菱形的一条对角线吗?教师课件出示做法。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条弧分别相交于点B,D,依次连接A,B,C,D,四边形ABCD看上去是菱形.师提问:根据上面的作法你有什么猜想?怎样证明呢?师出示问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教师总结:证明:∵AB=BC=CD=AD;∴AB=CD
,
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总结归纳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师:试着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师总结: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四边形ABCD是菱形.总结归纳判定菱形的常见思路: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课件出示思路。做一做你能用折纸等办法得到一个菱形吗?动手试一试!师: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将纸展开,就得到了一个菱形。还有别的方法能得到菱形吗?教师课件出示【例2】【例2】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
=,OA=2,OB=1.
求证:□ABCD是菱形.解:在△AOB中,∵AB=,OA=2,OB=1,∴AB2=AO2+OB2.∴△AOB是直角三角形,∠AOB是直角.∴AC⊥BD.∴□ABCD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图形的变化情况发现结论。生:对角线互相垂直时生: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学生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整理证明过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试着用数学语言叙述第二个判定方法。学生整理笔记。学生思考。学生思考上述做法是否正确。生:猜想: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学生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整理证明过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语言描述。学生整理笔记。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思考问题,在练习本上整理证明过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为了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通过实验操作,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培养猜想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合理猜想的能力。从简单问题出发,让学生在证明过程中掌握菱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的应用,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从直观操作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使探究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通过说明理由,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定义,判定该四边形是菱形,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本活动进一步体现了实验几何和论证几何的有机结合。通过添加教师教学用书上的一道范例题,学生在做题之后,进一步掌握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的这一判定方法。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练习
1.如图,在□?ABCD中,AC与BD交于点O,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 )A.
若AB=BC,则□ABCD是菱形B.
若AC⊥BD,则□ABCD是菱形C.
若AC平分∠BAD,则□ABCD是菱形D.
若AC=BD,则□ABCD是菱形2.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四边形BFDE是菱形;②S四边形ABCD=EF·BD;③∠ADE=∠EDO;④△DEF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有(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如图,在□ABCD中,AE,CF分别是∠BAD和∠BCD的平分线,添加一个条件,仍无法判定四边形AECF为菱形的是( C )A.
AE=AFB.
EF⊥ACC.
∠B=60°D.
AC是∠EAF的平分线4.如图,AD是△ABC的中线,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增加下列条件,能判断□ADCE是菱形的是( A )A.
∠BAC=90°
B.
∠DAE=90°C.
AB=AC
D.
AB=AE5.如图,在菱形ABCD中,将对角线AC分别向两端延长到点E和F,使得AE=CF,连接DE,DF,BE,B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DCA=∠BCA,AD∥BC.∴∠DCF=∠BCF.∵CF=CF,∴△CDF≌△CBF(SAS).∴DF=BF.∵AD∥BC,∴∠DAC=∠BCA.
∴∠DAE=∠BCF.∵AE=CF,DA=BC,∴△DAE≌△BCF(SAS).∴DE=BF.同理可证:△DCF≌△BAE(SAS).∴DF=BE.∴DF=BF=BE=DE.∴四边形BEDF是菱形.6.【2020·新疆】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BF,且分别交对角线AC于点E,F,连接BE,DF.(1)求证:AE=CF;(2)若BE=DE,求证:四边形EBFD为菱形.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D∥CB.∴∠DAE=∠BCF.∵DE∥BF,∴∠DEF=∠BFE.∴∠AED=∠CFB.∴△ADE≌△CBF(AAS).∴AE=CF.(2)由(1)知△ADE≌△CBF,∴DE=BF.又∵DE∥BF,∴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BE=DE,∴四边形EBFD为菱形.
学生课堂练习,然后上台演示自己的答案。
加深学生对菱形判定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达到及时查漏补缺的效果。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菱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边)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通过评价与反思,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感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树立自信心。
板书
课题:1.1.2
菱形的判定一、定义法二、对角线互相垂直三、四条边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