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4 19:33:5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上虞模拟)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海水获取淡水的原理和活性炭的作用切入解答。
【解答】A、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原理是通过蒸发,从而使海水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然后遇冷变成水滴到水杯中,因此水杯中的水是淡水,A不符合题意;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利用水的蒸发实现的,只有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获得淡水,C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水分蒸发的越快,获取淡水的速率越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可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当浑浊的河水经过石英砂后,其中的固态大颗粒的杂质被截留,而清水从空隙间流过,从而实现了固态杂质和水的分离,相当于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2020八上·仙居期末)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热水
B.加热煎制
C.液渣分离
D.装袋保存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判断。
【解答】在冷水浸泡、加热煎制、取液弃渣和装袋保存四个环节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液和不溶于药液的残渣进行分离,与过滤操作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清理河道,某区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网兜的作用与各个选项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解答】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相当于滤纸和漏斗,用于将不溶于水的漂浮物与水分离,这和过滤操作的效果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2020八上·拱墅期末)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
A.杀菌 B.消毒 C.过滤 D.干燥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口罩的内外三层都由表面多孔的材料制成,用于将细菌、雾霾和灰尘等固体颗粒与空气分离,因此口罩相当于过滤操作中的滤纸,而防护原理就是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2020八上·苍南期中)如图是茶水分离保温杯示意图,按压茶杯按钮,泡好的茶水便会从隔离层缝隙间流出,茶叶留在茶仓从而实现茶水分离,得到一杯香醇的清茶。这种功能类似于物质分离方法中的(  )
A.沉淀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D.结晶法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茶水是液体,而茶叶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将二者分离的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过程相似,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2020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A.蔗糖、食盐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砂粒和食盐
【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性质,确定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解答】A.蔗糖和食盐都能溶于水,因此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错误;
B.铜粉和铁粉都不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都是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故C错误;
D.在混合物中加水,砂粒不溶于水,而食盐溶于水,然后通过过滤分离出砂粒,再对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故D正确。
故选D。
8.(2020八上·秀洲月考)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A.搅拌 过滤 搅拌 B.过滤 搅拌 搅拌
C.搅拌 引流 搅拌 D.搅拌 过滤 引流
【答案】C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过滤和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玻璃棒在溶解中的作用是搅拌,从而加快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发生飞溅,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发现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缺少的仪器是(  )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分析。
【解答】过滤所需仪器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和玻璃棒;
故选B。
10.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水和汽油 B.糖和食盐
C.沙子和硫酸铜 D.氧气和氮气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
【解答】A、 水和汽油都是液体,不能用过滤分离,不符合题意;
B、 糖和食盐都是可溶性固体,不符合题意;
C、沙子不溶于水,硫酸铜易溶于水,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符合题意;
D、氧气和氮气都属于气体,不能用过滤分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0·温州)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判断。
【解答】在冷水浸泡、加热煎制、取液弃渣和装袋保存四个环节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液和不溶于药液的残渣进行分离,与过滤操作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2020·宁波模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A.漏斗 B.滤纸 C.烧杯 D.铁架台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时滤纸起过滤作用分析。
【解答】 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 滤纸;
故选B。
13.(2019八上·温州期中)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煮沸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煮沸、沉淀并不能使水得到最高程度的净化。
【解答】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不高,A不符合题意。
B、煮沸由消毒作用,但是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并不高,B不符合题意。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不高,C不符合题意。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19八上·秀洲期末)为了“翠湖”的干净美丽,河道管理人员每天都用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结晶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
【解答】河道管理人员利用网兜打捞河道漂浮物,通过网兜实现了固液分离,该种方法最接近过滤;
故答案为:C。
15.(2019八上·德清期末)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水净化的各种方法及原理分析,在净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解答】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蒸发是从溶液中将溶质析出,不符合题意;
C、蒸馏可得到纯净水,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符合题意;
D、活性炭能除去水中色素及异味,但无法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2018八上·湖州月考)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蒸发皿 B.铁圈 C.天平 D.酒精灯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所需仪器进行分析。
【解答】过滤所需仪器有 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 、铁圈;
故答案为:B。
17.(2018八上·绍兴期中)“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蒸馏 C.结晶 D.过滤
【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是分离固态不溶物与液体的方法,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河道中的漂浮物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用塑料网将它们和水分离开,这种方法最接近过滤。
故选D。
18.(2018八上·金华月考)小明用如图装置过滤提纯粗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B.滤纸只能让水滤过
C.滤液为纯净物 D.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直到引流的作用,故A正确;
B、滤纸既能让水通过,也能让溶液的溶质通过,故B错误;
C、滤液为食盐水,是纯净物,故C错误;
D、在过滤时,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9.(2018八上·浙江月考)2016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
A. 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物质和细菌,所以是混合物不宜直接饮用,针对水质的不同,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解答】水的净化过程是先物理净化再化学净化最后消毒后煮沸即可饮用,所以要先自然沉降,之后再化学沉降,然后消毒即可,饮用时要煮沸;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20.(2018八上·台州月考)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答案】D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海水淡化就是除去盐的过程。
【解答】A、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A错误;
B、吸附是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故B错误;
C、沉降是使大颗粒不溶物快速沉淀下来,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C错误;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的蒸馏水,可将水淡化,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秀洲月考)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   
(2)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答案】(1)漏斗
(2)低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解答;
(2)如果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那么液体可能会从滤纸和漏斗的接缝中直接流出,从而起不到过滤作用,因此液体的表面必须低于滤纸的边缘。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仪器①为漏斗;
(2)漏斗中的液面应该低于滤纸的边缘。
22.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动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答案】(1)过滤
(2)B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的一般定义为: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內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解答】(1)将不溶于液体的泥沙与食盐水分离的操作为过滤;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內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故答案为:(1)过滤;(2)B。
23.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   、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   。
【答案】(1)溶解
(2)漏斗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根据过滤的需仪器名称分析。
【解答】(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漏斗。
24.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同”或“不同”).
(2)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填“甲”或“乙”)
(3)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固态),应该采用    的方法.(填序号)
A.升高温度到70℃B.降低温度 C.加入一定量的水.
【答案】相同;乙;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在40℃时甲、乙的溶解度交于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填:相同;
(2)据图可以看出,两种物质中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填:乙;
(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赢下变化大,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B.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
2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答案】=;甲;140;A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由于甲的溶解度变化幅度大于乙,所以甲析出晶体较多;
(3)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的甲,所以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剂质量不变,溶解度变大,溶质会继续溶解,则溶液中不变的是溶剂的质量,所以升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故答案为:(1)=;(2)甲;(3)140;A.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晶体多;
(3)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升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 不变,并结合甲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26.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①中碳罐中含活性炭,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题意,只要将直饮水机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中碳罐中含活性炭,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则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
(2)只要将直饮水机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则直饮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B;(2)混合物
27. 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
【答案】20;氯化钠;硝酸钾溶液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20g,故填:20;
(2)据图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氯化钠;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有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不会有晶体析出,故填:硝酸钾溶液.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以查出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
28.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请回答:
(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    结晶(填“降温”或“蒸发”).
【答案】过滤;增大;蒸发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即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摸,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即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3)由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
故答案为:(1)过滤;(2)增大;(3)蒸发.
【分析】根据题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据此分析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溶剂、溶液的改变;结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
29.水是我们人类生活重要的物质之一,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一些杂质,生活用水常常需要净化处 理,净化水的操作有:①静置沉淀②蒸馏③吸附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②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因此,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分析】蒸馏得到的水属于纯净物,所以净化程度最高.
三、解答题
30.(2018·镇海模拟)如图表示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1)有一个良好的饮用水源很重要。在地底下发现的水被称为地下水。为什么地下水比湖水和河水等地表水有更少的细菌和颗粒污染,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水的清洁处理通常有包括不同技术的几个步骤。清洁过程如图中的4个步骤(数字1~4)。在第二个步骤,水收集在沉积池中。该步骤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让水更干净(  )。
A.水中细菌死亡 B.水中加入氧
C.砾石和沙子沉入底部 D.有毒物质被分解
【答案】(1)因为水透过地面时会被岩石和沙子过滤。
(2)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水的净化在城市的自来水厂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就是沉淀、简单过滤、消毒。这几个步骤或者多重复几次。它的目的只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杀死病菌,一般的话是可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解答】(1)原因一:水在下渗到地下的过程经过砂子和岩石时会被过滤,所以会比较干净;
原因二:地表水更容易受污染,地下水在地球内部,因此空气污染不可能将水弄脏,湖水和河水会被污染,所以水不干净.
(2)在沉积池中,要用砾石和沙子来进行过滤,从而使水更干净;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1)因为水透过地面时会被岩石和沙子过滤;(2)C。
四、实验探究题
31.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5)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
【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冷凝效果不好
(3)b
(4)不是
(5)肥皂水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故填:酒精灯;锥形瓶;
(2)水应从冷凝管的最下方接口进入,而且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否则冷凝效果不好,故填:冷凝效果不好;
(3)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来固定,故填:b;
(4)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而不是催化剂,故填:不是;
(5)硬水中含有较多不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煮沸时分解产生水垢多,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故填:肥皂水.
【分析】(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
(2)根据冷凝的效果来分析;
(3)根据固定装置的仪器来分析;
(4)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5)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区分方法解答.
32.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   .
【答案】(1)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过滤;漏斗
(3)NaOH;Na2CO3
(4)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1)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其中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故答案为: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经过操作a得到固体和液体,因此是过滤操作,过滤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3)由于加入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盐酸是为的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NaOH、Na2CO3;
(4)蒸发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故答案为: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分析】(1)根据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分析作用;
(2)根据过滤可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操作中需要漏斗等仪器;
(3)根据所加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过量,分析盐酸的作用;
(4)根据蒸发操作分析玻璃棒的作用.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上虞模拟)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利用图所示简易装置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物理变化
C.海水通过活性炭吸附也能获取淡水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自制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可将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3.(2020八上·仙居期末)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浸泡热水
B.加热煎制
C.液渣分离
D.装袋保存
4.“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了清理河道,某区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结晶
5.(2020八上·拱墅期末)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  )
A.杀菌 B.消毒 C.过滤 D.干燥
6.(2020八上·苍南期中)如图是茶水分离保温杯示意图,按压茶杯按钮,泡好的茶水便会从隔离层缝隙间流出,茶叶留在茶仓从而实现茶水分离,得到一杯香醇的清茶。这种功能类似于物质分离方法中的(  )
A.沉淀法 B.过滤法 C.蒸馏法 D.结晶法
7.(2020八上·温岭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顺序进行分离的是(  )
A.蔗糖、食盐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砂粒和食盐
8.(2020八上·秀洲月考)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A.搅拌 过滤 搅拌 B.过滤 搅拌 搅拌
C.搅拌 引流 搅拌 D.搅拌 过滤 引流
9.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发现还缺少一种仪器,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缺少的仪器是(  )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10.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水和汽油 B.糖和食盐
C.沙子和硫酸铜 D.氧气和氮气
11.(2020·温州)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12.(2020·宁波模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A.漏斗 B.滤纸 C.烧杯 D.铁架台
13.(2019八上·温州期中)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煮沸 C.过滤 D.蒸馏
14.(2019八上·秀洲期末)为了“翠湖”的干净美丽,河道管理人员每天都用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蒸馏 C.过滤 D.结晶
15.(2019八上·德清期末)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16.(2018八上·湖州月考)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看到实验桌上有如下仪器: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他还需要(  )
A.蒸发皿 B.铁圈 C.天平 D.酒精灯
17.(2018八上·绍兴期中)“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蒸馏 C.结晶 D.过滤
18.(2018八上·金华月考)小明用如图装置过滤提纯粗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B.滤纸只能让水滤过
C.滤液为纯净物 D.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19.(2018八上·浙江月考)2016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
A. 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20.(2018八上·台州月考)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秀洲月考)如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   
(2)漏斗中的液面应   (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2.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动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23.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   、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   。
24.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同”或“不同”).
(2)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填“甲”或“乙”)
(3)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固态),应该采用    的方法.(填序号)
A.升高温度到70℃B.降低温度 C.加入一定量的水.
2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26.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
(1)①的作用是 。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7. 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
28.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
请回答:
(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   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    结晶(填“降温”或“蒸发”).
29.水是我们人类生活重要的物质之一,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一些杂质,生活用水常常需要净化处 理,净化水的操作有:①静置沉淀②蒸馏③吸附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
30.(2018·镇海模拟)如图表示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1)有一个良好的饮用水源很重要。在地底下发现的水被称为地下水。为什么地下水比湖水和河水等地表水有更少的细菌和颗粒污染,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水的清洁处理通常有包括不同技术的几个步骤。清洁过程如图中的4个步骤(数字1~4)。在第二个步骤,水收集在沉积池中。该步骤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让水更干净(  )。
A.水中细菌死亡 B.水中加入氧
C.砾石和沙子沉入底部 D.有毒物质被分解
四、实验探究题
31.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   .
(3)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     (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4)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   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5)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为软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
32.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   、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根据海水获取淡水的原理和活性炭的作用切入解答。
【解答】A、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原理是通过蒸发,从而使海水中的水分变成水蒸气,然后遇冷变成水滴到水杯中,因此水杯中的水是淡水,A不符合题意;
B、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是利用水的蒸发实现的,只有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获得淡水,C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水分蒸发的越快,获取淡水的速率越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当浑浊的河水经过石英砂后,其中的固态大颗粒的杂质被截留,而清水从空隙间流过,从而实现了固态杂质和水的分离,相当于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判断。
【解答】在冷水浸泡、加热煎制、取液弃渣和装袋保存四个环节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液和不溶于药液的残渣进行分离,与过滤操作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网兜的作用与各个选项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解答】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相当于滤纸和漏斗,用于将不溶于水的漂浮物与水分离,这和过滤操作的效果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口罩的内外三层都由表面多孔的材料制成,用于将细菌、雾霾和灰尘等固体颗粒与空气分离,因此口罩相当于过滤操作中的滤纸,而防护原理就是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茶水是液体,而茶叶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将二者分离的过程和过滤操作的过程相似,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性质,确定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解答】A.蔗糖和食盐都能溶于水,因此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错误;
B.铜粉和铁粉都不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都是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故C错误;
D.在混合物中加水,砂粒不溶于水,而食盐溶于水,然后通过过滤分离出砂粒,再对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溶解、过滤和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玻璃棒在溶解中的作用是搅拌,从而加快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发生飞溅,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分析。
【解答】过滤所需仪器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和玻璃棒;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过滤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
【解答】A、 水和汽油都是液体,不能用过滤分离,不符合题意;
B、 糖和食盐都是可溶性固体,不符合题意;
C、沙子不溶于水,硫酸铜易溶于水,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符合题意;
D、氧气和氮气都属于气体,不能用过滤分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操作用于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据此判断。
【解答】在冷水浸泡、加热煎制、取液弃渣和装袋保存四个环节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液和不溶于药液的残渣进行分离,与过滤操作相同,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时滤纸起过滤作用分析。
【解答】 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 滤纸;
故选B。
13.【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煮沸、沉淀并不能使水得到最高程度的净化。
【解答】A、沉淀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不高,A不符合题意。
B、煮沸由消毒作用,但是还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并不高,B不符合题意。
C、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固体杂质,还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所以净化的程度不高,C不符合题意。
D、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净化的程度最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
【解答】河道管理人员利用网兜打捞河道漂浮物,通过网兜实现了固液分离,该种方法最接近过滤;
故答案为:C。
15.【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水净化的各种方法及原理分析,在净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解答】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蒸发是从溶液中将溶质析出,不符合题意;
C、蒸馏可得到纯净水,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符合题意;
D、活性炭能除去水中色素及异味,但无法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所需仪器进行分析。
【解答】过滤所需仪器有 漏斗、烧杯、滤纸、玻璃棒、铁架台 、铁圈;
故答案为:B。
17.【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过滤是分离固态不溶物与液体的方法,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河道中的漂浮物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用塑料网将它们和水分离开,这种方法最接近过滤。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在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直到引流的作用,故A正确;
B、滤纸既能让水通过,也能让溶液的溶质通过,故B错误;
C、滤液为食盐水,是纯净物,故C错误;
D、在过滤时,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物质和细菌,所以是混合物不宜直接饮用,针对水质的不同,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解答】水的净化过程是先物理净化再化学净化最后消毒后煮沸即可饮用,所以要先自然沉降,之后再化学沉降,然后消毒即可,饮用时要煮沸;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20.【答案】D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海水淡化就是除去盐的过程。
【解答】A、过滤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A错误;
B、吸附是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故B错误;
C、沉降是使大颗粒不溶物快速沉淀下来,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故C错误;
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纯的蒸馏水,可将水淡化,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1)漏斗
(2)低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解答;
(2)如果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那么液体可能会从滤纸和漏斗的接缝中直接流出,从而起不到过滤作用,因此液体的表面必须低于滤纸的边缘。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仪器①为漏斗;
(2)漏斗中的液面应该低于滤纸的边缘。
22.【答案】(1)过滤
(2)B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的一般定义为: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內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解答】(1)将不溶于液体的泥沙与食盐水分离的操作为过滤;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內出现较多固体时,应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把剩余滤液蒸干;
故答案为:(1)过滤;(2)B。
23.【答案】(1)溶解
(2)漏斗
【知识点】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分析;根据过滤的需仪器名称分析。
【解答】(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漏斗。
24.【答案】相同;乙;B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在40℃时甲、乙的溶解度交于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填:相同;
(2)据图可以看出,两种物质中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填:乙;
(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赢下变化大,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B.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
25.【答案】=;甲;140;A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由于甲的溶解度变化幅度大于乙,所以甲析出晶体较多;
(3)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的甲,所以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剂质量不变,溶解度变大,溶质会继续溶解,则溶液中不变的是溶剂的质量,所以升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故答案为:(1)=;(2)甲;(3)140;A.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晶体多;
(3)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升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 不变,并结合甲的溶解度分析判断.
26.【答案】(1)B
(2)混合物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①中碳罐中含活性炭,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题意,只要将直饮水机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中碳罐中含活性炭,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则①的作用是吸附杂质。
(2)只要将直饮水机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则直饮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1)B;(2)混合物
27.【答案】20;氯化钠;硝酸钾溶液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20g,故填:20;
(2)据图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氯化钠;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30g,有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不会有晶体析出,故填:硝酸钾溶液.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以查出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
28.【答案】过滤;增大;蒸发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即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摸,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即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的右侧海水中溶质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3)由图二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
故答案为:(1)过滤;(2)增大;(3)蒸发.
【分析】根据题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据此分析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溶剂、溶液的改变;结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解答.
29.【答案】②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因此,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分析】蒸馏得到的水属于纯净物,所以净化程度最高.
30.【答案】(1)因为水透过地面时会被岩石和沙子过滤。
(2)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水的净化在城市的自来水厂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就是沉淀、简单过滤、消毒。这几个步骤或者多重复几次。它的目的只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杀死病菌,一般的话是可以直接饮用自来水的。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解答】(1)原因一:水在下渗到地下的过程经过砂子和岩石时会被过滤,所以会比较干净;
原因二:地表水更容易受污染,地下水在地球内部,因此空气污染不可能将水弄脏,湖水和河水会被污染,所以水不干净.
(2)在沉积池中,要用砾石和沙子来进行过滤,从而使水更干净;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1)因为水透过地面时会被岩石和沙子过滤;(2)C。
31.【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冷凝效果不好
(3)b
(4)不是
(5)肥皂水
【知识点】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故填:酒精灯;锥形瓶;
(2)水应从冷凝管的最下方接口进入,而且确保出水口在组装仪器的高处,否则冷凝效果不好,故填:冷凝效果不好;
(3)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来固定,故填:b;
(4)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而不是催化剂,故填:不是;
(5)硬水中含有较多不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煮沸时分解产生水垢多,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故填:肥皂水.
【分析】(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
(2)根据冷凝的效果来分析;
(3)根据固定装置的仪器来分析;
(4)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
(5)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区分方法解答.
32.【答案】(1)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过滤;漏斗
(3)NaOH;Na2CO3
(4)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1)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其中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故答案为: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经过操作a得到固体和液体,因此是过滤操作,过滤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3)由于加入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盐酸是为的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NaOH、Na2CO3;
(4)蒸发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故答案为: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分析】(1)根据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分析作用;
(2)根据过滤可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操作中需要漏斗等仪器;
(3)根据所加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过量,分析盐酸的作用;
(4)根据蒸发操作分析玻璃棒的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