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光学(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金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2021·温州)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3.(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4.(2020七下·乐清期末)近视主要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近视患者可以配带相应的凹透镜进行矫正,下列光学元件可用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
A. B. C. D.
5.(2021七下·海曙期末)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 )
A. B.
C. D.
6.(2021·金华模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树的倒影
C.栏杆的影子
D.放大镜下的文字
7.(2021·龙湾模拟)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露珠下的叶脉
8.(2021七下·西湖期中)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徐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9.(2021七下·台州期中)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是杭州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采用球状“太阳”设计理念,以金色为主色调,幕增采用现代材料复合板和金色玻璃相结合整个建筑金碧辉煌,犹如一个金色的太阳。如图在平静的水面上,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0.(2021七下·西湖期中)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用红色的光照射二维码,黑色部分显红色
11.(2021七下·西湖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晴天的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12.(2021·海曙模拟)如图是小科在公园看到的美景,下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3.(2021七下·滨江期中)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那么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C.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14.(2021七下·拱墅期中)如图是小徐测视力时的示意图,测量时小徐距离观察到的像( )
A.2.7米 B.5.0米 C.5.8米 D.5.4米
15.(2021七下·拱墅期中)小金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30
像距(cm)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16.(2021八下·北仑期中)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像的虚实、像的大小、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大小变大,距离变大 B.实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小
C.虚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大 D.虚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小
17.(2021七下·萧山期中)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黄色 B.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C.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黄色 D.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18.(2021·温州模拟)小明在夜游公园时看到月亮在湖中的倒影,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19.(2021·婺城模拟)现在城市的夜景很美,桥上都安装了景观灯。如图是某个夜晚在岸上拍摄的一张拱形桥照片,水面上出现的桥的倒影是由于(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20.(2021·温州模拟)如图,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电简的光照亮水里的鱼,那么手电简的光应朝向( )
A.b处 B.c处 C.d处 D.e处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余姚竞赛)光在 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 水中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2021七下·西湖期中)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
23.(2021七下·诸暨月考)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4.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25.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的原理。
26.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7.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28. 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 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9. 和 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 。紫外线能杀死 ,常被人们用来 ,还能使 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 。
3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三、解答题
3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仅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32.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33. 如图,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请画出完整光路图.
34.如图甲所示,人眼看到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
35.如图所示,在水池里有一个点光源S,SP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在SP的传播方向上有一块平面镜,QM是SP经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QM进入空气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36.完成下列光路图
37.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38.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透镜焦点F.
39.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
40.(2021七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其实是鱼身上发出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的那条直线对称。地砖2和3都处在同一平面内,即它们处在同一直线上,灯泡的位置不动,则通过地砖看到的像大小相同,且位置不变。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妈妈的摄“影",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镜头发生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树木的倒“影”,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中的鱼“影”,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科的身“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透镜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刻,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和角度是相同的,那么影子的方向应该是相同的,故B、C错误;
影子的长度与树木的高度成正比,即高度越大,影子越长,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不合题意;
B.树的倒影,是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C.栏杆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照不到的黑色区域,故C不合题意;
D.放大镜下的文字,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日环食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其它光源的光,故A不合题意;
B.手影表演,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①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绿叶蓝花经过光线照射后都呈现黑色,那么照射到上面的光线肯定被绿叶和蓝花全部吸收。绿色反射绿光和白光,蓝花反射蓝光和白光,故A、B、D错误;
红光照到绿叶上被吸收,照到蓝花上也被吸收,因此看到黑叶和黑花,故C正确。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周围建筑发出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人眼后,我们会看到水中建筑所成的虚像,这就是“倒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物体颜色的知识判断;
(3)根据凸透镜应用的知识判断;
(4)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A.二维码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的其它光源的光,故A错误;
B.二维码中的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故B错误;
C.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相当于凸透镜,故C正确;
D.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因此红色的光照射二维码,黑色部分显黑色,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是自己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晴天的月亮,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反射的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线,不是光源,故C错误;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自己能够发光,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树木发出的光线,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这些反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水中树木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解答】由于光的折射,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太阳升起,傍晚时,太阳已经落到地平面以下,还可以看到太阳光,如果没有了折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则无法看到,所以日出会延迟,日落则会提前;
故答案为:B。
14.【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计算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然后将它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加即可。
【解答】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7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7m。那么小徐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2.7m+(2.7m-0.4m)=5m。
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当物距u=10cm时,它刚好在焦距上,此时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自然不会有像距的存在,即甲组数据错误,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小燕子在湖水中成的是虚像。当向下俯冲时,它到水面的距离减小,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减小,则像到它之间的距离减小。由于它的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7.【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色的香蕉只能反射黄光,红光照射时被吸收而呈现黑色;白色的瓷盘可以反射红光,因此呈现红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沿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会看到水中月亮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9.【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拱形桥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水中拱形桥所成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判断。
【解答】 看到水中的鱼,是鱼身上的光折射入人眼,所以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要用手电筒照鱼的话,直接对准所看到的鱼照射,即b 处,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真空;大于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光在真空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水中的。
22.【答案】(1)光速大于声速
(2)3×105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1)在空气中,光速3×108m/s,声速340m/s,因此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根据可知,传播相同的路程,光用的时间远远小于声音。
(2)根据光速的大小解答。
【解答】(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大于声速。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23.【答案】3;仍能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解答;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为虚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2)王芳同学在平面镜内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在镜子后面放上木板不能阻止像的形成,即她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24.【答案】漫反射;发散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分析】(1)平行光线斜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就是漫反射;平行光线斜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就是镜面反射;
(2)根据凸面镜的特点和用途解答。
【解答】(1)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
(2)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可以扩大视野。
25.【答案】小孔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解答】将手指展开重叠,手指之间会形成几个小孔,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通过手指之间的小孔时在白纸上成像,因此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26.【答案】色散;紫外线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解答;
(2)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定义解答。
【解答】(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27.【答案】同一种;直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28.【答案】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光源的定义和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9.【答案】红外线;紫外线;加热物体;细菌;消毒;荧光物质;皮肤癌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根据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特点和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加热物体。紫外线能杀死细菌,常被人们用来消毒,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30.【答案】小于;大于;不变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解答。
【解答】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31.【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首先过反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过反射点作出法线,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也是60°,作出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
32.【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
【分析】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作法线,后作出入射光线
33.【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光先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34.【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水中筷子上的光由水进入空气,进入人眼被看到.
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使得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5.【答案】解: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解:先正向延长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得到入射点O,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反射时的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
反射光线与水面交于点O′,过O′点垂直水面画出折射时的法线,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分析】正向延长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得到交点O,即入射点,画出入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得出法线,再作出法线的垂线可得平面镜的位置.
根据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36.【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37.【答案】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8.【答案】解:连接物像的端点B、B′并延长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从B点平行于主光轴作一条入射光线,交与凸透镜与E点,连接B′E并延长交于主光轴F点,F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EF为入射光线BE的折射光线,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的作出另一焦点F,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光路可逆和图示作出透镜和焦点的大致位置.
【分析】在作右侧焦点时利用了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而且一定过像点B′;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39.【答案】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本题较为直观、准确,因此建议同学们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40.【答案】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折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分析】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下专题复习之光学(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1.(2021·金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其实是鱼身上发出的光线,从水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1·温州)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的那条直线对称。地砖2和3都处在同一平面内,即它们处在同一直线上,灯泡的位置不动,则通过地砖看到的像大小相同,且位置不变。
故选B。
3.(2021·丽水)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妈妈的摄“影",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镜头发生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树木的倒“影”,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中的鱼“影”,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科的身“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0七下·乐清期末)近视主要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造成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近视患者可以配带相应的凹透镜进行矫正,下列光学元件可用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透镜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2021七下·海曙期末)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刻,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和角度是相同的,那么影子的方向应该是相同的,故B、C错误;
影子的长度与树木的高度成正比,即高度越大,影子越长,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6.(2021·金华模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树的倒影
C.栏杆的影子
D.放大镜下的文字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不合题意;
B.树的倒影,是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C.栏杆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照不到的黑色区域,故C不合题意;
D.放大镜下的文字,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2021·龙湾模拟)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露珠下的叶脉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日环食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其它光源的光,故A不合题意;
B.手影表演,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2021七下·西湖期中)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徐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①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绿叶蓝花经过光线照射后都呈现黑色,那么照射到上面的光线肯定被绿叶和蓝花全部吸收。绿色反射绿光和白光,蓝花反射蓝光和白光,故A、B、D错误;
红光照到绿叶上被吸收,照到蓝花上也被吸收,因此看到黑叶和黑花,故C正确。
故选C。
9.(2021七下·台州期中)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是杭州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采用球状“太阳”设计理念,以金色为主色调,幕增采用现代材料复合板和金色玻璃相结合整个建筑金碧辉煌,犹如一个金色的太阳。如图在平静的水面上,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周围建筑发出的光线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人眼后,我们会看到水中建筑所成的虚像,这就是“倒影”,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2021七下·西湖期中)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访问网页,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D.用红色的光照射二维码,黑色部分显红色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光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根据物体颜色的知识判断;
(3)根据凸透镜应用的知识判断;
(4)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解答】A.二维码不能自己发光,它反射的其它光源的光,故A错误;
B.二维码中的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故B错误;
C.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相当于凸透镜,故C正确;
D.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因此红色的光照射二维码,黑色部分显黑色,故D错误。
故选C。
11.(2021七下·西湖期中)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晴天的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答案】D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解答】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是自己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晴天的月亮,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反射的电影放映机发出的光线,不是光源,故C错误;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自己能够发光,是光源,故D正确。
故选D。
12.(2021·海曙模拟)如图是小科在公园看到的美景,下图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树木发出的光线,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这些反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水中树木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2021七下·滨江期中)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那么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C.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解答】由于光的折射,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太阳升起,傍晚时,太阳已经落到地平面以下,还可以看到太阳光,如果没有了折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时,则无法看到,所以日出会延迟,日落则会提前;
故答案为:B。
14.(2021七下·拱墅期中)如图是小徐测视力时的示意图,测量时小徐距离观察到的像( )
A.2.7米 B.5.0米 C.5.8米 D.5.4米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计算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然后将它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加即可。
【解答】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7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7m。那么小徐距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2.7m+(2.7m-0.4m)=5m。
故选B。
15.(2021七下·拱墅期中)小金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30
像距(cm)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当物距u=10cm时,它刚好在焦距上,此时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自然不会有像距的存在,即甲组数据错误,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6.(2021八下·北仑期中)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像的虚实、像的大小、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实像,大小变大,距离变大 B.实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小
C.虚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大 D.虚像,大小不变,距离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小燕子在湖水中成的是虚像。当向下俯冲时,它到水面的距离减小,像到水面的距离也减小,则像到它之间的距离减小。由于它的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7.(2021七下·萧山期中)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黄色 B.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C.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黄色 D.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黄色的香蕉只能反射黄光,红光照射时被吸收而呈现黑色;白色的瓷盘可以反射红光,因此呈现红色,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8.(2021·温州模拟)小明在夜游公园时看到月亮在湖中的倒影,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沿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会看到水中月亮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9.(2021·婺城模拟)现在城市的夜景很美,桥上都安装了景观灯。如图是某个夜晚在岸上拍摄的一张拱形桥照片,水面上出现的桥的倒影是由于(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拱形桥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看到水中拱形桥所成的虚像,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0.(2021·温州模拟)如图,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电简的光照亮水里的鱼,那么手电简的光应朝向( )
A.b处 B.c处 C.d处 D.e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判断。
【解答】 看到水中的鱼,是鱼身上的光折射入人眼,所以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要用手电筒照鱼的话,直接对准所看到的鱼照射,即b 处,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余姚竞赛)光在 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 水中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真空;大于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光在真空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水中的。
22.(2021七下·西湖期中)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
【答案】(1)光速大于声速
(2)3×105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分析】(1)在空气中,光速3×108m/s,声速340m/s,因此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根据可知,传播相同的路程,光用的时间远远小于声音。
(2)根据光速的大小解答。
【解答】(1)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大于声速。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23.(2021七下·诸暨月考)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3;仍能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解答;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为虚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
(2)王芳同学在平面镜内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在镜子后面放上木板不能阻止像的形成,即她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24.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答案】漫反射;发散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分析】(1)平行光线斜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就是漫反射;平行光线斜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就是镜面反射;
(2)根据凸面镜的特点和用途解答。
【解答】(1)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漫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
(2)而汽车的后视镜用凸面镜,其优点在于: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可以扩大视野。
25.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的原理。
【答案】小孔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等。
【解答】将手指展开重叠,手指之间会形成几个小孔,太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通过手指之间的小孔时在白纸上成像,因此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26.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答案】色散;紫外线
【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色散的定义解答;
(2)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定义解答。
【解答】(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27.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答案】同一种;直线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28. 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 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答案】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太阳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根据光源的定义和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9. 和 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 。紫外线能杀死 ,常被人们用来 ,还能使 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 。
【答案】红外线;紫外线;加热物体;细菌;消毒;荧光物质;皮肤癌
【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
【解析】【分析】根据红外线、紫外线的定义、特点和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红外线常用于加热物体。紫外线能杀死细菌,常被人们用来消毒,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鉴别纸币的真伪。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3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答案】小于;大于;不变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解答。
【解答】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三、解答题
3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仅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首先过反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过反射点作出法线,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也是60°,作出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
32.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
【分析】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先作法线,后作出入射光线
33. 如图,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请画出完整光路图.
【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光先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34.如图甲所示,人眼看到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
【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解答】解:水中筷子上的光由水进入空气,进入人眼被看到.
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使得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如图所示: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5.如图所示,在水池里有一个点光源S,SP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在SP的传播方向上有一块平面镜,QM是SP经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QM进入空气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解: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解答】解:先正向延长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得到入射点O,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反射时的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
反射光线与水面交于点O′,过O′点垂直水面画出折射时的法线,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分析】正向延长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得到交点O,即入射点,画出入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得出法线,再作出法线的垂线可得平面镜的位置.
根据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36.完成下列光路图
【答案】解: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37.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答案】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解析】【解答】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分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8.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透镜焦点F.
【答案】解:连接物像的端点B、B′并延长与主光轴交于O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过O点垂直主光轴作出凸透镜;从B点平行于主光轴作一条入射光线,交与凸透镜与E点,连接B′E并延长交于主光轴F点,F点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EF为入射光线BE的折射光线,在凸透镜的左侧对称的作出另一焦点F,如图所示: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光路可逆和图示作出透镜和焦点的大致位置.
【分析】在作右侧焦点时利用了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而且一定过像点B′;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39.如图所示,已知两条反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
【答案】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本题较为直观、准确,因此建议同学们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40.(2021七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答案】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折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分析】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