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质为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SO2 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亚硫酸发生了电离,SO2 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选;
B.HCl是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选;
C.NH3 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一水合氨发生了电离,氨气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选;
D.SO3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硫酸发生了电离,SO3 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2.(2021高一下·嘉兴月考)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D.HCl
【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电离产生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电离产生K+、Cl-,是盐,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HCl电离产生H+、Cl-,是酸,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2021高一下·淳安开学考)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硅酸,不能大量存在;
B.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碳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存在;
C.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D.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次氯酸,不能大量存在。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或者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可以共存
与氢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的是碳酸根离子、硅酸根、次卤酸根
4.(2021高一下·浙江开学考)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K+、 、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Mg2+、 K+、 、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 Na+、Cu2+、 、Cl-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K+、 、
【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因 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g2+、 K+、 、 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Ba2+与SO 会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因氢离子与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离子之间的共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或者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与氢离子不能共存的是:氢氧根、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等
与氢氧根不能共存的是:氢离子、铵根、铁离子、镁离子、铜离子等等
与钡离子不能共存的是:碳酸根、亚硫酸根、硫酸根
与氯离子不能共存的是:银离子
5.(2021高一下·崇左开学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但它是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的产物电离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对应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但是是金属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不稳定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
C. 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2021·静安模拟)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氯气 B.氨气 C.乙醇 D.醋酸钠
【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符合题意;
B.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其与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其自身不能发生电离,为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的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为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醋酸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7.(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Al B.熔融态NaCl C.蔗糖 D.盐酸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Al能导电,但是Al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熔融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且氯化钠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蔗糖不能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熔融的氯化钠可可以导电,且又是电解质。铝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
8.(2020高一上·包头期中)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所以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故B不符合题意;
C.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溶液呈酸性,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 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呈中性,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溶液呈中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入硫酸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随着NaHSO4溶液的滴入依次发生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NaOH+NaHSO4=Na2SO4+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9.(2020高二下·长春期末)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有Cl-存在
B 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继续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 原溶液中有I-存在
C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 原溶液中有 存在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溶液中有 存在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加入盐酸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碳酸银沉淀等等,但是后面加入盐酸后可以转化为AgCl,所以沉淀不溶解,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里是否有Cl-是存在,A不符合题意;
B.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溶液为棕黄色,碘遇淀粉变蓝色,B符合题意;
C.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或亚硫酸,加入Ba(NO3)2溶液后,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酸化后,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根氧化成硫酸钡,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存在,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均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碳酸银和氯化银都是白色沉淀;
B、注意碘水为棕黄色溶液;
C、注意硫酸钡和亚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
D、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多选题
10.(2015高一上·柳州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Ca2++CO32﹣=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O 2KOH+H2SO4═K2SO4+2H2O
【答案】C,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A.CuCO3+2NaOH═Cu(OH)2↓+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CO3+2OH﹣═Cu(OH)2+2Na++CO32﹣,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表示,故A错误;
B.BaCO3+2HCl═BaCl2+CO2↑+H2O,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不能用 CO32﹣+2H+=CO2↑+H2O,故B错误;
C.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实质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故C错误;
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H++OH﹣=H2O,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碳酸铜为沉淀,不能拆;
B.碳酸钡为沉淀,不能拆;
C.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实质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
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11.(2015高一上·兴国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答案】B,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A、CH3COONH4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应为CH3COOH+NH3═CH3COO﹣+NH4+,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B正确;
C、醋酸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CO3+2CH3COOH═Ca2++H2O+2CH3COO﹣+CO2↑,故C错误;
D、钠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完全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CH3COONH4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C、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
D、钠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
三、填空题
12.(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在以下五种物质中①石墨;②天然气;③熔融Na2CO3;④酒精;⑤二氧化碳,存在12C、13C、14C物质是 (填编号),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
【答案】①②③④⑤;①③;③;④⑤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熔融Na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碳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2C、13C、14C均为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以上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物质是①②③④⑤;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
【分析】考查概念理解:物种物质均含有C元素,C的同位素存在于自然界各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具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13.(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 ;
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 ;
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
【答案】H++OH-=H2O;Ag++Cl-=AgCl↓;Ba2++SO42-+2H++2OH-=BaSO4↓+2H2O;Cu2++Fe=Cu+Fe2+;Ca2++CO32-=CaCO3↓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故答案为:Ba2++SO42-+2H++2OH-=BaSO4↓+2H2O;(4)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故答案为:Cu2++Fe=Cu+Fe2+;(5)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分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难溶的难电离的写化学式,单质、气体、氧化物、水写化学式。
四、综合题
14.(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铁④蔗糖⑤酒精⑥熔融的K2SO4⑦干冰⑧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5)分别写出物质①、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答案】(1)③⑥⑧
(2)①②⑥
(3)④⑤⑦
(4)①②⑥⑦
(5)NaHCO3═Na++HCO3-;K2SO4═2K++SO42-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铁、熔融的K2SO4、石墨。答案为③⑥⑧(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碳酸氢钠晶体、液态氯化氢、熔融的K2SO4。
答案为①②⑥(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蔗糖、酒精、干冰。答案为④⑤⑦(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碳酸氢钠晶体、液态氯化氢、熔融的K2SO4、干冰。答案为①②⑥⑦(5)物质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答案为NaHCO3═Na++HCO3-
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42-。答案为K2SO4═2K++SO42-
【分析】(1)只要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就可以导电;
(2)电解质指的是可以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的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3)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4)有的物质虽然本身是非电解质,但是溶于水后会和水生成电解质,因此也可以导电;
(5)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15.(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有一些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也会有所不同,同学们可以根据离子反应的初步知识,完成下列情况下的离子方程式。
(1)若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在(1)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在(3)所得的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H++SO42-+OH-+ Ba2+= BaSO4↓+ H2O
(2)H++OH- = H2O
(3)2H++SO42-+2OH-+ Ba2+= BaSO4↓+ 2H2O
(4)SO42-+Ba2+=BaSO4↓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滴加NaHSO4溶液使Ba2+完全沉淀,则NaHSO4少量,实际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1:1,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OH-+ Ba2+= BaSO4↓+ H2O;
(2)(1)中所得溶液为NaOH溶液,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 H2O;
(3)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则溶液中H+和OH-完全反应,故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2:2,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42-+2OH-+ Ba2+= BaSO4↓+ 2H2O;
(4)(3)中所得溶液为Na2SO4溶液,继续滴加B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Ba2+=BaSO4↓;
【分析】(1)滴加NaHSO4溶液使Ba2+完全沉淀,则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1:1,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中溶液为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3)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则溶液中H+和OH-完全反应;
(4)(3)中所得溶液为Na2SO4溶液;
16.(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有下列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①NaOH固体;②铜丝;③HCl气体;④CO2;⑤石墨;⑥熔融氯化钠;⑦乙醇。
(1)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能够导电的是 ;
(4)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答案】(1)①③⑥
(2)④⑦
(3)②⑤⑥
(4)⑥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NaOH固体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自由移动的离子Na+、OH-,属于电解质;但固体中含有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②铜丝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可以导电;③HCl气体是由化合物分子HCl构成,物质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溶于水会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Cl-,属于电解质;④CO2是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不能自身电离产生离子,因此属于非电解质;该物质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⑤石墨是非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能够导电;⑥熔融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⑦乙醇是化合物,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发生电离,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可知:(1)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序号是①③⑥;(2)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序号是④⑦;(3)能够导电的物质序号是②⑤⑥;(4)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⑥。
【分析】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判断。
17.(2021高一下·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回答下列问题。
(1)类别1为 ,分类标准2为 。
(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非电解质的是 。
(3)向NaHSO4溶液中加入Fe粉可产生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写出实验室利用上述中的物质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混合物;组成元素种类
(2)Ba(OH)2 、NaHSO4、KClO3;SO3
(3)Fe+2H+= Fe2+ +H2↑
(4)2H+ +SO +Ba2+ +2OH- =BaSO4↓+2H2O
(5)2KClO3 2KCl+3O2↑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物质可以根据组成情况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空气和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因此类别1为混合物;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氮气和铁都是单质,因此类别2为单质,故答案为:混合物;组成元素种类;
(2)NaHSO4、Ba(OH)2 、KClO3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且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SO3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能通过自身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NaHSO4、Ba(OH)2、KClO3;SO3;
(3)NaHSO4溶液可以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加Fe可产生气体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Fe+2H+=Fe2++H2↑;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发生的反应为2H++SO +Ba2++2OH-=BaSO4↓+2H2O,故答案为:2H++SO +Ba2++2OH-=BaSO4↓+2H2O;
(5)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 2KCl+3O2↑。
【分析】(1)物质可以根据组成情况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2)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据此分析判断;
(3)NaHSO4溶液可以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加Fe可产生氢气;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则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
(5) 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备O2,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五、推断题
18.(2020高一上·大庆开学考)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包含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1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为什么Y可以用作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Y所属物质类别是 (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碱性干燥剂;⑤化合物;⑥盐
(3)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L的化学式 。
(5)上述①→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有 。
【答案】(1)催化
(2)CaO+ H2O=Ca(OH)2;①②④⑤
(3)Cu2++2OH-=Cu(OH)2↓
(4)BaSO4
(5)④⑥⑧⑦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X是二氧化锰,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
(2)Y是氧化钙,Y可以用作干燥剂,是因为CaO+H2O=Ca(OH)2,Y是氧化钙,Y所属物质类别是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干燥剂,不符合碱和盐的概念;
(3)G是氢氧化钠,H是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
(4)L是硫酸钡,L的化学式是BaSO4;
(5)反应①是2H2O22H2O+O2↑,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Y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反应②是CaO+H2O=Ca(OH)2,③是2Cu+O22CuO,反应②③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④是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⑤是CuO+H2SO4=CuSO4+H2O,反应⑥是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⑦是Ba(OH)2+Na2SO4=BaSO4↓+2NaOH,故反应④⑥⑦⑧都是由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能转化为B,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水,X为黑色固体,X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Y可用作干燥剂,和水反应生成的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F,则Y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则G是氢氧化钠,I为蓝色沉淀,则I是氢氧化铜,G和H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H中含有铜元素,氧气和Z加热生成的E和硫酸反应生成H,则Z是铜,E为黑色固体,是氧化铜,H是硫酸铜,J是硫酸钠,硫酸钠和K反应生成L,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K可以是氢氧化钡,L是硫酸钡,G是氢氧化钠,由此分析。
1 / 1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质为电解质的是( )
A. B. C. D.
2.(2021高一下·嘉兴月考)下列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D.HCl
3.(2021高一下·淳安开学考)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B. C. D.
4.(2021高一下·浙江开学考)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K+、 、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Mg2+、 K+、 、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 Na+、Cu2+、 、Cl-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K+、 、
5.(2021高一下·崇左开学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6.(2021·静安模拟)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氯气 B.氨气 C.乙醇 D.醋酸钠
7.(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Al B.熔融态NaCl C.蔗糖 D.盐酸
8.(2020高一上·包头期中)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9.(2020高二下·长春期末)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有Cl-存在
B 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继续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 原溶液中有I-存在
C 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 原溶液中有 存在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溶液中有 存在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0.(2015高一上·柳州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Ca2++CO32﹣=CaCO3↓ 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O 2KOH+H2SO4═K2SO4+2H2O
11.(2015高一上·兴国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H2O+CO2↑
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三、填空题
12.(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在以下五种物质中①石墨;②天然气;③熔融Na2CO3;④酒精;⑤二氧化碳,存在12C、13C、14C物质是 (填编号),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
13.(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 ;
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 ;
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 。
四、综合题
14.(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铁④蔗糖⑤酒精⑥熔融的K2SO4⑦干冰⑧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5)分别写出物质①、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15.(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有一些化学反应,由于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也会有所不同,同学们可以根据离子反应的初步知识,完成下列情况下的离子方程式。
(1)若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在(1)所得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在(3)所得的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6.(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有下列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①NaOH固体;②铜丝;③HCl气体;④CO2;⑤石墨;⑥熔融氯化钠;⑦乙醇。
(1)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能够导电的是 ;
(4)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17.(2021高一下·长春开学考)如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回答下列问题。
(1)类别1为 ,分类标准2为 。
(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非电解质的是 。
(3)向NaHSO4溶液中加入Fe粉可产生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写出实验室利用上述中的物质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五、推断题
18.(2020高一上·大庆开学考)下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包含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X、Y、E都为氧化物,X、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1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
(2)为什么Y可以用作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Y所属物质类别是 (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碱性干燥剂;⑤化合物;⑥盐
(3)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L的化学式 。
(5)上述①→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SO2 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亚硫酸发生了电离,SO2 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选;
B.HCl是溶于水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选;
C.NH3 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一水合氨发生了电离,氨气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选;
D.SO3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能够导电,是生成的硫酸发生了电离,SO3 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2.【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电离产生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电离产生K+、Cl-,是盐,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HCl电离产生H+、Cl-,是酸,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硅酸,不能大量存在;
B.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碳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存在;
C.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
D. 在酸性溶液中能转化为次氯酸,不能大量存在。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或者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可以共存
与氢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的是碳酸根离子、硅酸根、次卤酸根
4.【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因 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g2+、 K+、 、 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
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Ba2+与SO 会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因氢离子与 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离子之间的共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或者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与氢离子不能共存的是:氢氧根、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等
与氢氧根不能共存的是:氢离子、铵根、铁离子、镁离子、铜离子等等
与钡离子不能共存的是:碳酸根、亚硫酸根、硫酸根
与氯离子不能共存的是:银离子
5.【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但它是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的产物电离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对应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但是是金属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不稳定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
C. 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符合题意;
B.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其与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其自身不能发生电离,为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乙醇的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为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醋酸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7.【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Al能导电,但是Al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熔融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且氯化钠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题意;
C.蔗糖不能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熔融的氯化钠可可以导电,且又是电解质。铝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
8.【答案】C
【知识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知,a点为Ba(OH)2溶液和H2SO4恰好反应,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溶液溶质为NaOH,所以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故B不符合题意;
C.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溶液呈酸性,②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SO4,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 a点①中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呈中性,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溶液呈中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入硫酸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随着NaHSO4溶液的滴入依次发生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NaOH+NaHSO4=Na2SO4+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导电能力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溶液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加入盐酸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碳酸银沉淀等等,但是后面加入盐酸后可以转化为AgCl,所以沉淀不溶解,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里是否有Cl-是存在,A不符合题意;
B.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溶液为棕黄色,碘遇淀粉变蓝色,B符合题意;
C.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或亚硫酸,加入Ba(NO3)2溶液后,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酸化后,亚硫酸钡能被硝酸根氧化成硫酸钡,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存在,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均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因此,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碳酸根离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注意碳酸银和氯化银都是白色沉淀;
B、注意碘水为棕黄色溶液;
C、注意硫酸钡和亚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
D、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亚硫酸氢根遇到盐酸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0.【答案】C,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A.CuCO3+2NaOH═Cu(OH)2↓+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CO3+2OH﹣═Cu(OH)2+2Na++CO32﹣,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表示,故A错误;
B.BaCO3+2HCl═BaCl2+CO2↑+H2O,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不能用 CO32﹣+2H+=CO2↑+H2O,故B错误;
C.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实质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故C错误;
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H++OH﹣=H2O,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碳酸铜为沉淀,不能拆;
B.碳酸钡为沉淀,不能拆;
C.Ca(NO3)2+Na2CO3═CaCO3↓+2NaNO3反应实质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
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11.【答案】B,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解:A、CH3COONH4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应为CH3COOH+NH3═CH3COO﹣+NH4+,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B正确;
C、醋酸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CO3+2CH3COOH═Ca2++H2O+2CH3COO﹣+CO2↑,故C错误;
D、钠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完全电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CH3COONH4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C、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
D、钠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
12.【答案】①②③④⑤;①③;③;④⑤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熔融Na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碳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2C、13C、14C均为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以上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物质是①②③④⑤;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
【分析】考查概念理解:物种物质均含有C元素,C的同位素存在于自然界各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具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13.【答案】H++OH-=H2O;Ag++Cl-=AgCl↓;Ba2++SO42-+2H++2OH-=BaSO4↓+2H2O;Cu2++Fe=Cu+Fe2+;Ca2++CO32-=CaCO3↓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故答案为:Ba2++SO42-+2H++2OH-=BaSO4↓+2H2O;(4)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故答案为:Cu2++Fe=Cu+Fe2+;(5)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分析】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难溶的难电离的写化学式,单质、气体、氧化物、水写化学式。
14.【答案】(1)③⑥⑧
(2)①②⑥
(3)④⑤⑦
(4)①②⑥⑦
(5)NaHCO3═Na++HCO3-;K2SO4═2K++SO42-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铁、熔融的K2SO4、石墨。答案为③⑥⑧(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碳酸氢钠晶体、液态氯化氢、熔融的K2SO4。
答案为①②⑥(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蔗糖、酒精、干冰。答案为④⑤⑦(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碳酸氢钠晶体、液态氯化氢、熔融的K2SO4、干冰。答案为①②⑥⑦(5)物质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答案为NaHCO3═Na++HCO3-
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42-。答案为K2SO4═2K++SO42-
【分析】(1)只要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就可以导电;
(2)电解质指的是可以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的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3)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4)有的物质虽然本身是非电解质,但是溶于水后会和水生成电解质,因此也可以导电;
(5)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15.【答案】(1)H++SO42-+OH-+ Ba2+= BaSO4↓+ H2O
(2)H++OH- = H2O
(3)2H++SO42-+2OH-+ Ba2+= BaSO4↓+ 2H2O
(4)SO42-+Ba2+=BaSO4↓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滴加NaHSO4溶液使Ba2+完全沉淀,则NaHSO4少量,实际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1:1,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OH-+ Ba2+= BaSO4↓+ H2O;
(2)(1)中所得溶液为NaOH溶液,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 H2O;
(3)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则溶液中H+和OH-完全反应,故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2:2,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42-+2OH-+ Ba2+= BaSO4↓+ 2H2O;
(4)(3)中所得溶液为Na2SO4溶液,继续滴加B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Ba2+=BaSO4↓;
【分析】(1)滴加NaHSO4溶液使Ba2+完全沉淀,则参与反应的H+和OH-的比值为1:1,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中溶液为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3)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 则溶液中H+和OH-完全反应;
(4)(3)中所得溶液为Na2SO4溶液;
16.【答案】(1)①③⑥
(2)④⑦
(3)②⑤⑥
(4)⑥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NaOH固体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自由移动的离子Na+、OH-,属于电解质;但固体中含有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②铜丝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可以导电;③HCl气体是由化合物分子HCl构成,物质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溶于水会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H+、Cl-,属于电解质;④CO2是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不能自身电离产生离子,因此属于非电解质;该物质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导电;⑤石墨是非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能够导电;⑥熔融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⑦乙醇是化合物,由分子构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发生电离,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可知:(1)属于电解质的物质序号是①③⑥;(2)属于非电解质的物质序号是④⑦;(3)能够导电的物质序号是②⑤⑥;(4)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⑥。
【分析】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判断。
17.【答案】(1)混合物;组成元素种类
(2)Ba(OH)2 、NaHSO4、KClO3;SO3
(3)Fe+2H+= Fe2+ +H2↑
(4)2H+ +SO +Ba2+ +2OH- =BaSO4↓+2H2O
(5)2KClO3 2KCl+3O2↑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物质可以根据组成情况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空气和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因此类别1为混合物;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氮气和铁都是单质,因此类别2为单质,故答案为:混合物;组成元素种类;
(2)NaHSO4、Ba(OH)2 、KClO3三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且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SO3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也不能通过自身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NaHSO4、Ba(OH)2、KClO3;SO3;
(3)NaHSO4溶液可以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加Fe可产生气体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Fe+2H+=Fe2++H2↑;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发生的反应为2H++SO +Ba2++2OH-=BaSO4↓+2H2O,故答案为:2H++SO +Ba2++2OH-=BaSO4↓+2H2O;
(5)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备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 2KCl+3O2↑。
【分析】(1)物质可以根据组成情况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2)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据此分析判断;
(3)NaHSO4溶液可以电离出大量的氢离子,加Fe可产生氢气;
(4)将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恰好呈中性,则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据此书写方程式;
(5) 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制备O2,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18.【答案】(1)催化
(2)CaO+ H2O=Ca(OH)2;①②④⑤
(3)Cu2++2OH-=Cu(OH)2↓
(4)BaSO4
(5)④⑥⑧⑦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X是二氧化锰,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
(2)Y是氧化钙,Y可以用作干燥剂,是因为CaO+H2O=Ca(OH)2,Y是氧化钙,Y所属物质类别是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干燥剂,不符合碱和盐的概念;
(3)G是氢氧化钠,H是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
(4)L是硫酸钡,L的化学式是BaSO4;
(5)反应①是2H2O22H2O+O2↑,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Y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反应②是CaO+H2O=Ca(OH)2,③是2Cu+O22CuO,反应②③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④是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⑤是CuO+H2SO4=CuSO4+H2O,反应⑥是2NaOH+CuSO4=Cu(OH)2↓+Na2SO4,反应⑦是Ba(OH)2+Na2SO4=BaSO4↓+2NaOH,故反应④⑥⑦⑧都是由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能转化为B,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水,X为黑色固体,X是二氧化锰,C是氧气,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Y可用作干燥剂,和水反应生成的D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F,则Y是氧化钙,D是氢氧化钙,则G是氢氧化钠,I为蓝色沉淀,则I是氢氧化铜,G和H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H中含有铜元素,氧气和Z加热生成的E和硫酸反应生成H,则Z是铜,E为黑色固体,是氧化铜,H是硫酸铜,J是硫酸钠,硫酸钠和K反应生成L,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K可以是氢氧化钡,L是硫酸钡,G是氢氧化钠,由此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