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第四节运动和力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第四节运动和力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8 06:46:46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第四节运动和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慈溪期中)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帕斯卡 D.托里拆利
2.(2020七下·椒江期末)如图所示,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假设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接下来的运动路线是(  )
A.a路线 B.b路线 C.c路线 D.d路线
3.(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4.(2020七下·乐清期末)投篮时,篮球运动轨迹如图,若该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它将(  )
A.保持空中静止 B.匀速向下运动
C.匀速斜下运动 D.匀速向右运动
5.(2021·金华模拟)某同学为了取出两头均空的羽毛球简中的羽毛球(如图),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F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
A.该同学是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B.羽毛球会从简的下端出来
C.击打筒时,简没有惯性 D.该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6.(2021七下·仙居月考)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运动
7.(2020八上·镇海期中)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
8.(2020八上·镇海期中)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9.(2020八上·江北期中)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0.(2020七下·越城期末)时下的街头,一些年轻人喜欢在自己的汽车尾部贴上一些幽默、搞笑的车标。下列哪辆车的车标警示防止因为惯性带来的碰撞事故(  )
A.甲车: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B.乙车:驾校除名,自学成才
C.丙车:别嘀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D.丁车:新手初驾,擅长急刹
11.(2020七下·温州期末)惯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B.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C.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12.(2020七下·仙居月考)在一根结实的细绳下端拴一个小球,绳子上端固定在悬挂点0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况是(  )
A.斜向上运动 B.斜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
13.(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所示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使一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最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B.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距离最长,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C.三次实验中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
D.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将永远运动下去且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14.(2020七下·椒江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15.(2021七下·吴兴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甲乙丙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科学假说
D.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越难以停下来
16.(2021·龙湾模拟)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图乙是小明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图丙是他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但漏画了一部分,若将之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21·江干模拟)如图所示,物块放在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物块可能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立即向左倒下 D.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
18.(2021七下·温州期中)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19.(2021七下·仙居月考)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运动到O点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小球的运动路径将是(  )
A.沿OA运动 B.沿OB运动 C.沿OC运动 D.沿OD运动
20.(2020八上·慈溪月考)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他必须再次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加大小车的总质量,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B.改变斜面的倾角,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C.用更光滑一些的材料替换毛巾,其他条件不变,测出小车前进的距离
D.变换小车的初始高度,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慈溪月考)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温同学除认真学习外,还坚持进行跳绳、篮球等项目的锻炼。
(1)小温投掷篮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   。
(2)跳绳时,小温先从地面向上起跳,起跳时,他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23.(2021七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24.(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悬挂于O点的轻绳下端系有小球,不计阻力,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之间来回自由摆动,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时,若绳子突然断裂且一切外力均消失,则小球将    (选填“保持在B点静止”、“沿BD水平向右匀速”、“沿BE竖直向下加速”或“沿BC斜向上减速运动”)。
25.(2020八上·海曙月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6.(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判断的依据是   。
27.(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小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如图乙所示,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   运动。
28.(2020七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小徐用细绳拉动木块。
(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   。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29.(2020七下·温州期末)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30.(2020七下·上虞期末)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F/N 10.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三、解答题
31.(2018八上·宁波期中)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刹车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刹车制动器(即刹车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A)。
(1)汽车在刹车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   。
(2)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如果司机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到决定刹车再到车停
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米。
(3)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图B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制动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哪种刹车方式刹车后,制动距离较短     。
32.(2017八上·鄞州月考)如图,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力F1 和F2 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F1 =15牛,F2 =7牛。
(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说明理由?
(2)水平桌面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说明理由?
33.(2017七下·湖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在t=1 s时,可根据   的原理,推理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在t=5s时,物体做   运动,根据与(1)相同的原理,可判断此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
(3)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请你解释其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的原因:   。
34.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力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运距离等部分数据.
(1)根据表中已给的数据,分析计算并填写尚缺的三个数据,完成表格.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或通过计算说明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
35.世界上最长悬挑玻璃廊桥﹣重庆云端廊桥于2015年5月1日建成,如图廊桥的地面和护栏全部采用三层钢化夹胶超白玻璃,游客在上面犹如“凌空悬浮”一般.建成仪式时,在廊桥上进行了跳伞表演,如图所示.若跳伞员和降落伞总质量为70kg,加速下降一段距离后,最终以5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
(1)求匀速下降时,该跳伞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空气阻力为多大?
(2)已知跳伞员身高1.7m,匀速降落时,从他的头顶恰好与某颗树的顶端相平到恰好落回地面共用时3s,求这棵地面上的树多高?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0九上·越城期中)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   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   P2。(填“>”、“=”或“<” )
37.(2020七下·温州月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38.(2019七下·余杭月考)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O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OA距离x/cm 小球质量m/g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1 4 50 30
2 6 50 30
3 8 50 30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   时记录的。(选填“A”或“B”)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39.(2019·三门模拟)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利用两辆小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拉着小车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用测力计测出F1和F2的大小,用秒表、刻度尺等器材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m小车1>m小车2)
次数 F1、F2大小 时间/s 0 1 2 3 4 5 6 7 8
1 F1=F2=10N(小车1) 路程/cm 0 0 0 0 0 0 0 0 0
2 F1=F2=10N(小车1) 路程/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3 F1=10N,F2=5N(小车1) 路程/cm 0 1 4 9 16 25 36 49 64
4 F1=20N,F2=10N(小车1) 路程/cm 0 2 8 18 32 50 72 98 128
5 F1=20N,F2=10N(小车2) 路程/cm 0 3 12 27 48 72 108 147 192
(1)分析上表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2)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进一步分析实验3和4,可得出结论:当同一物体受到共线、反向的两个差值不同的力作用时,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不同,且   。
(3)分析实验4和5,可得出结论: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五、综合说理题
40.(2019七下·苍南期末)如右图一辆运动的小车,某一瞬间车内杯中水面发生了如图的变化,请分析小车在此时可能的运动情况,并对现象的发生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
【解答】A.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它认为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故A不合题意;
B.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那么会永远不停的运动下去,但是没有研究物体静止时的状况。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和总结,进而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故B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定律”,故C不合题意;
D.托里拆利在世界上第一次用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准确值,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当小球到达N点时,运动速度沿b路线方向。如果到达此点时外力突然消失,那么由于惯性,小球将沿此点时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路线是b,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解答】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C正确;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B、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外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如果此时外力消失,那么篮球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向右运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A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羽毛球和球筒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球筒受力突然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则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最终的效果相当于球筒不动,而羽毛球向上运动,最终羽毛球会从球筒上端出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原来木块和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力后,木块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根据b图可知,此时木块向前倾倒,说明此时木块的速度大于小车的速度,因此小车突然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的作用。
【解答】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故①正确;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初速度,而不是增大惯性,故②错误;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③正确;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做匀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在0~t1内,伞兵在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的方向向下,即G-f>0,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错误;
B.在t1~t2内,伞兵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合力为零,即G-f=0,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故B正确;
C.在t2~t3内,伞兵做减速运动,即G-f<0,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故C错误;
D.在t2~t3内,伞兵的速度减小量逐渐变小,因此阻力在不断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2)(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解答】A.桌面上的课本,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但课本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惯性与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越大,也就是它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困难,即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或者加速、减速,转弯等比较困难。
【解答】A:甲车: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描述的是行车礼仪,相互尊重,故A不合题意;
B.乙车:驾校除名,自学成才,描述的是自己技术不好,让大家小心,故B不合题意;
C.丙车:别嘀、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描述的是技术不好,请大家理解,别着急,故C不合题意;
D.丁车:新手初驾,擅长急刹,描述的是刹车距离较远,即由于惯性,车辆由运动变静止比较困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凡是惯性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减小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由于惯性人体与前风挡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故A不合题意;
B.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防止由于惯性汽车造成侧滑,故B不合题意;
C.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可以增大起跳时的初速度,从而利用惯性增大跳远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沿水平向左。如果此时它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由于惯性,会保持在A点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水平向左运动,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速度和阻力大小有关,为了用距离反映阻力大小对运动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下滑;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3)根据图片的信息判断;
(4)将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区别开来。
【解答】A.三次实验中,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所以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距离最长,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三次实验中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但是无法直接得到结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永远运动下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过程和结论的理解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木板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故B正确;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只能得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它运动的越远,并不能得到阻力为零时的结论,还需要科学推理才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必须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即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相同位置开始下滑,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每次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滑下,故A错误;
B.根据甲乙丙实验现象可只能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还需要借助科学推理,才能得到牛顿第一定律,故B错误;
C.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故C错误;
D.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越难以停下来,而阻力减小到零时,它根本不会停下来,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乙可知,在0~t1时间内,小明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的方向向上,即F-f>0,也就是F>f。在t1~t2内,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合力为零,即F-f=0,也就是F=f。在t2~t3内,小明做减速运动,此时合力向下,即F-f<0,也就是F故选B。
17.【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解答】物块放在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物块肯定会继续向右运动,故A错误;
如果物块与小车之间十分光滑,不受阻力,那么物块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如果物块与小车之间阻力较大,那么它的上半部分继续向右运动,而下面由于阻力马上停止运动,因此物块会向右倾倒,故C错误;
由于物块不受到向右的拉力,因此它肯定不会向右加速,故D错误。
故选B。
18.【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它的运动方向沿斜坡向上。若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外力消失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小球运动到O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沿OD方向。若此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即沿OD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20.【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实验的过程,进而选择实验材料,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即可。
【解答】探究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这种状态用实验不能模拟,只能逐渐的减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进入进行科学推测。为了使物体受到的阻力不断减小,因此就要用更光滑的材料替换毛巾,其它条件不变,测出小车前进的距离即可,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1.【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答案】(1)惯性
(2)支持力大于重力
【知识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答】(1)小温投掷篮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2)起跳时,小温向上加速,那么合力向上,即支持力大于重力。
23.【答案】(1)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水平面的阻力和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如果要探究水平面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就必须控制速度相同而改变阻力大小。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相同。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3)根据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式得出的,不能用事实检验,故B错误;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故C正确;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CD。
24.【答案】保持在B点静止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当物体受到的外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此点为右边的最高点,此时小球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为零,即小球的速度为零。如果绳子断裂且外力全部消失,那么由于惯性,它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即保持在B点静止。
25.【答案】牛顿;力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
【解答】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26.【答案】(1)匀速
(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体受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1)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解答】(1)由图可知,小球甲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甲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
(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匀速;(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27.【答案】惯性;右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以车为参照物首先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液体的运动方向,再确定气泡的运动方向。
【解答】(1)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小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
(2)当车向右启动时,由于惯性,槽车里的液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以槽车为参照物,相当于液体向左运动,于是气泡被挤压,只能向右运动。
28.【答案】(1)木块具有惯性
(2)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受平衡力作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木块有惯性;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受平衡力作用)。
29.【答案】(1)使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速度越大;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
(3)根据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历史分析判断。
【解答】(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经历几代科学家的辛苦研究,因此得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而且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到的,故B错误;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故B正确;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CD。
30.【答案】(1)
(2)10;在0-1S,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做加速运动;4-5S地板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等。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方格纸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压力,根据表格数据找到对应的点,然后将相邻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即可;
(2)当电梯没有上升时,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电梯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当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1)从方格纸上找到与每组数据中对应的点,然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表格可知,当时间为0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0N,电梯还没有启动,那么此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物体重力为10N。
在0~4s内,因为11.5N>10N,所以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在4~7s内,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等于物体重力,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在7~10s内,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31.【答案】(1)惯性
(2)车速;22
(3)刹车方式一(或“方式一”)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速度对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车通过的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3)根据B图确定两种刹车方式对应的刹车距离的大小。
【解答】(1)汽车在刹车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车速;
如果司机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到决定刹车再到车停止时,
车通过的距离为:9m+13m=22m;
(3)根据B图可知,当车速相同时,刹车方式一的距离最短。
32.【答案】(1)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就是乙对甲的摩擦力大小
对甲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2 =f乙对甲,即7牛=f乙对甲
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为7牛
(2)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F1 =f甲对乙+f桌即15牛=7牛 + f桌
∴f桌 =8牛
所以,桌面对乙的摩擦力为8牛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因为甲接触的物体较少,可先对甲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甲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甲受到已知力向左的F2,由题中信息甲乙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物体水平方向上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可以判断甲受到乙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甲有一个摩擦力,甲对乙也有一个摩擦力。(2)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乙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所以只需要对水平方向的力进行分析,在水平方向上乙物体受到向右的已知力F1,由第1小题知还受到一个向左的甲对乙的摩擦力f甲对乙,根据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且F1>f甲对乙,所以乙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的力,这个力是桌面对乙的摩擦力。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F1=f甲对乙+f桌
33.【答案】(1)二力平衡
(2)匀速直线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问题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结合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解,是中考的热点考题。由图丙的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判断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衡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丙v-t图象可知,0~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乙找出t=1s时推力的大小,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2s~4s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加,做加速运动,4s~6s物体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确定此过程中的推力大小,便可得摩擦力的大小;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如果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变、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物体间的摩擦力不变,据此求出t=5s时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由图丙的v-t图象可以可出,在0~2s内,物体的速度始终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由图丙v-t图象可知,4s~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3)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与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决定,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因此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匀速直线;(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
34.【答案】(1)解:由表格中第一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所以第二行的停车距离为15m+38m=53m,
因为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
已知:v1=45Km/h=12.5m/s,s1=9m,所以,反应时间t=
=
=0.72s,
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v3=90km/h=25m/s,所以,S3=v3t3=25m/s×0.72s=18m,
第三行的制动距离=停车距离﹣思考距离=74m﹣18m=56m.
答案见下表:
(2)解: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当然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②根据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酒后架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思考距离也要长一些,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一些,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根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即可完成表格.
(2)可从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的角度去分析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也可以从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这一角度去分析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
35.【答案】(1)解:因为跳伞员匀速下降,所以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总重力平衡,则f=G=mg=70kg×10N/kg=700N;
答:匀速下降时,该跳伞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空气阻力为700N;
(2)解:由v=得,人通过的路程:
s=vt=5m/s×3s=15m;
则树的高度为:h=15m+1.7m=16.7m.
答:这棵地面上的树高16.7m.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所受阻力的大小;
(2)根据s=vt计算出人通过的路程,再加人高等于树高.
36.【答案】(1)初速度
(2)不受任何阻力(或不受摩擦力)(不受外力或不受力)
(3)>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速度越大。如果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那么可以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如果物体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而是保持相同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根据公式比较即可。
【解答】(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阻力(或不受摩擦力)(不受外力或不受力)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小车质量相同,从同一高度滚下,具有的动能相同,因此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因为小车在棉布上运动的时间短,所以功率P1>P2。
37.【答案】(1)CAB
(2)没有涉及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分为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可以按照有空气阻力→无空气阻力→无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顺序进行实验和推理即可。
(2)笛卡尔的结论只涉及了运动的物体,而牛顿的定律涉及了运动和静止物体,因此定律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 伽利略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CAB;
(2)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不足之处为:没有涉及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38.【答案】(1)秒表
(2)A
(3)小球振动快慢与被拉离O点距离无关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要研究物体运动 的快慢,就必须测量距离和时间,据此确定所需的器材;
(2)根据表格,分析其中的变量和不变的量即可;
(3)如果振动时间不同,那么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到O点的距离有关;否则,与到O点的距离无关。
【解答】(1)刻度尺用来测量小球被拉开O点的距离,而测量时间还需要秒表;
(2)根据表格可知,三次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OA的距离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振动快慢与拉开O点的距离是否有关,即验证猜想A;
(3)根据表格可知,虽然OA的距离不同,但是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相同,即得到结论:小球振动快慢与被拉离O点距离无关。
39.【答案】(1)实验1和2
(2)两力的差值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越慢)
(3)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受力大小和方向可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然后利用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出速度,根据速度是否变化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2)比较实验3和4中小车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再用速度的变化量除以对应时间求出两次实验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得出此题结论;
(4)在实验4和5中,首先根据速度的变化量确定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然后再确定质量大小与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关系。
【解答】(1)实验1和2中,物体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直线、同一物体上的力,因此它受到平衡力。实验一小车路程始终为0,故小车静止,实验2小车速度始终为2m/s,是匀速运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
(2)实验3小车所受合力为10N-5N=5N,速度是在8s的时间里从0m/s逐渐增加到4m/s;实验4小车所受合力为20N-10N=10N,速度是在8s的时间里从0m/s逐渐增加到16m/s,可见实验4中小车速度变化量大,即运动状态改变的快,因此得到:小车的合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4)实验4和实验5中,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但是m小车1>m小车2;小车1的速度在8s内由由0增加到16m/s,小车2在8s内由0增加到24m/s,可知小车2的速度变化量大,那么小车2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快,那么得到结论: 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
故答案为:(1)实验1和2;(2) 两力的差值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越慢) ;(3) 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40.【答案】第一种情况:向右减速(或刹车)小车和水原来一起向右运动,由于刹车,车和杯子的速度减慢,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向左加速或突然向左启动由于向左加速,车和杯子的速度变快,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杯子往后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对惯性现象解释的步骤:原来两个物体是什么运动状态;谁受力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最后描述出现的现象即可;
(2)根据上面水的运动方向判断小车运动状态 ,可以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分析。
【解答】第一种情况:向右减速(或刹车)小车和水原来一起向右运动,由于刹车,车和杯子的速度减慢,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向左加速或突然向左启动由于向左加速,车和杯子的速度变快,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杯子往后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1 /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一章第四节运动和力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慈溪期中)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帕斯卡 D.托里拆利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分析判断。
【解答】A.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它认为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故A不合题意;
B.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物体不受力,那么会永远不停的运动下去,但是没有研究物体静止时的状况。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和总结,进而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故B符合题意;
C.帕斯卡发现了“帕斯卡定律”,故C不合题意;
D.托里拆利在世界上第一次用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准确值,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2020七下·椒江期末)如图所示,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运动到N点时,假设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接下来的运动路线是(  )
A.a路线 B.b路线 C.c路线 D.d路线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当小球到达N点时,运动速度沿b路线方向。如果到达此点时外力突然消失,那么由于惯性,小球将沿此点时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路线是b,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
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
【解答】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C正确;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B、D错误。
故选C。
4.(2020七下·乐清期末)投篮时,篮球运动轨迹如图,若该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则它将(  )
A.保持空中静止 B.匀速向下运动
C.匀速斜下运动 D.匀速向右运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外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零,而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如果此时外力消失,那么篮球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向右运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2021·金华模拟)某同学为了取出两头均空的羽毛球简中的羽毛球(如图),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F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
A.该同学是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B.羽毛球会从简的下端出来
C.击打筒时,简没有惯性 D.该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答案】A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羽毛球和球筒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球筒受力突然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则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最终的效果相当于球筒不动,而羽毛球向上运动,最终羽毛球会从球筒上端出来,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2021七下·仙居月考)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  )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原来木块和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力后,木块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根据b图可知,此时木块向前倾倒,说明此时木块的速度大于小车的速度,因此小车突然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2020八上·镇海期中)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的作用。
【解答】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故①正确;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初速度,而不是增大惯性,故②错误;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③正确;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有惯性。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D。
8.(2020八上·镇海期中)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做匀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在0~t1内,伞兵在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的方向向下,即G-f>0,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错误;
B.在t1~t2内,伞兵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合力为零,即G-f=0,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故B正确;
C.在t2~t3内,伞兵做减速运动,即G-f<0,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故C错误;
D.在t2~t3内,伞兵的速度减小量逐渐变小,因此阻力在不断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2020八上·江北期中)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2)(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解答】A.桌面上的课本,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但课本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惯性与运动速度无关,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0.(2020七下·越城期末)时下的街头,一些年轻人喜欢在自己的汽车尾部贴上一些幽默、搞笑的车标。下列哪辆车的车标警示防止因为惯性带来的碰撞事故(  )
A.甲车: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
B.乙车:驾校除名,自学成才
C.丙车:别嘀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D.丁车:新手初驾,擅长急刹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越大,也就是它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困难,即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或者加速、减速,转弯等比较困难。
【解答】A:甲车: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描述的是行车礼仪,相互尊重,故A不合题意;
B.乙车:驾校除名,自学成才,描述的是自己技术不好,让大家小心,故B不合题意;
C.丙车:别嘀、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描述的是技术不好,请大家理解,别着急,故C不合题意;
D.丁车:新手初驾,擅长急刹,描述的是刹车距离较远,即由于惯性,车辆由运动变静止比较困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0七下·温州期末)惯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B.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C.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凡是惯性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是为减小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由于惯性人体与前风挡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故A不合题意;
B.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防止由于惯性汽车造成侧滑,故B不合题意;
C.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可以增大起跳时的初速度,从而利用惯性增大跳远的距离,故D正确。
故选D。
12.(2020七下·仙居月考)在一根结实的细绳下端拴一个小球,绳子上端固定在悬挂点0上,做成一个单摆。拉动小球到B处,放手后使它摆动起来,若小球运动到A点时突然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况是(  )
A.斜向上运动 B.斜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沿水平向左。如果此时它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由于惯性,会保持在A点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水平向左运动,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2020七下·江干期末)如图所示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使一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最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
B.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距离最长,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
C.三次实验中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
D.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将永远运动下去且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速度和阻力大小有关,为了用距离反映阻力大小对运动的影响,就必须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下滑;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3)根据图片的信息判断;
(4)将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区别开来。
【解答】A.三次实验中,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所以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距离最长,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三次实验中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但是无法直接得到结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永远运动下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0七下·椒江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过程和结论的理解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木板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故B正确;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只能得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它运动的越远,并不能得到阻力为零时的结论,还需要科学推理才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必须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即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相同位置开始下滑,故D错误。
故选B。
15.(2021七下·吴兴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甲乙丙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科学假说
D.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越难以停下来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
【解答】A.每次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滑下,故A错误;
B.根据甲乙丙实验现象可只能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还需要借助科学推理,才能得到牛顿第一定律,故B错误;
C.此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故C错误;
D.实验中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越难以停下来,而阻力减小到零时,它根本不会停下来,故D正确。
故选D。
16.(2021·龙湾模拟)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图乙是小明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图丙是他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但漏画了一部分,若将之补充完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图乙可知,在0~t1时间内,小明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的方向向上,即F-f>0,也就是F>f。在t1~t2内,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合力为零,即F-f=0,也就是F=f。在t2~t3内,小明做减速运动,此时合力向下,即F-f<0,也就是F故选B。
17.(2021·江干模拟)如图所示,物块放在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物块可能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立即向左倒下 D.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
【解答】物块放在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由于惯性,物块肯定会继续向右运动,故A错误;
如果物块与小车之间十分光滑,不受阻力,那么物块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如果物块与小车之间阻力较大,那么它的上半部分继续向右运动,而下面由于阻力马上停止运动,因此物块会向右倾倒,故C错误;
由于物块不受到向右的拉力,因此它肯定不会向右加速,故D错误。
故选B。
18.(2021七下·温州期中)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它的运动方向沿斜坡向上。若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外力消失时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9.(2021七下·仙居月考)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运动到O点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则小球的运动路径将是(  )
A.沿OA运动 B.沿OB运动 C.沿OC运动 D.沿OD运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当小球运动到O点时,它的运动方向水平向右,沿OD方向。若此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即沿OD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20.(2020八上·慈溪月考)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当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他必须再次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A.加大小车的总质量,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B.改变斜面的倾角,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C.用更光滑一些的材料替换毛巾,其他条件不变,测出小车前进的距离
D.变换小车的初始高度,其他条件不变,再做几次实验
【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实验的过程,进而选择实验材料,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即可。
【解答】探究物体不受力时将如何运动,这种状态用实验不能模拟,只能逐渐的减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进入进行科学推测。为了使物体受到的阻力不断减小,因此就要用更光滑的材料替换毛巾,其它条件不变,测出小车前进的距离即可,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1.(2020八上·慈溪月考)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温同学除认真学习外,还坚持进行跳绳、篮球等项目的锻炼。
(1)小温投掷篮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   。
(2)跳绳时,小温先从地面向上起跳,起跳时,他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1)惯性
(2)支持力大于重力
【知识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答】(1)小温投掷篮球,球离手后还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2)起跳时,小温向上加速,那么合力向上,即支持力大于重力。
23.(2021七下·温州期中)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答案】(1)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与水平面的阻力和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如果要探究水平面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就必须控制速度相同而改变阻力大小。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相同。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方向改变和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3)根据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的方式得出的,不能用事实检验,故B错误;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故C正确;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CD。
24.(2020八上·慈溪期中)如图所示,悬挂于O点的轻绳下端系有小球,不计阻力,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之间来回自由摆动,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时,若绳子突然断裂且一切外力均消失,则小球将    (选填“保持在B点静止”、“沿BD水平向右匀速”、“沿BE竖直向下加速”或“沿BC斜向上减速运动”)。
【答案】保持在B点静止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当物体受到的外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此点为右边的最高点,此时小球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为零,即小球的速度为零。如果绳子断裂且外力全部消失,那么由于惯性,它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即保持在B点静止。
25.(2020八上·海曙月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   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   (填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答案】牛顿;力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发展史分析解答。
【解答】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牛顿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纪念他对物理学的贡献,物理学中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26.(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能在一张照片上记录下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如图是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甲、乙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运动到b位置时拍摄到的频闪照片,请回答:
(1)甲球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这段运动过程中,乙球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球受到的阻力,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1)匀速
(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体受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合力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变速运动状态.根据频闪照片,分析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1)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若两球都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然后根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的情况。
【解答】(1)由图可知,小球甲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甲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
(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匀速;(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27.(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小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如图乙所示,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当车向右启动时,气泡向   运动。
【答案】惯性;右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以车为参照物首先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液体的运动方向,再确定气泡的运动方向。
【解答】(1)拨动弹性钢片,把小钢球与支柱之间的轻塑料片弹出时,小钢球并没有随轻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
(2)当车向右启动时,由于惯性,槽车里的液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以槽车为参照物,相当于液体向左运动,于是气泡被挤压,只能向右运动。
28.(2020七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小徐用细绳拉动木块。
(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   。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答案】(1)木块具有惯性
(2)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受平衡力作用)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1)拉动一段时间后松开细绳,发现木块继续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具原因是木块有惯性;
(2)若运动的木块能够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说明木块的受力情况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受平衡力作用)。
29.(2020七下·温州期末)为了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
(3)“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批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正确认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分析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可多选)
A.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B.牛顿第一定律完全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是一个事实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答案】(1)使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速度越大;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
(3)根据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历史分析判断。
【解答】(1)三次实验中,都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刚进入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实验中,在阻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经历几代科学家的辛苦研究,因此得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故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而且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到的,故B错误;
C.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故B正确;
D.科学的发展会让人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故D正确。
故选ACD。
30.(2020七下·上虞期末)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F/N 10.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2)10;在0-1S,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做加速运动;4-5S地板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等。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方格纸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压力,根据表格数据找到对应的点,然后将相邻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即可;
(2)当电梯没有上升时,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电梯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当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1)从方格纸上找到与每组数据中对应的点,然后将相邻的点连接起来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表格可知,当时间为0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0N,电梯还没有启动,那么此时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物体重力为10N。
在0~4s内,因为11.5N>10N,所以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与运动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在4~7s内,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等于物体重力,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在7~10s内,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小于重力,合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三、解答题
31.(2018八上·宁波期中)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刹车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作刹车制动器(即刹车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A)。
(1)汽车在刹车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   。
(2)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km/h) 40 50 60 80 100
反应距离/m 7 9 11 15 19
制动距离/m 8 13 20 34 54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如果司机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到决定刹车再到车停
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米。
(3)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图B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制动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哪种刹车方式刹车后,制动距离较短     。
【答案】(1)惯性
(2)车速;22
(3)刹车方式一(或“方式一”)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速度对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车通过的距离=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3)根据B图确定两种刹车方式对应的刹车距离的大小。
【解答】(1)汽车在刹车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车速;
如果司机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到决定刹车再到车停止时,
车通过的距离为:9m+13m=22m;
(3)根据B图可知,当车速相同时,刹车方式一的距离最短。
32.(2017八上·鄞州月考)如图,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力F1 和F2 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F1 =15牛,F2 =7牛。
(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说明理由?
(2)水平桌面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说明理由?
【答案】(1)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就是乙对甲的摩擦力大小
对甲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2 =f乙对甲,即7牛=f乙对甲
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为7牛
(2)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F1 =f甲对乙+f桌即15牛=7牛 + f桌
∴f桌 =8牛
所以,桌面对乙的摩擦力为8牛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因为甲接触的物体较少,可先对甲进行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甲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甲受到已知力向左的F2,由题中信息甲乙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物体水平方向上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可以判断甲受到乙对它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对甲有一个摩擦力,甲对乙也有一个摩擦力。(2)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乙物体竖直方向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所以只需要对水平方向的力进行分析,在水平方向上乙物体受到向右的已知力F1,由第1小题知还受到一个向左的甲对乙的摩擦力f甲对乙,根据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且F1>f甲对乙,所以乙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的力,这个力是桌面对乙的摩擦力。三个力之间的关系是F1=f甲对乙+f桌
33.(2017七下·湖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在t=1 s时,可根据   的原理,推理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在t=5s时,物体做   运动,根据与(1)相同的原理,可判断此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
(3)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请你解释其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的原因:   。
【答案】(1)二力平衡
(2)匀速直线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问题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结合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解,是中考的热点考题。由图丙的速度-时间图象可以判断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情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衡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丙v-t图象可知,0~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由图乙找出t=1s时推力的大小,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2s~4s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加,做加速运动,4s~6s物体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确定此过程中的推力大小,便可得摩擦力的大小;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如果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变、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物体间的摩擦力不变,据此求出t=5s时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由图丙的v-t图象可以可出,在0~2s内,物体的速度始终为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以判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由图丙v-t图象可知,4s~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3)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与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决定,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因此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匀速直线;(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未变。
34.汽车在行驶途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力作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运距离等部分数据.
(1)根据表中已给的数据,分析计算并填写尚缺的三个数据,完成表格.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或通过计算说明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
【答案】(1)解:由表格中第一行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所以第二行的停车距离为15m+38m=53m,
因为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
已知:v1=45Km/h=12.5m/s,s1=9m,所以,反应时间t=
=
=0.72s,
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即反应时间t相等,v3=90km/h=25m/s,所以,S3=v3t3=25m/s×0.72s=18m,
第三行的制动距离=停车距离﹣思考距离=74m﹣18m=56m.
答案见下表:
(2)解: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当然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②根据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酒后架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思考距离也要长一些,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一些,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根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停车距离=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即可完成表格.
(2)可从行驶的速度越大,思考距离、制动距离也越长,导致停车距离也更长的角度去分析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也可以从思考距离=行驶速度×反应时间这一角度去分析超速和酒后驾车的危害.
35.世界上最长悬挑玻璃廊桥﹣重庆云端廊桥于2015年5月1日建成,如图廊桥的地面和护栏全部采用三层钢化夹胶超白玻璃,游客在上面犹如“凌空悬浮”一般.建成仪式时,在廊桥上进行了跳伞表演,如图所示.若跳伞员和降落伞总质量为70kg,加速下降一段距离后,最终以5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
(1)求匀速下降时,该跳伞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空气阻力为多大?
(2)已知跳伞员身高1.7m,匀速降落时,从他的头顶恰好与某颗树的顶端相平到恰好落回地面共用时3s,求这棵地面上的树多高?
【答案】(1)解:因为跳伞员匀速下降,所以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总重力平衡,则f=G=mg=70kg×10N/kg=700N;
答:匀速下降时,该跳伞员和降落伞受到的总空气阻力为700N;
(2)解:由v=得,人通过的路程:
s=vt=5m/s×3s=15m;
则树的高度为:h=15m+1.7m=16.7m.
答:这棵地面上的树高16.7m.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所受阻力的大小;
(2)根据s=vt计算出人通过的路程,再加人高等于树高.
四、实验探究题
36.(2020九上·越城期中)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   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   P2。(填“>”、“=”或“<” )
【答案】(1)初速度
(2)不受任何阻力(或不受摩擦力)(不受外力或不受力)
(3)>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速度越大。如果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那么可以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如果物体不受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而是保持相同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根据公式比较即可。
【解答】(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如果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阻力(或不受摩擦力)(不受外力或不受力)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小车质量相同,从同一高度滚下,具有的动能相同,因此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大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因为小车在棉布上运动的时间短,所以功率P1>P2。
37.(2020七下·温州月考)“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
【答案】(1)CAB
(2)没有涉及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分为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可以按照有空气阻力→无空气阻力→无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顺序进行实验和推理即可。
(2)笛卡尔的结论只涉及了运动的物体,而牛顿的定律涉及了运动和静止物体,因此定律更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 伽利略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CAB;
(2)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不足之处为:没有涉及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38.(2019七下·余杭月考)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O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OA距离x/cm 小球质量m/g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1 4 50 30
2 6 50 30
3 8 50 30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   时记录的。(选填“A”或“B”)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答案】(1)秒表
(2)A
(3)小球振动快慢与被拉离O点距离无关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要研究物体运动 的快慢,就必须测量距离和时间,据此确定所需的器材;
(2)根据表格,分析其中的变量和不变的量即可;
(3)如果振动时间不同,那么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到O点的距离有关;否则,与到O点的距离无关。
【解答】(1)刻度尺用来测量小球被拉开O点的距离,而测量时间还需要秒表;
(2)根据表格可知,三次实验中,小球的质量相同,OA的距离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振动快慢与拉开O点的距离是否有关,即验证猜想A;
(3)根据表格可知,虽然OA的距离不同,但是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相同,即得到结论:小球振动快慢与被拉离O点距离无关。
39.(2019·三门模拟)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利用两辆小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拉力F1和F2拉着小车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用测力计测出F1和F2的大小,用秒表、刻度尺等器材测出小车在不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m小车1>m小车2)
次数 F1、F2大小 时间/s 0 1 2 3 4 5 6 7 8
1 F1=F2=10N(小车1) 路程/cm 0 0 0 0 0 0 0 0 0
2 F1=F2=10N(小车1) 路程/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3 F1=10N,F2=5N(小车1) 路程/cm 0 1 4 9 16 25 36 49 64
4 F1=20N,F2=10N(小车1) 路程/cm 0 2 8 18 32 50 72 98 128
5 F1=20N,F2=10N(小车2) 路程/cm 0 3 12 27 48 72 108 147 192
(1)分析上表   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2)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进一步分析实验3和4,可得出结论:当同一物体受到共线、反向的两个差值不同的力作用时,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不同,且   。
(3)分析实验4和5,可得出结论: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答案】(1)实验1和2
(2)两力的差值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越慢)
(3)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受力大小和方向可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然后利用测量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出速度,根据速度是否变化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2)比较实验3和4中小车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再用速度的变化量除以对应时间求出两次实验小车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得出此题结论;
(4)在实验4和5中,首先根据速度的变化量确定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然后再确定质量大小与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关系。
【解答】(1)实验1和2中,物体受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直线、同一物体上的力,因此它受到平衡力。实验一小车路程始终为0,故小车静止,实验2小车速度始终为2m/s,是匀速运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运动状态都不会改变;
(2)实验3小车所受合力为10N-5N=5N,速度是在8s的时间里从0m/s逐渐增加到4m/s;实验4小车所受合力为20N-10N=10N,速度是在8s的时间里从0m/s逐渐增加到16m/s,可见实验4中小车速度变化量大,即运动状态改变的快,因此得到:小车的合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4)实验4和实验5中,小车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但是m小车1>m小车2;小车1的速度在8s内由由0增加到16m/s,小车2在8s内由0增加到24m/s,可知小车2的速度变化量大,那么小车2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快,那么得到结论: 不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
故答案为:(1)实验1和2;(2) 两力的差值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越慢) ;(3) 物体质量越大(越小),运动状态改变越慢(越快)
五、综合说理题
40.(2019七下·苍南期末)如右图一辆运动的小车,某一瞬间车内杯中水面发生了如图的变化,请分析小车在此时可能的运动情况,并对现象的发生作出解释。
【答案】第一种情况:向右减速(或刹车)小车和水原来一起向右运动,由于刹车,车和杯子的速度减慢,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向左加速或突然向左启动由于向左加速,车和杯子的速度变快,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杯子往后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1)对惯性现象解释的步骤:原来两个物体是什么运动状态;谁受力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谁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最后描述出现的现象即可;
(2)根据上面水的运动方向判断小车运动状态 ,可以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分析。
【解答】第一种情况:向右减速(或刹车)小车和水原来一起向右运动,由于刹车,车和杯子的速度减慢,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第二种情况:向左加速或突然向左启动由于向左加速,车和杯子的速度变快,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杯子往后运动,因此出现水面左低右高的现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