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1·定西)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2.(2021·定西)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3.(2021·定西)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4.(2021·定西)如图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5.(2021·定西)“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6.(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7.(2021·定西)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
A. B.
C. D.
8.(2021·定西)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反映的是( )
A.新兴无产阶级的要求 B.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C.庄园领主们的要求 D.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9.(2021·定西)“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
A.国内战争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摆脱殖民统治 D.确立君主立宪制
10.(2021·定西)“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11.(2019九上·景县月考)“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斯大林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专政 D.新经济政策
12.(2021·定西)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恶化 C.地区冲突 D.人口增长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9分,第14题9分,第15题10分,共28分。)
13.(2021·定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4.(2021·定西)“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的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三:“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15.(2021·定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发展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材料二: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是什么?美苏“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3)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在21世纪,应建立怎样的大国关系?
三、问答题(共8分)
16.(2021·定西)中国历史的主流是统一,统一是历史大势,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问题:
(1)元朝结束了唐以后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成为我国古代版图最辽阔的朝代。元朝设置的正式管辖台湾和西藏两地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的?
(3)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一方针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 原始社会打制石器成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故B符合题意;
A是打制石器为标志,排除;
远古传说时代不符合材料中生产工具分类,排除C项;
金石并用时期是新石器时代之后,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历史时间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到222年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处于公元3世纪早期, C 项正确;
公元2世纪早期指100到130年, A 项错误;
公元2世纪晚期指170到199年, B 项错误;
公元3世纪晚期指270到299年,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鼎立与世纪换算。
4.【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B 符合题意;
《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A 排除;
《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 C 排除;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科技著作”“造纸术”“造缸”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 A .依据题干“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其中“永乐”是明朝明成祖的年号,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而且是走陆路,故 A 错误;
B .玄奘西游是在唐朝时期,与题干中“永乐三年”不符,故 B 错误;
C .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朝时期,时间不符,也与题干中“遍历诸国”不符,故 C 错误;
D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及其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6.【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7.【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解析】【分析】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 B 符合题意;
选项A是古希腊的陶器,排除;
选项C是古巴比伦的法典,排除;
选项D是秦朝的秦始皇兵马俑,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金字塔。题干关键信息“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8.【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 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4世纪,新兴无产阶级没有产生,故A项错误;
庄园领主们属于封建领主,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知道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9.【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 据题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文件出自《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 项正确;
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 B 项错误;
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影响, C 项错误;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主义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同时,他还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毀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11.【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斯大林模式,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符合题意;
C.法西斯专政,不符合史实;
D.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先看题干信息,从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采取的措施,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①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环境恶化。
13.【答案】(1)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
(2)都是以发展制造业以及注重科技研究。
(3)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的建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闭关锁国政策;航天事业的发展;屠呦呦及青蒿素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材料,分析材料一数据可知,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的状况为在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落后于西方的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的表格,概括可知,“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以发展制造业以及注重科技研究。
(3)依据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的建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原因、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4.【答案】(1)任务:反帝反封建。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2)例如:选择图2,其反映了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军队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例如选择4,士兵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3)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吻合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图2,其反映了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军队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例如选择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士兵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3)依据材料三“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吻合等。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井冈山会师、会宁会师、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等知识,明确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15.【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2)冷战维持了暂时的世界和平;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3)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的冷战政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随后又分别与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它们基本上完成了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史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2)依据材料一“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可知,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有冷战维持了暂时的世界和平。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经济格局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议类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在21世纪应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点评】 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美苏“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等知识,明确我们要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16.【答案】(1)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在西藏设立宣政院。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一个中国。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的神圣权利。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 (1)台湾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2)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设置的机构是台湾府。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重要前提是一个中国。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的神圣权利。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对西藏、台湾、西藏等地区的管辖。认识到中国的历史主流是统一。
1 / 1甘肃省定西市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1·定西)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 原始社会打制石器成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故B符合题意;
A是打制石器为标志,排除;
远古传说时代不符合材料中生产工具分类,排除C项;
金石并用时期是新石器时代之后,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021·定西)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答案】D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是西周后期王室衰微的结果,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是西周的建立,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2021·定西)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
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
【答案】C
【知识点】历史时间计算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到222年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处于公元3世纪早期, C 项正确;
公元2世纪早期指100到130年, A 项错误;
公元2世纪晚期指170到199年, B 项错误;
公元3世纪晚期指270到299年,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鼎立与世纪换算。
4.(2021·定西)如图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答案】B
【知识点】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可知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记述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综合性科技著作,B 符合题意;
《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农学著作, A 排除;
《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 C 排除;
《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医学著作, D 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科技著作”“造纸术”“造缸”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1·定西)“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 A .依据题干“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其中“永乐”是明朝明成祖的年号,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而且是走陆路,故 A 错误;
B .玄奘西游是在唐朝时期,与题干中“永乐三年”不符,故 B 错误;
C .鉴真东渡日本是在唐朝时期,时间不符,也与题干中“遍历诸国”不符,故 C 错误;
D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及其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6.(2021·定西)《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表格中《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税款 D.战后赔款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关税税率明显下降,有利于英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材料数据变化与协定关税有关, C 项正确;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表格反映了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明显下降,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A 项错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开放,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但与材料税率的变化无直接关系, B 项错误;
《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 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但与题干中关税税率变化无直接关系,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7.(2021·定西)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解析】【分析】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 B 符合题意;
选项A是古希腊的陶器,排除;
选项C是古巴比伦的法典,排除;
选项D是秦朝的秦始皇兵马俑,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金字塔。题干关键信息“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
8.(2021·定西)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反映的是( )
A.新兴无产阶级的要求 B.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C.庄园领主们的要求 D.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 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4世纪,新兴无产阶级没有产生,故A项错误;
庄园领主们属于封建领主,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知道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9.(2021·定西)“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
A.国内战争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摆脱殖民统治 D.确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 据题干“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文件出自《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国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与影响。
10.(2021·定西)“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等级制度的影响
C.专制主义的影响 D.殖民主义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独立宣言》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A 项正确;
等级制度是奴隶社会中统治阶级按血缘关系、财产关系、政治地位等将居民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等级制度的影响, B 项错误;
专制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其核心是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影响, C 项错误;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殖民主义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时,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同时,他还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毀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11.(2019九上·景县月考)“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斯大林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专政 D.新经济政策
【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A.斯大林模式,不符合史实;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在寻找出路,美国的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符合题意;
C.法西斯专政,不符合史实;
D.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先看题干信息,从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采取的措施,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2021·定西)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自然灾害 B.环境恶化 C.地区冲突 D.人口增长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①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自然灾害、地区冲突、人口增长”都不是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导致的严重的问题,故 AB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环境恶化。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9分,第14题9分,第15题10分,共28分。)
13.(2021·定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1)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
(2)都是以发展制造业以及注重科技研究。
(3)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的建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知识点】“两弹一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闭关锁国政策;航天事业的发展;屠呦呦及青蒿素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材料,分析材料一数据可知,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的状况为在公元1--1500年间处于领先地位;公元1501--1840年落后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重农抑商等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落后于西方的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的表格,概括可知,“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以发展制造业以及注重科技研究。
(3)依据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的建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表格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以及原因、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4.(2021·定西)“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犹如黑暗中的一道霞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感悟中国共产党28年的浴血奋战历程。
材料三:“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片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或历史意义。(任选两幅)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答案】(1)任务:反帝反封建。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2)例如:选择图2,其反映了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军队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例如选择4,士兵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3)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吻合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图2,其反映了红军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军队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例如选择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士兵占领南京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3)依据材料三“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吻合等。
【点评】 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井冈山会师、会宁会师、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等知识,明确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15.(2021·定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发展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材料二:我们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是什么?美苏“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并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3)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在21世纪,应建立怎样的大国关系?
【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2)冷战维持了暂时的世界和平;一超多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3)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的冷战政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分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随后又分别与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它们基本上完成了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史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2)依据材料一“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可知,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有冷战维持了暂时的世界和平。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 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经济格局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议类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在21世纪应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点评】 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的国际体系、美苏“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等知识,明确我们要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相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问答题(共8分)
16.(2021·定西)中国历史的主流是统一,统一是历史大势,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据此回答问题:
(1)元朝结束了唐以后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成为我国古代版图最辽阔的朝代。元朝设置的正式管辖台湾和西藏两地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的?
(3)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一方针最重要的前提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的看法。
【答案】(1)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在西藏设立宣政院。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一个中国。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的神圣权利。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 (1)台湾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2)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设置的机构是台湾府。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重要前提是一个中国。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国家的神圣权利。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行动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对西藏、台湾、西藏等地区的管辖。认识到中国的历史主流是统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