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课件(共40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课件(共40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5 16:32:12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人教版
2
济南的冬天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
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难点)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温故知新
研读2—5段,说说这部分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精读赏析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试着标出文段的重音和停连。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拟人:“睡”“醒”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体现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精读赏析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晴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说”把小山写活了,也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精读赏析
第4段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写雪后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题思路]
(1)抓表示时间或方位的关键词,明确写景的顺序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2)阐述按照这种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3)点明这种顺序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考点
分析写景顺序及其表达效果
精读赏析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薄雪露粉色(害羞)
全白(镶银边)
白雪黄草(穿花衣)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空间顺序
精读赏析
选文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总体上一般要按照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
精读赏析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青黑——白
白——蓝
白——暗黄
精读赏析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精读赏析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城外的远山:淡雅
精读赏析
拟人、比喻:“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面“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适的气氛。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富有诗情画意。
冬天的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
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城外的远山
淡雅

精读赏析
济南冬天的山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关键词概括)
第6段中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

绿
清亮
通过写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以及澄清的河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如同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表现水的清亮
以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水的绿
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精读赏析
冬天的水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精读赏析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也就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呀!
1.细读课文,思考: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合作探究
2.本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合作探究
不能。这样的结尾点了题,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又有所变化,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了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感受。
不能。这样结尾,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不能。在结构上,标题和结尾形成了呼应,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看到标题,使人联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雪景象;读完文章,感受到济南的“温晴”,再看看结尾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便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从而更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的趣味。
合作探究
3.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合作探究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做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合作探究
考点
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某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简析某句(段)的表达效果。
1.是什么。掌握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2.表现了什么。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在文中表现的内容。
3.写出效果或情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并说明句子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武功秘籍
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物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武功秘籍
课文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着找出几处进行分析。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把树尖儿上的雪比作“一髻儿白花”,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比喻:用“银边”比喻小山山尖上的一圈薄雪的轮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雪过后,蓝天下薄雪覆盖在山头的美丽景象。
合作探究
5.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我感受到了意境美。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时,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如阳光朗照下的山、雪后小山以及城外远山,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使人感受到了文中的意境美。
我感受到了语言美。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语,全是经过提炼的自然、活泼的日常用语,纯净而优雅。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语言清新、自然、活泼,再加上生动贴切的拟人修辞手法,使读者在阅读中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感受到了情感美。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山充满温情,像个小摇篮,呵护着济南;水也满含柔情,“不忍得冻上”。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些饱含感情的笔墨也让读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
合作探究
6.本文的抒情方式,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请在文中找出这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直接抒情




①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第1段)
②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第2段)
③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第3段)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第4段)
⑤那些小山太秀气!(第4段)
直接抒情的语句往往有表达作者情感的形容词,如“宝”“理想”“可爱”“妙”“秀气”;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真”“最”;有语气词“呀”;还有表示强烈感情的问号、叹号,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
合作探究
间接抒情




①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②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第1段)
③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④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第3段)
⑤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第4段)
间接抒情,则主要在景物描写中传达情感。如例句①②写济南冬天的特点,其实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隐隐传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例句③写济南人们面上含笑,仿佛让读者看到作者自己幸福的笑容;例句⑤让人好像听见作者由衷的赞美“我爱济南”
合作探究
7.本文在写法上与《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①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②都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③都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
④都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明丽。
合作探究
济南的冬天
总写——真得算个宝地——温晴
分写

水——暖、绿、清亮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的远山——水墨画
总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喜爱、赞美
课堂小结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
“泉城”济南
“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老城(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
趵突泉
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而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使济南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拓展延伸
饮趵突泉
[明]叶冕
一脉①原从天上来,翻涛如怒震如雷。
千年玉树波心立,万叠冰花浪里开。②
神液暗分天地髓③,灵光尝护水晶台。
飞龙有日还收去,散作甘霖遍九垓④。
【注释】①一脉:指河流或山脉的一支,这里指趵突泉。②“千年”二句:形容趵突泉涌动的状态如玉树立于波心,冰花在浪里开放。③髓:比喻精华。④九垓(ɡāi):九州。
拓展延伸
【赏析】前两句出手不凡,把趵突泉浩荡的气势形象地描绘出来,诗人笔下的趵突泉美得惊心动魄。“千年”二句,堪称诗作之睛,从小处下笔细致描摹。诗作后四句,更加突出此泉的神性色彩。笔锋一转,不再继续描述泉水的具体状态,而是以揣测的笔法对泉水的神奇与壮美做了回答。诗作从大处着眼,以泉水飞扬的气势开篇,中间又从小处落笔,具体描摹泉水的激扬与莹洁,最后以泉水的神性作结,可谓是有点有面,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又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拓展延伸
本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借鉴老舍的写景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
布置作业
写作指导:
拟人,简单地说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在行文时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语言、思想、情感等,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注意: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在想象中把事物拟人化;
②在描写中巧妙赋予情感,要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思;
③精巧构思,在行文中自然妙趣横生。
布置作业
写作示范:
那是一株怎样的薄荷啊!它在细细的雨中慵懒地舒展着叶片,在密密的雨中随意地洗了洗根茎,在轻轻的雨中自在地摇了摇身躯,它缓缓地散发出清逸的香气,落下来的雨点也沾染上这特别的气息,于是空气中便有了薄荷味。无声的雨静静地飘下,落在流淌的河水中,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吟唱小曲;无声的雨缓缓地飘下,洒在嫩绿的草叶上,溅起一道道细小的水花,仿佛在勾勒写意。雨很美,无声无息地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然而染上薄荷香的雨更美。
“慵懒”“洗了洗”“摇了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荷在细雨中舒展、摇摆的姿态,富有情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
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二、精读赏析
(一)研读2—5段,说说这部分写了山的什么特点?
1.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试着标出文段的重音和停连。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拟人:“睡”“醒”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体现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3.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晴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说”把小山写活了,也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4.第4段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写雪后山景?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学法指导】分析写景顺序及其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1)抓表示时间或方位的关键词,明确写景的顺序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2)阐述按照这种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3)点明这种顺序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5.选文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总体上一般要按照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
6.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青黑——白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蓝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暗黄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城外的远山:淡雅
拟人、比喻:“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面“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适的气氛。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富有诗情画意。
7.济南冬天的山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关键词概括)
(二)第6段中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
暖——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绿——以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水的绿
清亮——通过写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以及澄清的河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如同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表现水的清亮
三、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思考: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也就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呀!
2.本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不能。这样的结尾点了题,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又有所变化,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了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感受。
3.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做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学法指导】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常见的考查形式:
某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简析某句(段)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法:
1.是什么。掌握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2.表现了什么。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在文中表现的内容。
3.写出效果或情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并说明句子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物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课文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着找出几处进行分析。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比喻:把树尖儿上的雪比作“一髻儿白花”,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的矮松的美丽风姿。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比喻:用“银边”比喻小山山尖上的一圈薄雪的轮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雪过后,蓝天下薄雪覆盖在山头的美丽景象。
5.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我感受到了意境美。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时,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如阳光朗照下的山、雪后小山以及城外远山,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使人感受到了文中的意境美。
我感受到了语言美。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语,全是经过提炼的自然、活泼的日常用语,纯净而优雅。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语言清新、自然、活泼,再加上生动贴切的拟人修辞手法,使读者在阅读中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感受到了情感美。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山充满温情,像个小摇篮,呵护着济南;水也满含柔情,“不忍得冻上”。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些饱含感情的笔墨也让读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
6.本文的抒情方式,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请在文中找出这些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本文在写法上与《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①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②都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③都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
④都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明丽。
四、课堂小结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
“泉城”济南
“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老城(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而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使济南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饮趵突泉
[明]叶冕
一脉①原从天上来,翻涛如怒震如雷。
千年玉树波心立,万叠冰花浪里开。②
神液暗分天地髓③,灵光尝护水晶台。
飞龙有日还收去,散作甘霖遍九垓④。
【注释】①一脉:指河流或山脉的一支,这里指趵突泉。②“千年”二句:形容趵突泉涌动的状态如玉树立于波心,冰花在浪里开放。③髓:比喻精华。④九垓(ɡāi):九州。
【赏析】前两句出手不凡,把趵突泉浩荡的气势形象地描绘出来,诗人笔下的趵突泉美得惊心动魄。“千年”二句,堪称诗作之睛,从小处下笔细致描摹。诗作后四句,更加突出此泉的神性色彩。笔锋一转,不再继续描述泉水的具体状态,而是以揣测的笔法对泉水的神奇与壮美做了回答。诗作从大处着眼,以泉水飞扬的气势开篇,中间又从小处落笔,具体描摹泉水的激扬与莹洁,最后以泉水的神性作结,可谓是有点有面,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又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六、布置作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
本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借鉴老舍的写景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写作指导:
拟人,简单地说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在行文时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语言、思想、情感等,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要注意: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在想象中把事物拟人化;
②在描写中巧妙赋予情感,要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思;
③精巧构思,在行文中自然妙趣横生。
写作示范:
那是一株怎样的薄荷啊!它在细细的雨中慵懒地舒展着叶片,在密密的雨中随意地洗了洗根茎,在轻轻的雨中自在地摇了摇身躯,它缓缓地散发出清逸的香气,落下来的雨点也沾染上这特别的气息,于是空气中便有了薄荷味。无声的雨静静地飘下,落在流淌的河水中,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吟唱小曲;无声的雨缓缓地飘下,洒在嫩绿的草叶上,溅起一道道细小的水花,仿佛在勾勒写意。雨很美,无声无息地散发出独特的香气,然而染上薄荷香的雨更美。
“慵懒”“洗了洗”“摇了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薄荷在细雨中舒展、摇摆的姿态,富有情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济南的冬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参考答案: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温晴”。“温”,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指气温宜人;“晴”,则是相对于“阴”而言,不仅是指天气晴朗,而且有色彩,鲜明而不单调。作者写了济南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写了济南的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描述示例】济南三面环山,就像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特殊地形使得济南的冬天比较温暖。济南的山在下过小雪后,景色非常美妙,犹如穿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特别是快日落的时候,在夕阳的斜照下,雪色异常娇美。济南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而冒着点儿热气,水藻在澄清的河水中更显碧绿。
二、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
参考答案: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三、品味下列语句,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参考答案:1.“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2.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做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3.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四、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参考答案: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五、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示例】冬至的清晨,一轮橘红色的旭日宛如少女红润着脸庞,羞答答地露出地平线,给笼罩在氤氲迷雾中的大地抹上了一层霞光。随着雾气散去,渐渐看到夜里下的白霜仿佛给草丛、菜蔬、田间和原野蒙上了一层白纱。不消一会儿,太阳播撒的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这雾障霜凝的朦胧。沉睡的人们被这暖阳唤醒,活动起来。趁着罕见的太阳,家家户户皆争先恐后洗衣裳、晒被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