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7讲折线统计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7讲折线统计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09:33:02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7讲折线统计图
第7讲折线统计图
一、选择题
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单式折线 C.复式折线
【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
【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
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
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单式和复式的区别即可。
3.观察下边的折线统计图,哪一年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最多(  )。
A.1999年 B.2001年 C.2002年
【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年对应的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相差最多,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能读懂和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
4.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
A.200 B.220 C.240
【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对应纵坐标为分别100、120,所以为220万元。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5.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  )万元.
A.12.5 B.15 C.30 D.60
【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40+50)÷6
=90÷6
=15(万元)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
故选:B.
【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
6.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  )千米。
A.5 B.2.5 C.10
【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远的距离是5千米,然后从5千米的地方回到0的位置,所以5千米是最远的
【分析】在路程时间图中,路程表示的是走过的路,若是回到0的位置说明是返程
7.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表达数量的增减情况要用到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8.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故选:C
9.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在2003~2006年,哪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
A.第一门市部 B.第二门市部
【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对应第二门市部的折线更陡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0.(2019五下·东海期中)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表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据此选择即可。
11.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判断题
12.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2019五下·南郑期末)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特征,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4.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根据折线的走势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
15.从折线统计图上看不出具体的数值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一般在网格上的点可以通过纵坐标看出具体的数值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晰地看出数目的变化趋势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有助于看出数目的变化趋势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7.(2019五上·淄博期末)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两组数量的多少,不能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18.折线统计图分为   折线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答案】单式;复式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单式;复式。
【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
19.(2019五下·鹿邑月考)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常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   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   折线统计图。
【答案】复式;复式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复式。
【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
20.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填“复式条形”或“复式折线”)
【答案】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
【分析】第一空:小美和冬冬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身高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第二空:小林和小华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各科具体的分数,用复条形 统计图。
21.下图是小欧从家出发去森林公园玩的路程统计图,据图填空:
①此次行程,小欧一共花费了   。
②他在中途休息了   个小时。
【答案】2个小时20分;1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横轴的时间轴中,1小时和2小时间有六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是10分钟,小明从1小时开始到横轴最后的3时20分,所以他一共用了2小时20分钟 ②图中横线的部分路程没有变,说明小明在休息,第一次他休息了两个小格的时间,是20分钟,第二次可以读出是40分钟,所以他一共休息了60分钟也就是1个小时
【分析】全面考察了折线统计图轴和图中折线所表示的意义
22.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①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②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答案】360;6;1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折线图反映了他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6小时的时候他走的最远是360千米;②到达目的地一共用了6个小时,中间休息了1个小时
【分析】学会从统计图中读取和分析数据
23.下图是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m的长跑比赛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跑完1000m,李林用   分,张军大约用   分。
(2)起跑后的第1分,   跑的速度快些。
(3)起跑后的前   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    m。
【答案】(1)4;4.5
(2)张军
(3)3;800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线可知,李林用4分,根据虚线可知,张军用4.5分;
(2)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的快一些;
(3)起跑后的前3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m。
故答案为:(1)4;4.5;(2)张军;(3)3;800。
【分析】(1)实线表示李林,虚线表示张军;根据实线1000米对应的时间确定李林的时间;根据虚线1000米对应的时间确定张军的时间;
(2)根据第1分时对应的路程确定谁跑的速度快;
(3)两条线的交点处就是路程同样多的时间。
24.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月的降雨量两市相差最大。
【答案】4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4月份两折线高度差最多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四、作图题
25.以下是小红和小明这几年的体重变化,如图:
年龄/岁
体重/千克
10 11 12 13 14
小红 31 33 39 42 45
小明 35 38 41 46 49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答案】解: 如图: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分析】先确定横轴的岁数分布,然后确定纵轴上每个单位表示的重量,然后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描出各点,然后连成折线统计图即可.
五、解答题
26.(2019五下·越秀期末)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   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3)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   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呈   趋势。
【答案】(1)
(2)四;二
(3)下降;上升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电视和冰箱1-6个月份销售量,分别标出相应的点,用实线、虚线顺次连接即可。
(2)看看哪个月垂直距离最短、垂直距离最长即可解答;
(3)看看实线和虚线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解答。
27.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华 30 40 40 40
小敏 35 32 31 50
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案】解:35+32+31+50=148148÷4=37答:小敏的平均成绩是37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分析】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8.看图回答问题。
(1)方方哪一天进步最大 比前一天多跳了多少下?
(2)圆圆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多少下?
(3)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谁去参加跳绳比赛 请写出理由。
【答案】(1)解:154-153=1(下)
158-154=4(下)
158-157=1(下)
160-157=3(下)
4>3>1,方方周三进步最大,比前一天多跳了4下。
答:方方周三进步最大,比前一天多跳了4下。
(2)解:因为168>162>154>153>150,所以圆圆的最好成绩是168下,
168-160=8(下)
答:圆圆的最好成绩是168下,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8下。
(3)答: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选方方去成绩跳绳比赛,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要求方方哪一天进步最大 分别用减法求出每天的变化情况,要求比前一天多跳了多少下?用减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将圆圆的成绩按从大到小排列,即可找到圆圆的最好成绩,然后用减法求出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几下;
(3)观察统计图可知,方方的成绩比较稳定,圆圆的成绩不稳定,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选方方去成绩跳绳比赛,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
29.(2020五下·偃师期中)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下表为2020年3月1日-3月10日,全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数据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增疑似人数总体趋势呈   状态,
3月   日到3月   日有反弹情况,3月   日到3月   日没有变化,3月   日到3月   日下降幅度最大。
(3)新增确诊人数3月   日后连续   天一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4)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对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评价。
【答案】(1)
(2)下降;2;3;3;4;4;5
(3)5;4
(4)解: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疫情得到控制,各项数据在下降等。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增疑似人数总体趋势呈下降状态,3月2日到3月3日有反弹情况,3月3日到3月4日没有变化,3月4日到3月5日下降幅度最大;
(3)新增确诊人数3月5日后连续4天一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分析】(1)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法:先找出所有点的位置,再用不同的线依次连线,并在点上面标上数字;(2)(3)根据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4)评价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30.(2019五下·景县期末)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少小时?
(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答案】(1)解:11-9=2(时)
30÷2=15(千米)
答: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2个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千米。
(2)解:10:30-10:00=30(分钟)=0.5(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一段时间,停留0.5个小时。
(3)解:30-15=15(千米)
15÷0.5=30(千米)
30-15=15(千米)
答: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15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15千米。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出: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就是终点路程,就是30千米;
骑车平均速度=骑行的总路程÷所用总时间,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根据统计图可以得出停留的时间是10:00 到10:30,求差用减法计算即可;
(3)最后30分钟是10点半到11点,从图中可得10点半的路程是15千米、11点的路程是30千米,求这段时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即可;
从10点半到11点行驶的时间是0.5时,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用除法计算即可,再与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用大数减小数即可。
六、综合题
3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B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最低是   ℃。
(2)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   月,最小的是   月。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   市。
(3)A市月平均气温小于20℃的有   个月,占全年的    。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你会推荐她去   市,理由是   。
【答案】(1)31;2
(2)1;10;B
(3)4;
(4)A;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B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是31℃,最低是2℃;
(2)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1月,最小的是10月,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A市;
(3)A市月平均气温小于20℃的有4个月,占全年的=;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你会推荐她去A市,理由是: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故答案为:(1)31;2;(2)1;10;B;(3)4;;(4)A;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分析】(1)根据图中B市的图象,找到最高点就是平均气温最高的温度;找到最低点就是平均气温最低的温度;
(2)根据图中A市和B市温度相差最大的那个月份即可,31-24=7℃,16-2=14℃,所以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1月,最小的是10月,又因为B市的图象气温不平整,高低起伏较大,所以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B市;
(3)在图中数出A市气温小于20℃的月份,然后这些月份占全年的几分之几=;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暑假是在7、8月份,全国的天气都会比较热,所以会推荐她去A市,理由是: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32.教练陪小明练习100米蛙泳,他们两人游泳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请你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比教练先游多少秒?教练到达终点时,小明还要再游多少秒?
(2)小明游到多少米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3)教练游的时间比小明少多少秒?
【答案】(1)横轴代表队的是时间,可以看出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和教练相差了5秒。
(2)从小明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20秒的时候,折线变得平缓了,而折线的平缓程度表示的是游动的速度。
(3)教练后出发了10秒,而且先小明5秒到的终点,所以教练的时间比小明多:
10+5=15(秒)
答: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教练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还要再游5秒。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横轴代表队的是时间,可以看出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和教练相差了5秒②从小明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20秒的时候,折线变得平缓了,而折线的平缓程度表示的是游动的速度③教练后出发了10秒,而且先小明5秒到的终点,所以教练的时间比小明多:10+5=15(秒)答: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教练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还要再游5秒;小明游到20秒的时候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教练游的时间比小明少了15秒。
【分析】两个折线的起点和终点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时间就不想同
33.下面是2016年天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8 10 12 21 31 38
女生 12 16 20 26 37 45
(1)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   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一至六年级女生的近视人数有   人。 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比男生多   人。
(3)通过本次调查,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建议?
【答案】(1)
(2)六;156;7
(3)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六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一至六年级女生的近视人数有12+16+20+26+37+45=156人, 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比男生多45-38=7人;
(3) 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故答案为:(2)六;156;7;(3)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先在图中描出各点,然后用线连起来即可;
(2)从图中看出六年级时,男生和女生近视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求一至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就是把各个年级女生近似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3)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近视的人数都在增多,所以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34.(2020五下·无锡期末)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比赛。图中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比赛的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这次比赛,   最终获胜,用了   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   暂时领先。
(3)起跑后的第   分钟,两人跑的路程一样多。
【答案】(1)李林;4
(2)张军
(3)3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次比赛,李林最终获胜,用了4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暂时领先;
(3)起跑后的第3分钟,两人跑的路程一样多。
【分析】(1)李林用时4分,张军用时4分多,用时少的获胜;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跑的路程是400米,李林跑的路程是200米,张军领先;
(3)起跑后的第3分钟,两人跑的路程都是800米,一样多。
1 / 1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7讲折线统计图
第7讲折线统计图
一、选择题
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单式折线 C.复式折线
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
A.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3.观察下边的折线统计图,哪一年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最多(  )。
A.1999年 B.2001年 C.2002年
4.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
A.200 B.220 C.240
5.如图是某商店2013年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  )万元.
A.12.5 B.15 C.30 D.60
6.下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  )千米。
A.5 B.2.5 C.10
7.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8.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9.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在2003~2006年,哪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增长更快(  )
A.第一门市部 B.第二门市部
10.(2019五下·东海期中)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以(  )的升降来表示数据增减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A.折线 B.曲线 C.直线
二、判断题
12.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13.(2019五下·南郑期末)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14.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5.从折线统计图上看不出具体的数值
1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晰地看出数目的变化趋势
17.(2019五上·淄博期末)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三、填空题
18.折线统计图分为   折线统计图和   折线统计图。
19.(2019五下·鹿邑月考)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常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   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   折线统计图。
20.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   统计图。(填“复式条形”或“复式折线”)
21.下图是小欧从家出发去森林公园玩的路程统计图,据图填空:
①此次行程,小欧一共花费了   。
②他在中途休息了   个小时。
22.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①王越家旅行共行了   千米。
②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   小时,途中休息了   小时。
23.下图是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m的长跑比赛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跑完1000m,李林用   分,张军大约用   分。
(2)起跑后的第1分,   跑的速度快些。
(3)起跑后的前   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    m。
24.画折线统计图下面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月的降雨量两市相差最大。
四、作图题
25.以下是小红和小明这几年的体重变化,如图:
年龄/岁
体重/千克
10 11 12 13 14
小红 31 33 39 42 45
小明 35 38 41 46 49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五、解答题
26.(2019五下·越秀期末)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   月电视和冰箱的销售量相差最小;   月电视和冰箱的销量相差最大。
(3)上半年电视的销量变化总体呈   趋势;冰箱的销售量呈   趋势。
27.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华 30 40 40 40
小敏 35 32 31 50
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8.看图回答问题。
(1)方方哪一天进步最大 比前一天多跳了多少下?
(2)圆圆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多少下?
(3)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谁去参加跳绳比赛 请写出理由。
29.(2020五下·偃师期中)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下表为2020年3月1日-3月10日,全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数据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增疑似人数总体趋势呈   状态,
3月   日到3月   日有反弹情况,3月   日到3月   日没有变化,3月   日到3月   日下降幅度最大。
(3)新增确诊人数3月   日后连续   天一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4)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对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评价。
30.(2019五下·景县期末)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少小时?
(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六、综合题
31.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B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最低是   ℃。
(2)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   月,最小的是   月。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   市。
(3)A市月平均气温小于20℃的有   个月,占全年的    。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你会推荐她去   市,理由是   。
32.教练陪小明练习100米蛙泳,他们两人游泳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请你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比教练先游多少秒?教练到达终点时,小明还要再游多少秒?
(2)小明游到多少米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3)教练游的时间比小明少多少秒?
33.下面是2016年天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8 10 12 21 31 38
女生 12 16 20 26 37 45
(1)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   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一至六年级女生的近视人数有   人。 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比男生多   人。
(3)通过本次调查,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建议?
34.(2020五下·无锡期末)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比赛。图中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比赛的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这次比赛,   最终获胜,用了   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   暂时领先。
(3)起跑后的第   分钟,两人跑的路程一样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
【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
2.【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单式和复式的区别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2001年对应的实际产量和计划产量相差最多,故选B
【分析】本题要求能读懂和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
4.【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对应纵坐标为分别100、120,所以为220万元。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40+50)÷6
=90÷6
=15(万元)
答: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15万元.
故选:B.
【分析】求下半年平均每月营业额是多少用下半年的总营业额除以6个月即可解答.
6.【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远的距离是5千米,然后从5千米的地方回到0的位置,所以5千米是最远的
【分析】在路程时间图中,路程表示的是走过的路,若是回到0的位置说明是返程
7.【答案】C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表达数量的增减情况要用到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8.【答案】C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解析、进而得出结论。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对应第二门市部的折线更陡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表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据此选择即可。
11.【答案】A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
【分析】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特征,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根据折线的走势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一般在网格上的点可以通过纵坐标看出具体的数值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有助于看出数目的变化趋势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两组数量的多少,不能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由此判断即可。
18.【答案】单式;复式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单式;复式。
【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
19.【答案】复式;复式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解: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称为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复式。
【分析】单式条形统计图或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
20.【答案】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知识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将小美和冬冬6~12周岁的身高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把小林和小华的各科成绩制成一个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复式折线;复式条形 。
【分析】第一空:小美和冬冬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身高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第二空:小林和小华两个人,用复式;制成统计图的目的是看各科具体的分数,用复条形 统计图。
21.【答案】2个小时20分;1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横轴的时间轴中,1小时和2小时间有六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是10分钟,小明从1小时开始到横轴最后的3时20分,所以他一共用了2小时20分钟 ②图中横线的部分路程没有变,说明小明在休息,第一次他休息了两个小格的时间,是20分钟,第二次可以读出是40分钟,所以他一共休息了60分钟也就是1个小时
【分析】全面考察了折线统计图轴和图中折线所表示的意义
22.【答案】360;6;1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折线图反映了他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6小时的时候他走的最远是360千米;②到达目的地一共用了6个小时,中间休息了1个小时
【分析】学会从统计图中读取和分析数据
23.【答案】(1)4;4.5
(2)张军
(3)3;800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线可知,李林用4分,根据虚线可知,张军用4.5分;
(2)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的快一些;
(3)起跑后的前3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m。
故答案为:(1)4;4.5;(2)张军;(3)3;800。
【分析】(1)实线表示李林,虚线表示张军;根据实线1000米对应的时间确定李林的时间;根据虚线1000米对应的时间确定张军的时间;
(2)根据第1分时对应的路程确定谁跑的速度快;
(3)两条线的交点处就是路程同样多的时间。
24.【答案】4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 4月份两折线高度差最多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5.【答案】解: 如图: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分析】先确定横轴的岁数分布,然后确定纵轴上每个单位表示的重量,然后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描出各点,然后连成折线统计图即可.
26.【答案】(1)
(2)四;二
(3)下降;上升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电视和冰箱1-6个月份销售量,分别标出相应的点,用实线、虚线顺次连接即可。
(2)看看哪个月垂直距离最短、垂直距离最长即可解答;
(3)看看实线和虚线总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解答。
27.【答案】解:35+32+31+50=148148÷4=37答:小敏的平均成绩是37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分析】考查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28.【答案】(1)解:154-153=1(下)
158-154=4(下)
158-157=1(下)
160-157=3(下)
4>3>1,方方周三进步最大,比前一天多跳了4下。
答:方方周三进步最大,比前一天多跳了4下。
(2)解:因为168>162>154>153>150,所以圆圆的最好成绩是168下,
168-160=8(下)
答:圆圆的最好成绩是168下,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8下。
(3)答: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选方方去成绩跳绳比赛,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要求方方哪一天进步最大 分别用减法求出每天的变化情况,要求比前一天多跳了多少下?用减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将圆圆的成绩按从大到小排列,即可找到圆圆的最好成绩,然后用减法求出比方方的最好成绩多几下;
(3)观察统计图可知,方方的成绩比较稳定,圆圆的成绩不稳定,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选方方去成绩跳绳比赛,因为他的成绩比较稳定。
29.【答案】(1)
(2)下降;2;3;3;4;4;5
(3)5;4
(4)解: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疫情得到控制,各项数据在下降等。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2)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增疑似人数总体趋势呈下降状态,3月2日到3月3日有反弹情况,3月3日到3月4日没有变化,3月4日到3月5日下降幅度最大;
(3)新增确诊人数3月5日后连续4天一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分析】(1)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法:先找出所有点的位置,再用不同的线依次连线,并在点上面标上数字;(2)(3)根据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4)评价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30.【答案】(1)解:11-9=2(时)
30÷2=15(千米)
答: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2个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千米。
(2)解:10:30-10:00=30(分钟)=0.5(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一段时间,停留0.5个小时。
(3)解:30-15=15(千米)
15÷0.5=30(千米)
30-15=15(千米)
答: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15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15千米。
【知识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得出: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用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就是终点路程,就是30千米;
骑车平均速度=骑行的总路程÷所用总时间,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根据统计图可以得出停留的时间是10:00 到10:30,求差用减法计算即可;
(3)最后30分钟是10点半到11点,从图中可得10点半的路程是15千米、11点的路程是30千米,求这段时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即可;
从10点半到11点行驶的时间是0.5时,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用除法计算即可,再与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用大数减小数即可。
31.【答案】(1)31;2
(2)1;10;B
(3)4;
(4)A;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B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是31℃,最低是2℃;
(2)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1月,最小的是10月,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A市;
(3)A市月平均气温小于20℃的有4个月,占全年的=;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你会推荐她去A市,理由是: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故答案为:(1)31;2;(2)1;10;B;(3)4;;(4)A;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分析】(1)根据图中B市的图象,找到最高点就是平均气温最高的温度;找到最低点就是平均气温最低的温度;
(2)根据图中A市和B市温度相差最大的那个月份即可,31-24=7℃,16-2=14℃,所以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1月,最小的是10月,又因为B市的图象气温不平整,高低起伏较大,所以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是B市;
(3)在图中数出A市气温小于20℃的月份,然后这些月份占全年的几分之几=;
(4)小美打算今年暑假与爸爸妈妈一起去A市或B市去旅游,暑假是在7、8月份,全国的天气都会比较热,所以会推荐她去A市,理由是:A市7、8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B市。
32.【答案】(1)横轴代表队的是时间,可以看出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和教练相差了5秒。
(2)从小明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20秒的时候,折线变得平缓了,而折线的平缓程度表示的是游动的速度。
(3)教练后出发了10秒,而且先小明5秒到的终点,所以教练的时间比小明多:
10+5=15(秒)
答: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教练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还要再游5秒。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
【解析】【解答】①横轴代表队的是时间,可以看出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和教练相差了5秒②从小明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20秒的时候,折线变得平缓了,而折线的平缓程度表示的是游动的速度③教练后出发了10秒,而且先小明5秒到的终点,所以教练的时间比小明多:10+5=15(秒)答:小明比教练先游了10秒,教练到达终点的时候,小明还要再游5秒;小明游到20秒的时候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教练游的时间比小明少了15秒。
【分析】两个折线的起点和终点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时间就不想同
33.【答案】(1)
(2)六;156;7
(3)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2)六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一至六年级女生的近视人数有12+16+20+26+37+45=156人, 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比男生多45-38=7人;
(3) 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故答案为:(2)六;156;7;(3)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先在图中描出各点,然后用线连起来即可;
(2)从图中看出六年级时,男生和女生近视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求一至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就是把各个年级女生近似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3)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高,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近视的人数都在增多,所以在高年级段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
34.【答案】(1)李林;4
(2)张军
(3)3
【知识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解:(1)这次比赛,李林最终获胜,用了4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暂时领先;
(3)起跑后的第3分钟,两人跑的路程一样多。
【分析】(1)李林用时4分,张军用时4分多,用时少的获胜;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跑的路程是400米,李林跑的路程是200米,张军领先;
(3)起跑后的第3分钟,两人跑的路程都是800米,一样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