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10课
孱弱与妥协:中华民国的创建
(Republic
of
China)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五族共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创建进程示意表
武昌起义
(1911.10.10)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1.12.29)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孙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1.1晚11点)
时
间:
国
号:
定
都: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
南京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纪
年: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地
位: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中华民国疆域示意图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临时国歌·五旗共和歌
(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
象征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
(1912.10~1928.12.29)
中华民国的国旗与国歌
象征专制独裁的满清政府国旗·黄龙旗
(1890~1912)
五色旗: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华民国,以红、黄、蓝、白、黑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1911年
民国元年
民国三年
民国五年
民国N年
1912年
1914年
1916年
1911年+N
(民国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中华民国改用公历,采用民国纪年法,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公元x年=1911+N
民国N年=公元x年-1911
二、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2.12)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2.13)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2.2.15)
波云诡谲的辛亥年(1911年)政局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施压
攻陷汉口
、汉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封济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帝国主义列强
袁世凯
革命阵营
清政府
辛亥革命期间在中国的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关系示意图
南北对峙
南北议和
袁世凯依附列强,拨弄武力,窃取革命果实
北洋军阀:袁世凯建立的军阀集团。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辛亥革命后,形成了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庞大军事政治集团。
袁世凯与北洋将领合影(1912年)
清宣统帝
下诏退位
(1912.2.12)
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2.13)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1912.2.15)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3.10)
临时参议院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正式形成。
(1912.4.2)
袁世凯控制下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形成过程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主观原因
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实力强大;
(2)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植与支持;
(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实力弱小。
袁世凯娴熟的拨弄政治的谋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窃国大盗·袁世凯
(1859.9.16~1916.6.6)
三、共和纲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地位
内容
意义
1912年3月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主权在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自由)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三权分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3.11孙中山主持颁布)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参议院)
司法权(法院)
制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的民国政府中央权力运行示意图
核心精神:三权分立、主权在民,防止专制独裁
责任内阁制
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1)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教育方面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奖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提倡男女同校,禁止小学读经
(2)影响
这些政策在当时虽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演练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老爷”、“大人”等称呼,规定政府官员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平等的思想
B.自由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4.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制定并公布
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4.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忧是也,国忧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
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课堂演练
√
√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