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掌握2.5的倍数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2.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能举出生活中的数,再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
2.在探索活动中,发现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法:观察、归纳、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教具:百字表、数字卡片、课件
学具:百字表、彩笔、草稿纸、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用三角形圈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8)练一练:(出示课件)(34页第1题)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师: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5的倍数特征的呢?
生:先在百数表找出5的倍数,再观察这些书然后猜想5的倍数特征,最后验证。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在百数表中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有价值的发现。)
学生独立探究,然后同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组织全班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板书: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认识奇数、偶数
师:2的倍数在数学领域里还有个名字叫偶数。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还有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板书: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2.4.6.8……双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1.3.5.7……单数)
师:大家把自己的座号拿出来,是偶数的举起起牌子站起来(好,坐下)是奇数的站起来。(请坐下)有没有人一次都没站起来过的(生:没有)。有没有人站起来两次的(生:没有)。
师:说明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即双数和单数。
师:大家前面学习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偶数和基数呢?(也是无限的,最小的奇数是“1”)谁能说说你在哪儿经常看到奇数、偶数的?(书的页码)
师:同学们,学习了奇数、偶数,我们大家再来玩个游戏:把刚才老师发给你卡片拿出来,是2的倍数的举起牌子站起来(好,坐下)。是5的倍数的站起来。(请坐下)有有没有人站起来两次的(生: 有)。请站起来两次的同学出列,大家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生:10、20、30、40、50、35.3730
师:说明这些数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这些数字有什么特征?
生:个位上是0
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谁能再举例子验证一下:学生举例。
三、总结
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
学生小结。师总结:
四、数学乐园。
1.我要挑战你:我说你答:如39 奇数 48 偶数
2.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中。
26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2的倍数:
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判断题。(对的画“√”,错的“×”)
1)在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2)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它的周长一定是奇数。( )
3)偶数一定是2的倍数,但2的倍数不一定是偶数。( )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
4.摸球游戏
口袋里有分别写着0至9的十张数字卡片。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5.填一填:
( )马当先 ( )心( )意 ( )光( )色
( )上( )下 ( )宵云外
还有那些成语是奇数开头的?
有谁知道那些成语是偶数开头的?
( )全其美 ( )面楚歌 ( )神无主
( )面威风 ( )全( ) 美
五、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2.4.6.8……双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1.3.5.7.9……单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