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必修一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必修一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5 15: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圈层》教案设计
教学课题 地球的圈层 课时安排 1

课的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①应用多媒体整合,突破教学重难点。
②采用课前准备、课上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通过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各圈层产生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成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运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学生认识到不同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差异,知道地球外部圈层和岩石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物圈的破坏会引起其他圈层的破坏,形成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加深对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的认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示意图,构架起地球圈层结构的认知框架。
教学重点 1.各圈层划分的依据;
2.地球各圈层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内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 观看《地心历险记》预告片
提出问题:我们的地球内部的结构真的如电影中的那样吗?世界上最深的钻井是俄罗斯的油井(12 345 米),但这个深度不及地球半径的516分之一,那地球内部状况的直接证据缺乏。
俗话说:“上天有路,入地无门。”议一议,在“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奥秘的吗?那就先从地震说起。
二、探究新知
(一)地震和地震波
(1)地震、与地震相关的一些概念分别是什么?
(2)地震多发地分布在哪?地震有什么危害?
(3)结合课本P28页活动,思考地震发生前后我们该如何应急避震?
(4)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有什么异同?
自主探究一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展示相应的PPT图片并补充总结:
(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来说,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7 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2)地震的分布:世界两条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会诱发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疾病蔓延等灾害。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重损害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
(3)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前:通过地震预警发出警报,迅速撤离和自救。
地震发生后:观看视频总结
(4)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分类
特点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共同点
纵波(P波)
较快
固体、液体、气体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横波(S波)
较慢
固体
过渡:虽然地震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灾难,但它却是照亮地球内部的一盏明灯,是通往地球外部的信史。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介质所能传播的地震波也不同,因此,我们能通过地震波的反馈来推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自主探究二
PPT展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关系示意图,思考回答一下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深度突然出现速度的急剧变化?这两个位置分别叫什么名称?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地球内部可划分为哪些圈层?
(3)请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4)各圈层有何特点?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有何异同。
展示相应的PP,教师补充完善。
(1)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
(2)在39~41千米处(大陆部分 )P、S波速都明显增加,名称是莫霍面、2900千米处,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名称是古登堡面。地球内部圈层从外至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3)地幔横波和纵波的都能传播且传播速度增加,说明地幔为固态,而地核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说明地核可能为液态。
(4)地壳的主要物质组成: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厚度: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大洋部分平均厚度约5-10千米。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地幔能传播横波,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合称,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一般认为呈固态。
PPT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切开的鸡蛋。比较煮熟的鸡蛋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异同。
相同点:仔内部圈层的结构和比例上,鸡蛋何地球很相似。
不同点:鸡蛋整体上呈明显的椭圆形,而地球接近正圆,鸡蛋壳较均匀,而地壳厚薄不均;熟鸡蛋的蛋白结构一致,成固态,而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而熟鸡蛋的蛋黄呈固态。
学生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关系示意图画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过渡:在地球的外部还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圈层,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PPT展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
自主探究三:
1.各外部圈层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界限?
2.地球外部圈层之间以及它们和岩石圈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对生物圈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生物圈,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样,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举手发言
思考活动题目,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应急避震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并将思维转到如何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
学生认真听
学生读图
学生阅读课本并自主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认真总结整理思维。
学生类比分析
学生绘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学生自主读图并思考分析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探究
学生认真总结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增强对地震分布和危害的认识,学生意识到预警地震和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的重要性,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获得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增强学生的画面感,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整理和完善思路,增强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把过渡到通过地震波的反馈来推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PPT展示图片,教师能通过电子白板直观表达抽象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速度随距离地表深度的的变化,学生深刻认识到两个不连续面及三个地内圈层结构,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PPT展示相应问题所需要的图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知识。
通过PPT展示熟鸡蛋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学生很直观得看到两者的异同,增加学生对圈层结构的认识。
学生通过类比,深刻认识的地球内部结构的特征
通过绘画,加深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通过展示地球外部圈层的示意图,增强学生会地球外部圈层的感性认识。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及时进行补充总结,学生能完善思维,升华思维。
通过讨论认知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的关系,各圈层发挥的作用,各圈层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以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协调观。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