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760012674600
课题名称:流水地貌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以长江流域为例,通过景观图,分析不同河段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特征和地表形态。
结合资料,分析不同阶段,流水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
通过探究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建立有关外力作用的概念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在不同的河段,流水地貌的差异,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出示景观图片,四川南充嘉陵江边的青居镇的上码头和下码头景观图,说明“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并提出问题。
嘉陵江在这一段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呢? 水和地貌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沿着长江流域来看看流水能塑造出哪些地表形态
学生思考问题一:为什么该河段素有“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之说?
问题二:嘉陵江在这一河段为什么是这个形状的?
通过现实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关注,并提出进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多媒体动画
2分钟
温故知新
出示长江河段划分图和景观图,引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的概念
学生对长江河段进行划分,并把不同河段的景观图放到相应的位置中,并说明景观图放置的原因
流水地貌以长江流域为例进行研究,强化区域的认知能力
多媒体
2分钟
新课讲解
播放长江虎跳峡和长江曲流的视频,并提出课堂的要求
教师指导并对峡谷的形成和阶地,曲流的的形成过程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绘制更专业的示意图
教师总结长江上游和中游段的河流流速不同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并提出如果学生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你会把家安置在哪里?在这些地方,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聚居地,要考虑哪些因素
教师出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入海口处图片并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冲积扇图片
学生根据视频,分成两组分别绘制该峡谷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和荆江段曲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其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学生分享交流绘制的示意图
学生讨论,并根据老师提供的示意图,选择聚居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学生结合图片,学生分别说出河流中下游地区和河流入海口处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貌特点,并以这两种地貌来命名,河流中下游地区和河流入海口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貌特点
学生结合图片,分析该类地貌的特点
学生根据视频绘制形成过程图,锻炼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展示说明过程,锻炼表达能力
将流水地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有用的地理
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总结自然环境特点,并对地貌命名,尝试从地理专家的角度来思考地理问题
进一步拓展对流水堆积地貌的认识
多媒体
多媒体
学案
多媒体
多媒体
8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承转过渡
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既有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也有短暂的激烈爆发,我们能不能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来演示不同河段流水地貌的发生过程
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流水地貌的形成实验
锻炼学生动手操能力
多媒体
1分钟
实践操作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示意泥堆和水,请同学设计实验并完成
学生设计完成峡谷和冲积扇和冲积平原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实验材料
2分钟
分享交流
引导学生展示
学生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进一步认识流水地貌
提升学生对流水地貌的实际认识
实验材料
5分钟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学生完成表格填写
总结
表格
2分钟
拓展提高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流水地貌,流水地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就如我们刚上课提出的思考问题。流水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很多资源,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灾害,比如滑坡和泥石流,教师出示滑坡和泥石流的景观图
学生思考可能带来的资源和灾害及其应对的策略,请同学们思考滑坡和泥石流发生的地理条件特点,并回去收集一件长江流域近年来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事件,并提出引对措施
引发学生辩证的看待地理问题
多媒体
5分钟
板书设计
流水作用
搬运
堆积
“冲”
侵蚀
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流水侵蚀地貌: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