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升七暑期衔接训练:第2讲比例
第2讲比例
一、选择题
1.(2019·官渡)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下面( )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5000000厘米=50000米=50千米,所以D项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故答案为:D。
【分析】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比例尺1:5000000指的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00000厘米,所以将比例尺的后项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2.(2019·新罗)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8∶3 B. ∶ C.0.2∶0.6 D.1 5∶40
【答案】D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3:8=3÷8=,
选项A,8:3=8÷3=,≠,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C,0.2:0.6=0.2÷0.6=,≠,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D,15:40=15÷40=,=,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分别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3.(2020·兴化)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在地图上画出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0000 B.1:200000 C.1:2000000 D.2000000:1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240km=24000000cm,
12:24000000=1:2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1km=100000cm,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换单位的时候要把“0”数对。
4.(2020·兴化)下面几组比中,能与4:9组成比例的是( )。
A. : B.0.8:1.6 C. : D.12:18
【答案】A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4:9=4÷9=。
A选项,:=÷=,比值与4:9的比值相等,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0.8:1.6=0.5,比值与 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B不正确;
C选项,:=÷=,比值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C不正确;
D选项,12:18=12÷18=,比值与 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可以组成比例。
5.(2015年8月新人教版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3))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
A.1:8 B.4:9 C.2:3 D.1:4
【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
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甲乙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d×8=16d,3d×8=24d,
16d:24d=2:3.
故选:C.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16d,24d,由此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6.(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根据xy=mn,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
A.m:y=x:n B.n:x=y:m C.y:n=x:m D.x:m=n:y
【答案】C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项中,m:y=x:n,那么xy=mn;B项中,n:x=y:m,那么xy=mn;C项中,y:n=x:m,那么xn=my;D项中,x:m=n:y,那么xy=mn。所以C项中的比例不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7.(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在 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
A.5千米 B.50千米 C.150千米 D.500千米
【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也就是5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据此作答即可。
8.(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比例的认识同步练习)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A.6 B.18 C.27
【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3+6=9,9×15÷5=27,27-9=1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9.(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比例的认识同步练习)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7 B.5.4 C.1.5
【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6×9=54,而54÷10=5.4,所以选B。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0.(2019·阜南)把一个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1分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5:1 B.200:1 C.20:1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1分米:5毫米=100毫米:5毫米=(100÷5):(5÷5)=20:1。
故答案为:C。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解答。
11.(西师大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六年级期末测试卷)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cm,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A.2500 B.250 C.9
【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5÷=25000000(厘米);25000000厘米=25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是以厘米为单位,然后把得数转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即可。
12.(2020·临朐)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
【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000000÷100000=10(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尺是1:1000000,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说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1000000厘=10千米;所以这个比例尺是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的;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二、判断题
13.(2019·商丘)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判断。
14.(2020·竹山)如果4x=5y,那么x:y=5:4。(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果4x=5y,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x:y=5:4,所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5.(2019·镇海)线段比例尺 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50。(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必须单位一致。
16.(2015·揭东)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
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1:2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厘米,
即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17.(2011·广州)已知a:b=4:7,那么7a=4b。
【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7a=4b,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18.(2020·淮阳)在比例中,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比例中,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三、填空题
19.(2020·武昌)黄鹤楼和武汉大学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6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地铁7号线的实际距离是48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答案】1:400000;12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6千米=1600000厘米,4:1600000=1:400000。
48千米=4800000厘米,4800000×=12(厘米)。
故答案为:1:400000;12。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时要注意换算单位。
20.(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1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5分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 cm长。
【答案】1:3000000;75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500千米=15000000分米,5:15000000=1:3000000;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150000000×=75厘米,所以应该画75cm长。
故答案为:1:3000000;75。
【分析】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500千米=15000000分米,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1.(2020六上·达川期末)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mm,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答案】4:1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2cm=20mm,20:5=4:1,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1。
故答案为:4:1。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在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一致。
22.(2020·临朐)如果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
【答案】3:4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的化简与求值
【解析】【解答】解:甲:乙=:
甲:乙=(×12):(×12)
甲:乙=3:4
故答案为:3:4。
【分析】由甲×=乙×可知,甲: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即可。
23.(2020·许昌)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之积是
【答案】1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两个内项之积是1。
故答案为:1。
【分析】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
24.(2020·和平)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8,另一个外项是 。
【答案】1.25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另一个外项:1÷0.8=1.25。
故答案为:1.2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用1除以0.8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25.(比例(三))如果4:9=16:α,那么α= 。如果α:1.5= :b,那么α×b= 。
【答案】36;3.5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4:9=16:α,
所以4α=16×9
α=16×9÷4
α=36;
因为 α:1.5= :b,
所以α×b=1.5×=3.5。
故答案为:36;3.5。
【分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α和α×b的值。
26.(2021六上·自贡期末)在比例尺1:6000000的图上量得东村与西村的距离是12厘米,小军开车从东村出发,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 小时可到达西村.
【答案】9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实际距离=12÷(1:6000000)
=12×6000000
=72000000(厘米)
=720千米
720÷80=9(小时)
所以经过9小时可到达西村。
故答案为:9。
【分析】从东村到西村的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利用1千米=100000厘米将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成千米数,最后利用经过的时间=实际距离(千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7.(2018·杭州)如下图,将△EDC放大一定比例成△ABC,直角△DCE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5cm。如果AB=6cm,那么AE= cm。
【答案】5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解答】6÷3=2,
5×2-5
=10-5
=5(cm).
故答案为:5.
【分析】观察图可知,△EDC中的直角边ED=3cm,放大后变成了AB,AB=6cm,则放大的比例是6:3=2:1;则放大后斜边AC的长度是:5×2=10cm,AE=AC-EC=10-5=5cm,据此解答.
28.(2020六上·成都月考)一批零件,师傅做25小时,徒弟做12小时可做完;如果师傅做15小时,徒弟做20小时也可做完。师傅与徒弟工效的最简比是 。
【答案】4:5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由题意得:
25x+12y=15x+20y,
10x=8y,
改写成比例为x:y=8:10,x:y=4:5。
故答案为:4:5。
【分析】这批零件的总个数相等,可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则由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化简方程,再改写成比例,最后化成最简比。
四、计算题
29.(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十二))解比例。
(1)0.6:4=2.4:
(2):=x:
(3)x: =0.7:
【答案】(1) 0.6:4=2.4:x
解:0.6x=4×2.4
0.6x=9.6
0.6x÷0.6=9.6÷0.6
x=16
(2) :=x:
解:x=×
x=
x÷=÷
x=
(3) x:=0.7:
解:x=×0.7
x=0.15
x÷=0.15÷
x=0.75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五、作图题
30.(2015·揭东)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① 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②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
【答案】解: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分析】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原正方形的边长是2格,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格;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原三角形的底是8格,高是4格,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4格,底是2格.据此画图.
六、解答题
31.(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2.2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步练习)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多少 如果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多少
【答案】解:8+12=20
20×15=300
300÷8=37.5
37.5-15=22.5
15×4=60
60×8=480
480÷15=32
32-8=24
答: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22.5;如果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24。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分析】前项或后项改变后,要使比值不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改变后的前项×原来的后项=改变后的后项×原来的前项,计算出改变后的前项或改变后的后项,然后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32.(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8厘米,李林以每小时间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小时?
【答案】2小时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距离:1.8÷ =900000(厘米)=9(千米),时间:9÷4.5=2(小时)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行程问题,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3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如果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
【答案】18厘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实际距离:15÷= =90000000(厘米),
应画:90000000× =18(厘米),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先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再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比例尺公式。
34.(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答:长:6÷ =30000(厘米)=300(米),宽:4÷ =20000(厘米)=200(米),面积:300×200=60000(平方米)答:实际占地60000平方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5.(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1050千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比例尺:5:150000000=1:30000000
A、B两地的实际距离:3.5÷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行程问题,先求出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七、综合题
36.(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小丹在比例尺是1:100的房屋设计图上,量得自家房屋平面图长16厘米,宽8厘米。
(1)小丹的爸爸准备把房屋的地面铺上边长为0.8米的地砖,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需12元钱,小丹家买地砖需要多少钱?
【答案】(1)解答:长:16÷ =1600(厘米)=16(米),宽:8÷ =800(厘米)=8(米),
面积:16×8=128(平方米)。地砖面积:0.8×0.8=0.64(平方米),块数:128÷0.64=200(块)。
答:需要200块。
(2)200×12=2400(元)。
答:需要2400元。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和铺地砖问题,先根据比例尺,和图上的长宽,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面积,最后求出钱数。
1 / 1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升七暑期衔接训练:第2讲比例
第2讲比例
一、选择题
1.(2019·官渡)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下面( )是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A. B.
C. D.
2.(2019·新罗)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8∶3 B. ∶ C.0.2∶0.6 D.1 5∶40
3.(2020·兴化)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在地图上画出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0000 B.1:200000 C.1:2000000 D.2000000:1
4.(2020·兴化)下面几组比中,能与4:9组成比例的是( )。
A. : B.0.8:1.6 C. : D.12:18
5.(2015年8月新人教版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3))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
A.1:8 B.4:9 C.2:3 D.1:4
6.(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根据xy=mn,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
A.m:y=x:n B.n:x=y:m C.y:n=x:m D.x:m=n:y
7.(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在 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
A.5千米 B.50千米 C.150千米 D.500千米
8.(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比例的认识同步练习)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A.6 B.18 C.27
9.(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比例的认识同步练习)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7 B.5.4 C.1.5
10.(2019·阜南)把一个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1分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5:1 B.200:1 C.20:1
11.(西师大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六年级期末测试卷)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cm,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A.2500 B.250 C.9
12.(2020·临朐)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
二、判断题
13.(2019·商丘)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
14.(2020·竹山)如果4x=5y,那么x:y=5:4。( )
15.(2019·镇海)线段比例尺 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50。( )
16.(2015·揭东)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判断对错)
17.(2011·广州)已知a:b=4:7,那么7a=4b。
18.(2020·淮阳)在比例中,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
三、填空题
19.(2020·武昌)黄鹤楼和武汉大学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6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地铁7号线的实际距离是48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20.(2020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1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5分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 cm长。
21.(2020六上·达川期末)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mm,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2.(2020·临朐)如果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
23.(2020·许昌)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之积是
24.(2020·和平)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8,另一个外项是 。
25.(比例(三))如果4:9=16:α,那么α= 。如果α:1.5= :b,那么α×b= 。
26.(2021六上·自贡期末)在比例尺1:6000000的图上量得东村与西村的距离是12厘米,小军开车从东村出发,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 小时可到达西村.
27.(2018·杭州)如下图,将△EDC放大一定比例成△ABC,直角△DCE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5cm。如果AB=6cm,那么AE= cm。
28.(2020六上·成都月考)一批零件,师傅做25小时,徒弟做12小时可做完;如果师傅做15小时,徒弟做20小时也可做完。师傅与徒弟工效的最简比是 。
四、计算题
29.(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十二))解比例。
(1)0.6:4=2.4:
(2):=x:
(3)x: =0.7:
五、作图题
30.(2015·揭东)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① 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②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
31.(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2.2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步练习)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多少 如果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多少
32.(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8厘米,李林以每小时间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小时?
3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如果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多少厘米?
34.(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5.(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七、综合题
36.(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比例尺同步练习)小丹在比例尺是1:100的房屋设计图上,量得自家房屋平面图长16厘米,宽8厘米。
(1)小丹的爸爸准备把房屋的地面铺上边长为0.8米的地砖,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如果每块地砖需12元钱,小丹家买地砖需要多少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5000000厘米=50000米=50千米,所以D项这幅图的线段比例尺。
故答案为:D。
【分析】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比例尺1:5000000指的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00000厘米,所以将比例尺的后项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3:8=3÷8=,
选项A,8:3=8÷3=,≠,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C,0.2:0.6=0.2÷0.6=,≠,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D,15:40=15÷40=,=,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分别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240km=24000000cm,
12:24000000=1:2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1km=100000cm,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换单位的时候要把“0”数对。
4.【答案】A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4:9=4÷9=。
A选项,:=÷=,比值与4:9的比值相等,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0.8:1.6=0.5,比值与 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B不正确;
C选项,:=÷=,比值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C不正确;
D选项,12:18=12÷18=,比值与 4:9的比值不相等,不可以与4:9组成比例,所以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可以组成比例。
5.【答案】C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
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甲乙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d×8=16d,3d×8=24d,
16d:24d=2:3.
故选:C.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令甲乙两圆的图上直径为2d,3d,根据比例尺可得实际圆的直径分别是16d,24d,由此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项中,m:y=x:n,那么xy=mn;B项中,n:x=y:m,那么xy=mn;C项中,y:n=x:m,那么xn=my;D项中,x:m=n:y,那么xy=mn。所以C项中的比例不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7.【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也就是5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据此作答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3+6=9,9×15÷5=27,27-9=18.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9.【答案】B
【知识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6×9=54,而54÷10=5.4,所以选B。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10.【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1分米:5毫米=100毫米:5毫米=(100÷5):(5÷5)=20:1。
故答案为:C。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解答。
11.【答案】B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5÷=25000000(厘米);25000000厘米=25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是以厘米为单位,然后把得数转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即可。
12.【答案】D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000000÷100000=10(千米)
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尺是1:1000000,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说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1000000厘=10千米;所以这个比例尺是缩小1000000倍后,再画在图纸上的;也就是说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判断。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果4x=5y,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x:y=5:4,所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1厘米:50千米=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必须单位一致。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
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1:2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厘米,
即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7a=4b,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 在比例中,两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9.【答案】1:400000;12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6千米=1600000厘米,4:1600000=1:400000。
48千米=4800000厘米,4800000×=12(厘米)。
故答案为:1:400000;12。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时要注意换算单位。
20.【答案】1:3000000;75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1500千米=15000000分米,5:15000000=1:3000000;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150000000×=75厘米,所以应该画75cm长。
故答案为:1:3000000;75。
【分析】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500千米=15000000分米,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1.【答案】4:1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2cm=20mm,20:5=4:1,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1。
故答案为:4:1。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在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一致。
22.【答案】3:4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的化简与求值
【解析】【解答】解:甲:乙=:
甲:乙=(×12):(×12)
甲:乙=3:4
故答案为:3:4。
【分析】由甲×=乙×可知,甲:乙=:,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即可。
23.【答案】1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两个内项之积是1。
故答案为:1。
【分析】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
24.【答案】1.25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另一个外项:1÷0.8=1.25。
故答案为:1.2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用1除以0.8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25.【答案】36;3.5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因为4:9=16:α,
所以4α=16×9
α=16×9÷4
α=36;
因为 α:1.5= :b,
所以α×b=1.5×=3.5。
故答案为:36;3.5。
【分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本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α和α×b的值。
26.【答案】9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实际距离=12÷(1:6000000)
=12×6000000
=72000000(厘米)
=720千米
720÷80=9(小时)
所以经过9小时可到达西村。
故答案为:9。
【分析】从东村到西村的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利用1千米=100000厘米将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成千米数,最后利用经过的时间=实际距离(千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7.【答案】5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解答】6÷3=2,
5×2-5
=10-5
=5(cm).
故答案为:5.
【分析】观察图可知,△EDC中的直角边ED=3cm,放大后变成了AB,AB=6cm,则放大的比例是6:3=2:1;则放大后斜边AC的长度是:5×2=10cm,AE=AC-EC=10-5=5cm,据此解答.
28.【答案】4:5
【知识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解答】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由题意得:
25x+12y=15x+20y,
10x=8y,
改写成比例为x:y=8:10,x:y=4:5。
故答案为:4:5。
【分析】这批零件的总个数相等,可设师傅每小时做x个,徒弟每小时做y个,则由题意列出方程,进一步化简方程,再改写成比例,最后化成最简比。
29.【答案】(1) 0.6:4=2.4:x
解:0.6x=4×2.4
0.6x=9.6
0.6x÷0.6=9.6÷0.6
x=16
(2) :=x:
解:x=×
x=
x÷=÷
x=
(3) x:=0.7:
解:x=×0.7
x=0.15
x÷=0.15÷
x=0.75
【知识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30.【答案】解:
【知识点】图形的缩放
【解析】【分析】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原正方形的边长是2格,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格;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原三角形的底是8格,高是4格,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4格,底是2格.据此画图.
31.【答案】解:8+12=20
20×15=300
300÷8=37.5
37.5-15=22.5
15×4=60
60×8=480
480÷15=32
32-8=24
答: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22.5;如果后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24。
【知识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分析】前项或后项改变后,要使比值不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改变后的前项×原来的后项=改变后的后项×原来的前项,计算出改变后的前项或改变后的后项,然后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32.【答案】2小时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距离:1.8÷ =900000(厘米)=9(千米),时间:9÷4.5=2(小时)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行程问题,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
33.【答案】18厘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实际距离:15÷= =90000000(厘米),
应画:90000000× =18(厘米),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先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再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比例尺公式。
34.【答案】解答:长:6÷ =30000(厘米)=300(米),宽:4÷ =20000(厘米)=200(米),面积:300×200=60000(平方米)答:实际占地60000平方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5.【答案】1050千米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1500千米=150000000厘米,比例尺:5:150000000=1:30000000
A、B两地的实际距离:3.5÷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和行程问题,先求出比例尺,再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6.【答案】(1)解答:长:16÷ =1600(厘米)=16(米),宽:8÷ =800(厘米)=8(米),
面积:16×8=128(平方米)。地砖面积:0.8×0.8=0.64(平方米),块数:128÷0.64=200(块)。
答:需要200块。
(2)200×12=2400(元)。
答:需要2400元。
【知识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分析】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和铺地砖问题,先根据比例尺,和图上的长宽,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根据面积公式求出面积,最后求出钱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