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11:2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
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一)动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和“数”有关的问题,1—5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的数,比如0,1,2…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像1/2,2/5…叫做“分数”,像0.4,0.5….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自然数,去感受一下自然数领域的秘密!
出示十二个小正方形,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12个正方形排成一个长方形吗?
师: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
生:2×6=12 (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
师:是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现2行6列的图形)
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
师: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3×4=12
师:谁来猜猜他是怎么摆的?
生:……
师:还有其它摆法吗?
生:1×12=12
师:大家一起用手比划一下,是怎么摆的?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每行摆5个行吗?
生:……
师:每行摆5个,摆出的行数就不是整数行,也就得不到一个长方形。
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
生: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就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的。(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
师:带着这些问题,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二)、自学,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以3×4=12为例,点击3行4列的图形,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1、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在3×4=12中,我们可以说3和4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3×4=1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
师:谁能结合这两道题(2×6=12,1×12=12)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
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
师:重点强调:12是12的因数,12也是12倍数。
师:指出,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数。
师:判断2.4和4 3和2有无因数倍数关系?
二、探寻找因数的方法
(一)找30的因数:
师:你能先找出一个吗?你能找出30的所有因数吗?(提出要求,“准确”、“全面”)
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
组1:除法一对对找
组2:乘法一对对找
师:一次找几个?
生:……
师:从几开始找?
生:……
师:也就是从1开始,一对对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30,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15,依次往下。
师:为什么不试4?
生:……
师:都能一对对的找。那从谁找起呢?
生:1
师:我们一起再来说说30的因数,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
(两头写)
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二)练一下,做个对口令的游戏,18的因数在哪里?我先说,你们来对。
生:……
师:再来一个,24的因数在哪里?你们先说,我来对。
生:……
师:再来练几个,在作业纸上完成。
6的因数有:
11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20的因数有:
学生汇报
师: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包括对口令游戏中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
(课件出示发现)
(课件中出示学生的发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三、练习
判断
1.因为3×5=15,所以15是倍数,3和5是因数。 ()
2.2.8是7的倍数。()
3.任何一个自然数(0除外)至少有两个因数。()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进行知识的梳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
五、拓展
完美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附:
测评练习
1、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最小是( ),最大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是( )。
2、一个非0自然数最大的因数是( ),最小的因数是( )。
3、36和9,(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4、写出12的所有因数和50以内的所有倍数:
12的因数:( ) 50以内12的倍数:( )
5、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7和9( )
18和72( )
6、用9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