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时1 透镜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4.会画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难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和实验室中使用的显微镜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它们的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镜。那么透镜又分为几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教学
1.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学情境: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可以用擦镜纸包着摸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知识归纳: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教学情境: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一张白纸,调整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在白纸上得到的小且亮的光斑。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再做一次,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
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没有看到亮点。
知识归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说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离主光轴,则透镜为凹透镜;靠近主光轴,则为凸透镜。
3.主光轴和光心
教学情境: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讲解主光轴和光心。
知识归纳:
(1)把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
(2)凸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
说明: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4.焦点与焦距
教学情境: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知识归纳: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
(2)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说明: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拓展:
①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
②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教学情境:通过回顾光心、焦点的概念及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教师引导总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知识归纳: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②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课时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
2.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并且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放大镜能把小小的物体放大,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或缩小的像?
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或虚像?
(二)新课教学
1.物距与像距
教学情境:教师讲解物距与像距的定义。
知识归纳:
(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2)像距: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带刻度的光具座、光屏。
光屏:用来承接烛焰通过凸透镜成的像。
光具座:滑座可以插蜡烛、光屏、透镜,能来回移动,从刻度尺上能观察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
(2)实验步骤
①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成表。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成表。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的性质
物距v/cm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1
2
3
4
知识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成正立的虚像。
说明:
①当把蜡烛放在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位置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②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利用两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