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78001146810000第三节 快与慢
课时1 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速度的概念。
2.会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会进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其单位。
2.难点:速度的计算、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最后的冠军是乌龟而不是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平时形容某人跑得快时,常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没听说过比乌龟跑得还快。赛跑时谁得冠军,就是看运动的快慢,究竟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乌龟真的比兔子跑得快吗?想解开这些疑问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新课教学
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情境:运动会上赛跑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认为他跑得最快。裁判依据谁到达终点计时少而判断谁跑的最快,观众与裁判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分析:运动会上赛跑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认为跑得最快。运动员所用时间是相同,通过的路程不同。这种方法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路程的长短,从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而最后他们都到达终点时,路程是一样多的,所以裁判通过比较用时的多少来判断,用时少的跑的快。这种方法是相同的路程内,比较运动的时间的长短,从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知识归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大小;
(2)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
2.速度
(1)速度的定义
教学情境:若小明和小华的运动时间不同,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呢?
分析:比较运动快慢时,涉及到两个物理量,即时间和路程。可以采用比值法,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知识归纳:
①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
②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计算公式
教学情境:物理学中,常用字母来表示物理量,从而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速度。
分析:“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
知识归纳:
①公式:v=。
②速度的变形公式:s=vt或t=。
说明:只要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中的任意两个量,则可以求出第三个量的值。
(3)速度的单位
教学情境:路程的国际单位为m,时间的国际单位为s。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速度的单位,它是怎样表示的呢?
知识归纳:
①国际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m/s”或“m·s-1”。
②常用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符号“km/h”或“km·h-1”。
③速度单位“m/s”与“km/h”之间换算关系:
1km/h=m/s 1m/s==3.6km/h
说明: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1m/s比1km/h大。
(4)练习
108km/h= m/s,15km/h= m/s,20m/s= km/h。
答案:30 4.17 72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课时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会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运动状态。
3.能从s-t与v-t图象中获取物理信息。
4.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会计算平均速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s-t与v-t图象、平均速度。
2.难点:平均速度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涉及的速度是不是不变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内容。
(二)新课教学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教学情境:请同学们看课本P21中“想想议议”甲图,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在这条路上任意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其运动时间,请你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3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归纳: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
教学情境:根据下列数据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时间t/s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路程s/m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让学生对图象进行分析,思考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象有什么特点?
知识归纳: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说明:
①匀速直线运动s—t图是s=vt的反映;
②通过s—t图可以直接读出运动过程中对应时刻的位置;
③s—t图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
拓展:根据s-t图,判断下列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教学情境:根据下列数据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时间t/s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速度v/(m/s)
0.5
0.5
0.5
0.5
0.5
0.5
0.5
师生共同对图象进行分析,得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特点。
知识归纳:
①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②通过v—t图,可以读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拓展:请分析下列图象的意义。
2.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情境:在“想想议议”的乙图中,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在几段路程上的运动速度不同。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归纳: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
3.平均速度
教学情境: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会发生变化,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为了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一概念。
知识归纳: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即v=。
说明:v=公式中,s是指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t是指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v即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