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走进神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走进神奇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5 16: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发展,改革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供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走进神奇
一 教学要求及目标:
1 基本要求: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这些神奇让人惊叹。
(2)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学习科学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些自然、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发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自然、科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建立浓厚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的现象,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二 教学过程
在自然界中,神奇无处不在----非凡而震撼人心
投影图1—7,请同学进行配乐朗诵。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最想知道什么?(选择回答)
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厉,学会善于提问题。
师: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神奇?(补充:2001年1月7日新疆罗布沙漠发生的雪的升华现象)
课程资源:
(1)宇宙的起源及慧星
宇宙的志源可能源于大爆炸
慧星的组成:头和尾。头的中心是慧核,慧尾最长为几亿km,有的慧星则无尾。慧核是慧星的主要部分。它是固体,呈球形,含大量的冰、尘埃。
中国民间将慧星叫“扫帚星”,中国对慧星观察和记录最早的国家。
哈雷是根据埃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他对“哈雷”慧星能预测出,在他死后的17年准确应验。
(2)太阳
太阳的直径是140万km,是地球直径的109倍,无固态,表面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温度高达5千到6千℃。
93)雷鸣和闪电
闪电是云层和云层或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放电时发出巨大的雷鸣。
(4)地球与地震、火山
地壳运动使岩层热曲而形成断层,断层形成时会引发地震。在地层深处,岩石因高温而熔化成黏稠的液状,称为岩浆,这些岩浆喷出地面所形成的山就称为火山。
(5)龙卷风
龙卷风有时称为旋风,外形近似漏斗,通过地表或海面时,产生的破坏力极大。……
龙卷风形成前,天空会出现一大片雷雨云。
2.在生活中,神奇无处不在----平凡而充满智慧
大自然中的神奇还很多,下面我们走进日常生活中。
师:(1)喝饮料时,如拉钩断了,怎么才能把饮料倒出来,在密封的罐盖子上钻一小孔,饮料能倒出来吗?(讨论后演示)
(2)把筷子放入水中,水会把筷子“折”断吗?
(3)出示拉链,为什么可以开启或闭合?
(4)圆珠笔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过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笔尖的构造如何?
选择其中一部分解释:
a、拉链
拉链是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
1893年前后,美国工程师惠物科姆、贾德森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
B、园珠笔
美国人劳得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小园珠代替笔尖书写的人,并于1888年得到园珠笔发明专利。50年后匈牙利人比罗兄弟于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他采用的是“用毛细作用使园珠湿润”进行的墨水供给系统。最后在1947年再由美国化学家西奇配制了一种黏度很高,快慢干燥的园珠笔专用油墨。利用重力的作用使笔油从笔管流到笔尖。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总结
四、作业:写出你还知道的自然和生活中的神奇。
教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