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从《母亲》和《纸船》中体验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的不同。
二、从《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中探讨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
三、学习冰心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等特点。
四、朗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成功的花》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一朵明艳的花儿摆在你面前时,你很羡慕它的明艳吗?
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为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
老师对你们的回答先不作评价,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个人生的哲理吧!
作者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著名的诗集有《繁星》《春水》,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二、诗歌简要评析:
(一)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成功的花》;读准字音(惊羡xiàn)。
(二)简析。
1、这首诗主要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①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②第二句结尾,作者用了一个叹号,抒写了她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慨叹,表露对这种现象不敢苟同的鲜明态度。
③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
3、后三句,作者先用“然而”一传,追溯成功的历程。集体朗读后三句。
原来,“成功的花”是泪和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奋斗是艰苦的,浸透着辛酸乃至痛苦的无数泪水;牺牲更是壮烈的,洒遍了生命的汩汩鲜血。
强调: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
4、讨论:
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小结:①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的吗?
②这个人生的哲理是用艺术形式来表现的。诗人用“花”的“明艳”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荣誉的夺目。诗中没有空洞乏味的说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三)学生反复朗读《嫩绿的芽儿》。
1、提问: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
学生齐读:“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
这是诗人运用拟人的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的。
2、作者抓住芽、花、果的色彩特征,用“嫩绿”“淡白”“深红”三个词形象地进行描绘。
“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
3、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递进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排列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思考:“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讨论)
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一旦开出花儿,不是要孤芳自赏,而是要装点大地,有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社会注进旺盛的活力。最终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甘于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4、学生自主探究: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小结: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四)齐读一、二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一、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二、“描写”“着笔”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导言:
《青年人》这首选自《春水》。诗集取名“春水”意味着它的青春性特色,是写给青年人读的诗。
全诗鼓励青年人要以自身的言行为自己写好历史。
二、诗歌简要评析:
(一)学生反复朗读诗歌。
(二)提问:“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是谁来“描写”?“描写”什么?为什么要“珍重的”描写?
原来,作为一个奋发有为的青年人,诗人把自己以及所有青年人的生命史当做一部未完成的书稿,当做不断被书写的历史
于是“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既然青年人的生命史是一部未完成的书稿,是一部连续描写的书稿,那么,时间便成了这本书稿的翻动人,它将你的书页一页页地翻过去,你的生命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度过,你要是不着笔抓紧书写,便会留下许多空白的页码,这等于虚度了年华,浪费了生命。叹号,充分表达了劝勉、告诫青年人应珍惜青春、惜时如金地创业而切莫虚度年华的郑重之情。
(三)分析“描写”“着笔”的比喻义。
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中比喻在人生的青春岁月,好好地学习、锻炼、贡献。
着笔:用笔、下笔。比喻投身事业,参加战斗。
强调:前面的句子如果使用了某一个比喻,后面一句就要就着这个比喻往下说,这样语言才优美顺畅。
练习:试说一段话,前面打一个比方,后面再就这个比方往下说。
(四)齐声朗读《青年人》。
请学生们谈一谈:你将如何“珍重的”来“描写”你的生命史?
三、学生齐声诵读三首诗,来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诗人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短小精悍,不追求韵律,在随意的挥写里蕴藏着朴素的哲理。
让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泰戈尔的《园丁集》及冰心的《春水》与《繁星》诗集。
四、练习:
选择一首诗,根据它的意思创作一幅画,并把这首诗写在这幅画上,然后互相交流。
朗读并默写这三首诗。(共24张PPT)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及深刻的哲理.
2.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诗的背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
诗的含义.
2.激发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设计自己的
人生.
3.学习这四首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
思、凝练的语言.
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
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
家,著有诗集《繁星 春水》
等,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
散文集》《寄小读者》《再
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
《小橘灯》等.
母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母亲》创作背景:
《母亲》这首小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
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的而写下来的:“母
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根据雨中荷
叶庇护红莲的感触,冰心写成《母亲》一诗,把母亲
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凝练得
更加鲜明、深刻,歌颂了”母亲“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 摘自《往事(一)七》
思考:
1. <<母亲>>中“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指什么
指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等而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
苦的心情.
2 .<<母亲>>一诗,通过哪些写作手法描写了诗人对
母亲怎样的情感?
2、主要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先用“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作比,再用“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比,突出了“母爱”的主题,说明“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的。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鸟的“躲”引出“我”的“躲”,显得十分自然、贴切。
纸 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得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被爱归去。
《纸船》创作背景: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
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
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横
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
作的。粼粼的波涛,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
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接
近。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
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
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与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
而无法亲近,诗人格外怀念母亲。于是诗人写下《纸
船》这首诗,抒发了思念母亲的深情。
谈谈<<母亲>>、<<纸船>>两首诗的区别.
<<母亲>>是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
的心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侧重
于母爱的付出。
<<纸船>>是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
和依恋,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侧重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
他会成功吗
21岁: 生意失败. 22岁: 角逐议员落选.
23岁: 生意再度失败. 26岁: 爱侣去世.
27岁: 精神崩溃. 34岁:角逐联邦议员再
度落选.
47岁: 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 角逐联邦
众议员再度落选.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惊羡”一词什么意思?可以换成“羡慕”吗?“浸透”、“洒遍”分别换成“浸湿”、“洒下”好吗?请说明理由;
(2)花的“明艳”与“泪泉”和“血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3)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4)你能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吗?
(3)花的成功历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我们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
中吸取成长的经验,不能只看到别人成功
时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
辛,只要艰苦努力,不断奋斗,勇于牺牲,就会
取得成功。
嫩绿的芽儿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找出<<嫩绿的芽儿>>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
相应的句子。
找出描写芽、花、果色彩的词语,这样的色
彩分别体现它们什么特征
年青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
握人生的方向 找出原话作答。
4.“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为什么?
2、嫩绿: 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
淡白: 蕴含着朴素、纯洁和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深红: 象征丰硕、甜蜜、美丽
4、不能,因为它们说的话与各自的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一个过程。
1、主要运用了拟人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借“芽儿”“花儿”“果儿”的口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3、“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
植物的生长----比喻----青年的成长
嫩绿的芽儿----劝勉----学习提高
淡白的花儿----告诉----奉献社会
深红的果儿----鞭策----创造辉煌
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冰心诗四首,情感浓厚,耐人寻味,蕴意深刻,启迪人生。教者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能够自主地感知诗的大体内容。教者再结合关键词句加以点拨,完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解诗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