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的特征及周长、面积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回忆推导圆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形成技能。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PPT、小组活动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是什么图形?”生:圆。有位哲学家说:“圆是一切平面图形里最美的。”圆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圆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把这方面的知识学好了,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整理与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整理与复习)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圆的知识的理解,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老师希望今天的学习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知识梳理
1.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
2.学生阅读书中关于圆的内容。
3.小组活动要求:从圆心、周长和面积中选择一个内容进行联想
把联想到的内容简单记录在活动单上
4.学生整理所学内容及知识点。
5.展示学生的整理图表。
6.师生共同整理
三.闯关练习
第一关:火眼金睛辨真伪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叫圆周率,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值,用字母π表示,π=3.14. ( )
2)当圆的半径为2cm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3.14×3?=18.84。 ( )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也是小圆面积的9倍。
(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之后的第二个练习中进行。基本训练的安排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内容的特点,要练在知识的重点上、难点处。二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练在薄弱处、疑惑中。】
第二关:大显身手
数学故事
老板:“10厘米的卖没了,还是原价钱,我给你一个直径4厘米和直径6厘米的,行吗?”
板书设计: 概念
看书回顾 联想知识 关系
分类整理 练习提升 计算公式
推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