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左传》记载“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
人,皆举亲也。”这表明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推恩令
17.战国时期出现了
“诸子百家”,其中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经济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大运河开凿于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9.郑成功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
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贵国”是指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20.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据此说明
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2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2.“吾国四千年大梦已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与“割台湾、偿二百
兆”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23.“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
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该军校1925年创办于
A.武汉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24.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
的一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25.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用于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区域自治
D.和平统一
26.
12世纪大学兴起,它被称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最早兴起在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亚洲
27.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
是指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28.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
根本原因是
A.欧洲地理学的发展B.马克?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
C.传统东方商路受阻D.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
29.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
和高耸的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
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使用手工劳动
B.环境污染严重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0.下面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首要宗旨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
国际组织的图案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34.(10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曾遭受关押,又受到酷刑,在命运的灾难面前,他坚韧不拔地用十年多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中国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它任何文明。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清道光年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它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后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后被誉为“国剧”。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史记》
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元时期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分别是什么,并列举其相应的代表人物。(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京剧的特点。(4分)
35.(10分)红色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和宝贵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
内涵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于创新;依靠群众,敢于吃苦。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B
乐于奉献,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
材料二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进行了伟大的抗美
援朝战争。它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
奇观,也产生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摘编自李捷《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与当代意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B对应的红色精神的名称。(4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我党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井冈山精神过程中的
重大事件。(3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抗美援朝战争
胜利的意义。(3分)
36.(10分)近年来美国不断通过有关人权问题的决议议案,指责其他国家不尊重人权,
并对这些国家指手画脚,要求这些国家采取措施,改善人权状况。美国自己人权状况
如何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
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
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
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了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后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人民是在那一股热情澎湃的激流中获得解放。可是在那以后,我们都
被遗弃了,变得孑然一身……那为保障我们的民权和财产权而日益显得必不可少的选举
权,却被用暴力和欺骗的方法从我们手中夺走了……与此同时,白种人进行着一种有计划
的阴谋来摧残黑人的教育,在那大吹大擂的所谓“普及教育”的制度下,现今美国有三分
之二的黑人儿童却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
——摘自《1765—1917年的美国》
(1)材料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什么诉求?《独立宣言》由谁起草?(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人权状况。这种人权状况与材料一中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并不一致,这说明了什么?(4分)历史部分
选择题
质:坚韧不拔。(1分
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笔优
美,所记人物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
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
照、辛弃疾;元
(杂
卿、马致远、郑
实甫。(
分)(代表人物必须举两人才能得分
)特点: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2分)角色分为
分
做、打相结
分
红船精神
长征精
湾改编;井冈
会议
保家卫国。(
意义:奠定了中华
和国在世界上负责任大
奇观;产生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我国经济建设嬴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
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任
得2分)
权、自由权和
福的权利。(天赋人权):人民有权建立、改变它或废除
建立新的政府(主权
政、立法和和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
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3分
状况:存在种族歧视(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权利不平等)。(2分)(如果答
黑
长的时期内选举权被剥夺和大部分黑人受教育的权利都
点得1分)。美
权问题都
决好
资格在人
指手画脚;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任答两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