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掌握圆的特征。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发现数学的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圆中直径与半径的特征及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的物体、圆形纸片、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
1、同学们,你们见过平静的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面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水纹),你们发现了什么?
?2、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圆形的瓷盘及剪纸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你们找到圆了吗?
3、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谁来说说?
?
4、圆和咱们原来学的平面图形(出示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相比有什么不同?
5、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圆既然这么美丽,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那么,关于圆,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教师板书,并说出这节课研究的重点的。)
二、探究新知?。
1、怎样画圆?学生先尝试,并说一说怎样画?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3厘米)。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2、试着画圆,教师巡视指导。
3、自学课本,学生找出并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教师板书。
4、根据课件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
板书:
圆的认识
?
圆心(o)
圆中心一点
确定圆的位置
???
半径(r)
:
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
)线段
通过圆心
两端都在圆上
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
4、合作探究
a.请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b.请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c.小组讨论: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总结。
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
r=d/2
5、学以致用
,填表格。
6、易错提醒
用圆规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三
应用拓展
1、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4)(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A.
半径
B.
圆心
请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
拓展延伸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
(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题
六、课外作业。
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圆中心的一点
半径r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同圆、等圆
无数条
d=2r
r=
d/2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