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淡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个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声音可以用个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课前准备:
PPT 课件、各种声音的录音、笔、塑料杯、尺子、水、纸张、电子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咦,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教室内还是很热闹的,怎么现在安静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呀?
预设:听到上课铃声了。
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啊,听到铃声我们就知道上课了。下课的吵闹声,上课的铃声,同学们谈话的声音,我们的生活中导出充满着声音, 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探索声音的奥秘。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猜猜我是谁:第二、第二组向左转,第三、第四组向右转, 然后请一个同学说“猜猜我是谁”,另一组的同学去猜他是谁?猜对了我们用掌声给予鼓励。
刚才我们一起做的这个游戏,我发现你们都特别厉害,有的同学声音变了,你们都能猜出来,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声音)
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二、倾听声音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动物的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吗?
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狗叫声、鸟叫声、雷声、闹铃声。学生听声音、辨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有些动物是通过喉咙发出声音;闹铃是闹锤敲打发音盖发出的声音;轰隆隆的雷声是空气摩擦发出来的。
三、给声音分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你会给它们分类吗?
PPT 出示 12 种声音:鸟叫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咳嗽声、雷声、下雨声、溪水声、马蹄声、敲门声、闹铃声、大鼓声、笛子声。
我们先给这 12 种声音来分分类。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谁的声音来分:哪些是动物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请填写分类表格。
四、声音的描述
我们通常会用一些形容词来描述我们听到声音的特点,常用的描述声音的词汇有:
1. 声音高或低:是指声音的音调,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粗的声音起来就低沉。
2. 声音强或若:是指声音的响度,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俗称的音量。
3. 悦耳或动听:是指比较优美、让人愉悦的声音。
4. 刺耳或难听:是指尖锐、杂乱、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声音。
5. 嘈杂或噪声:是指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五、再次听声音,描述声音
我们再来仔细听听 12 种声音,用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描述并记录听到的声音。
我们还可以按照声音的特点来分类声音。
六、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声音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就是靠声音传递语言、交流思想的。
小组讨论:如果失去声音,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 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