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 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利用平板或者推车完成运送物品的任务;
2. 能运用时间、用力、安全、灵活、损耗等多个指标来评判运输过程的效果。
科学态度目标:
1. 能遵守规则,与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积极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2.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轮子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人类的运输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重点:
参与、体验用平板和水推车模拟搬运物品的活动。
教学难点:
能运用时间、用力、安全、灵活、损耗等多个指标来评判运输过程。
课前准备:
PPT 课件、不带轮子的木板、水推车、标志点、适合当运输物的重物(石块、砝码)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班现在要去后勤处领取新学期的书本,课时现在只有两名同学有时间去领书,新书又比较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本单元之前学过的工具能不能用来搬书:斜面、杠杆都不太适合搬书,所以今天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工具——拥有车轮 的平板车。
二、探索轮子的奥秘
在寻找适合搬书工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平板车。平板车为什么适合搬运新书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实验介绍:应用的材料有:平板、手推车、课本、水盆、标志点等。
实验过程:
1. 用平板和手推车分别运载书本,从标志点 A 到标志点 B.
2. 再将两盆水分别用平板和手推车沿曲线从标志点C 到标志点D.
3.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单。
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观察两种工具的性能。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评价指标:用力情况、完成运输的时间、物品的完整性等。
学生分组讨论对车轮进行测评。
三、研讨
各小组分享测试记录并做交流汇报。
集体交流。
师提问:你如何评价两种工具的运输方式?
提醒学生:依据数据,测试过程中的感受进行评价,比如:车轮运输省力、灵活、速度快;平板运送比较费力、速度慢等。
师提问:你认为车轮在运输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支撑运载物品的全部重量;
2. 在运输过程中使平板转向灵活;
3. 可以缓震,保证运输物品的完整;
4. 使运输物品的时间减少。
四、拓展延伸
1. 车轮的改进和发展
最早的轮胎是由木头制造的,这从我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
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在 1493-1496 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小孩所玩的橡胶硬块。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车轮也逐渐由木制变成了硬橡胶制造。但这时的橡胶轮胎却还是实心的,走起来还很不舒服,而且噪声也很大。
直到 1845 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土木技师R?w?汤姆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二条充气轮胎,同年 12 月 10 日第一条充气轮胎诞生。
初期的充气轮胎,使用的是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当胎体,因为帆布的纵线和横线互相交叉,行走时由于轮胎的变形,导致线的互相摩擦, 这样,线就很容易被磨断,这时的轮胎只能跑 200-300km。
1903 年,J?F?帕玛先生发明了斜纹纺织品,这种斜纹纺织品的发明促成了交叉层轮胎的发展,使轮胎的寿命向前跨了一大步。因为斜叉的胎体不会再因轮胎的行走而引起摩擦,帘线不容易被磨断,所以寿命大大加长。
1930 年米其林制造了第一个无内胎轮胎;1946 年又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诞生,标志着轮胎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开创了轮胎发展史的新纪元。
因此,轮胎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这漫漫长夜里, 不知有多少代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高超的智慧。
小结:车轮的形状、基本构造没有变,车轮的材料、车轮的辐条、加工技术、制造技术、轮胎材质发生了改变。
2. 认识轮轴
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运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工具——车轮,也认识了一种简单机械——轮轴,请大家下课后留心我们身边用到的轮轴的物品,收集相关资料并和同学讨论它的作用。